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经济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存档编号: 2006届普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小额信贷与新农村建设 专 业:国际金融 院 系: 会 计 学 院 年 级: 2007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职 称: 教 授 湖北经济学院教务处 制目 录摘要2ABSTRACT3一、小额信贷 4(一)农村小额信贷惠农正当其时4(二)当前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5(三)进一步完善农村小额信贷的政策建议7二、新农村建设8(一)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9(二)襄樊市新农村建设的调查1(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三、小额信贷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结束语29致谢30参考文献31摘 要 计量一直是会计的核心问题。传统的会计模式是以历史成本计量为基础的,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会计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传统的计量模式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求对其进行改进乃至彻底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为适应这一要求,以FASB为首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提出了“公允价值”这一全新的计量模式,并随之逐步应用和推广至会计准则中。 本文结合国际国内会计界对公允价值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公允价值计量的产生背景和理论基础,重点剖析了公允价值运用中的几个难点问题,同时结合我国公允价值的运用现状,指出了在我国正确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建议和对策。 本文在介绍相关概念和理论时采用归纳的方法,即在获取大量的国内国外文献资料,认真了解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后,归纳总结了相应的概念和理论。同时采用分析的方法,重点分析了公允价值运用中的几个难点问题,试图加以解决。采用对比的方法,结合我国公允价值运用的现状,发现同国际上的差距,指出了我国未来会计计量属性的发展趋势。此外文章还采用了反证的分析方法,得出公允价值会计信息不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还有较强的可靠性,为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扫清了认识上的障碍。 本文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了一些分析,公允价值信息不但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而且有较强的可靠性:公允价值计量和利润操纵本身并无必然联系;运用公允价值对市场环境的要求并不高。 关键词:计量 历史成本 公允价值 现值ABSTRACT Measurement is one of the core parts of accounting. Traditional accounting model is based on historical cost measurement. But since 1970s especially 1990s,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accounting environment. So people require to modify it,and even to innovate it. In order to adapt these changes,some standard-setting bodies such as FASB have put forward a new concept, fair value ,and applied it to new issued accounting standards step by step.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n fair value home and abroad, the thesis demonstrates the background and its theoretical basis, puts emphasis on several difficult questions in application fields, and presents its development tendency. By use of inducement method, the thesis provides its relevant concepts and theories after introduc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seeking some resources. The paper intends to solve those hard questions raised in the application of fair value by analysis. Meanwhile, the paper also discovers the gap between home and abroad and points out the tendency after considering the application situation in China by use of contrast. By use of counterevidence, the paper shows tha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with air value is not only highly relevant but also credible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obstacle.The original viewpoint is tha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with fair value is not only highly relevant but also credible fair value measurement and profit operation is not necessarily related. Its not highly required to apply fair value in market .The paper tries to provide fresh ideas on this point.Key words: Measurement attribution Historical cost Fair value present value 一、农村小额信贷农村小额信贷惠农正当其时 近年来,铜山县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切实抓好财政扶贫小额贷款的发放与使用,把这项工作同引导农民致富,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县财政县农村信用联社按照“农户联保、重点扶持、一次借款、一年还款、财政贴息”的信贷模式,积极向困难户提供资金,帮助农民创收。