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6 高中学习经验(附清华暑校、 2016 保送经验) 高中学习经验(附清华暑校、 2016 保送经验) - 武汉外国语学校 2016 届 7 班 冯亚伦 很高兴我们学校保送清华上了 12 个,保送北大上了 9个,武外威武!我希望在接下来的路付出更多努力,做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实现梦想。 下面的内容分为三部分: 高中三年的学习经验; 2. 清华暑期学校的参与经验;3. 清华保送的经验。 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受益。与君共勉。 一 学习 很多学弟学妹的心情迫切,希望能看到各学校的保送经验,我非常理解大家的心情,也很认同。我去年与你们有2 / 56 同样的心情,不过走过这一年,我觉得现阶段最需要的是提高高考学习成绩,好成绩才是硬道理。 我去年看到保送经验中“每天刷一套数学天利”,真的无法想象一年后的自己竟然做到了。毕竟,心中有梦想,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的呢? Dream big and stay humble. 1. 数学(文科) 一般来说,文科数学对思维要求不高。以本人的经验,学好文科数学,主要是源于两方面: 一是做题,二是整理消化。作为文科生,如果你把这两方面做的很好,数学自然会成为你的优势。 A 做题 就是一个熟悉知识点的过程,也是一个积累数学模型的过程。 高一高二我很认真地做教材完全解读,王后雄的,当时数学也付出很多,还在外面上课。可能当时看起来比较贪玩,宋老师好像觉得我不努力,总是查我的课外自己做的3 / 56 书,其实我估计也就在做数学高一高二付出在数学上面的时间较多,所以数学基础不错。还是很感谢宋老师的发的讲义,非常系统化,对知识网络的构建很清晰,我也听过其他老师的课 ,在这一点上宋老师造诣颇深! 高二上学圆锥曲线宋老师每天给我们布置圆锥曲线高考真题(基本上是倒数第二题),一中午就耗在数学上面,先是无比煎熬,但是终有苦尽甘来的一天,后来做多了,模型积累到一定程度,圆锥曲线也不是那么难下手。 当时老师让我们做高中数学联赛备考手册(预赛试题集锦)(华东师范),我没有落实,但也作为教训分享给大家。 2016 年五月(高二下期中后)宋兵老师发了三年高考二年模拟一轮复习(专题)。我之后数学成绩的提高和稳定都是在做“三二”过程中打下的坚 实基础。我从 5 月初开始每天做一节并批改,无论难度,平均 1 小时 -2 小时,坚持了一个半月做完了。 也许我所说的很轻描淡写,但是所付出的努力真的是要你亲身经历才能够体会到,积累做题就是一个重温知识并4 / 56 且消化的过程。当尝到做题带来成绩稳步提高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一切付出都很值得! 七月二号,老师发了一本天利 38 套 2016 全国高考汇编,要求我们十一月调考(九月调考?不大记得了)前做完,那也就是一周至少做三套,当时我真的就踏踏实实地做 2016 年高考真题卷(基本上能做到一天一套)。在高二的时候 我也听说过高三要每天刷一套数学卷子,没想到我真的就做到了。一开始不熟悉,花时间很长与考试时间差不多,分数 130 左右,但也有 110,对自己没有信心,但是还是坚持下来了,我保持着每天做数学的习惯,大概做到 20 套的时候,我的分数就稳定在 140 分左右,做题效率提高了很多,简单的卷子基本上在 1 个小时以内完成(大考不敢做快,怕粗心)。九月调考的计算有点复杂(有点远了,十一月还是九月记得不清楚),我好像花了小时做完的把,最后终于在九月调考收获了高中大考第一个数学满分。 B 整理消化 整理相比做 题就更重要,特别在高中你会接触成千上万的题目,如何把这些题目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就是通过整理消化。 5 / 56 错题、精华题都可以剪贴、抄在本子上面,常看常新!武外从高二起就开始一周一套选择题训练,这个选择题训练非常好,都是摘录精华题(有时候也有联赛初试题目),难于正常考试。 当然整理题目也是有技巧的,并不是我把这个题目解答抄一遍,而是过几天能够再做一遍(感谢马文波老师告诉我的方法)。这个题目的不同方法都需要记下来,有时你甚至需要把不同思路方法总结写在旁边(你下次温习就快速看方法思路)。这个我 做成错题本高中就两本,实际收录题目并不多。 C 考试技巧 在应试中,考试技巧更重要。我觉得每次考数学,时间分配很重要,前面的选填 17 道我把时间控制在 45 分钟以内(到后来 30 分钟可以做完),难题在规定时间内做不完,就放一放,做完整张卷子再做,先猜个答案。(这个技巧我并不推荐每一个人) 最重要的是保持这 17 道题目的正确率。