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63 页中国矿业大学2013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1概述1.1建设规模和工作制度 选煤厂建设规模为4.50Mt/a。工作制度:每年工作330d,每天工作16h,两班生产,一班检修。全套图纸加扣 30122505821.2厂址恒毅煤业公司选煤厂为矿区型选煤厂,本次设计选煤厂建设在矿区范围内与两个矿井有联系的单独的工业场地上,该场地位于两个矿井所产原煤的运输流向的交点上。这样便于原煤的运输、产品的销售。 1.3矿区与厂址概况 恒毅煤业公司位于河北省清吴县西北15km,井田范围行政区划属邢台市和交城县管辖。井田地理坐标:东经11213001121700,北纬374000374330。井田东西长6.6km,南北宽6.5km,面积39.894km2。区内交通较为方便,京广铁路贯穿其中。榆(次)古(交)的省级S316公路横贯全区,向南15km至清徐县可达大运高速公路和307国道,经清徐可通往全国各地。榆(次)古(交)公路清徐古交段实施拓宽和截弯取直工程,将大大提高区内交通运输能力,为矿区开发提供了有利的交通运输条件。1)地形地貌本区地形形态主要为侵蚀地形,表现为强烈切割的梁、峁状中山丘陵,冲沟密集而狭窄,谷底基岩出露,地形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位于北部麦地掌西,海拔1701.87m,最低点位于东南部沙园沟,海拔1104.10m,最大相对高差597.77m。2)水文区内地表水系不发育,虽自然地貌为中山地貌,冲沟密集,但冲沟一般无水,只有雨季时泄水,且水量不大。常年流水的只有小清沟,该沟一般流量15m3/h左右,雨季流量增大,且一泻而过流入白石沟,白石沟由井田北侧通过,平时流量70m3/h左右。3)气候与气象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度适中,冬季干燥寒冷。全年日均最高温度37.3,最低气温-11.9,年平均气温为8.9。全年风向以东北风为主,历年平均风速为2.2m/s,最大可达3.3m/s。年平均降雨量427.80mm,多雨年曾达711.00mm(1969年),其中l969年7月27日降雨量达172.50mm,少雨年仅225.00mm(1972年),其中1962年11月27日至1963年3月6日连续100天无降水,降雨量分配极不均匀,多集中于6月下旬至9月上旬,其间降雨量占到全年的58%。年平均蒸发量1843.40mm,最大蒸发量1927.50mm(1965年),最小蒸发量1428.20mm(1978年),平均无霜期185d。4)地震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区。最早有记载的一次地震为1366年7月的清毅地震,尔后至2002年的1600余年间共发生过地震50次,其中破坏性地震达6次,其强度为4.35.5级。 5)区域经济区内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浓厚,经济有一定的基础。当地政府和人民积极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和煤炭资源的开发,为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已给予恒毅煤业公司众多的优惠政策,人文环境良好。矿区位于北部山上果牧林区,区内耕地贫脊,人口稀少,主要农产品以豆类、谷类和玉米为主。畜牧业不甚发达,劳动力有剩余,农副产品盛产优质沙金红杏、葡萄和苹果,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选煤厂建设所需建筑材料中除钢材、木材需外购外,其余水泥、砖、瓦、沙、石、石灰等均可就地解决。1.4原料煤1)煤源恒毅煤业矿区选煤厂的原料煤来自范各庄矿和吕家坨矿矿井,其中范各庄30%,吕家坨70%。两矿井地质总资源量46907万t;计算矿井工业资源/储量为45874万t;矿井设计可采储量为27925万t。两矿井工作制度:年工作日330d,每天四班作业,三班生产、一班检修,每天净提升时间16h。