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电信CDMA网性能指标统计体系(软交换网)中国电信CDMA网性能指标统计体系(话务网V1.2)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二零零九年六月2中国电信CDMA网络指标统计体系目 录编制说明:11、报表1(配置信息报表)12、报表2(交换负荷和资源使用报表)13、报表3(无线负荷和资源使用报表)14、报表4(系统性能指标表)15、报表5(与用户行为有关的指标表)16、报表6(与接续无关的指标表)17、报表7(交换负荷数据表)18、报表8(交换性能数据表)19、报表9(用户行为数据表)110、报表10(无线负荷数据表)111、报表11(无线性能数据表)112、报表12(TMGW/GMGW性能统计表)1附录:无线容量计算办法1编制说明:由于CDMA移动网络中软交换设备的引入,CDMA网络组网结构、网元接口、消息信令等与原CDMA交换网相比有了较大变化,需要重新制定新的CDMA话务网性能指标统计体系,以客观反映网络实际,满足网络运营与维护的需要。中国电信CDMA网性能指标统计体系(话务网V1.0)(以下简称“话务网指标体系”)是在中国电信CDMA网络指标统计体系(试行)中第一部分“CDMA网络话务网络性能指标统计体系”(以下简称“话务网指标体系(试行)”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电信CDMA软交换网网络特点,修订完成,并单独编成一册,命名为中国电信CDMA网络性能指标统计体系(话务网V1.O)。与原“话务网指标体系(试行)”相比,主要修订内容有:一、增加内容:1、 配置信息报表中增加交换机IP接口配置指标、MGW接口配置、资源配置指标;2、 交换负荷与资源使用报表中增加交换机IP接口与链路负荷指标、MGW接口与链路负荷指标、MGW资源使用指标;3、 系统性能报表中增加与IP承载QoS相关的系统性能指标;4、 交换负荷数据表中增加与IP、SCTP、RTP负荷相关的数据指标;5、 交换性能数据表中增加IPQoS相关性能数据指标,及“HLR开机用户数”。6、 与接续无关的指标中,增加“通话中断率”7、 在指标编号前加CDMA话务网指标标识编号“C”。二、修改内容:1、 对交换性能数据表和系统性能报表中与交换SIP协议相关参数指标及说明进行修订。2、 对交换性能数据表中“被叫用户原因HLR查询失败次数”定义修订;将“话音接通次数”指标名称改为“话音应答次数”。3、 对无线性能数据表中“主叫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不含切换不含短信),被叫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不含切换不含短信),两个指标的统计点由MSC改到BSC。4、 对与用户行为有关的指标表中,“话音接通率”指标名称改为“话音应答率”。5、 将网间数据统计表修改为TMGW/GMGW性能统计表三、删除内容:1、删除与“交换机BHCA”、“网上发展用户数”、“短信”等相关指标。V1.1版本修订说明:一、增加内容:1、 系统性能指标表增加语音网络接通率指标。2、 交换性能数据表增加本局其他试呼次数、其他非本局落地试呼次数、本局被叫用户应答次数、HLR查询失败次数、多方业务其他分支试呼次数、呼叫冲突遇忙呼叫前转次数、延迟执行的无应答呼叫前转次数、SCP拒绝次数、主叫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MSC侧)。3、 用户行为数据表增加用户原因号码分析失败次数、本局主叫用户补充业务成功操作次数、主叫用户早释次数、本局被叫用户忙次数、本局被叫用户久叫不应次数、本局用户振铃早释次数、本局被叫用户拒接次数、本局终呼鉴权失败次数。二、修改内容:1、 与用户行为有关的指标表修改“用户早释比例”为“主叫用户早释次数(全局)/(CM Service Request次数+入局试呼次数)*100%”。2、 将用户行为数据表中,“主叫用户早释次数”名称改为“主叫用户早释次数(全局)”,定义由“被叫振铃之前”修改为“被叫振铃之前或触发智能业务时MSC/MSCe收到SCP发来的anlyzd、orreq或favail响应消息之前”。3、 将用户行为数据表中,“主叫用户受限次数”的定义修改为“统计因主叫业务信道分配成功后,主叫用户本身的原因限制呼叫或被拦截的次数,包括用户欠费、漫游限制、拨打限制字冠等原因引起的始呼受限。”三、删除内容:1、 系统性能指标表删除RTP收发缓冲溢出次数V1.2版本修订说明:1、将与用户行为有关的指标表中的“语音应答率”改为“系统应答率”。定义由:“语音应答次数/(CM Service Request次数+入局试呼次数)*100%”改为“系统应答次数/(CM Service Request次数+入局试呼次数)*100%”。2、在交换性能数据表中增加“系统应答次数”及其定义,修改“语音应答系数”的定义。3、在交换性能数据表中,删除重复的“HLR查询失败次数”4、增加指标计算公式中各数据项的编号。修 改 记 录 版 本 号 日 期修订人 描 述V1.02009-4-28刘桂玲、赵刚陆晓东、于化龙在原中国电信CDMA网指标统计体系(试行)基础上增加软交换相关统计指标,修改个别指标统计点;增删部份统计项。(见编制说明)V1.12009-6-3黄洪波、刘桂玲、李力卡、马金兰、陆晓东在V1.0版本增加语音网络接通率等相关统计指标。(见修改记录)V1.22009-6-22刘桂玲、于化龙、陆晓东在V1.0版本基础上,增加了“系统应答次数”,修改了“语音应答次数”的定义以及相关联的计算公式,增加计算指标编号等。