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教案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相关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2使学生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人民生活的关系。3使学生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4使学生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结构分析本节教材分为“工业与我们”“工业的空间分布”和“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三个标题内容。这三部分内容是前后联系的,形成一个整体。教材内容贯穿的一条主线是:发展工业的重要性,我国工业的分布现状,工业未来发展方向。教材第一个标题下,讲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以钢铁工业和汽车工业为例,利用景观图片结合文字说明,形象地介绍了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对工业生产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其次,强调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第三,强调了工业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每天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工业品,享受工业带给我们的幸福和快乐。并且,教材通过活动练习“观察我们的家”,使学生加深对工业生产过程的认识,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通过第一个标题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要实现国强民富,必须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充分认识到发展工业的重要性。教材在第二个标题下,内容安排上采取了“由面到点”的呈现方法。首先是概括地介绍了我国工业的分布大势,使学生对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现状有一个总体了解。然后,在活动练习中,以“辽中南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为例,分析其工业分布的类型及特点,分析影响工业的形成和分布的各自条,从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教材在第三个标题下,首先介绍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和特点;第二,介绍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第三,讲述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地区发展差异和不同的产业开发重点。教材在最后安排了活动练习。通过活动练习内容可以使学生明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代表了我国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内容点析教材在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工业,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的相互联系性。教材运用图424直观地进行了说明。处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将出现不同的工业部门和类型。例如开采矿产,采伐森林等,是“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的工业;冶炼钢铁,制造水泥等,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的工业;生产汽车,制造机器,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后再加工”的工业。工业生产过程中上一个生产阶段的产品,是下一个生产阶段的原料,体现了工业生产具有阶段性、相互联系性和计划性的特点。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教材利用插图表现了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科学研究、国防现代化与工业的关系。通过几个侧面,使学生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3工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每天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工业品,享受工业带给我们的快乐和便利。教材在活动练习1中,设计了“仔细观察我们的家”的内容,让学生由某一家具找出人们生活与各工业部门的联系,同时找出在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各工业部门的相互联系。通过活动练习,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工业生产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4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大势。我国的工业分布,有沿海、沿河、沿交通线分布的特点。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集中在沿海地区,包括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教材运用图426(“我国工业的分布”)突出了上述重点内容。合理分布工业是工业建设中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需要综合考虑。首先,要考虑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第二,要考虑发挥地区条的优势,扬长避短;第三,要考虑城乡结合,带动乡镇经济的发展;第四,要考虑带动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发展;第五,要考虑当地的工业基础和劳动力构成;第六,要考虑国防安全等。教材在活动练习1中,以资源配置较好的辽中南工业区为例,提出了本地资源条对工业分布的影响的问题;在活动练习2中,以资源配置不好的沪宁杭工业区为例,提出了如何发挥本区市场条和交通运输条优势的问题。