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教学挂图,反复训练正确的读书姿势,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本插图或教学挂图,反复训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学习描红、临帖等写字方法,提出明确要求,继续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点、难点:训练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学准备:投影名言故事教学时间:时教学过程:第一时一、名言导入、出示名言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约?凯恩斯【美】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巴金、读名言。、揭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学习文:乐于倾听,勇于发言第一页插图1、看图思考问题:图上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这时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乐于倾听,勇于发言)学生齐读告诉学生:竖排版的字应先读右边,再读左边。第2、3幅图1、问:谁能说说上时,我们怎样乐于倾听呢?问:为什么在听老师讲解、提问和听同学发言时要用专心的态度?(1)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需要(2)是尊重老师和同学的表现,是对人的一种礼貌。名言:一双灵敏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听也是读,用耳朵来读。2、学习除了学会倾听还需要积极思考,勇于发言,谁能说说为什么?(勇于发言就是指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只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就勇敢地说出来,不管是小组内,还是班级内。)3、训练举手发言上我们要认真思考,积极探究,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请小朋友们看第三幅图,说说我们该怎样发言。在讨论中,老师点拨:(1)发言要先举手,让学生像图中小朋友那样练习举手,但动作不必强求整齐划一。(2)发言时,站姿要正确;说话要口齿清晰,声音响亮,语速不快不慢;表情要大方、自然。4、乐于倾听,勇于发言而取得进步的小故事。、让学生说说自己以前上,在这两方面什么地方做得好,还存在哪些不足。四、总结本节的学习情况。表扬会倾听、勇于发言的孩子。第二时一、导入新小朋友们,我们已在学校生活了一学期了,知道了读书写字时要有正确的姿势,知道了怎样坐,怎样拿书,怎样握笔。但这还不够,还要进一步巩固,形成习惯才行。只有这样,才能读好书,写好字,保护视力,促进身心健康成长。这节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认真写铅笔字。二、看图说话。请小朋友把书打开到第2页,从上往下看,说说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三、训练正确的写字姿势1上一学期,我们学习了一首写字姿势歌,歌唱的是我们写字时要做到的要求。小朋友们还记得吗?投影显示写字姿势歌。2逐句出示写字姿势歌,结合看图,训练写字姿势。投影映示第1页最下面的一幅图,同时在图下方覆盖上“眼离书,约尺”。请小朋友看这幅图,谁来说说,眼睛离书本大约有多远?为什么要有一尺远?上学期老师讲过,一尺在米尺上30厘米过一点的地方,请小朋友拿出尺,同座互相量量,看有没有达到要求;同座互查,教师巡查,纠正错误;胸离桌子约有多远?在图4下方覆盖:“臂肩脚,要摆平”:哪个小朋友来说说,这句话要求我们写字时要做到什么?写字时背要怎样?为什么要这样做?点名说。请小朋友按要求做,老师巡查。写字时该怎样握笔呢?请小朋友们看书上第3页最上面的小朋友是怎样握笔的。写字用右手握笔,握笔时,用中指、食指和大拇指他的两根手指起帮助作用。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动作,让学生也做一做。教师巡查,对于学生的错误,予以纠正;握笔的地方离笔尖该多远?请小朋友们看第1页中间的图,观察后、投影出示“离笔端,约一寸”。点名说。请小朋友们用尺量一量,在3厘米过一点的地方用橡皮筋或水彩笔做上记号。再次训练握笔姿势,教师巡查,纠正错误。同座互查。写字时,左手该怎样放?书本和文具盒该怎么放?投影映示“用左手,轻按本,学用品,放有序”。点名说。训练写字姿势。请小朋友按照写字姿势歌的要求去做,看谁做得好。请小朋友读儿歌。同座小朋友拿出本子、铅笔,摆好写字姿势,同座小朋友互相检查,教师巡查,纠正错误姿势。3评析错误写字姿势:下面请小朋友们当老师,说说图上的小朋友错在哪里,投影映示:胸*在桌缘上,眼睛离本子太近,人身体倾斜着写字,握笔点离笔尖过近或过远等。4复习写字姿势歌,投影显示,齐读。小朋友们能按要求做吗?请小朋友们摆好读书姿势,教师巡查,同桌互查,纠正错误。五、总结1总结本学习情况。2我们不光在学校要注意读写姿势,在家里也要注意。