不粗心,会6 / 56 做的题目都做对,你的数学已经很不错了。很多人跟我说数学考试没考好是因为粗心,我觉得这并不是理由,而是你平时题目做少了,没有题感,无法看到题目的 陷阱。 数学考试( 2 小时)我会为最后面两题预留充分的时间, 1 个小时左右(高一高二有一次考试因此很吃亏,不要盲目效仿)。我觉得其实最后两题难就在于你如何应用你脑海中过去题目构建的模型。题目再新,也是很多小模型构成的,所以要积累消化做过的题目。 考试对于水平相似的学生就是考察心态,面对难题不慌乱,面对不会的题目懂得放弃,面对会的题目知道细心和陷阱。我记得有次大考出来,和同学说,这次考试没什么陷阱啊。这一方面也是一种警惕的心态,这也是严谨的逻辑思维与危机意识 -数学所能培养的。 推荐用书(教辅) 高一、高二上:教材完全解读、数学联赛(初试)、天利 38 套(专题)(这个老师可能会发) 高中数学联赛备考手册(预赛试题集锦)(华东师7 / 56 范) 高二下、高三上:三年高考二年模拟(一轮复习)、天利 38 套(全国高考汇编) 2 语文 总是有人在问语文怎么学,我觉得总结来说还是积累和做题。 A 积累 这方面对语文学习太重要了! 积累一方面是读书,读书要广而深。 广泛是拓宽知识面,根据自个人兴趣。 历史:我喜欢清末历史,所以很多晚清史的书都读。历史汪新兵老师推荐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很多考试援引里面的原句。路易十四时代我也挺喜欢。 8 / 56 经济:我最近在读哈佛经济学教授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编写类似大学经济学课本(胡礼舜老师借我看过),写的很系统很生动,能够拓宽自己对经济的理解。经济入门的话,推荐读躲不开的经济学(学姐胡晓妍推荐)。 时事政治:个人喜欢清华大学政治学教授刘瑜民主的细节(很多是 收录南方人物周刊里面的文章,初中的一位老师推荐),这个书有托克维尔论美国民主的影子(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作者,王。岐。山推荐)。李承鹏的文章我也拜读不少,全世界人民都知道前段时间还引起轩然大波。在香港买过一些评论书籍,没有言论筛查的香港书市,鱼龙混杂,对读者素质、辨识力要求很高。这一类书读了我喜欢和老师、长辈屈讨论政治问题。 哲学: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非常好,是高级“作文素材”。 其他:最近也在重温神曲,很符合我的兴趣。主要是看个性,培养兴趣。 读书不仅读,还 需要思考和讨论问题。 9 / 56 深度的话,读名家大作,小说名著,文化散文。 小说方面太多好书我不赘述,因为花时间比较多,大家要抽时间看。特别喜欢奥威尔的 1984,奥威尔语言简洁,主要是思想启蒙。自此,我开始有关心天下的情怀。类似推荐美丽新世界,我们在展望未来 4会学此书的英文选段。(电影 V 字仇杀队) 散文,我前段时间读了劳伦斯散文(查泰来夫人的情人的作者),读来有韵味也有深度,典型的英国人,对很多问题剖析有自己的想法和深度。最近在读雪莱散文选(大家一 般读的是他的诗,文章也写的好,英文水平实在不高,没有欣赏原诗的水平)还是无比受用的,觉得浪漫主义的诗人想象力很丰富,个人认为很有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 文化散文、杂文。读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很有感触。觉得文化苦旅、行者无疆都是值得一读的,这个主要是培养兴趣与深化对文化的理解。张海桦送我的我们台湾这些年,当时出这本书我就买了,哈哈,特别喜欢!记得去新加坡、香港都会买不少的书,很多书很有感触,像龙应台大江大海 1949,也是书卷气很浓,但实在不好推广,当10 / 56 时她在港大的讲话也感触颇深。在港偶得 钟祖康的来生不做中国人,言论虽然激进偏颇,但是很多话还是切中肯綮的肺腑之言。李敖,争议较大,过去一位老师很喜欢他的书,一句话说,侠骨柔肠,觉得读来不无裨益。 D. 诗词,过去比较喜欢读李商隐,前段时间班上分配任务要讲古诗文,当时我四处去查书品析,觉得诗里蕴含太多,真的需要花时间去读与品味。 过去读的书一时想不起来,只是想起杨绛那句的“书读得太少而想得太多”。 读书很杂,培养判断力、 独立精神,提高文化素质。 力荐 哲学: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经济: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分册),曼昆 政治:民主的细节,刘瑜 论美国民主,托克维尔 11 / 56 路易十四时代,伏尔泰 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李承鹏 历史:全球通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 文学:一九八四,奥威尔 美丽新世界,赫胥黎 文化苦旅,余秋雨 行者无疆,余秋雨 积累不仅要读书,还要浏览天下时事,过去通过微博了解时事,但是微 博浏览量大,时间宝贵,我力荐:喷嚏图卦。