通过这些练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分析工业分布问题的方法。在活动练习3中,安排了由学生选取一些例子,分析交通运输条对工业分布的影响,这使学生又一次获得锻炼其分析能力的机会。在活动练习4中,涉及到工业的分布与乡镇企业发展的关系,这在我国当今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6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和特点。高新技术产业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现代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具有“高、精、尖”的特点,科技投入的含量很大,产品更新换代很快。7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教材运用图431(“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展示了我国沿海开发区、内陆和沿边开发区的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除青藏地区外,各省区多在条较好的中心城市建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形成了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8关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沿海地区科技力量雄厚,经济发达,形成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利用其地理优势,依靠国家的开发政策,发展了以组装、加工为主的贸易导向型产业;内地地区依靠资源优势和工业基础,形成了以有色冶金、机械制造、电子、航空航天等工业为主的与国防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9教材在最后的活动练习中,安排了材料阅读内容。三则短文中,第一个短文介绍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对上海这个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所起的作用;第二个短文介绍的是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对北京市的经济发展所起到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第三个短文介绍的是国际互联网这一快捷的信息传递方式,应用于工业企业的供、产、销中,将会改变企业的传统生产方式,带来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三则短文共同明确了一点,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教学建议【时安排】建议本节安排23时。【引入新】引导学生观察:图42“张梦的家”,我们的教室,找出工业产品,并说出相关的工业部门,使学生认识到工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工业生产的兴趣。2播放有关工业生产过程的录像,增加学生对工业生产过程的感性认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工业与我们】关于工业生产过程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读图424“什么是工业”,并分析得出工业生产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阶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阶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后再加工阶段。然后,可以汽车的轮胎为例,“追根寻源”上个生产阶段,即合成橡胶工业和石油工业。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汽车工业和轮胎制造业相互的按比例发展关系。由上述内容可让学生归纳出工业生产过程的阶段性、相互联系性和计划性的特点。2关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阅读农民、建筑师、科学家、军人对工业重要性的评述,使学生认识到工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之一。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扮演多种角色,例如医生、记者、电视节目主持人、售货员等,从各自行业角度寻找与工业生产的联系,体会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3完成活动练习1、2两题内容。由于电视机内部零复杂,学生绘制生产联系图的难度较大,故只要求学生绘出灯具、餐桌、食品的生产联系图。在此基础上,再找出分属于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各个部门。【工业的空间分布】引导学生读图426“我国工业的分布”,分析我国工业的分布大势。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出:京广线、京沪线、哈大线等铁路沿线的工业城市;黄河、长江沿线的工业城市;沿海四个工业区的位置和范围,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的工业区是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应作为重点内容。2完成活动练习1内容。引导学生读图427“辽中南地区”,识别矿产符号,了解辽中南地区有哪些主要的资源;识别表示各种工业部门的图例符号,了解辽中南地区的工业分布。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辽中南工业区资源条对工业分布的影响;辽中南工业区各工业部门的相互联系。3完成活动练习2、3内容。引导学生读图428“沪宁杭地区”,组织学生讨论:上海有哪些主要工业,对比辽中南地区的工业有什么不同?(上海的轻、重工业都很发达,辽中南的工业则以重工业为主)。上海附近煤、铁资源匮乏,从市场的角度,分析上海发展钢铁工业的原因。读图分析沪宁杭地区有哪几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条对其工业分布的影响。4完成活动练习4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使工业的分布和农业的分布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发展工业,促进农业的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增加农民收入,整体脱贫致富。