3发读写姿势检查表,要求家长填写附:读书、写字姿势歌写字姿势歌读书姿势歌学写字,重姿势读书时,要做到:眼离书,约一尺眼离书本要一尺胸与桌,离拳脚放平,背挺直离笔端,约一寸胸离桌子约拳臂肩脚,要摆平书本稳稳手中拿用左手,轻按本还要稍稍向外斜学用品,放有序书本用具放有序好习惯,早养成条条要求须牢记终身益,受无穷还要天天坚持练识字1教学目的1、学会本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2、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片,把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3、朗读词串,积累词汇,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教材分析重点认识本的生字,并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难点诵读中体会春色美景。教具生词卡、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词语-出示在图中相应的事物旁)1、春姑娘是位神奇的魔法师,她能把大自然打扮得非常美丽,你看(出示春光融融,鸟语花香的春景图)2、谁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从图中的哪些景物中找到了春天?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在景物旁出示词语。春风(1)注音“春”的读音,谁能读准它?指名读、齐读。(2)春风跟其他季节的风有什么区别呢?(出示)春风像(3)真好!那我们一起把这轻柔的春风读一读。春雨(1)齐读词语两遍。(2)春雨有是什么样的?(3)出示春雨像,像,又像。同桌讨论,指名读。(4)通过外阅读,你知道哪些有关春雨的诗句?()有感情读一读词。柳树(1)注意两个生字的声母,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2)看,在春风吹拂下,柳树在干什么?真像什么?出示春风一吹,柳树。指名读。嫩芽(1)注意“嫩”的声母和韵母,谁能读准它?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2)请小朋友们再仔细看一看图,找一哪些是嫩芽呀!(3)“嫩芽”是什么样儿的?(4)看来大家都明白了,齐读这个词。小草(1)读准“草”的声母,一齐读两遍。(2)你们看到小弟弟在干什么?它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往外钻呢?(3)说的真棒!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词。布谷(1)齐读词语。(2)它是什么样的?它是怎样叫的?你能学一学吗?(3)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布谷”的叫声吧。(4)初夏时,“布谷”常昼夜不停地叫,它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杜鹃“。布谷能吃许多害虫,我们可要保护它。燕子(1)小燕子穿什么衣服呀?(2)你对小燕子有什么了解?(3)齐读词语两遍。梨花、杏花、桃花(1)把这些花儿的名字读准,指读,齐读。(2)你是怎样辨认它们的?(3)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美丽的花是怎样开放的?(4)除了上面这些花外,还有哪些花也是春天开放的?()齐读三个词语。二、图文结合,巩固词义1、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读文。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2、采用图文结合方式,将词语和图画对位。将12个词语的卡片分给学生,老师点出上某个景物,拿相应词卡的学生上来,带领同学们齐读词语两遍。3、班一起读12个词语。三、齐读词语,体会特征1、读词串,说一说每一组词串与春天的什么有关?2、除此之外,你在春天里,还观察到过什么?作业布置1、抄写词语,并家听。2、诵读词语。识字2教学要求1、学会本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2、初步认识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教学时间两时第一时一、揭示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归类识字文,是和体育有关的。板书:识字2二、看图,读韵文1、小朋友们观察书上的图,看看有哪些运动项目,哪些是你了解的,哪些是你还不太了解的?2、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3、图文结合,理解词义这些运动项目中哪些是你熟悉的,比较了解的,请提出来:4、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篮球足球排球跳高跳远游泳射击登山“足球”的“足”就是指什么?“排”为什么是“提手旁”?“游泳”为什么都是“三点水旁”?三、借助拼音,读准字音1、学生自由认读。2、反馈检查。带拼音认读,检查是否读准字音,去拼音认读,检查是否记住了字音。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1、给“球、足、射、击”找朋友。2、记忆“足、射、登”的笔顺。3反馈“足、射”的笔顺。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播放轻音乐。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6学生描红、仿影、临写习字册上的生字“击、足球、排”。播放轻音乐。五、小结今天这节我们学习的八种运动项目都是小朋友们比较熟悉的,还有四种运动项目“竞走、铁饼、铅球、标枪”小朋友们还不太了解,后大家可以问问体育老师,也可以问问家里的人,还可以找找相关的资料。下节我们进行交流。