两矿井总设计生产能力为4Mt/a。2)煤质特征 矿区内内的六层可采煤层及两层局部可采煤层的结构、厚度及一般特征描述如下:一、5煤层5煤层为简单结构煤层,煤层厚度02.49米,平均1.14 米,厚度变化尚有规律,西北薄,东南厚。在北翼塔坨向斜区除一水平北一采区局部可采外,其余均不可采。在中部单斜区二水平的南二采区局部、三四水平南二石门以北J27、吕37、吕18、83-1等孔控制的范围均为大面积不可采薄煤,煤层顶板多直接为砂岩,属成煤建造期内冲刷造成的。另外,在一、二水平的南二采区和二水平的南三采区存在着内生河流冲刷,并冲蚀部分煤层。毕各庄向斜区除在南8剖面以南受大型断裂构造影响外,其余均在可采范围,为较稳定煤层。煤岩类型以光亮型煤为主,间夹半亮型煤。内生节理发育,性脆。煤的硬度f=0.30.5,容重1.36。5煤与下伏的6煤间距810米,与7煤层的间距2943米,平均32.2米,由北往南逐渐变薄。二、7煤层7煤层为复杂结构厚煤层。煤厚1.856.16米,平均3.52米。煤层中夹有23层炭质成分含量很高的粉砂岩夹矸(俗称老碴),中间一层厚度较大,约0.4米,广泛发育、比较稳定。煤层厚度由北往南逐渐变薄。在毕区7剖面以南煤厚多在3.0米以下,且受到412大型断裂构造带的影响。煤岩类型以半亮型和半暗淡型煤为主,中间夹12层暗淡型煤,底部为光亮型煤。煤层中节理裂隙发育,棱角状断口。煤的硬度f=0.40.9,容重1.57。7煤与下部8煤层间距变化较大,间距015米。在井口区7、8煤层合群,往南间距逐渐增大,在井田北翼7、8煤层间距为0.30.5米。三、8煤层8煤层为简单结构中厚煤层,南四石门以北煤层厚度0.3 2.64米,平均1.78米,煤层顶部为厚0.30.6米的劣质煤。南三南四石门之间局部受古河流冲刷,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出现小范围无煤区。南四石门至整个毕各庄区域,除局部有煤呈孤岛状赋存外,其余全部为无煤区。受河流强烈冲刷,8 煤及顶底板层位全部代之以含砾粗砂岩。孤岛状的煤层因无法形成生产系统而不能开采。煤岩类型以光亮型和半光亮型为主,中间夹有透镜状的半暗淡型煤,煤层内生节理发育。煤的硬度f0.30.8,容重1.56。与下伏9煤层间距为6.320.5米,平均9.3米。四、9煤层9煤层为复杂结构的中厚煤层。煤层厚度0.133.45米,平均1.86米。含有12层泥岩、粉砂岩夹石。夹石分布广泛,变化较大,由北往南逐渐增厚,由0.1米至0.9米,在南二至南三石门,由于夹石厚达0.9米,将煤层分为两层。9煤层厚度的变化较大,多是由于煤层底板起伏变化较大和煤层顶板小型断层比较发育造成。煤岩类型以光亮型为主,下层以半亮型为主,界线明显。内生节理发育,玻璃光泽。煤的硬度f=0.40.7,容重1.51。与下伏11煤层间距5.321.0米,平均9.3米。五、11煤层11煤层为单一结构薄煤层。煤厚01.37米,平均0.9米。二水平除南二以北至北翼塔坨向斜区大部分可采外,二水平的南二以南、三水平及四水平绝大部分为薄煤,属原生沉积原因形成的薄煤区。在可采区域内,也往往由于煤层顶板小断层发育形成局部薄煤而没法开采。煤岩类型以光亮型为主,夹有薄层半光亮型煤。内生节理发育,贝壳状断口,油脂光泽。煤的硬度f=0.3 ,容重1.39。与下伏12煤的层间距为8.530.5米,平均13.4米。层间距由北往南逐渐增大。六、12煤层 12煤层为复杂结构的厚煤层,煤层厚度1.058.32米,平均3.54米。中上部含有23层黄铁矿结核层,呈细条带或串珠状分布,比较稳定,煤层中部一层结核厚度可达0.1米。距底板约0.3米普遍含有一层0.10.2米厚的松软泥岩夹石。煤层厚度由北往南逐渐增厚,由毕6孔,毕3孔、83-5孔、87- 1孔一线往南与12半煤层合并,厚度可达8米以上。煤岩类型以光亮型和半光亮型为主。内生节理发育,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煤的硬度f=0.31.1,容重1.42。与下伏12半煤的层间距为0.138.9米。 七、12半煤层 12半煤层为井田内局部可采煤层。由毕6孔、毕3孔、83- 5孔、87-1孔线以南与12煤合群。由该线往北至南二道半石门范围内,由于基底的不均衡沉降逐渐分离,只在此范围内为可采煤层。煤厚0.294.87米,平均1.6米,为单一结构煤层。