教师在堂上可以给学生介绍乡镇企业的典型事例,例如江苏的华西村、北京的韩村河等,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针对活动练习4内容,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的资料(报纸、杂志、因特网),组织学生堂讨论。【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教师引导学生读图430“高新技术产业结硕果”,帮助学生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内涵: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2教师引导学生读图429“北京高新技术园区”,找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位置。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有关中关村科技园区或其他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录像,引导学生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3教师引导学生读图431“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析得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特点: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除青海和x藏外,其他省区的中心城市都建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地理位置不同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具有不同的产业开发重点。针对这一内容,教师可以举出我国沿海、沿边和内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实例,向学生介绍。完成活动练习1、2、3内容。教师可让学生阅读三则短文,然后重点针对练习2内容,进行分组讨论,最后班级交流。参考资料XX年公路水路交通行业发展统计公报公路经过第二次公路普查路网结构调整,XX年年底全国国道里程122万千米、省道213万千米、县道464万千米、乡道814万千米、专用公路86万千米。高速公路取得新的突破,总里程已跃居世界第二位。XX年青海和内蒙古分别有26千米和11千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两省(区)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全国除x藏外,其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通了高速公路。全国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000千米的省达到7个,分别是山东(2077千米)、河北(163千米)、广东(100千米)、江苏(1387千米)、四川(1144千米)、河南(1077千米)、辽宁(1068千米)。XX年河南省新增高速公路69千米,增长幅度第一。以“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为重点的国家公路主骨架建设步伐加快。XX年年底全国已建国道主干线2176千米,占规划里程的626。其中高速公路1333千米。继全长68千米的京沈和全长1262千米的京沪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之后,XX年全长1709千米的西南公路出海通道又顺利贯通,标志着国道主干线中“三个重要路段”的基本建成。西部地区公路里程增长明显,但路网技术状况和公路密度同东、中部地区仍有较大差距。XX年底东部地区公路里程47万千米,中部地区78万千米,西部地区74万千米,分别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322、340、338。东部地区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114万千米,公路密度421千米百平方千米;中部地区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72万千米,公路密度203千米百平方千米;西部地区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40万千米,公路密度10千米百平方千米。内河航道内河航道总里程继续增加,技术等级进一步改善。XX年年底全国内河航道里程122万千米,比上年增加了02万千米。其中长江干流航道2807千米。内河港口万吨级泊位主要集中在长江干流和珠江水系,其中长江干流万吨级泊位121个,长江支流1个,珠江水系11个。多功能、综合性大型枢纽港发展加快。继上海、广州、宁波三个港口之后,XX年又有天津、青岛、秦皇岛、大连港货物吞吐量超过亿吨,这样全国年货物吞吐量超过亿吨的大港增加到7个。其中上海港连续2年超过2亿吨,XX年达22亿吨。宁波、广州、天津、秦皇岛、青岛和大连港全年货物吞吐量分别为129、128、114、113、104和100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继续攀升。XX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00万标准箱的港口达到8个。其中上海港达634万标准箱,居世界第位;深圳港达08万标准箱,居世界第8位。其他超过100万标准箱的港口是青岛(264万标准箱)、天津(201万标准箱)、广州(174万标准箱)、厦门(129万标准箱)、大连(122万标准箱)和宁波(121万标准箱)。受中西部地区投资大幅增加的影响,XX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取得新的突破。全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2968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公路建设完成2670亿元,占总投资额的900;水运建设完成174亿元,占9;其他建设完成123亿元,占41。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长显著。全年东部地区完成1207亿元,比上年增加68亿元,增长9;中部地区完成816亿元,比上年增加19亿元,增长313;西部地区完成648亿元,比上年增加92亿元,增长166。全年新建公路36万千米,其中高速公路3149千米;改建公路3万千米。(:交通部综合规划司)公路主骨架公路主骨架是根据国家干线公路网规划(简称国道网,包括首都放射线、南北纵线和东西横线)并考虑其他相关因素确定的。