(见修改记录)1、 报表1(配置信息报表)注:1、报表1取值为现网运行的设备(无论是否处于服务状态)在统计时段不需要更新硬件配置所能支持的指标值。2、报表1取值为全部现网运行的新老网元设备,如交换机包括MSC和MSCe。HLR包括HLR和HLRe等。 C1.1 交换机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交换机数量。C1.2 交换机容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交换机容量(所支持的用户数)。C1.3 交换机配置的BHCA值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交换机配置的BHCA值,包含始发、终接、转接等所有话音呼叫,数据业务,位置更新,短信和切换。 System BHCA ValueSystem Voice BHCA shall be calculated using the following formula:MscBhcaVce= pcarrsc23v + pcarrsc36v + Txxx4C1.4 交换机配置的2M端口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交换机的2M端口配置数量。C1.5 交换机配置的FE接口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交换机的FE接口配置数量。C1.6 交换机配置的GE接口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交换机的GE接口配置数量。C1.7 交换机配置的IP接口带宽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交换机配置的IP接口带宽,单位:字节/秒。C1.8 交换机配置的逻辑MSC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交换机配置的逻辑MSC数量。C1.9 VLR容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VLR容量。C1.10 HLR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HLR/HLRe数量。C1.11 HLR容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HLR/HLRe容量,指HLR/HLRe中可以存储的最大IMSI数量。C1.12 MGW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MGW数量。C1.13 MGW配置的2M端口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MGW的2M端口配置数量。C1.14 MGW配置的FE接口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MGW的FE接口配置数量。C1.15 MGW配置的GE接口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MGW的GE接口配置数量。C1.16 MGW配置的IP接口带宽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MGW配置的IP接口带宽。C1.17 MGW配置的TC资源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MGW的TC资源配置数量。C1.18 BSC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BSC数量。C1.19 基站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基站数量。C1.20 单载频基站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单载频基站数量。C1.21 双载频基站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双载频基站数量。C1.22 三载频基站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三载频基站数量。C1.23 四载频基站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四载频基站数量。C1.24 小区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小区数量。C1.25 单载频小区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单载频小区数量。C1.26 双载频小区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双载频小区数量。C1.27 三载频小区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三载频小区数量。C1.28 四载频小区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四载频小区数量。C1.29 微蜂窝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微蜂窝数量。