由于基底起伏变化造成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局部呈现底鼓,给回采造成很大困难。 煤岩类型为半光亮型和半暗淡型。容重1.38。与下伏14煤的层间距为4575米,平均50米。八、14煤层14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在整个井田范围内,仅在塔坨向斜区局部达到可采厚度,煤厚0.122.17米,平均0.8米,夹有12层夹石及大量黄铁矿。该煤层不适合开采。 1.5产品结构 本矿区煤种牌号为主焦煤,根据对国内外煤炭市场的分析以结合矿区的煤质情况,确定选后产品结构为:精 煤:粒度500mm,Ad=11.51-12.00%,M精t11.0%,炼焦用煤。中 煤:粒度1000mm,灰分、水分范围广。煤 泥:粒度0.50mm, Ad50%,地销。矸 石:粒度0100mm,填沟、修路、制砖以及综合利用。末矸石可以单独储存,与煤泥和部分中煤掺混后作为劣质煤销售。1.6选煤工艺本设计选煤工艺为:+100mm破碎,破碎后25mm分级,100-25mm采用先动筛排矸,再由浅槽精选,选出的块精煤破碎至-50mm。3mm预先脱泥,煤泥0.25mm水力分级。25-3mm采用两段两产品重介旋流器粗精选,3-0.25mm采用独立小直径煤泥重介旋流器分选。-0.25mm直接浮选,精煤泥用加压过滤机脱水,尾煤压滤。该工艺技术先进、生产可靠、分选精度高、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管理方便、系统灵活、对煤质及产品质量的变化适应性强。1.7水电源供应水源:选煤厂生产、生活、消防用水取自自打水井。生活水源取12km处的洪积扇孔隙水,生产、消防用水水源首先利用净化处理后的矿井水,不足部分取自15km处的小清湖调蓄供水工程,水源充足。电源:选煤厂所需电源取自矿区变电站。矿区两回110kv电源分别引自开垅220kV变电站和丰毅220kV变电站,线路长度分别为15.9km、24.6km,两回线路导线型号均为LGJ-300。因此矿区所在地区电源充实,可以满足矿区及选煤厂的供电需求。选煤厂电源引自矿区110kV变电所,电源可靠。交通运输:矿区北临省会石家庄。京广铁路从中心矿区穿过,东连接了京广线、焦柳线两大干线,矿区位于中兴路南与南环路交汇处,交通运输十分便利。1.8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表1.8选煤厂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 标备注1选煤厂类型矿区型2处理能力(1)年处理能力万t450.00 (2)日处理能力t13636.36 (3)小时处理能力t852.27 3设计工作制度(1)年工作天数d330(2)日工作小时h164原煤质量牌号主焦煤灰分48.19 5原煤的可选性较难选6选煤方法重介-浮选联合工艺7选后产品质量(灰分/水分)(1)精煤11.91 (2)中煤35.83 (3)矸石75.60 (4)煤泥54.62 8选后产品产率(1)精煤26.45 (2)中煤11.86 (3)矸石33.79 (4)煤泥27.92 9选后产品年产量(1)精煤万t119.03 (2)中煤万t53.37 (3)矸石万t152.06 (4)煤泥万t125.64 10全厂在籍人数人244 其中:生产工人214 11劳动生产率(1)全员效率t/工80.00 (2)生产工效率t/工86.30 12吨煤用水量(1)清水m3/t0.23 (2)循环水m3/t1.07 13吨煤电耗kw.h7.00 14重介系统吨煤介耗Kg/t1.03 15建设项目静态总投资万元27009.15 其中:土建工程万元18579.17 设备购置万元4593.62 安装工程万元741.51 其他费用万元3094.84 工程预备费万元1528.82 16吨原煤基建投资元60.02 17吨原煤加工费元26.80 18选后产品单位成本(1)精煤元/t664.43 (2)中煤元/t135.39 (4)煤泥元/t125.36 19年平均税后利润万元/年67983.58 20静态投资回收期年0.402 选煤工艺 2.1 煤质资料审查、分析及可选性分析2.1.1煤质资料的选取与调整(1)煤质资料的选取本次设计结合恒毅煤业有限公司勘探地质报告中的钻孔资料、临近的同煤层的矿的生产大样从原煤灰分、粒度组成、浮沉组成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为了使设计更接近今后的生产,建议在井筒打到煤层后,采取煤层煤样,做煤层的筛分浮沉实验,作为下阶段设计依据。