公路主骨架包括总长约3万千米、纵贯东西和横穿国境南北的“五纵七横”12条主要由高等级公路组成的国道主干线,其贯通首都和直辖市及各省(自治区)省会城市,将人口在100万以上的所有特大城市和人口在0万以上大城市的93连接在一起,使贯通和连接的城市总数超过200个,覆盖的人口约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0左右。首都放射线编号路线简称主控点里程(千米)G101京沈线北京承德沈阳88G102京哈线北京山海关沈阳长春哈尔滨231G103京塘线北京天津塘沽42G104京福线北京南京杭州福州2284G10京珠线北京南昌广州珠海2361G106京广线北京兰考黄冈广州2497G107京深线北京郑州武汉广州深圳2449G108京昆线北京太原西安成都昆明336G109京拉线北京银川兰州西宁拉萨3763G110京银线北京呼和浩特银川063G111京加线北京通辽乌兰浩特加格达奇2034G112京环线北京环线宣化唐山(北)天津涞源(南)942“五纵”编号路线简称主控点里程(千米)G010同三线同江哈尔滨(含珲春长春支线)长春沈阳大连烟台青岛连云港上海宁波福州深圳广州湛江海安海口三亚700G020京福线徐州(含泰安淮阴支线)合肥南昌福州240G030京珠线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珠海2310G040二河线二连浩特集宁大同太原西安成都昆明河口3610G00渝湛线重庆贵阳南宁湛江430“七横”编号路线简称主控点里程(千米)G01绥满线绥芬河哈尔滨满州里280G02丹拉线丹东沈阳唐山(含唐山天津支线)北京集宁呼和浩特银川兰州拉萨490G03青银线青岛济南石家庄太原银川610G04连霍线连云港徐州郑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霍尔果斯3980G0沪蓉线上海南京合肥武汉重庆成都(含万县南充成都支线)2970G06沪瑞线上海杭州(含宁波杭州南京支线)南昌贵阳昆明瑞丽4090G07衡昆线衡阳南宁(含南宁友谊关支线)昆明980新亚欧大陆桥990年9月12日12点12分,这是一个受到国内外经济界和海内外舆论界密切关注的时刻,当中哈两国铁路交通部门的两位副部长同时扳紧各自铁路的最后一颗螺栓并高兴地互赠扳手时,一座新的联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亚欧大陆桥全线贯通了。这座大陆桥东起我国的连云港、日照等沿海港口城市,西行出疆穿越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地区,经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德国等欧洲口岸,全程长达11000千米左右。因为它是继西伯利亚大陆桥之后连接亚欧的第二座大陆桥,故称“新亚欧大陆桥”。与前一条西伯利亚大陆桥相比,新亚欧大陆桥具有明显的优势。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优越:整个大陆桥避开了高寒地区,港口无封冻期,自然条好,吞吐能力大,可以常年作业。2运输距离短:新亚欧大陆桥比西伯利亚大陆桥缩短陆上运距XX000千米,到中亚、西亚各国,优势更为突出。从远东到西欧的货物,经新亚欧大陆桥比绕过好望角的海上运输线缩短运距1000千米,比经苏伊士运河的海上运输线缩短运距8000千米,比经巴拿马运河的海上运输线缩短运距11000千米,比经北美大陆桥缩短运距9100千米。3辐射面广:新亚欧大陆桥辐射亚欧大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面积达071万平方千米,居住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7%左右。4对亚太地区吸引力大:新亚欧大陆桥吸引范围除我国(大陆)外,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一些大洋洲国家和我国的台湾、港澳地区,均可利用此线开展集装箱运输。因此,新亚欧大陆桥这些固有的优势,决定了它必将全线运营,发展壮大,成为沟通亚太地区与欧洲的主导运输线。新亚欧大陆桥的畅通,有利于促进沿桥国家的经贸合作、亚欧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对于亚欧两大洲经济走廊的形成,对于开创世界经济的新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有利于促进沿桥区域经济的平衡协调发展,对于推进沿桥地带的开发开放、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提高各国综合国力,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新亚欧大陆桥的发展,有利于开拓中亚市场,对于扩大我国的对外经贸合作,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与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大陆沿海港口体系的国际地位。它将使我国港口从根本上解脱地理环境制约,优化沿海港口区位,为它们开展国际贸易运输创造有利条。随着亚太经济的迅速崛起,世界贸易重心的东移,新亚欧大陆桥的战略意义也越来越重要。大陆桥不仅仅是一条运输通道,而且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轴线。沿桥经济带人民正在为尽快实施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开发开放战略而共同奋斗,我们坚信,经过跨世纪的努力,新亚欧大陆桥必将成为国际经济贸易的一条黄金走廊,再现古丝绸之路的辉煌!我国将全方位调整农业结构农业部部长陈耀邦今天说,我国的农业结构调整要面向市场,在种植业、畜牧和水产业等方面同时推进,在中部、东部和西部地区因地制宜,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陈耀邦说,调整农业结构首先要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在区域布局上,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大力发展外向型、城郊型农业,增加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和特色出口农产品生产,形成优质农产品出口基地。中部地区要发挥粮食生产优势,建立优质稳产高效的大型商品粮、加工专用粮和饲料粮生产基地。西部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要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时机,加快发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特色高效农业和旱作节水农业。要把畜牧业作为一个大的产业来抓,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东部地区和大城市郊区要积极发展规模生产和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畜牧业集约化经营,加快实现畜牧业现代化。要下大力气健全良种繁育、疫病控制、饲料生产三大体系,大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此外,还要继续优化渔业结构。