每天一图卦,集合微博精华,时事热点,历史往事,读书精华,虽然个别观点激进,但的确是紧张高中生活了解时事、开拓视野的方法。 网络的话,知乎、果壳我都有浏览,这都是拓宽知识12 / 56 面的很好工具,知乎主要是搜集不同的观点,这也是练就批判性思维的好方法。果壳主要是扫科技盲,对于文科生理科盲点还是十分受用。 过去很喜欢集合订阅源的 Flipboard,但现在被河蟹了。 当然发挥微信作用,微信公众号强烈推荐:“邹思聪的新闻笔记”,主要是分享香港大学 新闻研究课程的精华。独。立思想,自。由精神。 除了网络,读杂志、报纸。我觉得南方周末、新周刊、看天下、南方人物周刊都很不错,都有各自的特色。这些杂志你可以剪贴,积累在本子上。 力荐: 喷嚏图卦,喷嚏网 知乎 果壳网 13 / 56 南方周末 新周刊 Vista 看天下 南方人物周刊 微信公众号: 邹思聪的新闻笔记 积累包括文言文,这部分我起 步晚,在准备保送期间才开始系统地记背实词、虚词,每天背了 20 个实词一词多义(包括例句),并温习前一天背诵内容,时间两个小时。如果你能够在高一、高二积累,文言文将会成为你的优势。因为背了文言文实词、例句后,文言文理解、翻译提升快。 再就是诗词,诗词我准备保送期间才开始背诵意象,那段时间每天会背 50 句左右诗词(语文基础知识手册里面一页)。背诵过程中,你需要理解诗词中的词、典故、意象,高一高二没有保持背诵课外诗词习惯,只满足于课内背诵,学习语文时间少。 14 / 56 当然积累需要你记下来,不只是 在脑海里面过一遍,我这一点做的还不够,你可以剪贴文章、誊抄、打印,做积累本,时常温习。我相信积累这个本子会成为宝贵的财富。 B 做题 语文做题讲究技巧,很多技巧老师在高二高三才会系统地讲,但是对于任何考试都非常重要。需要自己摸索总结。 比如, 任何问答题都需要审题。审题现代文主观题一定要清晰、分点作答,标明序号,关键词明确写前面,不要啰嗦。 还有人问我总是错一个具体题型,其实是做题不多的表现,你好象完成很多作业,但你在做题过程中有没有提高了自己,除此以 外,需要弥补自己的弱项。差什么做什么,做完比对答案再思考,不懂去问老师。在准备保送过程中,我才体会到做题对语文成绩提高的作用,我当时每天做文言文 5 篇,一开始还是通篇翻译(其实太花时间没必要),如果你高一能够抽时间可以这么做,效果不错,到后期我是勾出来不懂的词句,比对翻译。 15 / 56 还有很多人觉得做题速度不够,特别是现代文阅读一,老师介绍的一个技巧,就是先通读文章,做题时候四个选项看完找有没有明显错误,然后再回到文章找答案,可能这样相对要快,当然速度是积累起来的。有时候也不要贪求速度快。 还有很多技巧大家自己摸索,我就不赘述。 推荐用书: 语文基础知识手册(这个真的太好用了,相见恨晚的书) 三年高考二年模拟(一轮复习) 3 英语 英语是一个没有年级限制的学科,这个要学好无非就是付出时间。 A 积累 &落实 16 / 56 1) 填词训练 高一郑琛老师( Ambrosia)教,我觉得她的方法在提高英语能力方面非常好,她把我们在一课里面学的生词( 20个左右),在 Collins 柯林斯词典( 含英语解释)里面找例句(比较高深),然后把词空出来,把句子一混让我们往里面筛词填,别看只有二十个题(多的时候有 30 个),每次要花 30 分钟左右,难度大。不知道 Ambro 现在还有没有这样做,不过我觉得效果非常好,对英语的水平提高非常有作用,培养你对英语的语感。 2) 查字典: 还有一点,当时我印象深刻, Ambro 好象是我认识第一个支持我们用电子词典(当然是 Longman、 Oxford 的 APP)的英语老师,我很佩服,当时正好一次考试作文题目是关于说服英语老师使用电子词典。我高一学英语 比较认真,每一课的重点词都会查字典,把英文解释和例句抄下来。这个对英语的提高不是立刻见效,但的确有帮助。我延续了初中习惯,自己找题目做,不懂的题目问老师,我记得 Ambrosia很惊讶我高一就开始刷题(其实不多),哈哈结果期中运气17 / 56 好考了单科年级第一。很感谢老师的帮助。 3)听力: 高一参加北大模联,学姐胡晓妍推荐我用 BBC 实况英语练习,这个书有五本分册,对英语听力提高还是很有作用。 4)听写落实: 上了高二是廖瑶瑶老师( Anna)教,我觉得 Anna 给我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每周的固定听写落实(身在其中,苦不堪言),每周听写把上周所学内容复习了一遍,我觉得 Anna理念很好,她的听写并不只看听写的分数,而是希望听写中我们能落实所学内容。 其实我觉得高二积累落实在于做题之后对错题和不懂知识点的整理。