C1.30 直放站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直放站数量。C1.31 信道单元配置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中信道单元配置数量。包括前向信道单元和反向信道单元(也即包括开销信道单元和业务信道单元)。C1.32 无线容量定义:统计实际运行的无线设备配置的无线容量(含软切换话务量),单位:爱尔兰。具体算法见附件C1.33 业务信道配置数定义:业务信道配置数,目前仅指支持语音业务信道配置数。对对称型配置的基站或扇区,取前项或反向的语音业务信道数。对非对称型配置的基站或扇区,取前反向中较小的语音业务信道数。开销信道所占的业务信道数暂时忽略不计。2、 报表2(交换负荷和资源使用报表)C2.1 VLR利用率定义: VLR登记用户数C7.1/VLR容量C1.9*100%。C2.2 HLR利用率定义:HLR生成用户数C7.3/HLR容量C1.11*100%C2.3 交换机2M端口使用率定义:交换机2M端口使用数C7.5/交换机配置的2M端口数量C1.4*100%C2.4 交换机FE接口使用率定义:交换机的FE接口使用数量C7.6/交换机配置的FE接口数量C1.5*100%C2.5 交换机GE接口使用率定义:交换机的GE接口使用数量C7.7/交换机配置的GE接口数量C1.6*100%C2.6 MGW的2M端口使用率定义:MGW的2M端口使用数量C7.8/MGW配置的2M端口数量C1.13*100%C2.7 MGW的FE接口使用率定义:MGW的FE接口使用数量C7.9/MGW配置的FE接口数量C1.14*100%C2.8 MGW的GE接口使用率定义:MGW的GE接口使用数量C7.10/MGW配置的GE接口数量C1.15*100%C2.9 MGW的IP端口带宽发送利用率定义:MGW的IP发送使用带宽C7.11/MGW配置的IP接口带宽C1.16C2.10 MGW的IP端口带宽接收利用率定义:MGW的IP接收使用带宽C7.12/MGW配置的IP接口带宽C1.16C2.11 MGW的TC资源使用率定义:MGW的TC资源占用数量C7.13/MGW配置的TC资源数量C1.17C2.12 HLR用户每户话务量定义:A接口话务量C7.14/HLR生成用户数C7.3C2.13 平均每次呼叫占用时长定义:A接口话务量C7.14*3600/主叫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不含切换不含短信)C11.4+被叫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不含切换不含短信)C11.6 C2.14 主叫比例定义:主叫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不含切换不含短信) C11.4/主叫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不含切换不含短信) C11.4+被叫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不含切换不含短信) C11.6*100%C2.15 HLR生成用户的开机率定义:根据HLR生成用户数计算的开机率。VLR开机用户数C7.2/HLR生成用户数C7.3*100%。C2.16 每户话务量(以VLR登记用户数计算)定义:A接口话务量C7.14/VLR登记用户数C7.1C2.17 开机率(以VLR登记用户数计算)定义:根据VLR登记用户数计算的开机率。VLR开机用户数C7.2/VLR登记用户数C7.1*100%3、 报表3(无线负荷和资源使用报表)C3.1 业务信道负载率定义:业务信道承载的话务量(含切换)C10.3/无线容量C1.32*100%注:无线容量的值可以由网管厂商根据设备商提供的载扇数量和类型计算。C3.2 软切换因子定义:业务信道承载话务量(含切换)C10.3-业务信道承载的话务量(不含切换)C10.4/业务信道承载话务量(不含切换) C10.4*100%C3.3 信道单元可用率定义:信道单元可用数量C10.1/信道单元配置数量C1.31*100%C3.4 业务信道拥塞率定义:业务信道拥塞次数C10.2/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含切换含短信)C11.10*100%C3.5 超忙小区比例定义:超忙小区数量C10.10/小区数量C1.24*100%C3.6 忙小区比例定义:忙小区数量C10.11/小区数量C1.24*100%C3.7 超闲小区比例定义:超闲小区数量C10.12/小区数量C1.24*100%C3.8 严重溢出基站比例定义:严重溢出基站数量C10.13/基站数量C1.19*100%C3.9 溢出基站比例定义:溢出基站数量C10.14/基站数量C1.19*100%4、 报表4(系统性能指标表)C4.1 系统接通率定义:交换系统接通率C4.2*无线系统接通率C4.4 C4.2 交换系统接通率 定义:出局试呼次数C8.2+语音寻呼请求次数C11.2/主叫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不含切换不含短信)C11.5+入局试呼次数C8.3-被叫用户原因HLR查询失败次数C8.13 *100%C4.3 