铜山县鑫隆农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于2009年4月18日正式开业运营,是徐州市首家开业的专门从事农村小额贷款组织,注册资本金7000万元,其中企业出资1400万元,自然人出资5600万元。本着“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风险防控、服务三农”的原则,该公司始终坚守“立足铜山、服务三农、恪守信用、永续经营”的服务理念,热情高效地开展金融服务,深受广大农村企业及农户的支持和欢迎。自开业以来,运转情况良好,业务发展较快,截止2009年6月30日累计发放贷款3380.7万元,其中涉农企业1110万元,已发放农户贷款251户,金额2270.70万元,其中种植业768.5万元,养殖业1382.20万元,农副产品加工业120万元,单笔最大达20万,有力支持了当地地方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据当地一时姓农户回忆,2009年6月30日她将5000元财政扶贫小额贷款及263.60元利息一并还给了当地信用社(其中利息部分个人只承担131.80元,其余131.80元则由财政贴息)。这5000元贴息贷款是他通过财政扶贫渠道借的,他用这笔钱盖起一栋大棚种平菇,几个月时间便创收1.3万元,于是按规定及时还了贴息贷款。据了解,在铜山县像这样靠贴息贷款搞生产经营而脱贫致富的农户,目前已有1000余户。 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农户时了解到,目前小额信贷在当地推广幅度大,呼声高,影响深,收益多。在我们调查的农户中,80%以上有过贷款经历,90%以上的听说过小额信贷公司。2008年当地政府通过发放800多万元财政扶贫小额贷款,使15个经济薄弱村分别成为草莓种植蔬菜栽种、水产养殖或肉鸭养殖专业村,826户农户增收有了保障。此外,对按期归还贷款的农户,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给予50%的贴息作为贴息资金。今年上半年,铜山县组织发放财政扶贫小额贷款78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4%。 实践证明,农村小额信贷在解决广大农民贷款难促进农民增收、增加农村信用社及小额信贷公司盈利能力等方面,发挥了其它信贷方式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1.农村小额信贷成本相对较高,制约了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小额贷款的客户规模较小、缺乏风险抵押和标准财务资料,传统的贷款分析技术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因此确定贷款对象的成本高、难度大,贷款公司必然承担较高的交易成本和风险成本。此外,按照我国现行的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只能贷不能存,资金来源完全靠股东出资和外界捐助,这就大大限制了小额信贷的规模和覆盖范围,使得农村小额信贷机构无法通过规模效益降低成本,也不能充分满足农村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和发挥小额信贷支持农村发展的应有作用。 据铜山县鑫隆农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尽管公司目前运营情况良好,但由于先期投入较多,运营能力较弱,所以截止到2009年6月底仍亏损12.1万;另外由于当地经济发展较快,贷款需求旺,而资本金有限,导致经常出现贷款资金短缺的状况。另据某业内人士透露,按照目前利率水平计算,大多数从事小额信贷的信用社只能处于基本保本微利状态,勉强维持自身商业化的运作。即便是这样,当地不少农户还抱怨利率过高,他们无力承受,因而他们宁可求助于亲戚朋友也不愿去信用社或小额贷款公司申请贷款。对于发放小额贷款的信贷机构自身而言,欲增加收益,首先得抬高利率或加大贷款发放数额,但这样一来,贷款业务便会大大减少,风险也随之增加,从长远角度看也会导致亏损。 2.小额信贷机构风险无法分散,威胁金融机构经营的持续性。农村小额信贷原则上不需要抵押担保,一般采用多户联保或个人担保方式。但是因为贷款对象都是比较贫困的农民,其担保作用与一般金融机构的商业贷款担保需求相比也是微乎其微。加之我国很多地区的农业并没有形成集约化、产业化经营,目前仍处在粗放式经营的自然经济时期,靠天吃饭的现象十分普遍。农民一旦遭遇自然灾害等灭顶之灾,收成定会减少,甚至颗粒无收,导致无法及时还贷,其授信额度因此下降,使得小额信贷无法发挥其正常作用,发出去的贷款大都成为呆账死账,对信用社等小额信贷机构的持续性经营构成威胁。 3.小额信贷投放方式过于呆板,贷款种类单一和期限过于固定。一是贷款投向单一。目前铜山县农村小额信贷的投放主要集中在种植业(22.73%),养殖业(40.89%)和涉农企业(32.83%)上,而农副产品加工业仅占3.55%,造成贷款投向结构较为单一。二是贷款额度小。铜山县小额信贷一般最高为5万元,难以支持农户在高效农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等方面的大额资金需求。笔者采访当地一姓李的农户时了解到,他半年前准备去农信社贷款8万元搞自主创业的,不曾想那时最多只能贷5万元,而且手续繁琐,发放速度慢,他不得不向当地“高利贷”借款。三是借款期限短。目前铜山县农村小额信贷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大额贷款的期限根据实际情况一般为35年),因为期限过短,而部分农产品生产周期较长,一些农户贷款到期可能尚未产生效益,导致无力偿还贷款。 4.农村小额信贷的宣传工作不到位,抑制了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家为了维持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出台了大量的政策,如采取了贴息政策,但当地部分农户金融意识还比较薄弱,他们把小额贷款当成扶贫资金,不顾自身实力和需求盲目跟风贷款。有的地区农民在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中,由于不懂技术,盲目投资,导致投资失败,贷款无法收回。与此同时也加大了风险。5、缺乏针对小额信贷的法律框架与有效监管。由于我国目前农村小额信贷发展还处于摸索试点阶段,因此还没有一整套完整的法律框架来界定农村小额信贷的法律地位,也没有系统的监管框架对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实施有效的监管。