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对五壮士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体会五壮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仇恨敌人及坚贞不屈的精神。3、激发学生对五壮士的怀念及敬佩,激发学生对祖国、对人民无比热爱的情感。教学重难点: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激发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回顾课文主要内容。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个感人的故事,回忆一下在故事中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描绘了哪几个场景? 2、复习词语。(1)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感天动地,同学们,想到这五壮士光辉的身影,你的头脑中会浮现出哪些词语?惊心动魄,顶天立地,气壮山河(2) 本课中多处运用了一些四字的词语,有描写五位壮士的,也有描写敌人的。出示:昂首挺胸 横七竖八 叽里呱啦 坚强不屈 斩钉截铁 壮烈豪迈 粉身碎骨 滚落山谷 坠入山涧 气壮山河(3)学生把词语分成两组,并说一说理由。出示:昂首挺胸 壮烈豪迈 坚强不屈 气壮山河 斩钉截铁 横七竖八 粉身碎骨 叽里呱啦 滚落山谷 坠入山涧理由:褒义词是描写五壮士的,描写敌人的用的是贬义词。一褒一贬,爱憎分明啊!2、 感悟形象、体悟情感、探究写法读着这样两组词语,我们仿佛看到了五壮士与敌人交战的场面,这样的场面课文中有几处?两处:痛击敌人、顶峰歼敌。(1) 痛击敌人1、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五壮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默读,思考;抽生汇报交流) (师相机板书:英勇顽强)2、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五壮士的英勇顽强,用笔勾画出相应的语句,并批注你的感受。(生勾画,批注;抽生汇报交流)(1)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抓关键词:“绷得紧紧”、“全神贯注”)(2)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沉着”体会到马宝玉很冷静,足见他的英勇无畏。)(3)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葛振林边打边大吼,感受到他对日寇充满了憎恨,一点也不惧怕如潮水般涌来的敌人。)(4)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抓住“抡”字,体会宋学义的英勇杀敌;学生做“抡”的动作,加深体会。)(5) 学生朗读,体会五壮士的英勇、顽强。(6)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将五壮士英勇顽强的群体形象刻画出来的呢?(作者抓住了五壮士的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过渡:五位战士凭着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但是,眼前只有两条路可走,他们毅然决然地把敌人引向了绝路,在山的顶峰又展开了一场激战。(2) 顶峰歼敌1、让我们静下心,拿起笔,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的4、5自然段,哪些地方突出了“壮士”的勇猛豪迈呢?画出有关的词语或句子,在关键的词句旁写一写你的理解和感受。学生静心阅读,思考,批注。(1)“他(马宝玉)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向敌人头上砸去。”战士们没有了枪弹就用石头砸,把石头作为武器!石头像雹子一样,这句话写的好!壮士们非常英勇,非常顽强,与敌人拼到底!(比喻)(2)我从敌人“叽里呱啦的叫声”“纷纷滚落深谷”想象出五壮士的勇猛顽强。(侧面描写)(3)“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劲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机智)(4)从哪里感受到马宝玉很机智?学生朗读第4、5自然段中对马宝玉的描写。(从“刚要拧开”“抢前一步”“夺过”“猛地举起”,还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这些动词能看出来马宝玉反应迅速、机智。)(5)除了动作描写,还有什么? 侧面描写、比喻句。(6) 师小结:像这样细腻地、多角度地描写就是细节描写。正是这样的细节描写让我们更感受到了五壮士的“壮举”啊!(3) 壮烈跳崖 1、课文中五壮士跳崖的壮举更是感天动地,(播放视频:电影中最后的跳崖片段)同学们,此时一个个画面印在我们的脑海中,同位之间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2、 再读一读课文的最后四个自然段,哪些画面让你震撼?(1) “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2)面对牺牲,“昂首挺胸”相继跳崖,非常豪迈!(3)最后时刻,战士们屹立山头,形象高大!他们没有因为自己即将牺牲难过, 露出胜利的喜悦。 三、文化浸染,积累延展 1、五位壮士,又一次面临选择,是苟且投降活命,还是有尊严气节地死去?他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无数英雄儿女,在民族尊严与气节上,同样表达了这样的心声。读一读下面的诗句:出示: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论语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司马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2、 巍巍燕山高,潇潇易水寒。英雄五壮士,威震狼牙山。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文章第7、8、9自然段,以读促悟,感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