积极发展水产养殖业,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名特优新产品的比重;改革养殖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加大渔业资源保护力度,严格控制捕捞强度,继续实施捕捞产量“零增长”计划。(经济日报,XX年1月6日)进一步发展我国农业的途径一是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因为粮食生产是农业各部门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实现农业合理布局的关键,特别是我国这样一个有12亿人口的大国,对粮食生产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我国各地自然条多种多样,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也是多方面的,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国人多耕地少和为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必须全面发展农业,使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二是因地制宜,适当集中,发展地区优势。农业生产的地域性较强,因此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各地自然条和社会经济条。分别确定不同的重点。首先要求农业各部门,各种农作物在地区上做到合理分布,即让每个部门、每种作物集中分布在生态条最适宜的地方、经济效益最高的地方,其次要求每一个地区内部,有一个合理的农业结构。适当集中是根据我国人多地广,交通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等现状,要求地区专业化规模不宜过大,要求专业化部门与辅助部门相结合,形成在空间上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区域,而不是在一个地区内搞单一化。三是加强农业资源调查,搞好农业区划工作。农业资源调查是对各地的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条进行深入调查,然后根据各区域的差异性和共同性划分农业区,为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提供重要依据。21世纪农业发展的8种类型21世纪,人类对农产品的要求是方便、营养、卫生、安全、回归自然。无污染、无公害、反季节性农产品将备受青睐。工艺型、风光型、保健型农产品也将应运而生。可以预见,21世纪人类农业将向8种类型发展。环境和发展要求:可持续农业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发生的几起“黑风暴事”警示世人:“石油农业”“常规耕作”并不意味着现代农业。在美国出版的犁耕者的愚蠢一书的影响下,世界各国的耕作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出现了少耕、免耕技术。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与环境问题加剧,随着自然农业思潮的复苏、兴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了“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跨越农业”“自然农业”“生物农业”“替代农业”“超石油农业”等。随后,在生存环境和发展越来越被世人注视的形势下,“可持续农业”又出现在世界农业发展方向的标牌上。专家认为,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21世纪世界农业发展将呈多元化格局,不同的国情将产生不同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与模式。例如,以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等国为代表的经济、科技和资源实力型农业;以荷兰、以色列、日本等国家为代表的科技先导型农业;以中国、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快速转变型农业;以非洲一些国家为代表的发展滞后型农业等。现代科学技术为农业发展的方式、类型提供了充足条。从田间选择到太空育种,从传统种养业到试管组培、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等。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对衣食住行质量要求更高,迫使农业发展方式、类型必须跟上时代脉搏。2复合生态系统要求:立体高效型农业常言道,高层建筑占天不占地。要想满足人口爆炸对粮食食品的需求,就必须发展立体高效型农业。它利用时间差、空间差立体种养,组成“高效复合生态系统”,从平面、时间、多层次利用单位资源,生产出高产优质农产品。例如稻萍鱼共生,稻菇鱼立体种养,玉米(甘蔗)食用菌栽培,藻(海带)扇贝、海参共养,葡萄高秆作物中药材立体种植,多种作物间混套作等形式,可一地多收,高产高效。天津市南郊稻菇鱼立体种养,每公顷收稻谷7288千克,鲜平菇17416千克,鱼918千克,纯收入247248元。3超高产超优质要求:超级型农业超级型农业是利用高新技术、生物工程,培育杂交种,实现高产高效。每公顷产量达12001000千克的中国超级稻,产量高,米质好、抗寒、抗病、抗倒伏。超级型农业,具有超高产、超优质特点(例如高油玉米、高赖氨酸玉米、高蛋白小麦、高碘蛋等)。超级方向一般有两种:一是大。例如:超级型畜禽,提供更多畜禽产品。利用高新技术把大型动物的生长基因,引入体形较小的动物体内,从而培育出个体粗壮的大型动物。例如,日本培育出一种马铃薯番茄新品种,株高10米,结果12万个,足有1000多千克;培育出比普通米粒大3倍的新型水稻。美国国会技术评价局认为,在今后一二十年中,肯定能培育出大象一般的牛,鹅一样大的鸡。另外,通过倍性育种,可以获得株高、茎粗、叶大的高产蔬菜或奇特的观赏植物。超级型的另一个方向是小。培育精、优、小巧的微型动植物品种。如墨西哥的微型牛,身高60100厘米,饲养6个月体重10200千克即可宰杀。这种牛生长快,皮薄肉嫩,产奶量大,适应性强。中国的小型猪,体重不超3千克。中国的矮马、矮鸡和英国的贵妇鸡等。美国培育出柑橘一般大小的瓜,产量亦高,吃时一口一个,十分可口。目前,畜牧专家正在研究和试验把猪、兔、羊育成小到可放在菜盘子里的微型动物。墨西哥还培育出大批量微型牛。其次是植物的矮化育种。如亩产达吨以上的矮化苹果,两年即可结果。4快节奏要求:快速型农业今后,利用组培进行脱毒苗工厂化生产草莓,株原苗,8个月即可生产出30万株“组培脱毒原种苗”。这便是快速型农业。同时,快速还表现在育肥牛、肥猪、养鸡上。多种饲料添加剂、促长剂、埋植技术的应用,可使畜禽的育成速度加快,时间缩短。如用配合饲料养鸡,0天体重可达2千克。英国科学家正在研究食草猪。他们将牛、羊等草食家畜体内的一种酶基因,植入猪的受精卵,再把受精卵移植回猪的子宫里,产下的猪像牛羊一样以草为食,从而达到减少粮食消耗的目的。