各种法律和法规的建设都还不是很健全,这样容易导致农村小额信贷发展不规范,不能以充分的法律依据来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进一步完善农村小额信贷的政策建议 1.扩大从事农村小额信贷的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为避免吸收存款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只存不贷”小额贷款公司不允许吸收公众存款,只能运用自由资金和来自一个机构的批发性融资开展贷款业务。这就大大束缚了小额信贷机构的资金来源。政府必须适当放款对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限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可在小额贷款公司现有的增资扩股、捐赠及银行贷款三种融资方式基础上,适当放宽其融资限制,如可享受金融机构的同业拆借、再贷款资格。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允许小额贷款公司吸收国外机构的资金、各种捐赠资金、政府扶贫资金、人民银行再贷款。允许小额贷款公司向其他金融机构批发资金,对于批发资金这一途径,需要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机构的配合和支持。适当放宽对小额信贷市场的准入限制,允许一个地方出现23家小额信贷公司,这样可以扩大小额信贷机构的贷款规模,尽可能地满足农民的贷款需要。 2.适当提高小额贷款利率,确保收入覆盖成本。要根据市场需要,放宽利率浮动的范围,对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实行灵活的利率并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以保障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性。逐步推进农信社利率改革,实行灵活的存贷款利率浮动政策,以增强农信社组织资金的能力和经营的灵活性,加强抗风险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成本,节约资金,提高金融机构对农村小额信贷的积极性,最终才能长久地立足于信贷市场。 3.加强风险控制,完善担保机制,建立资信评级制度。为了完善农村小额贷款制度和流程,保证管理到位、风险控制到位,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对超过小额授信额度的大额贷款,可采用创新农户联保贷款的担保方式,确保资金需求。二是对没有发证的农户和超出信用额度的农户,推行农户联保贷款,对有市场有效益的农业项目,推动成立由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牵头组成的农户大额贷款联保组织,推行农户大额联保贷款,保证大额资金的需求。三是采用“小额信贷+小额保险”的机制,保障农户按时还贷,降低风险。小额保险是小额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效的金融扶贫手段,通过建立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保险保障的运行机制,推进保险服务和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在平时由农户建立信贷基金并且参与小额保险,当灾害发生时就不会因资金链完全中断破坏小额信贷,拖垮小额信贷机构。四是建立农户小额资信评级制度,如徐州市郊信用联社依据诚信度将其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同时严格实行“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制度。对信用优秀户张榜公布,并为这些信用优秀户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额度放宽、手续简化的正向激励机制。实践证明,该项制度自实施以来,在信贷资金管理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4.贷款种类额度期限弹性管理,提高小额信贷效率。一是扩大农村小额信贷的对象。今天的农村已经不是仅限于传统的农业,大多数农户都有自己的副业。因此小额信贷的目标应该更切实际,扩大贷款种类,即从生产性贷款拓宽到别的种类和领域,满足不同农户对贷款的需要程度。二是扩大小额信用贷款发放额度。有位搞畜牧养殖的农户抱怨说,自己很想贷小额贷款,但额度太低,跟亲朋好友借钱就能解决问题。我们通过调查也发现,70%以上的农户希望额度能提升至610万元。为了促进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应对发展高效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和畜牧养殖业的农户提供额度较大的信用贷款。三是延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期限。那些周转速度快的农户可以使用短周期的贷款期限,但是针对多数农户可能需要更长周期的贷款,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适当放宽贷款期限,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当前农户的需求,还能使信贷机构实现更农发行湖北省分行行长丁伟说,近年来,该行始终把支持粮棉油收购储备当作首要任务来抓,积极支持国家粮食储备企业、粮棉油购销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开展收购,截至目前,累计支持收购粮食701亿公斤、油脂364亿公斤、皮棉7009万担,在全省粮食连续多年增产增收的情况下,杜绝了给农民“打白条”现象(4)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上:是强调相关性还是强调可靠性。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在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保证上逐渐由强变弱,在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上是由弱变强。(5)操作的可行性上:表现为是难还是易。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在操作上是由易变难。二 新农村建设建设新农村的现实意义 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较差,经营管理也较粗放。