这个体现在我高二下自学人教八册书(用一轮复习的书)的过程中。 5)写作 18 / 56 英文写作,当时上高中前上过写作课,受益匪浅,学到不少技巧,我把这个笔记拿出来复印,分享给学弟学妹们。但是我觉得自己的落实还不够,你可以每天花时间读笔记,温故 知新,很多买笔记的更需要如此,借鉴别人精华,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这又省去写笔记的时间,这一点我还需要加强,特别是写作方面,常温常新,你才可以用出来。 高二下的时候,当时 Anna 要求我们每次听写完了,用听写里面的五个有用的词造句,当时很勤奋每次就时事写一篇议论文(一般会超过高考要求的字数)。这是一个训练写作的方法,但是需呀好老师批改帮助你提高。 其实后来石博文跟我说某次考试的题目我写过,可惜本人不记得了,个人认为这是培养兴趣,如果能找到高人指点当然更好。(每次构思加写作花将近 1 个小时 ,在高二后期,高三就没写了,但是考试作文分数还是不低)。不过我觉得其实奥威尔的六条写作原则非常好( Anna 介绍的,虽然挺有争议),个人在文笔精炼,内容深刻,逻辑清晰上,还需要打磨。 6)口语 19 / 56 这个口语的水平想提高,首先你自己在中文演说方面需要打磨自己的胆量自信和演讲水平;再就是英文要多说,这个太重要了,你要是和你同学每天用英语交流那是极好的。我记得高二上每天晚晚自习以后班上很多成群结队的说英语,主要是就当时的时事讨论,表达观点,觉得这个方法很好,值得借鉴! B 做题 做题来提高成绩很有效果。英语老师说高一不要大量的做题,个人认为老师不希望我们大量做高考类题目,我很赞同,高一需要提高英语能力,但是这个过程也需要适量的非高考类题目来提升自己。这个大家自己选择。当时做阅读新视野、有个词汇提高的书,非常推荐,觉得那个书不仅是教你背单词,更是教你如何用。(这个书高一会要求买把,桂果老师很推荐) 高二下开始狂做题是 Anna发了一本核按钮(人教)、金太阳 英语(人教)一轮复习,先是做核按钮,每天十个单选、十个完成句子,大概 60 页,每天做一 页。金太阳 英语(人教)一轮复习当时老师要求的是自己去做人教复习板块,老师只讲语法模块,我每天分配时间做人教20 / 56 一个单元( 8 册,每册五个单元),时间 1 小时左,含单词词组复习,单选 10 题,完型、阅读各一篇。这样坚持了一个半月做完了。 错题、陌生词组我会整理下来,这个笔记错题我复印分享给大家了。我考前会看错题,温习一遍发现很多会再错,知新不少知识点。如果有我错题笔记要经常看,才会有价值。 推荐用书(其他书不做推荐,老师会发一些) BBC 实况英语练习 4 政治 高中政治分经济、政治、文化、哲学。 政治学习对背诵要求很高,高一高二一般是考前一周开始强化背书,根据时间每天背一部分,平时单元测试的背诵周期大概在 2、 3 天。 经济生活是很灵活的,经济学原理很重要,学经济要多思考、积累。个人喜欢经济,乐于思考,阅读相关书籍、21 / 56 关注言论,对西方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的经济体系有比对和思考,其实学习这部分和时事热点联系紧密, 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很多值得考查的,平时的思考和敏锐很重要。 政治生活很多背诵内容,高一没怎么背,所以 政治成绩不太好,觉得这部分挺有意思的,也有很多和现实结合很紧密的部分。 文化由于改革、换届改动很大,当时九月调考的背诵压力很大,由于教材刚改,我也没有重点背诵改动部分,九调考新内容很少。不过以后就说不准了。这个书其实到后期背重点部分就可以了。 哲学是考试重、难点,它揭示普遍规律,这部分学好了其他书就成为特殊,这部分我的学习方法(借鉴郑韵含的),写提纲。我把重点内容空出来填空,提纲笔记里面有,每次用铅笔填写。哲学需要理解性背书。 我一般考前两周开始刷题,小题狂练, 复习一课就做一课的题目,效果很好。不过花的时间也很多,我九调考了 72(全年级 70+有 26 个人,不过全市第一名符雪纯 82。)做题后还要整理错题,我把每一课的错题贴在笔记本上,复22 / 56 习笔记和题目。考前复习笔记很枯燥,温习错题会有许多新的收获。 推荐书籍: 哲学: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经济: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分册),曼昆 政治:民主的细节,刘瑜 论美国民主,托克维尔 小题狂练 教材完全解 读 5 历史 高中历史最重要的就是历史必修一(政治)、二(经济)、三(文化)。选修部分的改革因为和必修部分有联系,23 / 56 所以学好 选修一 十分重要。 从高一开始汪新兵老师推荐我们读的全球通史,我没有系统地读,现在挺后悔,在考试中很多全球通史的原文,个人很喜欢历史,读的通史较多。