集约时空要求:设施型及无土型农业美国经济学家一再声言,美国的农业增产,不是靠资源,而是靠技术。像日本、荷兰、以色列、法国、德国、中国等人多地少或人均资源稀缺的国家,设施型、无土型农业则可能是新世纪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由于多熟种植、一年数收受气候、季节、无霜期长短等因素限制,要变季节生产为终年生产,变平面生产为立体生产,最好的形式就是露地农业转向设施工厂化农业,有土栽培转向无土栽培(即用营养液培育植物)。从而,使露地单季单层生产变成工厂式多季多层生产,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6休闲时尚要求:工艺型农业“饮食欣赏”“寓食于乐”则是新世纪人们的追求和时尚。中国厨师中餐巧制的各种“工艺”食品,使餐桌变成了“动植物园”。各种工艺造型巧夺天工,令外宾赞叹不已。活鱼上桌,让老外剪彩,老外刚一动筷,活鱼便张嘴飞眼,老外幽上一默:“heatsh”(到底谁吃谁呀)?饮食欣赏成为欣赏饮食。如果说在桃、苹果等果实成熟过程中,择时遮光或其他处理成“寿”桃、“福”果之类的“化妆”水果,而运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及育种方法,却能生产出果汁不多、落地可以弹跳的番茄,方形西瓜,球状胡萝卜,方形树、蛋状香椿芽、鹌鹑鸡、猪肉狗等。7健康意识要求:保健型农业现代人的健康意识与日俱增。诸如“家存万贯不如身体康健”“家有钱仓不如身心健康”之类的常言已不绝于耳。无公害、保健型、营养型、食疗型食品,成为市场新宠。例如,未来将培育出美味可口,又有疗效的抗癌粮、防病瓜、长寿果、健脑鸡、保肝蛋、脱脂鱼等。据说,韩国食品专家成功培育出一种低胆固醇的优质肉猪。我国20世纪80年代引进国外技术生产的低胆固醇蛋、高碘蛋、高锌蛋、高铁蛋等功能性食品也颇受市场欢迎。8观光旅游要求:风光型农业农业观光旅游、创收创汇,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一个新动向。将生产与游玩相结合,农业区内进行工艺美化,作物整齐一致,道路纵横交叉,花卉、瓜果相互点缀,山青水绿,河湖则可划船观赏莲、鱼等。21世纪中国农业面临的严竣形势与契机农业主导产品粮食供需结构发生根本转变由于受“以粮为纲”及“吃饱”的思想影响,每年粮食增长速度很快,结构不合理,且质次价高、品种单一,造成大量积压,农业增产不增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粮食需求结构发生根本变化,更注重品种质量和营养,对“粗、次、劣”粮食需求减少。随着加入T,优质价廉的粮食进口比重增加,我国将不再面临“粮食安全问题”压力,而是农产品竞争的局面。2农业自然资源与生态状况不容乐观农业资源总量大,但人均相对不足,分布不均。资源质量不高占多数,开发利用难度大。垦殖程度较高,土地资源承受压力大。四荒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占全国耕地总面积2/3的中低产田没有很好综合治理。由于农业资源过度利用,乱砍滥伐,盲目开垦及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出现严重的生态问题,水土流失、荒漠化加剧,环境污染加深。3农业生产及农产品存在污染的危险性大量的乱砍滥伐、毁林草种田,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大量生物种类消失。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有毒物质,使土质下降,水、气资源污染加剧。盲目引进发达国家转移的高耗高污染产业,盲目发展采矿业、化工业、造纸业等,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县工业及乡镇企业点多面广,科技含量低,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增多,毁坏资源。只追求产量、忽视质量而使用大量化学制剂,粗滥加工使粮食及农副产品出口检测超标受阻。城市大型工业企业排污治理差,三废直接排放,导致水资源污染、大气污染、土地污染,甚至蔓延到广大农村地区。4农产品质次价高,品种单一,竞争力差农业主导产品粮食(小麦、玉米、大豆、水稻)、棉花、食油、糖及羊毛,质差、价高、竞争力差,出口量日益减少。肉、禽、水果、蔬菜、水海产品、中药材等具有一定成本和价格优势,以独、特、新、优价低占有少部份国际市场。绿色食品越来越引起国际市场的重视和青睐,其价格可均高于普通同类食品的0%200%,但我国占有额很少。污染食品将受到越来越大冷遇与阻挠。1997年英国疯牛病及1999年比利时、德国、法国等国二恶英食品污染事而丧失很多市场,中国出口食品及其他生活用品也常因污染使出口受阻。加入T农业面临压力与机遇加入T后国际贸易协议使我国农业生产面临巨大压力,不仅受国际市场主要农产品在品种、质量、价格的影响,而且由于降低关税和关税配额量增加,逐渐开放国内农产品市场,加重国际竞争及国内“卖难”问题的压力。加入T后,发达国家将削减农业补贴,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上涨,将增加进口产品外汇压力。国际市场对商品质量以及安全性、可靠性、卫生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绿色壁垒将成为最难突破的贸易壁垒。加入T后,我国农业利用关贸总协定及国际贸易原则参与国际市场,提高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加入T必将加速我国农业向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业科技生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及品质优良、门类齐全的绿色农产品。加入T后,我国生物物种多样性、农作物及畜禽品种多样性、绿色保健食品多样性将处于优势地位。单季稻一年只种一季稻的一种稻作制度。主要分布在中国秦岭淮河以北,长江流域北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南方部分丘陵山区也有种植。单季稻可分为单季早稻、中稻、晚稻。南方的冬水田和海拔较高的地区,冬季实行休闲,每年只种一熟单季稻,一般均以单季早、中、晚稻与其他旱作物复种,形成一年两熟或三熟制。一年两熟制,一般第一熟为麦类、油菜、蚕豆、绿肥等冬作物,第二熟为单季中、晚稻,而以稻麦两熟最为普遍;亦有第一熟为春作物,例如大豆、花生、玉米、烟草、瓜菜等,第二熟为单季中、晚稻。还有第一熟为单季早稻,第二熟为荸荠、泽泻等水生作物。一年三熟制,一般第一熟为冬作物,第二熟为单季早稻,第三熟为秋作物,例如大豆、花生、玉米、甘薯、黄麻等。北方一熟单季稻,选用对光照反应不敏感的早熟早粳或早熟中粳品种;南方单季早、中稻选用优质、早熟、花期耐高温的籼稻品种为主,单季晚稻选用对短日反应较敏感的迟熟籼、粳品种。单季晚稻对短日照要求严格,不宜过早播、栽。双季稻在同一块稻田里,一年中种植和收获两季水稻的一种稻作制度。按其栽培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双季连作稻、间作稻和混作稻等。双季稻在中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最早见于公元前3世纪的山海经的记载。