加快建设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推广良种良法,发展农业机械化,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是现代农业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必须挖掘农业内部的潜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必须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 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建设新农村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建设和谐村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必须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围,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只有让农民了解建设新农村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使他们认识到建设新农村是关系到他们当前切身利益和未来美好生活的事业,才能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农民的素质放在首位,摆在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技能化、专业化工程,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努力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当前,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建设新农村的条件。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有了支持保护农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近年来,在起点较高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农村“六小工程”(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社会主义新农村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九亿农民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宽裕。 襄樊市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我们就我市新农村建设情况,到部分平原、山区、丘陵和岗地村进行了调研。调研人员直接深入村组,入住农家,行走田间地头,采取看现场,查资料,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接触村组干部和农民群众,了解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所思、所想和所盼。 一、问卷调查测民意 调查中,我们设计了民意调查表,共有12项内容,发放对象全是农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高中生,初中生。发出103份,收回103份。统计结果为:“目前农村生活状况”满意率为93%;“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满意率为83%;“农村养老保险”满意率为40%;“农村最低社会保障政策”满意率为61%;“种子、化肥、农药质量与价格”满意率为22%;“留守小孩管理”满意率为51%;“网吧管理”(因多数村没有网吧,只有39人填表)满意和不满意各占一半;“生活环境与村容村貌”满意率为90%;“饮水卫生”满意率为82%;“村务公开情况”满意率为73%;“统一规划新村建设”赞成者占96%;“集资修路”赞成者占70%。 调查问卷看出,农民群众不满意度较高的,依次排列为“种子、化肥、农药的质量与价格”,不满意率为78%;“农村养老保险”,不满意率为43%;“最低生活保障”,不满意率为33%。而对目前生活状况、新型合作医疗、统一规划新村建设和村务公开等,满意度较高,都在70%以上。充分证明了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扎实推进,深得民心。同时也反映出农资涨价过快过高以及农村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尚须加大力度的客观实际。 二、走访座谈听民声 这次调查,我们除看现场、查资料、问卷调查、到农户和田间地头个别走访外,还开了3次农民群众、2次村组干部座谈会,认真倾听他们的意愿和心声,归纳起来有一个希望、两个害怕、三个不满意和九个盼望。 一个希望:希望新农村建设给农民带来真正的好处,使农民的生活有质的提高。不能只是喊一喊口号,吹一阵风。谷城县石花镇平川村、襄阳区古驿镇二房村和余沟村的村干部反映,新农村建设过去也搞过,不仅没搞成,还伤了老百姓的“元气”。希望这次能搞真的,来实的,真正为农民群众谋利益。 两个害怕:一怕借新农村建设之机向农民集资摊派。襄阳区古驿镇二房村村民李随国、余沟村村民窦付生说,修路、盖房、几建几改都要钱,可莫又向老百姓摊派。二怕搞行政命令,不顾农民的承受能力,强拆旧房盖新房。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支部书记闵洪彦说,新农村建设不能一刀切,要因地制宜搞规划,随湾就片建房子。完全搞整齐划一,加大了群众成本和负担,也不现实。 三个不满意:一是对农药、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涨价过快不满意。百名农民问卷调查统计,78的农民对化肥、种子、农药价格猛涨意见和怨气很大。有的农民说,涨价带来的负担抵消了中央给农民减免的税赋。有的农民说,国家给的粮食补贴抵消不了种子、化肥、农药涨价带来的支出,比如,“杀虫霸”农药过去八毛一瓶,现在一瓶卖到了四块五,算算账还是“种地难赚钱”,“种地不划算”。二是对当前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维修难不满意。由于取消了义务工制度,现在村里清淤挖渠、水利设施维护、小型公共事务等,面临无人干的局面,能为农民付工钱的村还喊得动人,否则基本无法进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从“身份取向”向“权利取向和价值取向”转变,农民的价值意识和权利意识普遍提高,传统的管理手段失效,新的办法又没跟上,有的村出现了派不动工、喊不到人的状况。村组干部希望能否有个农民义务工的规定。三是对计划生育超生户没有制约手段不满意。谷城县石花镇平川村和五山镇堰河村的村干部反映,现在农村大面积超生的苗头已显现,有的超生户认为,过去“三提五统”负担重,现在种地免税还有补贴,娃子上学又不要钱,多生个娃子有共产党管。平川村妇女主任说:目前农村的计划生育太难搞了,过去拉牛扒房子不对,现在啥办法也没有,只有干瞪眼。超生户是有钱的不怕罚,无钱的罚不怕,反正谁也不敢叫她咋样。计划生育超生户日益增多的苗头,应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九个盼望:一盼农村娃子都能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特别是让贫困家庭和因病贫困的农民孩子有学可上。二盼进一步加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宣传和落实力度,让农民看得起病,防止部分农民因病返贫致困。