语音网络接通率定义:被叫用户的呼通次数/有效试呼次数*100%被叫用户的呼通次数=本局被叫用户应答次数C8.17+本局被叫用户忙次数C9.13+本局被叫用户久叫不应次数C9.14+本局用户振铃早释次数C9.15+本局被叫用户拒接次数C9.16+本局终呼鉴权失败次数C9.17有效试呼次数=入局试呼次数C8.3+主叫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MSC侧)C8.22+本局其他试呼次数C8.15-出局试呼次数C8.2HLR查询失败次数C8.14-SCP拒绝次数C8.21-其他非本局落地试呼次数C8.16C4.4 无线系统接通率定义:无线系统接通率=主叫比例C2.14*主叫业务信道分配成功率(不含切换不含短信)C4.7+(1-主叫比例C2.14)*寻呼成功率C4.10*被叫业务信道分配成功率(不含切换不含短信)C4.8C4.5 局间系统接通率定义:(入局接通次数C8.6+出局接通次数C8.7)/(入局试呼次数C8.3+出局试呼次数C8.2)*100%C4.6 局间话音应答率定义:(入局应答次数C8.4+出局应答次数C8.5)/(来话试呼次数C8.10+出局试呼次数C8.2)*100%C4.7 主叫业务信道分配成功率(不含切换不含短信) 定义:主叫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C11.5/主叫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C11.4*100%C4.8 被叫业务信道分配成功率(不含切换不含短信) 定义:被叫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C11.7/被叫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C11.6*100%C4.9 业务信道分配成功率(含切换含短信) 定义: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C11.11/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C11.10*100%C4.10 寻呼成功率定义:寻呼响应次数C11.3/寻呼请求次数C11.1*100%C4.11 呼叫建立成功率 定义: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不含切换含短信)C11.9/呼叫尝试总次数C11.18*100%C4.12 交换机IP承载丢包率定义:交换机接收IP丢包数量C8.23/(交换机接收IP包总数C8.24+交换机接收IP丢包数量C8.23)*100%统计点:MSC/MSCeC4.13 RTP丢包率定义:接收RTP丢包数量C8.25/(接收RTP包总数C8.26+接收RTP丢包数量C8.25)*100%。统计点:MGWC4.14 RTP平均时延定义:统计周期内RTP协议层报文收发的平均时延。统计点:MGWC4.15 RTP平均抖动定义:统计周期内RTP协议层报文收发的平均抖动,单位:毫秒。统计点:MGW5、 报表5(与用户行为有关的指标表)C5.1 系统应答率定义:系统应答次数C8.8/(CM Service Request次数C8.1+入局试呼次数C8.3)*100%C5.2 来话应答率定义:入局应答次数C8.4/入局试呼次数C8.3*100%C5.3 用户早释比例定义:主叫用户早释次数(全局)C9.1/(CM Service Request次数C8.1+入局试呼次数C8.3)*100%C5.4 振铃早释比例定义:振铃早释次数C9.3/(CM Service Request次数C8.1+入局试呼次数C8.3)*100%C5.5 被叫用户忙比例定义:被叫用户忙次数C9.7/(CM Service Request次数C8.1+入局试呼次数C8.3)*100%C5.6 拨打号码为空号比例定义:拨打号码为空号次数C9.4/(CM Service Request次数C8.1+入局试呼次数C8.3)*100%C5.7 被叫用户拒接比例定义:被叫用户拒接次数C9.5/(CM Service Request次数C8.1+入局试呼次数C8.3)*100%C5.8 被叫用户久叫不应比例定义:被叫用户久叫不应次数C9.6/(CM Service Request次数C8.1+入局试呼次数C8.3)*100%C5.9 被叫用户关机比例定义:被叫用户关机次数C9.8/(CM Service Request次数C8.1+入局试呼次数C8.3)*100%C5.10 被叫用户受限比例定义:被叫用户受限次数C9.9/(CM Service Request次数C8.1+入局试呼次数C8.3)*100%6、 报表6(与接续无关的指标表)C6.1 位置更新成功率定义:位置更新成功次数C8.12/位置更新请求次数C8.11*100%C6.2 基站系统硬切换成功率定义: 基站系统硬切换成功次数C11.13/基站系统硬切换请求次数C11.12*100%C6.3 系统软切换成功率定义: 系统软切换成功次数C11.15/系统软切换请求次数C11.14*100%C6.4 业务信道掉话率定义: 业务信道掉话次数C11.16/主叫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不含切换不含短信)C11.5+被叫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不含切换不含短信)C11.7*100%C6.5 通话中断率定义:业务信道掉话次数C11.16/语音应答次数C8.9*100%C6.6 平均掉话间隔定义: 业务信道承载的话务量(不含切换)C10.4*60/业务信道掉话次数C11.16C6.7 坏小区比例定义:坏小区数量C11.17/小区数量C1.24*100%7、 报表7(交换负荷数据表)C7.1 VLR登记用户数定义:包括本地用户与漫游用户登记用户数。