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阅读“四重奏” 语文教学大纲,是代表政府意志的、指导语文教育的纲领性文件,理应对语文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做出具有权威性的阐述和理解,应该是明确的而不是含糊的,具体的而不是笼统的,基本稳定的而不是朝令夕改的,与时俱进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遗憾的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从 1963 年 5 月的第一个语文教学大纲 ( 试用修订版 ) ,对语文教育理论研究这项基础工程都没能做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50 年间,大纲关于语文教育的基本看法,有的在前言中阐述,有的以“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点”或“教学中要重视的问 题”呈现。 1996 中大纲 ( 供试验用 ) 在“教学目的”之后,列出了六项“教学原则”。但到 2000 年 3 月的高中大纲 ( 试验修订版 ) ,“原则”又变成“应重视的问题”。这固然出于大纲制订者的慎重和严谨,但也不无栽种回避的成分。诚然,语文教育既是千古难题,又是世界难题。看来,在我们三亿中小学生的教育大国,要找到各方面都满意的“最佳方案”,确乎难而又难。历次大纲的不足,只能成为遗憾。 2001 年 7 月,教育部制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 实验稿 ) 公布,令人耳目一新。新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必须进行系统的改革,并对课程性质和地2 / 9 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阶段目标作出了远比大纲深入具体的阐述和规定。从大纲到课程标准,是跨世纪的历史飞跃,值得庆贺,更须深入学习。 本文仅就阅读的功能谈点体会。 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首先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我理解这句话至少包含三层信息。 一、阅读具有多重功能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功能的认识受制于语文学科 性质观。 1963 年大纲奠定了“工具性”的地位, 1978 年大纲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与读写训练“相辅相成”, 1986 年大纲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都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但在半个世纪中,语文教育实际上大多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两极摇摆,直到 20 世纪末,把语文课变成纯工具训练的现象到处可见,而“语文教育就是精神教育”的极端主张也时有耳闻。其实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证明:在世界语文教育中,不论是西方古典的欧洲模式、现代西方美国模式,还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模式,“都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兼顾实用性和教育性,既有技能目标又含价 值目标,肩负培养能力和陶冶情操以利学生发展双重任务”。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作了新的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3 / 9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尊重客观规律的,也是辩证的。 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性质定位,为审视阅读教学提供了依据。我理解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是重要途径”的表述不是严格的科学定义,而是的阐释。其核心理念是“阅读功能多重论”,从而否定了与人相对的“阅读功能单一论”。 我国有悠久的阅读传统和丰富的阅 读经验,阅读有多重功能似乎是常识,但在相当长时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真正起作用的似乎只剩下了一句话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或“阅读是吸收”。更由于误解和曲解,阅读功能单一论或者把阅读变成了写作的附庸,或者变成纯工具训练,或者变成空洞的政治说教,结果或两败俱伤,或一事无成,白白糟蹋了本应用于阅读的大好时光。 现代阅读学认为:“阅读是披文得意的心智技能,是缘文会友的交往行为,是书面文化的精神消费,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这种阅读基本观点表明,阅读自有写作不可替代的多重功能。 我曾撰文 认为:阅读文章有认知、实用和审美三重功能。认知功能:文章是社会进程的永久档案,是客观世界的真实映像,是思维创造的物化形态。阅读文章是读者认知客观世界的向导。实用功能:文章是社会交际的必备工4 / 9 具,是文化传播的可靠载体。阅读文章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审美功能:阅读文章可以增强审美意识,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审美创造精神。文章是作者审美观照的结晶,又是读者审美欣赏的观象。我还曾认为:文章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传媒,也是政治和外交斗争的有力武器。当然这里讲的包括文章写作、传播、阅读、实践的全过程。在阅读学新论一书中我们曾 指出,阅读有求知、开智、立德、审美四个方面的育人成才功能,还从教育、文化、经济、政治方面论证了阅读的经国济世功能。 新课程标准在论述语文课程地位时曾提出“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依我的理解,新课程标准列举的阅读四重功能,“搜集处理信息”是实用功能,“认识世界、发展思维”是认知功能,“获得审美体验”是审美功能。这是语文教育纲领性文件对现代阅读学研究成果的吸收和发展,是语文课程 “工具人文统一”的性质观在阅读教学中的阐发,又是语文课程“多重工能”观的体现,还与课程总目标中“具有独立阅读的 能力”“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等内容前后照应。四者依次对应智育、德育、体育、美育,这样有利于把基础教育的宏观目标落实到阅读教学的具体操作之中。 我把阅读的多重功能比喻为“四重奏”。“四重奏”,指四件乐器的演奏同一乐曲。如“钢琴四重奏”,由小5 / 9 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钢琴演奏。声部虽有高、低、刚、柔之别,但旋律是和谐的,节奏是一致的。有效的阅读过程,可以同时实现求知、开智、立德、审美多重功能。 