读书对积累很重要,历史的考察范围太广,抓题可能性太小,所以不要抱着抓题的心态去读书,就当是积累。 历史的话主要是读书,读原文、笔记等,这个我考前一两周开始做的,在考前三天最好能复 习第二遍。这个最好也能温习错题。我做的必修一必修二笔记中都在每一课粘贴了错题,考前复习也会有很多收获,历史选择题现在更多地考察你的理解能力、所以语文要好,做题不要纠结。 其实高二的三次大考的客观题都在考必修三,所以我当时借鉴 lxs 的方法,把必修三列重点提纲,每次考前看就可以了,我自己整理的重点单元,其他单元直接把别人整理的复印拿来用。这非常有作用! 历史做题。高二发了一本小题大做,是高中必修综合题目, 12 选择题一练,当时必修一二忘得干净,全是凭感觉做,不过收获很大。 7 月以后, 徐国富老师发了 2016 年24 / 56 全国高考真题(分专题)的天利,大概五十几个专题,我当时一天做 2-3 个专题(选择题 +大题),做完一定要整理。其实有时候老师在不同时期对题目的解释是有差异的。历史错题非常有用,我发现有时候考类似的题目,但千万不要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推荐用书 小题大做、小题狂练、教材完全解读、天利38 套模拟题专题卷、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高考真题汇编(专题) 6 地理 这一科比较擅长,个人有一定兴趣。 A 自然地理 这部分(特别是地球运动)要多思考,这个对抽象思维(包括空间想象)要求高。如果你在这方面不见长,通过多思考、做题来弥补。我相信有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多问老师,我高一下、高二上学期上过地理培优,有一定帮助,但25 / 56 自己要多思考、多提问。还有落实错题! B 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需要大量背诵、积累,我做的不够,以至某次考原题(主观题)都不能拿满分,对思维要求不高,就是能够全面的运用你所学知识。 在高一高二,对课本内容考察多,到了高二下、高三接触的高考真题考察结合所学知识并理解图文 材料信息。这是先死(背诵)后活(运用)的过程。针对部分精华题目你需要积累下来。清华暑期学校的考试、 2016 年的九调、十一调里面有原题(或者变式) C 区域地理(世界、中国地理,与必修一、二结合紧密) 高二学。很多人问到如何区域定位,还是多看地图册。个人感兴趣,记轮廓比较熟,经纬网也很重要。我记得黄金老师会弄地理听写,让我们背记重要经纬线上面的地理事物(当然也包括人文地理背诵),虽然苦不堪言,但是对地图网构建很有效!注意背记细节、特殊的地方,比如特殊气候26 / 56 区。 有人问我看不看地理课外书,我阅读国家地理杂志比较少,但是我平时也挺关注这方面的新闻, 2016 的地理奥赛初赛考的深圳海砂我之前就看过新闻。 D 落实 错题整理高二下才开始做,把每次考试错题、精华部分整理下来,非常感谢黄金老师,高二下学期就我们接触高三高考冲刺题(全是分专题选择题),虽然部分知识没有学过,不过受益匪浅!题目都很有价值,我就把精华题、错题整理在错题本里面了。每次考前看错题(我的是编年体,老师在高三一轮复习会要求分专题整理错题),收获颇丰,我相信高一高二就开始这个 工作,会有收获。 推荐用书: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教材完全解读、微观地图册、小题狂练 7 总结 我并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但是我的高中三年印证了27 / 56 一个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就是高中最公平的地方。这句话是那位哥大的学长熊阳告诉我的,非常受用。 我高一虽然学习没有全身心投入(不过还是玩出点成果),但是还是努力在学数学、英语,以后高考改革了,大家就好好学语文、数学。高二我真的付出了很多才有今天。高二下每天在学校学习待到 11 点,初中英语老师冯文力Lynette 说跟我说过她原来在武外高中背书到很晚。当时真的是心中有梦想,我全身心的付出努力了。 我初中时也并不全身心努力,只是想考个武外高中部就可以了,但上高中发现,从初中上到高中是一个台阶,从高中到我梦想的清北简直是几层楼的高度。 我并不是像很多大神永远在前十,我高二就是从 27名(当时保送北大线是前 40,清华前 20),到 15 名,到第 8,到第四,我并不是想自夸,但真的我觉得你心中有一个梦想,你就真的能放下你过去所留恋的一切,为梦想而努力。你现在是 50 名也好, 100 名也好, 200 名也好,你都有可能实现你心中梦想,需要的是你持续的努力! 