统计点为MSC/MSCeALU说明 (需要现场检查 CCO form,把” Service Measurement for Service-Allowed VLRs Feature 设为”Y”.) 计算公式: Need to use new method to collect data from DB, not use SM counts. C7.2 VLR开机用户数定义:系统VLR中平均开机用户数。统计点为MSC/MSCeALU说明 (需要现场检查 CCO form,把” Service Measurement for Service-Allowed VLRs Feature 设为”Y”.)Number of Average Active Subscribers per 1931 VLR shall be calculated using the followingActiveSub = emscts14 + vlrmsc3 计算公式:VLR开机用户数= emscts14 + vlrmsc3 计数器说明:emscts14 = Service Allowed VLRs (ECP MSCTS 14)vlrmsc3 = Service Allowed VLRs(VLRMSC 3)C7.3 HLR生成用户数定义:HLR生成用户数是指HLR/HLRe 中配置了完整用户属性(即有鉴权、MDN并与IMSI有对应关系)的用户数量。ALU: 阿朗新版OMC支持该指标。C7.4 HLR开机用户数定义:HLR中在正常使用状态的开机用户数。统计点:HLR/HLReALU: 阿朗现网版本HLR的OMC支持该指标,通过NbrDynamicSubs 参数上报给被向综合网管。但根据中国电信网运部的要求,NbrDynamicSubs 对应的指标是生成用户数,因此阿朗HLR在改动后, 不再支持这个参数上报。 需要定义相对应的北向接口参数来上报该参数。C7.5 交换机2M端口使用数定义:统计交换机2M端口实际使用数。(已做了相关开通数据的端口数)统计点为MSC/MSCe【ALU】不支持,不能区分交换机和MGW。C7.6 交换机FE接口使用数量定义:统计交换机的FE接口实际使用数,即已做了相关开通数据的端口数。统计点:MSC/MSCe【ALU】 无FE接口。C7.7 交换机GE接口使用数量定义:统计交换机的GE接口实际使用数,即已做了相关开通数据的端口数。统计点:MSC/MSCe【ALU】无GE接口。C7.8 MGW的2M端口使用数量定义:统计MGW的2M端口实际使用数,即已做了相关开通数据的端口数。统计点:MGWALU: MGW的2M端口配置在DFI和OFI上。统计DFI上的2M端口数:在5ESS终端执行“qudb-epdlt:proj=fac0eqst&fac1eqst;”,输出结果中SM-DLTU-DFI三列用于识别DFI板,一块DFI最多配置2个2M端口,分别是FAC0和FAC1,如果二者的状态都是“O”(Operation),说明2个2M端口都在使用,如果只有一个是“O”,就只有1个2M端口在使用。统计OFI上的2M端口数:在5ESS终端执行“qudb-eqlvc:proj=vceqstat;”,输出结果中SM-OIU-PG-STM1-HVC-VCGRP-VCMEM七列用于识别2M端口,如果其状态是“O”(Operation),则该2M端口在使用。C7.9 MGW的FE接口使用数量定义:统计MGW的FE接口实际使用数,即已做了相关开通数据的端口数。统计点:MGWALU:在5ESS终端执行“qudb-euphw:proj=channelg-phtype-1&-16;”,输出结果中“PHE2”和“PHE3”出现的次数就是FE接口使用数量。C7.10 MGW的GE接口使用数量定义:统计MGW的GE接口实际使用数,即已做了相关开通数据的端口数。统计点:MGWALU:在5ESS终端执行“qudb-euphw:proj=channelg-phtype-1&-16;”,输出结果中“PHE4”出现的次数就是GE接口使用数量。C7.11 MGW的IP发送使用带宽定义:统计周期内MGW的IP端口发送的字节数。单位:字节/秒。统计点:MGWALU: 计算公式:MGW的IP发送使用带宽 = (IPBH报告中的TXBYTE计数器+IPSHO报告中的TXBYTE计数器+NPH报告中的TXBYTE计数器)*1024+PHE报告中的XMTOCC计数器*1%*12.5M)/统计周期时长 计数器说明:TXBYTE: Kilobytes transmitted on ethernet link.XMTOCC: Bandwidth transmitting percent occupancy on ethernet link.C7.12 MGW的IP接收使用带宽定义:统计周期内MGW的IP端口接收的字节数。单位:字节/秒。统计点:MGWALU: 计算公式:MGW的IP接收使用带宽 = (IPBH报告中的RXBYTE计数器+IPSHO报告中的RXBYTE计数器+NPH报告中的RXBYTE计数器)*1024+PHE报告中的RCVOCC计数器*1%*12.5M)/统计周期时长 计数器说明:RXBYTE: Kilobytes received on ethernet link.RCVOCC: Bandwidth receiving percent occupancy on ethernet link.C7.13 MGW的TC资源占用数量定义: MGW在统计周期内占用的TC资源数量。统计点:MGWALUMGW的TC资源分为CV(Circuit Vocoder)、PV(Packet Vocoder)和SH(Speech Handler)三种。要求把TOTUSG计数器的单位配置为爱尔兰。 