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3、古诗两首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 8个生字,并且理解“坐”和“泊”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背诵两首古诗。2、通过反复吟诵古诗,读懂诗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两首诗描写的不同景色,感受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截然不同的情感。3、学习运用对比、抓住诗眼、想象画面的方法学习古诗。4、在诵读中,激发学生热爱中国诗词的情感,感受中国经典文化的魅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反复吟诵古诗,读懂诗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两首诗描写的不同景色,感受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截然不同的情感。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对比、抓住诗眼、想象画面的方法学习古诗。三、教学评价设计1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看预习单、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移情体验、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诗句从而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3.通过两首诗对照学习、对比朗读,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读懂诗的意思和意境;借助诗中的诗眼和关键词体会作者的情感。4.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评价。通过反复吟诵古诗,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经典诗词的情感,感受中国经典文化的魅力。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准备:按照预习单的要求预习,并且完成预习单。 教师准备:1、查找描写张继作诗的背景的小故事,制作课件。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具针对性。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古诗,感知秋色(一)初读古诗,感知秋色1、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古诗两首,板书:山行枫桥夜泊2、自由读诗,做到读正确。3、检查能否读得正确流利。重点指导:A、“姑苏城外寒山寺”一句中的平翘舌。B、纠正“斜xie(二声)”的读音。4、引导读出诗的节奏。(如下标示)采取指读、教师范读、男女生对读等方式读好两首古诗。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5、逐句默读古诗,思考古诗大意:每句诗描写了什么景物,整首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不理解的词句用问号标出。(学生自学,教师帮扶学困)6、小组合作学习。每首诗由一位同学说说每句诗的大意,描写了哪些景物,对于疑难的地方全组同学交流。不能解决的疑难由小组长记录下来。(大致理解诗的大意,初步感知诗中描写的景物,争取化诗为画)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古诗,品味秋意这两首都是写秋天景色的诗,诗人都是通过描写一个个景物,在读者眼前展现一幅秋景图,这两首是各具特色在张继和杜牧的眼中这又是怎样的秋景图?分别寄托着他们的什么情感?让我们再读故事,品味诗中的秋意。(二)诵读山行,感受枫林美景1、理解山行第一句指名读山行第一句,说说诗句意思及诗句中描写了哪几种景物。结合学生质疑,重点理解“寒山、斜、生处”的意思。结合教材插图,展开想象,在朗读中感受山中秋景。2、品读“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感受“爱”字。指名读山行第二句,说说诗句意思。结合学生质疑,重点理解“坐、枫林晚、霜叶、红于”的意思。结合教材插图,展开想象,山中枫林的美景,在朗读中感受“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景象。诗人对于这番美景是怎样的感受?诗句中哪一个字表达了他这种情感?(爱)默读整首诗,体会诗人对傍晚枫林的喜爱之情。(重点引导学生感知在山中行走,以至傍晚,作者还是停车观赏,留恋不舍)3、创设情境,感情诵读。在傍晚夕阳的映衬下,那枫树林越发显得火红,不由的使杜牧驻足欣赏,久久不愿离去,不仅如此,还给我们留下了这千古绝句。让我们也来欣赏欣赏。(播放课件)面对这一派迷人的景色,我们和诗人一样喜爱枫叶,让我们把整首诗连起来读一读,表达这种喜爱之情。请生读诗。个别读,合作读(这么美的风景,如果请你的好朋友一起欣赏,感觉是否会更好呢?)男女生赛读。(看谁感受到的更美。)(三)课堂作业:背诵山行 描红临写生字,重点指导“霜、泊、愁、苏、寺”中点的写法。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古诗,品味秋意复习回顾:背诵山行,领略山中美景,体会诗人对美景的喜爱。(四)诵读枫桥夜泊,感受离乡之愁1、抓住诗题,整体感知诗意。“枫桥夜泊”是什么意思?(结合学生理解,重点理解“泊”的意思,说明“枫桥夜泊”其实理解为为“夜泊枫桥”)结合诗题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引导学生感知,许多古诗的题目就会告诉我们诗的内容)2、理解枫桥夜泊第一句指名读第一句,说说诗句意思及诗句中描写了哪几种景物。结合学生质疑,重点理解“对愁眠”的意思。结合教材插图,展开想象,在朗读中感受江边凄清的秋景。3、品读“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感受“愁”字。指名读第二句,说说诗句意思。结合学生质疑,重点理解“姑苏城、寒山寺、客船”的意思。结合教材插图,展开想象,在朗读中感受诗人听到“夜半钟声到客船”思乡之愁。