一般认为,古籍中常提到的“两熟稻”和“再熟稻”包括再生稻、混作稻、间作稻和连作稻等,反映了中国稻作制度的多样性。双季稻的出现对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力资源,增加粮食产量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二熟制在同一块田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两季作物的种植方式,有旱地二熟与水田二熟之分。在中国主要类型有小麦玉米、小麦大豆、小麦/玉米、小麦甘薯及小麦谷子、小麦花生、小麦烟草等旱地二熟制。在长江流域棉花区主要是麦套棉和蚕豆套棉的二熟制,华南南部地区还有玉米甘薯、大豆玉米等的种植方式。水田两熟制主要以水稻为主套种或连种其他作物。主要类型有:(1)喜凉的冬作物与水稻一年两熟。(2)水稻与喜温作物一年两熟制,面积最大。实行两熟制的主要技术是根据当地光热条,选择适宜二茬种植的作物品种,使二茬作物既能适时成熟,又充分利用了光热资源。季节紧张的情况下,可采用二茬套种达到两熟。增加水、肥供应,满足二茬作物分耱,是提高总产量的重要手段。复种同一块土地上在一年内连续种植超过一熟(茬)作物的种植制度,又称多次作。复种是中国蔬菜集约化栽培的主要特点之一,能显著提高土地和光能利用率,是实现蔬菜高产种类多样、周年均衡供应的一个有效途径。依各地区条及生产技术水平等的差异,复种程度有明显不同,通常以“复种指数”作为量度的指标。旱地三熟制在同一块旱地上,一年内接连或套种三季作物的种植方式,简称旱三熟。中国早在18世纪,就有三茬套种的记载。旱三熟在中国主要分布在10的积温在0008000以上,无霜期20天以上至终年无霜,年降水量900以上的长江流域和西南部分地区,为了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和土地,常用带状套作或留行套作的方式,将三种不同季节种收的旱地作物组成套作三熟。在热量条充足,10积温在6008000以上的珠江流域,一年之内可以连续种收三季旱作物,成为复种三熟。旱地套作三熟,系由三种不同季节种收的作物组成的复合群体,其种植技术比旱地复种三熟和非带状套作三熟要求更高。以四川省比重最大的小麦玉米甘薯三茬套作为例,其技术要点为:按162复合带距为一单元,对等分为甲、乙两个种植带,第一年,甲带种小麦甘薯,乙带种冬绿肥春玉米大豆秋绿肥(或秋豆、秋菜),第二年甲、乙两带交替茬口,换带种植。如此往复循环,形成定期带状轮作。旱地三熟制高产的关键,是要解决好三季作物共生期间的矛盾。(1)选用矮秆、早熟、高产的品种,合理搭配。(2)采用管理方便,有利三季作物均衡增产的带距和带比,建立合理的复合群体结构与密度。(3)因地制宜,安排好多种作物,合理实行带状轮作。(4)适时套种,加强共生期的田间管理。农作物一般指在大田栽培下收获供人类食用,或作工业原料用的作物。又称农艺作物、大田作物,俗称庄稼。在古农书中称为“禾稼”。诗经•幽风有“十月纳禾稼”的诗句。“作物”这个词是从日语转借而来,20世纪初在中国农业文献中开始引用,随后逐渐普及。广义的农作物包括所有栽培植物(例如大田作物,果树,蔬菜,观赏、药用植物,林木等),狭义指以粮、棉、油为主的大田作物(如水稻、麦、棉、玉米、大豆、杂粮、油料、糖料、烟、茶、桑、麻、药材等农作物),以及绿肥、饲料和牧草作物。重要农作物如水稻、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玉米、高粱、粟、甘蔗等均属于禾本科。大豆、花生、豌豆、蚕豆、豇豆、苜蓿、紫云英等则属于豆科。其他如马铃薯、烟草属茄科,棉花属锦葵科,油菜属十字花科,甘薯属旋花科,甜菜属藜科,黄麻属椴树科等。按生长年限划分有: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作物。一年生作物为当年播种,当年收获,水稻、棉花、大豆等属此类;二年生作物也称越年生作物,为第一年种植,第二年收获,如小麦、油菜、蚕豆、甜菜等。多年生作物有苎麻、茶树等。按生长条划分有:旱地作物和水田作物。旱地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水田作物有水稻。(一)粮食作物包括谷类作物、薯类作物或豆类作物,亦称食用作物。谷类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大麦、燕麦、黑麦、高粱、粟等禾本科作物。2薯类作物:包括甘薯、薯芋、马铃薯等。3豆类作物:包括大豆、蚕豆、豌豆、绿豆等豆科作物。(二)经济作物亦称工业原料作物或特用作物、技术作物。按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类。纤维类作物:包括棉花、黄麻、红麻、大麻、苘麻、亚麻、剑麻、席草等,主要为纺织、编织、制绳索等提供原料。2油料作物:包括花生、油菜籽、芝麻、向日葵等,主要用于榨取油脂。3糖料作物:包括甘蔗、甜菜等,以制糖为主要用途。4饮料作物:包括茶叶、咖啡、可可等,含有咖啡碱,有刺激和兴奋神经的作用。药用作物:包括当归、人参、贝母、黄连、除虫菊等。6染料作物:包括蓝靛、番红花等。7香料作物:包括香茅草、薄荷、玫瑰等。(三)饲料与绿肥作物供畜禽饲用和直接肥田为目的而种植的作物。饲料作物:包括苜蓿、草木樨、紫云英、苕子、三叶草等豆科饲料作物,黑麦草、燕麦草、苏丹草等禾本科饲料作物,等等。大麦、燕麦、黑麦、玉米、粟、甘薯等作物,亦常作为饲料栽培。2绿肥作物:凡是作物的茎、叶耕翻土中腐烂能增加土壤肥力的,都可归入绿肥作物类。如苕子、紫云英、黄花苜蓿、草木樨、柽麻、田菁、紫穗槐等。中国工业发展进程中国工业的发展进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工业经济(1949年10月至192年)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这个时期就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这个时期恢复工业和国民经济面临着多种极大困难。在这期间,工业生产恢复发展速度很快,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工业结构和地区布局发生明显变化,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职工生活和劳动条有很大改善。1949192年,工业总产值由140亿元增长到349亿元,同比增长14倍,平均每年增长348%。总的说来,这一时期,在恢复、发展工业和国民经济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2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的工业经济(193197年)从生产力的角度看,这个时期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时期。相对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开始面临的极其险恶的国内和国际环境来说,“一五”时期在发展工业和国民经济方面的困难要少,但仍然很大。在这期间,工业基本建设和生产迅速增长,工业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工业结构和地区布局有重大变化。