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水推舟推出高效课堂_第1页
顺水推舟推出高效课堂_第2页
顺水推舟推出高效课堂_第3页
顺水推舟推出高效课堂_第4页
顺水推舟推出高效课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顺水推舟推出高效课堂 顺水推舟推出高效课堂 黄国兴 (福建省南安市仁絤中学) 在以往,学校是严肃的地方,容不得半点出格,课堂是孩子学习的地方,我们已经习惯了严格要求下孩子毕恭毕敬地正襟危坐。在以往,教师为了“圆满”完成“预设”教程而一味抢时间、赶教案、生硬施教,根本没空去理会学生的突发奇想,因此不少“灵光一闪”的好念头都被“扼杀”,也就渐渐磨灭了学生上课独立思考的积极性。遇到这小插曲的时候,我也担心会不会让孩子影响课堂纪律。但最后我还是心惊胆战地坚持了下来,实践证明,效果还是很明显 的。 一、案例 那天上的课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原本的流程是我“纸上谈兵”:分别介绍课本上几个实验,然后总结得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连我自己也觉得很无趣的一节课。然而一个小插曲,却打乱我原本的计划。也让这堂课不仅有趣还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小华(化名)是个喜欢动脑筋,却不太认真念书的同学,总喜欢上课的时候给科任老师出点小难题:那天刚上课,我开始讲种子萌发的条件:提问说为什么那些真空包装2 / 6 的种子能存放好久,而当我们把种子播种到田地里,不用几天就会发芽呢?这说明种 子的萌发是需要条件的,那种子萌发到底需要什么条件呢?那就让我们来看看几个条件: “真空包跟田地的差别是什么呢?” 同学们都抢着回答:空气,水,土壤,阳光等等很多答案。 我接着说,让我们看下课本上的实验来看看到底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 大家还在认真看书的时候,小华就高声说:为什么没有阳光和土壤的实验,他们怎么知道阳光和土壤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那么,为什么播种都要把种子播到土里面? 这时,班级都有点儿骚动了,大家也都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教室迟迟不能安静下来,这一问却是出乎我的意料,怎么办?暂时不理他,继续讲课,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而且这样的节外生枝,教学就会越跑越偏,看到同学们对这个问题那么有兴趣,于是我就顺水推舟地说,那你们联系下之前学到的内容,我们要怎么来证明光和土壤跟种子萌发到底有没有关系? 孩子们一听,开始认真地思考,进而开始了更热烈的讨论: 小辉说,种子不需要土壤,我家种水稻之前都是把水稻种子先泡到水里,然后等发芽再种到稻田里去的。 3 / 6 小斌说:种子萌发需要土壤,不然为什么电视上播种都要播到土里面。 而且为什么好多种子都要播种到土里面才能长出来? 小青说:我说种子萌发也需要阳光,因为老师之前说过是因为阳光才有的生命。 小军说,种子萌发不需要阳光,因为种子萌发的时候,都在土里面了,根本晒不到太阳,照样也发芽。 我看时机差不多了,就叫停了大家,说道:大家想想,我们要怎么来证明我的观点的呢,想想我们所学的知识。 这回还是小华大声喊道,做实验,做实验。他还引用到电视节目的一句话,“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那我们要想想设计实验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要注意设置对照组。” “要注意除 了变量不一样,其他条件都要一样。” “要多做几组增加实验的准确性。” 听着孩子们这些兴高采烈的精彩发言、认真的样子、详细的设计,这一刻,我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为孩子对生物课所学的运用,也为这堂课顺水推舟推出的精彩。 后来,我们通过学生设计的实验,最终得出了结论,4 / 6 种子萌发不需要阳光和土壤。 二、反思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与课文主题毫无关系的话题,在给了孩子们与课文直接面对面时间的同时,他们 的智慧正在催放,思想正在“碰撞”,这是比任何设定的所谓知识的目标更为可贵的资源。它让我那么真实地享受到了顺水推舟的精彩,感受到了动态生成的无穷魅力。反思这个小插曲,我自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成功。 1.尊重学生,高效课堂的基石 课堂不再是一个简单进行知识传授的场所,而是学生成长最重要的阵地,我们应该关注、尊重他们的想法、看法。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虽然看似与课文毫无关系,却充分体现了那位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老师要趁此机会,用耐心和智慧去肯定和引导他们,而不是粗暴的否定,孩子们的思维被激活了,整 个课堂仿如注入了一股神奇的活水,充满活力。孩子们是如此的机智、敏慧,他们的能力在课堂上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精神得到了培养。 2.巧妙引领,高效课堂的“助产士” 课堂是个富于变化的时空,主体、客体的关系处于不断转换之中,如果教师为了“圆满”完成“预设”教程而一味抢时间、赶教案、生硬施教而少有“花絮”,则学生必然5 / 6 只能跟着教师亦步亦趋,谈何主体地位和愉快发展?谈何别样的精彩呢?面对生成,教师要成为课堂智慧的引领者,帮助学生进行课堂智慧的抉择,像苏格拉底那样,做学生思想的 “助产士”,为别样精彩“接生”。 以上案例中,我先让学生沿着问题去讨论,然后在合适的时机去总结并引导他们如何证明自己的观点,接着引导出做实验来解决来证明这几步巧妙引导,架设起师生、生生、生本互动的平台。形成人人参与、自由对话、真诚沟通的学习氛围,开创学生思维任意驰骋、不断创新的境界。学生通过讨论、争辩,互相促进。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这个问题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是一个值得学生合作解决的问题,同时,教师对学生提出“要选用适当的事例来证明你的观点”暗含假设需要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的原 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教学是一种慢的艺术,课堂上教师要学会沉默和引导,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要急于提醒、解释和给出结论。这个案例中,教师在整节课中非常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始终,朝着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基础构建新的知识,整节课气氛融洽,学生心情舒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