计算公式:MGW的TC资源占用数量=CVTGTT报告中的TOTUSG计数器 + PVTGTT报告中的TOTUSG计数器 + TGCOMP报告中的TOTUSG计数器 计数器说明:TOTUSG: Trunk group total usage. This count provides the sum of traffic and maintenance usage for the trunk group.C7.14 A接口话务量定义:指交换机的A接口完成话务量(包括MSC/MSCe间硬切换引起的A接口话务量)。触发点:从MSC/MSCe发出ASSIGNMENT REQUEST 消息开始,到收到BSC的CLEAR COMPLETE消息结束。统计点为MSC/MSCeTraffic load in A-Interface shall be calculated using the following formula:ATraffLoad_(pcarr6 pcarr8 + pcarr11 pcarr13 + pcarr12 pcarr14) /360ALU:CELL R30, R31 计算公式:A接口话务量= (pcarr6 pcarr8 + pcarr11 pcarr13 + pcarr12 pcarr14) /360 计数器说明:pcarr11 = Total 3G1X Voice CE Usage (CDMA-PAF-CARR 11)pcarr12 = Total SMS CE Usage (CDMA-PAF-CARR 12)pcarr13 = Secondary 3G1X Voice CE Usage (CDMA-PAF-CARR 13)pcarr14 = Secondary SMS CE Usage (CDMA-PAF-CARR 14)pcarr6 = 2G Total Traffic Channel Element Usage (CDMA-PAF-CARR 6)pcarr8 = 2G Traffic Channel Element Usage (Secondary Cell) (CDMA-PAF-CARR 8)From CELL R32 计算公式:A接口话务量= (pcarr6 pcarr8 + pcarr276 pcarr277 + pcarr278 pcarr279) /360 计数器说明:pcarr276 = 3G Total Fundamental Channel Element Usage - Voice call (CDMA-PAF-CARR 276)pcarr277 =3G Total Fundamental Channel Element Usage-2nd Cell Voice (CDMA-PAF-CARR 277)pcarr278 =3G Total Fundamental Channel Element Usage SMS (CDMA-PAF-CARR 278)pcarr279 = 3G Total Fundamental Channel Element Usage-2nd Cell SMS (CDMA-PAF-CARR 279)pcarr6 = 2G Total Traffic Channel Element Usage (CDMA-PAF-CARR 6)pcarr8 = 2G Traffic Channel Element Usage (Secondary Cell) (CDMA-PAF-CARR 8)C7.15 交换机IP流量定义:指交换机在单位周期内接收和发送的IP包字节总数。单位:字节/秒。统计点:MSC/MSCeALUMSCe上没有IP接口,SIP由MGW处理。 计算公式:交换机IP流量=(PHE报告中的RCVOCC计数器 + PHE报告中的XMTOCC计数器) *1%*12.5M/统计周期时长 计数器说明:RCVOCC: Bandwidth receiving percent occupancy on ethernet link.XMTOCC: Bandwidth transmitting percent occupancy on ethernet link.C7.16 交换机SCTP 流量定义:指交换机在单位周期内接收和发送的SCTP链路承载的消息字节总数。单位:字节/秒。统计点:MSC/MSCeALU MSCe和MGW都不支持SCTP。C7.17 MGW的RTP流量定义:指MGW在单位周期内接收和发送的RTP报文字节总数。单位:字节/秒。统计点:MGWALU: 计算公式:MGW的RTP流量=(RTP报告中的RCVOCT计数器 + RTP报告中的XMTOCT计数器) *1024/统计周期时长 计数器说明:RCVOCT: This counter is incremented by number of kilobytes in each RTP frame received from measured packet group.XMTOCT: This counter is incremented by number of kilobytes sent in each RTP frame transmitted by measured packet group.C7.18 交换机主处理器平均负荷定义:对于集中控制方式的交换设备,填报主处理器忙时的平均负荷;对于分散式处理的交换设备,填报本系统内最关键的处理单元中最忙的一个处理器的平均负荷情况。对负荷分担方式的多个处理机填多个处理机忙时的平均负荷。统计点为MSC/MSCeALU: The CDN Report shall include the following item:CDN CPU Occupancy=cdnlcnt1*1%This is both a CDN level count and an ECP level metric. 