(2)毛煤灰分分析对于原煤质量的预测,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通过井田钻孔资料中煤层、夹矸与顶底板煤质特征的统计分析,依据采用的采煤方法,预测夹石、顶底板混入原煤的数量,从而计算出原煤质量,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全面掌握整个井田煤质变化的趋势。二是借鉴同一井田类似的生产矿井的原煤质量,并作相应调整。本次设计采用第一种方法进行原煤灰分预测。同时用预测后的毛煤灰分对矿区原煤筛分浮沉进行校正,校正后的筛分、浮沉资料作为设计采用资料。毛煤灰分预测的计算公式:式中:A指毛煤、煤层及夹矸、顶板、底板灰分,单位为%。H指煤层及夹矸厚度、顶板、底板的混入厚度,单位为m。D指煤层及夹矸、顶板、底板容重,单位为kg/L。 2.1.2煤质资料的审查煤质资料是制定合理的选煤工艺流程、进行流程计算和作为主要设备选型的基本依据,它要有足够的代表性。用不具代表性或代表性差的筛分、浮沉资料提供设计,是对设计的误导,后果是严重的。因此,对煤质资料的代表性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煤质资料的可靠性,对设计所选用的流程和设备起着决定性作用。现将原煤资料可靠性分析如下:1、本次设计用煤质资料来自于本厂设计入洗的范各庄矿及吕家坨矿的建井煤质资料,没有用相邻矿井和其它地质资料作代资料,故该矿样具有高度的代表性。2、煤样煤质结果的获取是经过采样,试验,制样,化验,分析计算等工序完成的,各工序都可能产生误差。如果误差超过一定限度,不仅影响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甚至判定该资料不能使用,所以筛分、浮沉试验都要按国家标准GB/T477-1998煤炭筛分试验方法、GB478-87煤炭浮沉试验方法和行业标准MT-93煤粉筛分试验方法、MT57-93煤粉浮沉试验方法进行审查。1)试验过程中试样重量损失的审查:对筛分或浮沉试验资料,试验前后煤样的重量的差值比不得超过2%。即 1=(煤样总质量-毛煤质量)/煤样总质量 = (G1-G2)/G12%式中 G1筛分或者浮沉试验前煤样总重 G2筛分或者浮沉试验后各产品重量之和。由于设计原始资料未提供筛分浮沉试验前后煤样的重量,假定煤样重量差值在规范规定范围内,资料可用。2)试验结果的灰分差值:筛分试验前总样灰分与试验后各粒级产物灰分的加权平均值的差值,以及浮沉试验前煤样灰分与试验后各密度级产物灰分的加权平均值的差值,按其灰分不同、粒度不同有不同的规定。3)筛分试验的审查:对于筛分试验,煤样灰分20%,相对差值不超过10%;煤样灰分20%,绝对差值不超过2%。即:2=筛分试验前总样灰分-试验后各粒级产物灰分的加权平均值由于原始资料未提供总样灰分,假定灰分差值在规定范围内,资料可用。4)浮沉资料的审查:对于浮沉资料,粒度大于或等于25mm时,煤样灰分20%,相对差值不超过10%;煤样灰分20%,绝对差值不超过2%;最大粒度小于25mm时,煤样灰分0.2时,采用调整各密度级的数量,各密度级的灰分不变,使其实验前后的灰分相等。=100(A后-A前)/(A+1.8-A-1.8) (公式2-4)式中:为调整的数量,%A前校正前灰分,%A后校正后灰分,%A+1.8+1.8密度级灰分,%A-1.8-1.8密度级灰分,%在A后A前的情况,为负值,即+1.8密度级减量,而-1.8累计的密度级增量。在计算出以后,还应该用比例关系分别计算出-1.8每一个密度级调整后的数量百分数n=n(1-/-1.8) (公式2-5)式中:n-1.8中的某密度级n调整后的数量百分数,%n-1.8中的某密度级n调整前的数量百分数,%-1.8-1.8所有密度级数量百分数的累计数,% 2.1.4煤质资料分析 为向后续流程计算、工艺方法制定、设备选型、工艺布置等任务提供依据,并使煤质资料的数据特征和分析内容与选煤方法的选择、工艺环节的设置、流程的制定、甚至与产品的定向定位相结合,现将煤质特征分析如下: 1.