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学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学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学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学案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1 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学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史实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会讲述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通过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探究,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曹操、诸葛亮等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学习重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学习难点】 分析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战争双方胜败的原因 【导学方法】 情境 法:创设历史情境,有利于学生直接获得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探究法: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探究问题。 其他方法:指导法、讲解法、练习法等。 【学习方式】 学案导学 自研自探 合作探究 展示提升 质疑点拨 总结归纳 2 / 11 (设疑预习 )(静心独学 )(交流互动 )(板书、口述、或表演 )(适当点拨 )(知识梳理 ) 【学法指导】 本课知识点涉及较多,可以利用要点提炼法,将本课内容概括为:一种局面、两大战役、三国鼎立、四个人 物、五个时间来记忆。 一种局面:三国鼎立; 两大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三国名称和都城; 四个人物: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 五个时间: 200 年、 208 年、 220 年、 221 年、 222 年。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把学生带入情境,在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结束后,问:知道我们今天将要学习哪一课吗?那么,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呢?是哪三国?你知道吗?三国形成的历史与大家所熟知的哪些历史人物有关系呢?(创设情境, 再现历史,激发兴趣) 学案导学(我学习,我思考,我展示,我快乐!)(仿宋体字部分是学生供学生使用的学案) 要求: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本,完成以下探究活动,并把重点内容在课本上做好标记,独立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合3 / 11 作学习,和你的同伴携手解决! 活动一:知战役,以少胜多 步骤一:归纳比较两次战役比较表 名称 背景 时间 交战双方 兵力情况 结果 胜方战术 影响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4 / 11 步骤二:分析探究 为什么曹操官渡之战中能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却以多败少呢? 步骤三:历史感悟 是非成败,都会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启示,曹操在两次战争中不同的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 活动要点: 1、阅读课文,独立思考,做好标记或作答; 2、小组内交流上面的问题; 3、全班交流 设计说明: 此活动内容是本课的重点,难点,活动综合性较强,教师要在学生活动中多设台阶,多点拨。 点拨(或追加问题): 5 / 11 1、引导学生描述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让学生探讨曹操最终统一北方的主要原因。 2、学生在展示两次战役学习内容时,要引导学生讲述战役的经过和结果,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 “ 假如你是曹操,谈谈统一北方后的打算。 ”的问题设计,过渡到 “ 赤壁之战 ” 。 4、学生在探究学生展示时 “ 为什么曹操官渡之战中能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却以多败少呢? ” 可能只能抓住其中的一个方面来谈,要鼓励学生多参与,尽量把思维打开,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问题。 5、谈启示时不要只拘泥于战役,可结合学生的学习 和生活,谈具体一些。 活动二:话三国,三足鼎立 读三国鼎立形势图,完成下列三国鼎立知识表: 1、图中的、表示三国的国名, a、 b、 c 表示三国的都城,请在下列表格中正确的位置填出三国的国名、都城和建立者。 国名 都城 建立者 经济发展 6 / 11 a b c 2、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是不是历史的进步? 活动要点: 1、阅读课文,独立思考,完成表格; 2、小组内交流上面的问题; 3、全班交流 设计说明: 7 / 11 设计图旨在通过图片的直观性以用表格的比较性,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提高学史的兴趣,也为学生掌握、记忆知识提供了一种方法。 点拨(或追加问题): 1、指导学生阅读有关资料,了解 “ 三国 ” 建立的概况 2、全班交流 “ 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是不是历史的进步? ” 使学生认识三国鼎立的历史意义。 3、通过 “ 三国建立后,首要的任务是什么 ” 的问题设计,过渡到 “ 三国经济的发展 ” 。学生了解其基本情况即可。 4、了解三国经济的发展时,追问:三国时哪一政权与夷洲有往来?夷洲就是今天的哪里?让学生明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活动三:品文化,精彩纷呈 襄阳举办诸葛亮文化旅游节活动期间,一外宾想参观襄阳地区与三国相关的名胜古迹,他想参观几个地方,大饱眼福,你能帮帮他吗? 活动要点: 1、小组内交流上面的问题; 2、重点展示襄樊地区与 “ 三国 ” 有关的历 史知识 设计说明: 此活动设计目的在于激励学生热爱本土文化,从而热爱襄樊,激发学习兴趣。 8 / 11 活动四:评人物,各抒己见 1、我们先说曹操。说起曹操, “ 很容易就联想起戏曲舞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 依你之见呢? A、曹操能谋善断,很有眼光。 B、 “ 治世之英雄,乱世之奸贼 ” c、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D:曹操戎马一生,兼并群雄,统一北方,发展生产,功劳不可低估。 2、接下来我们再来评价一下诸葛亮。诸葛亮在后世人民的心中已达到神化的程度,成了忠诚和智慧的化身,甚至有 “ 诸葛近妖 ” 的说法。你该怎样看待诸葛亮? A、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B、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c、他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D、他帮刘备统一了西南地区,并采取措施使西南地区得到开发。 E、他是人,不是神。 活动要点: 1、老师提醒大家: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客观公正,树立科学的评价方法,要一分为二的看待,要看他一生的主流 ,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9 / 11 2、全班积极讨论交流,能有理有据的说出自己的观点, 设计说明: 此活动方案通过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培养学生辩证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由于学生阅读量和知识面相对较窄,此活动设计时,对人物评价特从几个方面进行提示,以此降低学习降度,更好达成情感目标落实。 活动五:谈感悟,学史增智 历史使人智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习三国历史后,你有什么感悟? 活动要点: 1、大家积极思考,大胆交流。 2、可从 以下几个方面多角度、全方位谈学习后的收获: 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得到启示: 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我得到启示: 从三国时吴国船队到达过台湾谈我的启示; 从对文艺作品中的诸葛亮、周瑜与历史上的诸葛亮、周瑜的比较中,我认识到什么; 纵观历史发展长河,你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什么。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尽可能自己总结归纳,形成历史知识体系)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分裂只是暂时的。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最后究竟是谁10 / 11 独霸天下,问鼎九州呢?我 们将在下一课学习。 随堂检测(请同学们认真做下面的问题,以检测本课的学习是否取得了成功) 1、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 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三顾茅庐 D、七擒孟获 2、三国时,第一个称皇帝的是: A、曹操 B、曹丕 c、刘备 D、孙权 3、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中播放了易中天的品三国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请问:历史上最早进入三国的时间是 A、 220 年 B、 221 年 c、 222 年 D、 229 年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 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 1)材料中的 “ 三国 ” 指哪三国? ( 2)材料中的 “ 周郎 ” 指的是谁?与他一同指挥战役的还有谁? 11 / 11 ( 3)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 名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