工业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工业职工生活明显改善。3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工业经济(1971976年)在这期间,中国工业主要依靠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发扬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不仅赢得了一定的增长速度,而且作为传统工业但属于经济薄弱环节的石油工业,以及作为新兴工业的化学工业和电子工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作为高科技产业的核工业和航天工业获得了突破性的发展。1971976年,石油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1%上升到62%,化学工业产值比重由68%上升到11%。“两弹一星”也是在这期间试验成功的。4市场取向改革时期的工业经济979年以来,中国工业生产一直呈高速发展势头。今天,中国不仅能制造飞机、船舶、汽车,还能制造人造地球卫星以及现代化的工业设备。一个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门类比较齐全的、独立的工业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中国的钢铁工业中国钢铁工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历经起伏,调整后发展速度很快。目前中国钢铁工业已形成具有相当规模,布局比较合理,大、中、小型企业相结合,行业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国是世界上的钢铁大国已是不争的事实。回顾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198196年,在“以钢为纲”方针指导下,炼钢能力增长346倍,炼铁能力增长29倍。“六五”期间还完成了鞍钢、首钢、武钢、酒钢等重点企业和地方骨干企业的一批改造、扩建工程。“七五”时期的19861989年新增炼钢能力118万吨,1989年,我国钢产量达到619万吨,首次突破6000万大关,成为继美国、苏联、日本之后第4个产钢大国。1999年,钢铁工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全年钢铁产量122亿吨,钢材产量117亿吨,全行业实现利税20亿元,增长14%。各项经济指标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成本大幅降低,总量控制开始起步。XX年,全年钢产量低速增长,价格回升,行业利润显著提高。目前,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1)主要产品生产仍保持较高增幅;(2)技术改造步伐加快,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3)推动企业深入学邯钢,狠抓扭亏、解困、增盈成效显著;(4)面对困境,积极开拓市场,提高国产钢材市场占有率;()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顺利完成了机关机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也取得新进展;(6)开展依法治价,引导企业实行价格自律,建立和规范正常的竞争秩序;(7)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开发取得新的进展;(8)坚决制止重复建设,永久性淘汰一批落后生产能力,实施总量控制。现阶段,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主线是结构调整。其调整的核心是提高和增强它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调整的方针是:第一,关闭和报废过时、落后的工厂和设备;第二,根据对地区市场的全面了解,确定各钢厂产品的发展方向,以免造成某些产品在地区市场上的供求失衡;第三,根据产品的发展定位,通过对现有钢厂的结构调整和现代化改造,使各钢厂技术工艺流程合理化和最佳化。中国钢铁工业为适应加入T后国际钢铁工业的激烈竞争,要加强工艺流程的合理化和最佳化。在21世纪的中国,更加紧凑型、更为专门化的、更加灵活型和经济型的钢厂必将成为赢家。中国的机械工业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机械工业通过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技术装备的设计和制造能力有了明显增强,已能为能源、交通、冶金、石化等行业提供多种大型成套设备和关键产品。一个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现阶段,中国机械工业的生产经营前景比较乐观。首先,XX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比1999年增长12%,与此同时,以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为中心的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强,一大批与此相关的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黄山租赁仓库合同范本
- 玻璃幕安装合同范本
- 商业房屋出售合同范本
- cfr的运输合同范本
- 盐城市领导干部任前廉政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营销管理合同范本
- 人口老龄化与老年残疾人保障体系的构建
- 漫画产业发展现状与文化影响分析
- 2025年八年级英语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山西省阳泉市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乳腺癌图文课件版
- 大学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 原材料不合格预防措施
- 2024-2025年江苏专转本英语历年真题(含答案)
- 高压氧护理进修汇报
- 中国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
- 2024年微信小程序开发与代运营合同
- 2024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之间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合作协议
- 【电气施工】工业厂房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保护与维权服务合同
- 《数据结构》期末考试试卷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