原煤筛分资料分析 1)范各庄矿原煤筛分分析: 表2.1-1 范各庄矿煤筛分试验结果表范各庄原煤筛分试验表 级别(mm)产品名称各级产率灰分Ad,%占全样%筛上累计12345100煤3.463.4611.70夹矸煤2.606.0645.68 硫化煤矸石10.2516.3180.64小计16.3116.31 10050煤2.6022.80夹矸煤2.5350.51硫化煤矸石9.9382.44小计15.0631.37 5025煤14.4859.11夹矸煤矸石小计45.85 2513煤6.4852.33 51.27136煤13.7166.04 44.0163煤10.0076.04 35.5130.5煤17.9193.95 27.200.50煤6.05100.00 24.57500煤68.63100.00 各种产品合计煤74.69夹矸煤5.13矸石20.18小计100.00 从表2.1-1中可以看出:(1) 大块可见矸的占全样含量为20.18%,根据选煤工艺设计与管理P42表3-5可知,该矿原煤含矸量为高矸,所以不适宜采用手选拣矸,应初步确定考虑机械选矸方法。矸石的灰分Ad为81.52%80.00%,故矸石的来源为煤层开采时的顶、底在开采中混进去的。(2) +100mm夹矸煤含量为2.6%,灰分为45.68%;50-100mm夹矸煤含量为2.53%,灰分为50.51%。夹矸灰分与原煤总灰分相近,且夹矸煤含量较大,可考虑破碎。(3)原煤粒级分布较为平均,其中3-0.5mm粒级含量最高,仅为17.91%。说明该煤硬度适中。(4)各粒级灰分随粒度减小而减小,说明煤质易碎;(5)原生煤泥(-0.5mm粒级)的灰分在各粒级中是最低的,由此可以初步判定矸石不易泥化,煤泥较易泥化。2)吕家坨矿原煤筛分资料分析:吕家坨矿原煤筛分试验结果表见表3.1-6; 从表2.1-2中可以看出:(1)大块可见矸的含量15.05%,根据选煤工艺设计与管理P42表3-5可知,此煤属于高矸,初步判定需要考虑用机械排矸;矸石的灰分Ad为82.12%80.00%,故矸石的来源为煤层开采时的顶、底在开采中混入的。(2)各粒级的质量百分数分布特点:+50mm粒级含量仅为19.62%,-50mm各粒级含量分布均匀,说明煤质较脆。(3)各粒级灰分随粒度的减小而减小,煤质易碎;(4)原生煤泥(-0.5mm粒级)的灰分比相邻近粗粒级灰分均低,由此可以初步判定煤泥存在一定的泥化现象。 表2.1-2 吕家坨矿原煤筛分试验结果表级别(mm)产品名称各级产率灰分Ad,%占全样%筛上累计12345150煤1.1410.82夹矸煤0.9238.95矸石4.2081.82小计6.266.26 62.59150100煤1.3118.54夹矸煤1.1430.69矸石3.6482.53小计6.0912.35 59.0610050煤2.0125.40夹矸煤1.3549.99矸石3.9182.95小计7.2719.62 60.925025煤4.8340.55夹矸煤1.2169.86矸石3.3081.06小计9.3428.96 58.662513煤13.0442.00 50.98136煤11.8153.81 50.4663煤12.1665.97 45.3231煤12.0378.00 40.2310.5煤5.5183.51 38.83100mm10050mm5025mm浮沉产率%灰分% 产率%灰分% 产率%灰分% 密度级Kg/L占本级%占全样% 灰分% 占本级%占全样% 灰分% 占本级%占全样% 灰分% 1.870.10 11.43 76.10 79.32 11.94 76.10 68.40 9.89 76.67 小计 100.00 16.31 60.44 100.00 15.06 65.27 100.00 14.46 59.16 小计占总计99.97 16.31 60.44 99.97 15.06 65.27 99.87 14.46 59.16 煤 泥0.03 0.00 23.17 0.03 0.00 23.17 0.13 0.02 27.00 总 计100.00 16.31 60.43 100.00 15.06 65.25 100.00 14.48 59.12 续表2.1-3 范各庄矿筛分浮沉试验结果表筛分浮沉2513mm136mm63mm产率%灰分% 产率%灰分% 产率%灰分% 密度级Kg/L占本级%占全样% 灰分% 占本级%占全样% 灰分% 占本级%占全样% 