三盼国家的社保政策早日在农村兑现,使农村人也象城里人一样,不依靠子女也能安度晚年。四盼政府能为中青年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学点技能和专长,外出打工好找工作,在家也能凭技术挣钱。五盼政府加大投入,为村民修上水泥路,使生产、生活更方便。六盼改善饮水状况,让农民用上自来水,喝上放心水。七盼公安部门进一步重视农村社会治安,加大对抢、盗劫案件的侦破和整治力度。八盼有个群众信得过的村党支部和开明的支部书记,遇事与农民多商量,让农民当得了家做得了主。九盼乡镇兽医站能真正担负起牲畜、家禽疾病的预防责任,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真心实意为农民服务。近两年来,畜禽瘟疫肆虐,农民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调查的有个村,生猪死了三分之二。目前,乡镇兽医站日子难过,农民的畜、禽预防和救治面临新的困难,农民盼望恢复和加强乡镇兽医站建设。 从调查的总体情况看,党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广大农民群众都知道。但对五句话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只有少部分农民说得出。不过,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有着通俗的看法和标准。有的村概括为“八新”:新产业、新设施、新环境、新房舍、新服务、新社保、新风尚、新农民。有的概括为十二个“得”:上得起学(孩子有书读),治得起病(医保制度健全),养得起老(社会保障制度落实),走得好路(村村通水泥路),吃得上水(饮用自来水),挣得到钱(就业路子广),睡得好觉(社会治安好),观得到景(环境优美),做得到主(农民说了算),学得到艺(有专门的技术培训机构),上得到网(因特网信息快捷),看得到戏(有丰富的文娱生活)。这些用通俗语言勾画出来的新农村,虽说不上全面科学,却是农民心中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新农村。 三、几点意见和建议 通过调查,我们感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既是艰巨繁重的历史任务,也是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在稳步推进的过程中要切实防止以下几种倾向。一要防止一哄而起、大拆大建的行为。旧房改造要立足实际,尊重农民意愿,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进行。旧房改造仅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内容,而不是当前农民最迫切、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要统筹考虑农民群众的承受能力,首先要发展生产,把经济搞上去,然后集中财力办好农民最关心、最想办的事情。 二要防止操之过急、急于求成的思想情绪。要从现有条件出发,充分尊重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律,科学确定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一方面要审时度势,全面谋划好建设新农村的长远目标、阶段性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思路与对策,做好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另一方面也不能因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就放弃眼下努力,错失当前良机。应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事情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推进。比如经济和自然条件较差的村庄,最迫切的是修路,改水,建沼气等,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三要防止大包大揽,不尊重农民甚至损害农民权益的事情发生。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必须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参与,“大主意”由农民自己拿。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与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关系。一方面政府要充分发挥领导、组织和协调作用;另一方面要让农民自己当家做主。在实际操作上,要确立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政府不能越俎代疱。 四要防止新农村建设模式一刀切、趋同化现象。新农村建设需要政府的谋划和指导,但切忌搞一个模式、盲目模仿外地,丧失本地特色,丢掉传统习俗文化的做法。谷城县平川村、堰河村的经验做法值得借鉴。这两个村相距很近,有着不同的产业定位和不同的村庄建设特色。平川村依国道而建,兴办了十余家村办企业,年产值近千万元,集体经济实力强。农民几年前就完成了一建三改,生活环境、居住条件许多城市人都望尘莫及。就像村支书罗荣海说的,城里人有的我们要有,城里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要让城里人羡慕我们。堰河村的村容村貌舒心养眼:小河流水映朝霞,洋楼别墅农民家。山峦叠翠,茶叶飘香,空气新鲜,沁人心肺,村容整洁,民风纯朴,令人流连忘返。该村聘请北京绿十字生态文化传播中心主任孙君为村容村貌生态建设的设计师,民居布局和建筑风格极具特色。特别是茶文化的定位和开发利用,使堰河村名声鹊起。他们建茶坛、唱茶歌、跳茶舞,搞茶艺表演,形成了以茶业为中心的产业链。软件建设上,他们从小事做起,教农民剪指甲、晒被子、建卫生厕所、搞垃圾分类,使堰河与脏、乱、差告别。他们还兴建了农家饭庄,吸引了不少城里人前来旅游观光,农民的钱包鼓起来了,集体经济也不断壮大。 五要防止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的倾向。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面貌,基础设施建设十分必要,但不能忽视软件建设,比如教育农民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安全意识、卫生意识与社会和谐意识等等。否则,硬件建设再好,也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重部门建设,轻协调统 一建设,“多龙治水”现象比较严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参与。但是,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同部门从各自的角度进行新农村规划,而没有一个统一的协调机构,其结果是“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 二、重村庄规划和轻村庄规划并存,村庄规划问题较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搞好具体规划和具体部署,坚持规划先行。