计算公式:ALU设备使用CDN主处理器的负荷填报此项指标。对多个CDN取平均值。交换机主处理器负荷 cdnlcnt1*1% 计数器说明:cdnlcnt1 = CDN (Call Processing / Database Node ) Real Time (Processor Occupancy in Percentage)C7.19 MGW主处理器平均负荷定义:对于集中控制方式的设备,填报主处理器忙时的平均负荷;对于分散式处理的设备,填报本系统内最关键的处理单元中最忙的一个处理器的平均负荷情况。对负荷分担方式的多个处理机填多个处理机忙时的平均负荷。统计点:MGWALU: 计算公式:MGW主处理器平均负荷=SMCOMP的OCCUP计数器*1% 计数器说明:OCCUP: Percentage of processor occupancy. This count provides the total time (in seconds) the processor is doing essential work (processing calls). This measurement is taken on a per SM basis.8、 报表8(交换性能数据表)C8.1 CM Service Request次数定义:各种用户发起的话音试呼总次数之和。触发点:MSC/MSCe收到的用户从BSC发来的”CM Service Request”消息。统计点为MSC/MSCeALU:Number of CM Service Request calculated using the following formula:CMServiceReq_= pcarrsc23v + pcarrsc36v 计算公式:CM Service Request次数= pcarrsc23v + pcarrsc36v 计数器说明:pcarrsc23v = 2G CDMA Origination Seizures 8K+SMV|13K|EVRC (CDMA-PAF-CARR-SC 23)pcarrsc36v= 3G Origination Seizures 8K+SMV|13K|EVRC (CDMA-PAF-CARR-SC 36)C8.2 出局试呼次数定义:统计MSC/MSCe去话中继上发到其它局向的”IAM(IAI)” 、”INVITE”消息。不包含直接触发给彩铃/炫铃平台和外挂IP平台的”IAM(IAI)”、”INVITE”消息。不包含切换产生的”IAM(IAI)”消息。统计点为MSC/MSCeALU说明 只选择话音中继(不包括LOOP AROUND中继), 并且排除到炫铃中心的中继(前提是到炫铃中心的中继是独立的) 计算公式:出局试呼次数= cssrcnt 20 +cssrcnt21 计数器说明:C8.3 入局试呼次数定义:统计MSC/MSCe来话中继上收到其它局向发来的”IAM(IAI)” 、”INVITE”消息,不含切换。统计点为MSC/MSCeALU说明 只选择话音中继(不包括LOOP AROUND中继). 计算公式:入局试呼次数= cssrcnt 3+ cssrcnt 18 计数器说明:C8.4 入局应答次数定义:统计MSC/MSCe发到其它局向的”ANC”( ANM)消息或ANN”消息、”200OK”消息,不含切换。统计点为MSC/MSCe 计算公式:入局应答次数=计数器说明:Number of ANC message or “200OK” message sent shall be calculated using the followingformula:ANCSent = IANS + IANSC8.5 出局应答次数定义:统计MSC/MSCe收到其它局向发来的”ANC”消息或带有计费标志的”ANM”消息、”200OK”消息,不含切换。统计点为MSC/MSCeALU说明 只选择话音中继(不包括LOOP AROUND中继). 计算公式:出局应答次数= Number of ANC message or “200OK” message receipt shall be calculated using the followingformula:ANCReceived= OANS + OANS 计数器说明:C8.6 入局接通次数定义:统计MSC/MSCe发到其它局向的”ACM”消息或REL的cause值为”用户忙” 、SIP的”180”消息或”486”busy消息。不包括切换。统计点为MSC/MSCeALU说明 只选择话音中继(不包括LOOP AROUND中继), 不支持SIP “486” busy消息。 计算公式:入局接通次数= ISATTMP + INSBBSY + IRINGING 计数器说明:ISATTMP = Trunk group incoming successful attempts. (ISUP)INSBBSY= Incoming subscriber busy. (ISUP)IRINGING = Number of incoming calls in ringing state. (SIP)C8.7 出局接通次数定义:统计MSC/MSCe收到其它局向发来的”ACM”消息,或”SLB”、”STB”消息,或REL的cause值为”用户忙”、SIP的”180”消息或”486”busy消息。不包含直接从彩铃/炫铃平台和外挂IP平台收到的”ACM”消息。不包括切换。统计点为MSC/MSCeALU说明 只选择话音中继(不包括LOOP AROUND中继), 并且排除到炫铃中心的中继(前提是到炫铃中心的中继是独立的),不支持“486”busy 消息。 