第二时一、复习巩固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2书空“球、排、射”的笔顺。二、继续看图学词语1出示图及词语:竞走铁饼2读准字音。铅球标枪3这四种体育运动项目,现在你们了解了吗?谁来说说看?随机介绍:“竞走”是田径运动赛项目之一,走时两脚不得同时离地,脚离地时膝关节不得弯曲。“铁饼、铅球、标枪”可出示实物让学生认识认识。4借助图画,看拼音练读上述词语。三、根据意思归类读韵文1现在老师把黑板上的词语按照书上的顺序重新排列。小朋友们看第一组3个词语是和什么有关的?第二组的3个词语呢?第三组的3个词语呢?2按要求归类读词语。3用多种方式练读韵文。四、巩固字义,指导书写1做游戏:采用贴图形式将词语与相应的体育运动项目一一对应,贴对的同学领着大家读一读。2学生在书上描红“竞、铅、标”。3说说怎样记住这3个字。4学生完成习字册上“竞、铅、标”的书写。播放轻音乐。听写生字词语。五、指导学生运用文中的词语看图说话识字3一、游戏引入,初识象形字1组织游戏:(出示文插图)(1)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2)小组同学一起合作,把你们看到的用简单几笔画下来,看哪一组画得多画得像。(3)请一组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画。2引人新:(1)想看看古代人是怎样记录这些事物的吗?(示象形字)。(2)猜猜看,这些古代字符分别表示图上的哪些事物?(3)这些古代文字逐渐演变,就有了大家看到的这些现代汉字。(示现代汉字)二、识读字、词、儿歌(一)、自读文,整体感知。要求:读准字音,木会读的字多拼几遍拼音。(二)识读字、词。1自读生字。(示生字)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2同座互读生词。(示生词)要求:词儿连读。3小组学习,查读字、词。要求:小组同学互相帮助,让每位同学把每个字、词都读准。4全班查读字、词。(l)查读字,正音。(开火车读、齐读)重点指导:川huan什hen(2)查读词:正音,词儿连读、读好听。(指名读、齐读)重点指导:a“竹子,石头,燕子”第二个字是轻声。b“竹子”:看,绿油油的竹子,品读。“泉水”:听,泉水流动的声音,品读。“燕子”:说,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燕子吗?品读。(三)识读儿歌。l、自读儿歌。(示儿歌)要求:读准,读通顺。2指名读儿歌。3听录音读儿歌。4放音乐自由练读儿歌,练好后读给好朋友听,请他给你提提意见。齐读儿歌。三、识字、写字:舟、竹、石、川、燕1认读要识写的生字。(不带拼音)2小组学习:讨论如何识记字形?3重点指导“燕”字。(1)你有什么办法记“燕”字?(适时教学新偏旁“四点”,指正“燕懒笔顺)。(2)师范写“燕”字。(边写边说如何把“燕”字写好看。)(3)生描红。4全班交流其余4个字的识记方法。自学笔顺图。6描红,观察各字的重点笔画。7书写所学生字。识字4教学要求1学会本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几个偏2初步了解一些基本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其他字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3诵读谜语,理解谜语,体验猜字谜的乐趣。教学时间两时。第一时一、创设情境,观察字盘1师板书“也”。2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个字吗?今天,老师给“也”找来了几个朋友,你们看。3师转动字盘,将“也”分别与“守、土、十、马”组合、演示。4板书“驰、地、他、池”4个字。二、读准字音,学习词语1生借助拼音,自由读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词连读四人一小组交流:哪些字的读音容易读错,在书上用“。”做记号,多读几遍。3检查指导。指名读生字及词语。相机指导:“驰”、“池”是整体认读音节“en”,不要读成“eng”。“塘”的韵母是后鼻音。齐读生字及词语。理解。看图理解“田地”、“池塘”。奔”的韵母是师生对话表演,用上“你我他”。让学生感知“你我他”的用法。联系图来理解“奔驰”。三、游戏巩固请一名学生当小老师,转动字盘,让其他学生用字盘辨字,并口头组词。四、学习字谜歌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圈出生字,读准音。2出示卡片,开火车检查字音。提醒学生注意:“行”韵母是后鼻音。“稼、千、虾、庄”都是三拼音。3指名读字谜歌。告诉学生:这是一首字谜,它让我们猜一个字。4四人一小组讨论:这首字谜的谜底是什么?全班交流。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转动字盘,显示学生所说的字学生看相应的插图,帮助学生理解字谜。6指导朗读。教师范读,读出韵味,读出猜字谜的情趣。让学生说说听了老师的朗读,觉得怎么样。生自由练读。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中的拖腔唱读或顿读。指名读字谜歌。评一评。同桌一起读字谜歌。7外延伸。小朋友,猜字谜有趣吗?外请小朋友搜集我们一起来猜。五、析记字形,指导书写1析记字形。认读生字“驰、奔、池、塘”。教学新部首:“马”、“大”、“土”。交流记字方法。教师及时小结学生的记字方法。2指导书写。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帖中的范字“驰、奔、池、塘”。说一说怎样才能把“驰、奔、池、塘”写规范,写漂亮。教师范写生字并重点指导:“奔”大字头的撇、捺要写得分开些,舒展些。“十写得小些扁些。“升”横要写得稍长,撇、竖要分开些,能承受住整个字。“驰”左窄右宽,马字旁最后一笔是提。