但是,目前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不注重村庄建设规划。二是过分注重村庄规划。当前,我国正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期,社会性流动加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在户籍日益放开的条件下,移居城市的速度在加快,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空心村;而且,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农村小学人数在一些地方急剧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的新农村规划仍然要建占地较多的村级广场,村庄规划范围远远大于农民的实际需求,造成了大量的土地闲置和浪费,也造成了公共设施利用率低下。 三、重生活建设,轻生产建设。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长期目标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而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是近期目标,两者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前者是重点,是主要矛盾,后者居次要地位,是次要矛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既要解决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更要立足长远,抓住主要矛盾。而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在农村访谈中,无论是县、乡一级还是村一级的干部,在介绍当地新农村建设时,都突出介绍当地改厕、改水、道路建设、村庄规划等生产生活问题的解决办法及成就,而对于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发展生产力,都缺乏长远的规划和发展理念,造成了新农村建设中重点错位的现象。 四、重政府主导,轻农民主体,政府的主导地位与农民的主体地位不协调。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但是,在我们的实地调查中发现,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发挥出来,主要表现在:新农村规划不是从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由农民民主协商、反复讨论,最后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规划,而是由县一级甚至市一级帮助村一级制定规划,名曰帮助,实则是越俎代庖,往往把上级部门主观设想的模式强加给农民,其结果是好心办了坏事,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农民并不买账。 五、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央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内容极其丰富,包含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这些要求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其核心目的是为了“人”,是为了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但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很多地方只重视“村容整洁”,而对“乡风文明”等“软件”建设,因为很难看得见,摸得着,不能用量化指标衡量,不容易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一些地方不重视甚至忽视“软件”建设,导致新农村建设中,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现象的出现。 六、重当前建设,轻长远打算。就目前调研的情况看,乡村干部对新农村理解不到位,认为只要把农民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解决了,新农村建设就算完成了,因此,工作中存在急于求成的急躁情绪,由此引发了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拆大建、不切合实际地建别墅、加重农民负担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等错误现象的发生。轻视长远打算还表现在对新农村建设可能引发新的矛盾考虑不足,容易积累新的矛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规划的重点,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为此,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搞好新农村建设。为了纠正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具体包括: 一、尽快建立新农村建设的协调机构,迅速改变“多龙治水”的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需要各级部门、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但是,多方参与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协调机构,来协调、整合各部门的力量,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合力,集中使用新农村建设的资金、资源,形成规模效应,避免新农村建设的各自为政。 二、搞好村庄规划。首先村庄规划要具有前瞻性,要从村庄未来长远发展的需要进行规划。其次,村庄规划要因地制宜。要根据村庄的地形、地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传统、民族习俗等因素,以保留乡村特色、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为宗旨,把乡村所具有的特色通过规划更完好地保存和发扬下去,让新村规划因地制宜,各具特色,避免全国乡村规划雷同化、简单化。其三村庄规划要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规划既要着眼未来,也要考虑到当前农民的承受能力。