灰分% 1.854.35 3.51 77.81 45.26 6.17 75.56 34.98 3.46 75.08 小计 100.00 6.46 50.93 100.00 13.64 43.14 100.00 9.90 35.74 小计占总计99.67 6.46 50.93 99.46 13.64 43.14 98.99 9.90 35.74 煤 泥0.33 0.02 26.38 0.54 0.07 36.13 1.01 0.10 43.30 总 计100.00 6.48 50.85 100.00 13.71 43.10 100.00 10.00 35.81 续表2.1-3 范各庄矿筛分浮沉试验结果表筛分30.5mm500.5mm自然级综合浮沉产率%灰分% 产率%灰分% 密度级Kg/L占本级%占全样% 灰分% 占本级%占全样% 灰分% 1.822.453.9673.8143.4827.0075.94小计 100.0017.64 26.18100.0062.09141.68小计占总计98.4717.6426.1899.2262.09141.68煤 泥1.530.2742.410.780.4940.35总 计100.0017.9126.43100.0062.5841.67由表2.1-3分析可知:(1)+50mm粒级中1.8kg/L含量在70%以上,故大块排矸作业显得十分必要。由50-0.5mm级可以看出,该矿的主导密度级为1.8kg/L,占该矿样的50-0.5mm级的43.48%,占该矿全样的27.00%;其次为1.4kg/L,占该矿样的50-0.5mm级的39.39%,占该矿全样的24.46%。而1.4-1.8kg/L密度级的含量少,该煤样的密度分布是“两头多中间少”,可以粗略的判断出,该煤样在灰分要求不低的情况下可选性较好。在具体的灰分要求下,需用0.1邻近密度物含量法来判定煤的可选性。(2)50-0.5mm粒级中,12%,故没有用重力分选方法获得低灰精煤的可能。(3) 随着粒度的降低,低密度级(-1.301.40 g/cm3)和中间密度级(1.40-1.80 g/cm3)含量增高,灰分降低。说明该煤硬度较低。随着粒度的降低,高密度级(+2.00 g/cm3)含量降低,但灰分略微降低,说明矸石硬度稍大。 2)吕家坨矿原煤浮沉资料分析: 表2.1-4 吕家坨矿原煤筛分浮沉试验结果表粒度级,mm150150-100100-50密度级重量,%灰分,%重量,%灰分,%重量,%灰分,%占本级,%占全样,% 灰分,%占本级,%占全样,% 灰分,%占本级,%占全样,% 灰分,%123456789101.30.00 0.00 0.12 0.01 7.01 1.3-1.416.82 1.05 13.85 14.36 0.87 11.95 11.89 0.86 12.18 1.4-1.52.76 0.17 19.73 4.45 0.27 22.65 5.19 0.38 21.29 1.5-1.66.56 0.41 30.23 3.96 0.24 28.60 7.03 0.51 29.99 1.6-1.81.47 0.09 42.70 12.48 0.76 35.64 9.08 0.66 42.14 1.30.83 0.08 6.87 2.99 0.39 7.03 2.55 0.30 6.61 1.3-1.413.16 1.23 11.84 17.10 2.22 11.96 19.29 2.28 11.37 1.4-1.54.86 0.45 21.49 8.76 1.14 21.55 9.06 1.07 19.93 1.5-1.64.45 0.42 29.52 8.84 1.15 30.27 7.34 0.87 29.40 1.6-1.814.28 1.33 41.67 11.96 1.55 42.36 9.95 1.17 41.21 1.34.32 0.52 6.20 11.79 1.41 6.12 14.64 0.80 5.32 1.3-1.420.01 2.43 11.13 24.84 2.98 10.54 21.95 1.20 10.50 1.4-1.515.89 1.93 20.46 10.51 1.26 19.03 9.27 0.51 18.69 1.5-1.68.22 1.00 30.15 7.64 0.92 29.10 7.32 0.40 28.80 1.6-1.88.22 1.00 42.38 7.64 