二、实用是阅读的首要功能 阅读“四重奏”,不是各奏各调 ,也不是平分秋色,而是有主有次的。这正如“弦四重奏”以两把小提琴为主,“钢琴四重奏”中钢琴是核心。 我曾把阅读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直接目标 培养阅读能力,间接目标 发展思维能力、潜在目标 陶冶思想情操。意在强调培养阅读能力、注重实际应用,是阅读的首要任务。 从社会实践看 ,语言是“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现代人阅读,首先是为了社会交际,为了生存和发展。行政管理人员读公文,经营管理者读商务函件,师生读教科书,一般人读报刊、书信、电报,都是为了解决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新课程标准把“搜集处理信息”这一实用功能置于首要位置,表现出了求实精神和现代意识。 从课程设置看,开智、立德、审美,都不是语文一个学科的职责,而培养语言能力则责无旁贷。叶圣陶早就指出:阅读与写作的训练“他科是不负责的,全在国文教学的肩膀上”,这是语文教学“独当其任的任”。 6 / 9 我国的文学教育多年受到冷落,近年大纲、课程标准加强文学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但如果把文学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唯一内容,则是不明智的。 这里大约存在两个误解: 一是只有文学作品才具备审美功能。其实审美教育并非文学作品的专利,非文学作品的一般文章,内容和形式都蕴含丰富的美质,文章阅读同样可以获得审美体验,文章教学的美育天地十分广阔。学生阅读实用文章,也可以“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搜集处理信息”的实用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中,非文学作品的一般文章应 该占有适当比例,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加大文学阅读的分量。 二是认为能读文学作品就会读一般文章。文学作品诚然是广义文章的高级形式,但能读离骚未必会读资本论,能读三国演义也未必会读相对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论文 ( 著作 ) 的阅读,与文学作品的阅读,还是有许多不同之处的。 朱光潜先生曾借一棵古松讲过实用的、科学的和审美的三种态度。阅读的目的兼顾向善、求真、审美。对大多数普通读者来说,实用还是第一位的。阅读教学把实用功能置于首位,审美教育作为潜在功能,才是符合实际的。 三、阅读 是和谐的心理过程 7 / 9 从行为结果看,阅读的多重功能用我国的成语“一箭双雕”“一石三鸟”“一车杀四卒”来比喻也未尝不可。我喻之为“四重奏”,有三层意思。 首先,阅读产生整体综合效应。四重功能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大致同时完成的。一个阅读主体,每次阅读的目标可能并不一样,有时重在求知,有时重在消遣,但在阅读活动中,其他功能也随之得以实现。浏览一部小说,本业间在消遣,阅读过程中读者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却不知不觉受到作者的潜在影响,也会学到许多自然或人文知识,同时思维得到锻炼而发展。这种内在联系是不 易察觉的,但又是紧密的、不可分割的。就像我们聆听四重奏获得的是整体印象,阅读也应追求整体感悟、整体把握。 其次,阅读的心理过程是和谐的。正如“四重奏”的四种乐器,虽然声部有高有低,但节奏是一致的,旋律是和谐的,高音低音组成和弦,风格统一,不谐调的就成为噪音。阅读是复杂的心智技能,在披文得意、与作者对话的过程中,文章所描述的世界图像就展现在读者眼前,同时也获得审美体验,其过程如行云流水,自然而和谐。 第三,阅读的潜在影响深远。优秀作品的影响力,可以延续相当长时间,古人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是说雅乐有延时效应。伟大作品引起的心灵震荡,甚至能影响人的一生,改变人的命运。古今8 / 9 中外都不乏这样的例证。 总之,新课程标准对阅读功能的诠释,比较全面,表述也恰当。其内涵很丰富,应该仔细领会。我理解“认识世界”应包括认识自然和社会、历史和现实,还包括反观自身,认识自我。“发展思维”,包括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还有创造性思维。“搜集处理信息”是现代阅读的重要功能。但阅读的实用功能不限于搜集处理信息。阅读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现代件下,从作者 到读者的传输时间已经缩短到最低限度。通过因特网,人们可以查阅刚刚发表的论文,可以读到朋友几秒钟前发来的 E-mail ,也可以一人或多人同时在网上聊天,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如果把“搜集处理信息”改为“交流信息”,似乎更能体现现代阅读双向互动的特点。审美阅读过程一般要经感知审美对象、激发审美情操、培养审美观念、参与审美鉴赏等阶段,理想的结果是引发审美创造。新课程标准提到的“获得审美体验”,是阅读审美过程的重要阶段,能否有更恰当的表述也还可以考虑。 上述肤浅体会,恳请专家和同仁指正。 注释:甘其勋中 外语文学科性质观之比较,见中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医学三基知识题库及答案(共50题)
- 2025年传染病报告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三基三严护理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泸州公需科目继续教育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司“质量月”活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50题)
- 环境友好型企业文化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匹配性研究考核试卷
-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保健食品批发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光纤通信系统动态性能测试考核试卷
- 2024年新疆新源县卫生高级职称(卫生管理)考试题含答案
- 旅社存货管理办法
- 税务查账教学课件
- 产业研究报告-2025年中国生物质发电行业发展现状、市场规模、投资前景分析(智研咨询)
-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测试题及答案
- 消防避火服课件教学
- 2025年时事政治考试题及参考答案(100题)
-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 深圳学位房协议书
- 2025-2030中国光镊(机械生物学设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四川达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用人员2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章节习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