你们如果还有关于参加活动的问题(北大、复旦模联、28 / 56 学生会、社团)都可以咨询我,我真的很感谢我认识的学长学姐,耐心地给我很多帮助,大家都是武外走出来的(当然也有很多别的学校的给我帮助),都希望武外有好的发展,所以很无私帮助晚辈,如果你们有什么都可以问我! 二 清华暑期学校 2016 年 8 月,我参加清华暑期学校,有很多收获,想跟大家分享。 A 暑期学校 暑期学校是清华北大每年暑假从全国遴选高 二学生(通过学校),暑假时长一周的夏令营,包括考试和文体活动。目的是让你爱上这个学校,我想它做到了。最后有两个评选,一个是班级评选的优秀学员(比例是 1: 6),一个是考试成绩认定(可能和自招名额、加分挂钩)。 2016 清华大学全国中学生暑期学校日程安排 时间 29 / 56 项目 说明 8: 30 11: 30 13: 30 17: 00 报到 登记个人信息,领取暑期学校材料,购买饭卡等 19: 00 21: 00 辅导员探班 9: 00 11: 30 30 / 56 开学仪式、 清华历史与传统主题报告 袁 驷、学生和辅导员代表 刘西拉 13: 30 15: 00 文科前沿讲座( 1) 张建伟 理科前沿讲座( 1) 施一公 15: 00 17: 00 游览清华风物 31 / 56 19: 00 21: 00 班委选举、团队训练 8: 30 10: 00 文科前沿讲座( 2) 刘江永 理科前沿讲座( 2) 黄翊东 10: 15 11: 45 文科前沿讲座( 3) 朱 岩 32 / 56 理科前沿讲座( 3) 唐传祥 14: 00 17: 00 综合考试(一) 18: 30 21: 30 综合考试(二) 8: 30 9: 30 专业选择与未来发展 熊义志 9: 40 10: 40 33 / 56 本科精英教育探索 - 以钱学森力学班为例 陆 一 10: 50 11: 50 学生会 /科协 /创协展示讲座 14: 00 17: 30 趣味运动会 19: 30 21: 30 与老师和同学座谈 按省份划分会场 34 / 56 8: 00 9: 35 9: 50 11: 30 实验室探究、文科导向、 竞赛准备( 1) 实验室探究和文科导向由辅导员根据本班安排带队,不进实验室学生在本班教室准备竞赛,辅导员组织签到 13: 30 15: 05 15: 20 17: 00 实验室探究、文科导向、 竞赛准备( 2) 19: 30 21: 30 观看话剧马兰花开 35 / 56 8: 00 9: 35 9: 50 11: 30 实验室探究、文科导向、 竞赛准备( 3) 同上环节 14: 00 17: 30 竞赛嘉年华 19: 30 21: 30 各班联欢 36 / 56 9: 00 12: 00 小班结业 14: 00 17: 00 离校 B 准备过程 &考试 我之前很认真地去准备了这个考试,但我完全不知道考试内容,全是靠学长学姐的指点,真的是很感谢武外的学长学姐们的帮助。通过人人,我找了清华暑期学校前三 届学长学姐。如果以后要参加这个可以来咨询我! 考试主要分两次,第一场考语文( 100)数学( 100)(三个小时),第二场考文综( 100)英语( 100)(三小时),内容是高考的全部。 当时考前没有时间其实就看了文学 300 问(具体名字不记得,校图书馆借的)、哲学 300 问,没看完但是37 / 56 受益匪浅。 考语文数学,我先做的数学,当时数学状态很好,可能是全国平均水平的卷子(还是文科),我 1 个小时就做完了,觉得很简单。语文没有作文,我就慢慢悠悠地做完,然后最后写文段的时候还憋的 很有文采。当时准备的过程很感谢我们的语文老师给我的帮助,也感谢张灿军老师的点拨!最后悔的是高中古诗文没背完整,当时好像也是八选五,我硬是只能填四个。政治的话还考了没复习的部分(政治生活)。地理是我的长处,还考了做过的原题(好像是台湾),英语也很简单,我们是外语学校的学生有优势。 我们学校清华就去了我一个文科生(还有四个理科生),我估计去清华的文科生很少,水平也不如去北大的。最后考试成绩分省份排名,通过自招考试后,优秀档的文理科省第一降 30 分,省前五(前十?)降 20 分,通过档的不知道加分不但有自 招名额。湖北去了 80 个人(的确是教育大省),我误打误撞得了个优秀(理科考的太难了我们学校去的基本上成绩是通过),北大的暑期学校不知道政策。 C 活动 38 / 56 这个也是外语学校学生的优势。你能够结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生,第一天晚上竞选班干部,我们班 31 个人,大家来自全国各地,都不熟,你如何能够脱颖而出?演讲能力和短时间快速思维太重要了,当时竞选很激烈,你要在一分钟内把你的优势,和你针对班级活动你能够做的实在的事情清晰、有感染力地表达出来。我认为重要的是你的参与、奉献精神,毕竟大家都很优秀, 你需要勇敢地展现自己的风采。我当时竞选学习委员,要花时间组织班上竞赛,还参加了演讲比赛、一站到底、趣味运动会,我觉得虽然最后成绩不足挂齿,但是这个经历永生难忘。这个过程中结下很多深厚的友谊,无论以后是否在清华相见,都是很好的朋友。