0.92 41.55 7.80 0.43 40.62 1.843.34 5.26 75.49 37.58 4.51 75.71 39.02 2.13 71.46 小计100.00 12.14 44.43 100.00 11.99 39.19 100.00 5.46 37.98 小计占 总计99.87 12.14 44.43 99.68 11.99 39.19 99.03 5.46 37.98 煤泥0.13 0.02 51.34 0.32 0.04 48.98 0.97 0.05 43.33 总计100.00 12.16 44.43 100.00 12.03 39.22 100.00 5.51 38.03 粒度级,mm0.550-0.5综合密度级重量,%重量,%占本级,%占全样,% 灰分,%占本级,%占全样,% 灰分,%12930312341.836.00 5.94 71.20 47.68 30.37 75.68 小计100.00 16.49 35.31 100.00 63.69 47.00 小计占 总计100.00 16.49 35.31 99.69 63.69 47.00 煤泥0.31 0.20 44.09 总计100.00 16.49 35.31 100.00 63.89 47.00 续表2.1-4 吕家坨矿原煤筛分浮沉试验结果表 由表2.1-4分析可知: (1)+50mm中1.8kg/L占本级含量高达73%以上,灰分在75%左右。50-0.5mm级可以看出该矿的主导密度级也为1.8kg/L,占该矿样的50-0.5mm 级的47.68%,占该矿全样的30.37%;小于1.4kg/L占该矿样的50-0.5mm级的24.86%,占该矿全样的15.83%。+中间密度级含量不大,可以粗略的判断出,该煤样在灰分要求不低的情况下可选性较好。在具体的灰分要求下,用0.1邻近密度物含量法来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新款机动车车辆买卖合同书
- 2025年烟台市公费医学生考试选聘(13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农产品收购合同(特粮)
- 2025家具采购合同
- 2025合同法前两章
- 2025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84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年甘肃省平凉华亭市山寨回族乡招聘行政村村文书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招聘编外工作人员15人(二)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福建农信春季招聘19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安徽六安市“政录企用”人才引进5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贵州省贵阳市殡仪服务中心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25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安全知识竞赛试卷(答案+解析)
- 2025年四川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考试复习题及答案二
- 2025年音乐学科会考练习卷及答案
- 化妆详细教程课件
- 良好学习习惯养成课件
- 2025年秋期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进度表
- 消防安全周巡查记录表
- 第三章 护理伦理学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
- 能源化学与能源化工概论-第一章 能源简介
- FZ/T 52058-2021低熔点聚乳酸(LMPLA)/聚乳酸(PLA)复合短纤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