“塘”左窄右宽,“土”要写得偏上些,短些。播放轻音乐,生说写字姿势歌。描、仿、临写生字各师巡视,及时表扬写得好的同学。第二时一、复习巩固1给“也”字找朋友,并口头组词。2读生字新词。3诵读字谜歌。二、析记字形,指导书写1析记字形。(1)认读生字:行、千、庄。(2)教学新偏旁。(3)说说怎么记住这几个字。2指导书写。(1)小许交流:怎样才能把“千、行、庄”写规范,写漂亮?(2)教师范写生字并重点指导。(3)学生随着音乐描、仿、临写生字。三、堂练习1加偏旁组词。也-()-()-()-()2扩词。行()()()奔()()()3选字填空。池驰(1)鱼儿在()塘里游来游去。(2)骏马在草原上奔()。4游戏猜字谜。练习1教学要求1按笔顺写字。2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和描红;制作程表;给句子加标再分角色朗读。3读读背背:读背成语,读背古诗。4写铅笔字,认识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教学时间四时。第一一、教学“认清笔顺”1审题。引导学生看题目要求,听老师范读。学生再齐读一遍。组织讨论:这道题可以怎样去完成?老师小结,明确要求:读准每一个字音,自学笔顺表,熟记字笔顺,按笔顺写字。2学生自学,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各自轻读,书空笔顺。同桌交流说笔顺。3指导。指名认读生字,并书空笔顺,相机纠正。质疑:哪几个字的笔顺你觉得很难记,需要多练生字。强化记忆板书下来的生字的笔顺。同桌互相抽查笔顺易错的字。教师小结。4练习。强调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学生按笔顺写字一遍,教师个别辅导。反馈。展示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二、教学“写好铅笔字”1审题。练读题目。引导与上题比较,明确写字要求。2弄清笔顺,练习描红。认读生字。提名说笔顺,教师同步示范描红。强调描红要求与写字姿势:每个笔画要一笔写成,不能描,不能有复笔,要使铅笔的笔锋在字的点画中间运行;要按照字的笔顺一笔一画地写。注意保持本面的整洁。学生完成描红练习,师个别辅导。3点拨笔顺规则,仿影体会。师生谈话,引导学生发现笔顺规则先横后竖。学生仿影体会。4指导临写。出示“干”,提醒学生注意“干”的第二笔横较长。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干”。强调临写要做到:一看,二想,三写,写完后认真对照,看临写是否准确、到位。注意保持本面整洁。学生练习写一个“干”。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写“羊”和“草”。反馈。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第二时教学“学用字词句”。一、教学第一题1审题:指名读题明确要求。2学生分组练说本班的程名称。3提名说,其他人补充。4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词语。检查认读,相机正音。6学生质疑生字的笔顺,教师示范描红。7明确描红要求,强调写字姿势,学生练习描红。8反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二、教学第二题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2投影空白程表,教师示范填写纵横序数并讲解。3学生在印发的空白表上完成各序数的填写。4投影班级程表,师生讨论填法。学生自选方法完成制表。6利用自制程表,相互询问,熟悉班级开设的程。7反馈。展示部分学生制的表格,肯定成功之处,指出不足之处,并进行矫正训练。三、教学第三题1审题。指名读题目。说说题目有几个要求。出示第一句话:你们明天上午有什么指名读句子,并说出所加标点。评判对错,再说出自己的理由,练习读出疑问的语气。依照第一句话完成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完成其余三句话的加标点和朗读练习。教师小结:这四句话是两个人之间的对话,他俩一个提问,另一个作出相应的回答。想一想,要想问得清楚该怎么读,要想答得明白,又该怎么读,然后与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教师巡视辅导。6反馈。指名两位学生分角色读。引导学生评议:读得怎么样?好在哪儿?有什么不足?教师小结。7多种形式练习,分角色朗读。四、整体回顾,教师总结1投影本节所学的三道题内容。2启发思考讨论:这三道题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发挥自己精心制作的程表的作用?3指名说,相互补充。4教师小结:这节,我们先了解了所学程名称,接着自己动手制作程表,最后通过朗读对话弄清了程表的作用。希望你们积极发挥它的作用,真正做到要学的功早知道,提前预习并做好学习准备。第三时教学“读读背背”。一、读背成语1师谈话激趣:成语是汉语的精华,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诵读:它,他的语言能力就会得到锻炼、提高,文化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这学期我们就开始练习“读背成语”这种童子功。2学生借助拼音试读4条成语。3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范读。4学生再以多种形式练读。借助图片、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成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