你所付出的大家有目共睹,所以最后有幸获得优秀学员。(投票) 每一次机会都十分宝贵,抓住机会,迎接挑战! 非常感谢我的辅导员龚李萱和纪攀! 三 保送 学校 清华大学 年级排名 十一调考 13;九调 4 39 / 56 排名要求 40 录取专业 英语 可选专业(每年不一样) 日文、英文、外文实验班、经济和金融(国际班)、工商管理(会计方向)、建筑(含城乡规划)、法学、法学(国际班)、新闻(新闻与传播)、社科实验班、人文实验班 考试科目 阅读与表达(含中、英文) 考试时间 出成绩时间 全校报名人数 15 实录 12 选择清华的理由 1)可以选专业、进去转专业(成绩要好) 40 / 56 2)清华暑期学校让我对这里 印象深刻,并结识了一群会来清华优秀同龄人,并且暑期学校成绩不错,对自己有一定把握。 3)清华文科发展快,急需文科人才,学校对文科投入大 4)清华是国内名列前茅的高等学府,平台高,人脉广,利于未来发展。就业前景较好,中国就业相对注重本科毕业院校(不是绝对)。 5)清华毕业的领导人很多,这里对人才的培养非常有针对性,以后不一定从政,但是还是可以结识不少有识之士。 6)自己在文科方面并没有个性和特长,去 PKU 的话怕没什么熬头,在五道口的工科院校做文科生还是有 一定优势。 2. 选择专业的经验、教训 41 / 56 没有梯级填报志愿,算是教训,没有听进学姐学长的忠言。 3. 考前的准备 &心态 心态 一定要踏实,从武外迈进清华的槛还是很高的,高考的积累还是远远不够应付考试的。 准备 语文 要点:速度、准确率、积累后的运用 1)背诵文言文实词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时间 2 小时左右 每天背两张,大概 20 个一词多义,还要记下面 的例句。每一天不仅要背诵新内容,还要巩固昨天背诵内容,翻42 / 56 译下面的例句,不懂就要查字典资料。我好后悔高一高二没背这个要不然文言文绝对不差。 2)背诵古诗词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时间 2 小时左右(本人记忆力不太好) 当时背先秦的句子,每天 50 句左右(一面),受益匪浅,虽然没有考到,但我也不断积累了诗词里面的词语,这不是短效的事情。 3)背诵古诗意象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时间 小时 这次没考古诗,但是背了意象还是很有作用的,我建议 高一高二就开始背诵这个 4)做题 三年高考二年模拟一轮复习 语文(北京版) 时间 1 小时 43 / 56 这个是去年保送第一名的郑外学姐推荐我的,她是做的北京版的天利语文,我当时只做了文言文,一天做五篇,做的时候,我先是全文翻译,后来太花时间,就只勾画重点不理解的字词,翻译重点句子,批改的时候和答案、翻译比对差异找自己的不足。其实最后考试文言文很简单、也很少。 5)看书 &背素材 看了几本散文集,当时又看了一遍民主的细节,纯属兴趣,没有很强 的针对性。感谢张灿军老师为我提供的很多社会话题,文化素材。这对面试很有作用。 英语 要点:速度、准确率、理解能力提升 1)做题 做了大学六级、专业四级、专业八级、考研英语(非英语专业)的历年真题。 44 / 56 每天花 1 小时左右做完,消化里面的陌生词语和词组搭配( 2 小时)。还是很花时间的,一直在探索,做题目和看文章的顺序,其实适合自己就可以了。 面试 根据原来的题目做了一些准备,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社会热点、对清华的感情、个 人经历和兴趣。根据陈题、时事热点进行拓展!每个问题准备两到三分钟的回答。主要是写思路和提纲,我这次的教训就是没有准备中文面试,我以为,就根据我英文面试中文面试就可以应对了,其实不然,所以还是要准备中文部分的,列提纲很重要。 针对时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分类别就是总结。这个可以找一个同伴一起做。我觉得这一点刘婧雨做的很好,可以借鉴她的!其他详细的内容我的面试准备里面有。 英语面试你需要准备朗读(同时理解)文章,概括文章大义并表达出来,在表达观点过程中你需要结合实际,最好能站在国家社 会的角度。 至于服装,有两种建议,穿校服、穿西服,女生建议45 / 56 穿校服,我们学校的校服还不错,男生的话有西服穿西服绝对很帅,考虑到我们学校是中山装,驾驭不了。当时受到很多人赞赏,还有许多人问你哪个学校的这么帅的校服,哈哈。 4. 考时过程(具体试题见试题回忆) 要点:不慌乱,时间足够,保证质量。 笔试(三小时) 上午三个小时,阅读与表达(含中、英文)。一开始语文(除作文)半个小时左右做完了,估计之前语文准备比较充分,所以比较熟练!以客观题(不定 项选择)为主,很公平!题型大概是语文知识竞赛的形式,文段理解为主,还有一些知识性的考察,不是很难。