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_第1页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_第2页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_第3页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_第4页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 fontsize=6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 作者:陆凤娟转贴自:转载点击数: 98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 作者陆凤娟 设计理念:阅读的过程是将学生置身于课文情境的体验过程,语文教学理应创设适合学生想像、体验、感悟的学习情境,以促进学生与文中人物对话,并催生出学生自己的独特感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文、诗对照阅读,借助课文语 言理解诗句意思。 3、品读文、诗,深入体会意境和诗人与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教学重难点: 1、诗文对照 ,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 2、在品读中深入体会意境和诗人与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教学准备:课件、搜集送别诗 教学过程: 2 / 7 一、复习导入 1、教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 25课,了解了课文大意。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一课,齐读课题。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板书:李白孟浩然 二、整 体入手,观照全文 1、教师:让我们跟随李白和孟浩然一起去黄鹤楼,去看看两位友人送别的情景。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语言描绘的情景,你能从课文中看到哪些图景? 2、交流:美景图话别图目送图 三、品读 1、 2 自然段(美景图) 1、教师:你是从课文的哪些语句看到了美景图? 2、学生交流语句:出示美景图 3、引导学生感受到:暮春三月,黄鹤楼的景色十分迷人。 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 黄鹤楼俯临长江,飞檐凌空 蓝天、白云,江上美景 4、教师:如此美景,在我们看来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啊!两位即将要分别的友人此时的心情如何呢?自己读读第3 / 7 二小节中描写两位友人的句子,仔细地去体会体会。 5、学生交流,你体会到什么? “ 藏 ” 一个 “ 藏 ” 字你品出点什么深意了吗?为什么要藏起来?(不想让离别来得太早)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感情深,依依不舍) 他们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他们真的是像游人一样在欣赏美景吗? 引导学生体会感受到:他们不会像其他游人一样尽心地欣赏美 景,只是借赏景掩盖自己心中的惜别之情,想让这离别的时刻来得晚一点。 6、教师小结板书:这真是满目美景无心赏 过渡:刚才同学们一边读课文的语言文字,一边想象那情境,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那你从课文的哪里看到了饮酒话别图?(课文的第 3 小节) 四、品读第 3 自然段(话别图) 1、出示图片:自读第 3 自然段,你能从他们的话别中感受到什么? 2、出示句子李白的话 ( 1)指名读你感受到什么? ( 2)交流感受 4 / 7 李白对孟 浩然的敬仰之情 ( 1)你从哪里感受到的?(令人敬仰、当作兄长和老师) ( 2) “ 人品 ” (人的品格、品德)补充资料介绍有关孟浩然的一些材料 ( 3) “ 誉满天下 ” ?(名誉满天下,得到天下人的赞美) 补充资料唐朝大诗人杜甫赞誉:句句清诗堪可传(可见在当时真的是誉满天下) 你知道孟浩然的哪些诗篇?指名背诵一二首。 李白对孟浩然的依依惜别(难舍)之情 ( 1)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不知何日才能再想见(还没有分别就已经想再见面,可见难舍,可见情深) 满饮此杯(这满满一杯装着的仅仅是酒吗?你仔细体会体会。更装着深深的情。李白借酒表达对孟浩然的深情厚谊,对孟浩然的感情就像这杯中的酒一样,满满的) ( 2)指导朗读,读好语句(敬仰之情、依依惜别之情) 3、出示句子孟浩然的话 ( 1)指名读你感受到什么? ( 2)交流感受 劝慰之情 5 / 7 ( 1)从哪里感受到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2)知道这诗句出自哪一首诗?送杜 少府之任蜀州插入链接了解诗句出处意思 ( 3)孟浩然想借王勃的诗句告诉李白什么呢? 深厚的友情 ( 1)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 2)交流(友谊 永世不绝) ( 3)指导朗读句子 4、教师总结板书:这真是依依话别见真情 5、同桌分角色朗读 6、分角色齐读 五、品读第 4 自然段(目送图) 1、你是从课文中的哪里看到了目送图?(第 4 小节) 2、出示图片:自己读读课文的第四小节,从目送图你体会到了什 么?在关键的词语下圈圈画画 3、学生交流,引导学生体会: 深情,难舍(依然、伫立、凝视) 李白此时的心情怎样?(心情失落,忧伤,难过) 4、指名读 齐读第四小节 5、教师:友人登船远去了,岸上只留下了李白孤孤单单的一个人了,望着浩浩荡荡流向天边的一江春水,李白心6 / 7 潮起伏,思绪万千 6、出示图片:他想到了 孟浩然对自己师长般教导的情景; 他想到了 与孟浩然饮酒对诗的情景; 引导想像说话 教师过渡: 想到这儿,李白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 六、品读第五自然段 1、出示图片:听录音诵读古诗 2、自己读一读这首古诗 3、教师:学到这儿,你有没有发现这首古诗与课文的关系 (课文就是以一个小故事的形式展现了这首诗的情境,课文中的有些语句可以解释诗句的意思) 4、诗、文对照起来读读,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解释这首诗? 5、指名说说再指名说说 6、教师:诗句中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7、质疑 : “ 孤帆 ” 江面那么大,不可能只有孟浩然乘坐的一艘船,为什么说 “ 孤帆 ” ? 7 / 7 8、教师小结板书:心里所想的只有孟浩然,所以眼中所见的也就只有孟浩然 真是千帆过尽皆不见,心中唯有孟夫子 9、感情朗读古诗教师:诗人把自己的深情和当时的心境都融进了这首古诗,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这首古诗,读出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