应该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综合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程度、农民的承受能力来合理规划新农村的发展速度和重点,使新农村规划符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切实可行。 三、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在新农村建设中,各地要更加重视发展农村经济,乡村组织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围绕“农”字做大做强具有地方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规模,拉长农产品产业链,引导农民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业领域的就业量;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提高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既满足了农民的需求,也增加了农民就业的领域;加快农村劳动力培训步伐,提高外出农民的劳动技术和技能,完善外出农民的维权机制和建立健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机制,做好外出农民工的就业信息、技能培训、土地承包、社会保障等工作;要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因地制宜地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小城镇的就业吸纳力等等。 四、正确处理“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的关系。只有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建设新农村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才能把农民中蕴藏的巨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为建设新农村提供永不枯竭的动力支撑。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急迫、受益最直接的实际问题做起,确保农民从新农村建设中真正得到实惠。其次要继续坚持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尊重农民的财产权利,不断满足农民的物质利益需求。同时要自觉顺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趋势,完善村民自治,推进村务公开,使农民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其三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其四要提高基层干部的领导能力。 五、新农村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归宿和目的都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进行的新农村建设,首先培养的是“新农民”,只有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才能促进农村的生产发展,才能实现农村的“乡风文明”和“管理民主”。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既要注重“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等硬件建设,也要重视“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等“软件”建设,因为观念、制度、文化等软实力的价值正在受到越来越积极的重视,“软件”是“硬件”的“芯”,所以要从多方面加强“软件”建设。首先要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特别是加强对成人的扫盲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其次要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其三要创建新的治理模式和机制。 六、新农村建设要远近结合。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我们既要解决当前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情况,更要清醒地意识到新农村建设的艰巨性、长期性,既反对急躁冒进,毕其功于一役的错误认识,更要反对不思进取、悲观失望的态度,而是理性对待这项历史任务,树立长期建设的思想,认真搞好长远规划,确立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脚踏实地地解决农村的实际困难,真正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惠泽广大农民,得到百姓认可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结 束 语经过了两个多月的学习和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教育机构合伙合同范本
- 医学生特招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医疗机构员工劳动合同
- 2025年监理工程师考试合同管理建筑工程一切险模拟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度生物科技研发团队聘用合同
- 护网行动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企业短期用工合同模板
- 2025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护理核心制度培训试题及答案2025
- 2025建筑工地安全员招聘及安全教育培训合同
- 2025年浙江宁波市北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集团下属全资国企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香茅精油-大自然的驱蚊天使
- 2025年网络舆情分析师考试题及答案
- 商业街规划设计方案
- 2025年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水发集团社会招聘(24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电泳工艺教程课件
- 学生会留任述职报告
- (完整版)小学1-6年级英语单词(人教版)
- DB36-T 954-2024 低产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 交通安全防御性驾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