文言文考察较少,难度不大,不过我觉得这方面准备很必要!现代文的理解也还好,作文就是针对现代文的观点进行挖掘。老师告诉我,这个考试更希望看到的是思维的深度和文化底蕴的厚度,对语言倒是要求没有那么高。观点是一种参考。作文我放在最后做,400 字观点表达。 后来就开始做英语,之前有所准备,觉得难度主要在46 / 56 文段理解上面,其他基本上是细节题,对词汇要求没有达到专八水平,因为基本上都能看懂文章。英语六篇阅读, 50 个单项选择题,满分 100。从易到难。 面试( 12 分钟中文 +10 分钟英文,等待时间长) 中文 三个问题( 3 分钟一个) +考官随机提问( 3 分钟) 要点: 清华人的爱国清华,责任意识,红、专方向要对 清华的行胜于言,就是答案直切肯綮,废话少说。 答题逻辑性,条理性(很多理工老师面试) 清华的高端学府属性,表向往 我感觉很轻松,回答问题之前都给自己预留 10 秒的思考时间(考官念题 +回答问题共三分 钟,把握好时间)。有47 / 56 个题我犯了个方向错误,分数就不算很高,但整个过程我觉得还是很轻松。有时候适当的推销自己还是很重要的。文科生的逻辑思维、表达能力很重要,我觉得这方面我需要提高。最重要的是你的心态。 英文 朗读文章关于“不顺服”的,然后让你讲文章大义。针对文章内容提问,对于最后一句话(一个总结性观点)要你举例反驳。我觉得前面的文段大义我概括的不怎么样,当时比较紧张。后面表达观点,我结合了国家社会来谈。实际成绩还行。 5. 考后生活心态(出成绩前) 考后 有两周的时间,第一周回来的时候,很努力,就当自己掉了的心态在学习,所以各科还在问老师问题,前三天每天赶两套数学卷子(一个月没做数学了,有点退化,心虚),当时考试数学前面总是错小题,后面的题目都还顺手,印证了一个道理,前面小题总错说明题目做少了不熟悉。政治狂赶政治生活这本书,但是每天学习时间不够啊,政治生活我忘的很多,所以当时回来还有一个月就要元月调考了心48 / 56 中无比虚。语文英语还是因为一个月都在学,还算不错,特别是英语做高考题速度很快。历史的话,老师当时在讲近代史,我就那么听着;记得当时学地理也很认真,做了八校联考的卷子还好,忘记的内容不多,毕竟背诵的内容不如政治多。 第二周,浙大、复旦的高录取率把心都搅乱了,有点不能静下心来,心中那种悬着的感觉真的是经历才能体会,毕竟去清华的都是全国各地优秀的同龄人,还是有些虚的。不过还是在认真学政治,数学,地理,英语。毕竟元调很近! 出成绩前我认为你可以选择放松自己,也可以选择投入到高考状态中来。 出成绩的时候,还是很自豪的,“武外威武”这句话我算是凑了一份子。 6. 考试试题回忆 语文(借鉴别人的回忆录,有 改动) A.现代文段理解: 49 / 56 张维迎既得利益者是否能变成改革者片段 陈四益反对的声音片段 巴以问题 五四运动 B.古文 谭纶“海上之国,方圆千里以上者多至不知其数” 藩镇制度 问可能发生在哪个朝代 C.现代文理解 核武器 常识题 关于戴高乐的;理解题 50 / 56 英语(阅读客观题) 阅读内容 Music therapy Plants that can clean air The Ape Cave How to grade coins Hepatitis C Federalism 面试内容 1) 教育部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决定实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厂防雨棚施工方案(3篇)
- 学校主题墙施工方案(3篇)
- 新疆化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考试题目及答案
-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 写升国旗应用题目及答案
- 小学作文题目试卷及答案
- 第一次买东西作文12篇
- 海燕象征意义与精神力量探究教案
- 我的校园故事300字9篇
- T/CECS 10344-2023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面层
- 护理分层培训体系构建与应用
- 2025建造师二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 员工自付社保协议书
- 网络直播带货对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机制研究
- cvte2107校招笔试题目及答案
- 活鹅宰杀协议书
- AI技术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 美宜佳转让协议合同
- 混改公司合同协议模板
- 儿童多种维生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