补入故事:一千二百多年前,在一个秋天的夜晚,苏州城外的江边小船上,有一位满面愁容,非常憔悴的年轻人。他叫张继,刚刚从京城赶考回来,由于科考落榜、名落孙山,他心里难受极了,于是收拾行囊,返回家乡。这一天,他坐船来到了苏州城边,由于到的太晚,无法进城,所以只能睡在江边的小船上。同学们,你们说他能睡的着吗?此时,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在诗中哪一个字集中表达了诗人此时的心情?(愁)是的,他整夜无眠,满腹愁绪,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在他的眼中也格外的凄清。朗读诗句,体会诗人内心的愁绪。创设情境,感情诵读。A.默读全诗,作者在描写秋夜景物时,哪些用字表达了他满腹的愁绪?(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流露的愁绪)B.引读全诗,张继怀着满腹的愁绪,收拾行囊,返回家乡。夜晚,他睡在江边的小船上,听着寒山寺传来的钟声,他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眼前的一切更加凄清(齐读古诗)C.张继一生漂泊,当时的社会战争不断,许多地方一片荒凉,经过战乱,许多人都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这让他不由得想到,何年何月才可以回到家乡,这阵阵钟声带给他无尽的思念,再读(齐读古诗)D. 这首诗通过描写伤感的凄美秋景,表达了作者幽怨浓浓的愁绪,成为千古佳作。在苏州,离寒山寺不愿的枫桥也因此成为游人争相前去的景点,大家漫步桥畔,似乎还能听到张继当年的吟诵(齐读古诗)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五)回归整体,对比两首诗,初步感受不同的情感,不同的秋景。1、让我们把两首诗放在一起读一读。同样是秋天,杜牧喜爱不已,张继却愁绪万千,他们眼中的秋景有哪些不同?(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心情不同,而使景物也就蒙上了不同的色彩,这就是借景抒情,把情融入景物中,情景交融。)2、请再读这两首诗,体会两大诗人的不同心境。(对比朗读,感受诗人不同的心情带来的不同感受。)3、拓展。今天我们跟着两位诗人去感受了截然不同的秋景图,请同学们课前搜集描写秋景的古诗或文章,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六)练习设计1、背诵古诗。2、继续搜集阅读写秋天的诗和文章,想一想他们分别描写了怎样的秋景,表达了什么情感?(七)板书设计3、古诗两首枫桥夜泊(夜泊枫桥)唐 张继“愁”山行唐 杜牧“爱”附预习单:3、古诗两首预习单 班级: 姓名: 认真完成预习任务,并自我评价。完成以后,可以在相应的评价栏里打“”。一、读写生字词练习。书写生字词语(用习字册),并把写错的字纠正过来,然后读正确。二、读书练习。自由朗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可要多读几遍哟。三、思考1、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这两首诗是写什么季节的?写了那些景色?想一想,在书上画一画。2、请你也来搜集写这个季节的古诗,写下来,读一读。 3、收集有关张继在什么情况下写得这首诗,并读一读。4、记下你不懂的字词。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紧紧围绕“诗眼”,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引导学生感受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山行枫桥夜泊都是写秋天景色的诗,诗人都是通过描写一个个景物,在读者眼前展现一幅秋景图。不同的是:同样是秋天,同样是秋景,杜牧喜爱不已,张继却愁绪万千,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便是:心情不同,就算看到同样的景物也会有产生不同的感情,而这景物也就蒙上了不同的色彩,这就是借景抒情,把情融入景物中,情景交融。那么作者的这种情是依托怎样的文字表达出来的呢?文章有文眼,那么古诗也有诗眼,“愁”和“爱”便是这两首古诗的诗眼。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诗眼,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通过反复吟诵古诗、想象画面,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诗人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教学,目的是教给学生新的学习古诗的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健康知识培训资料及考卷课件
- 北京市顺义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适应性训练(三模)历史试卷及答案
- 评价器奖惩管理办法
- 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大会
-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导游等级考试(导游综合知识)综合能力测试题及答案(2025年)
- 出租车公司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出国劳务业务课件
- 2025合同审批流程和合同文档管理规范采购合同协议书
- 2025年FIDIC合同框架下EPC工程总承包管理培训教材
- 《化验室安全管理》课件
- 李毓佩数学历险记
- 3D打印技术(课件)
- (完整版)【钢琴谱】大鱼钢琴谱
- (完整word版)英语四级单词大全
- 取暖器市场需求分析报告
- MATLAB 应用全套课件
- 双侧壁导坑施工工法
- 《培生·小学英语分级阅读80篇》四年级-这套资料难度系数较大
- 2023山东济南市长清区教体系统所属事业单位招聘22人(共500题含答案解析)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题含答案附详解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PPT(高职)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