计算公式:出局接通次数= OSATTMP + (SBBSY INSBBSY) + ORINGING 计数器说明:OSATTMP = Trunk group outgoing successful attempts. (ISUP)SBBSY = Subscriber Busy. The number of ineffective attempts per trunk group which are attributable to busy status of terminating subscriber. (ISUP)INSBBSY= Incoming subscriber busy. (ISUP)ORINGING = Number of outgoing calls in ringing state.(SIP)C8.8 系统应答次数定义:指MSC/MSCe接收的各种话音应答总次数之和。包括紧急呼叫和呼叫转接的应答次数。触发点:始发和转接呼叫时,统计MSC/MSCe收到落地局回送的”ANC”或带有计费标志的 “ANM”消息、”200OK”消息。终结呼叫时,统计从被叫BSC收到 “CONNECT”消息。统计点为MSC/MSCeALU说明在开发中,2009年底支持.Number of Voice Calls Answered shall be calculated using the following formulaCallAns= IANS+OANS + IANS+OANSC8.9 语音应答次数定义:指MSC/MSCe接收的除转接应答、小秘书台类的增值业务应答外的各种话音应答总次数之和。触发点:始发时,统计MSC/MSCe收到落地局回送的”ANC”或带有计费标志的 “ANM”消息、”200OK”消息。终结呼叫时,统计从被叫BSC收到 “CONNECT”消息。ALU说明在开发中,2009年底支持。 System Incoming Call Attempts shall be calculated using the following formula:InCallAtt= ISEIZE + IATTC8.10 来话试呼次数定义:指本地区所有MSC/MSCe局间中继上收到的话音试呼总次数。包括紧急呼叫,呼叫转接试呼次数。触发点:统计MSC/MSCe来话中继上收到其它局向发来的”IAM(IAI)”消息、”INVITE”消息,包括紧急呼叫,呼叫转接试呼次数。不包含所有切换的请求次数。若MSC兼GMSC时,不包含GMSC对HLR/HLRe的查询失败次数,即不包含GMSC由局间中继上触发的查询HLR/HLRe时用户关机、停机、错号、呼叫限制、被叫忙等的失败次数(注:失败次数中不包含寻呼失败的情况)。统计点为MSC/MSCeALU说明 只选择话音中继(不包括LOOP AROUND中继)。 计算公式:来话试呼次数= cssrcnt 3+ cssrcnt 18 计数器说明:C8.11 位置更新请求次数定义:MSC/MSCe/VLR收到的位置登记请求的总次数。包括开/关机(含隐含)、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肇庆市怀集县卫生健康局赴高校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年西藏自治区烟草专卖局(公司)招聘(29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广东省连州市赴高校设点面向社会招聘编制教师37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黑龙江鹤岗市北三峡食品有限公司招聘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机关服务中心招聘编外聘用人员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广东东莞麻涌镇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招聘7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春季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4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湖南岳阳市平江县第四人民医院公开招聘临聘人员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贵州民族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8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招聘高层次人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中学窗帘采购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文件)
- 渔政执法快艇管理办法
- 2025年中远海运集团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0光纤电缆(光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高桩码头施工培训课件
- 2025年Bio-based+100+生物基材料创新应用案例
- 中通规章管理制度
- 城市地理学第二版第三章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章城市化原理课件
- 现代文献检索与利用3-文献检索技术
- 2025年(广东省协会 )房屋安全检测鉴定技术培训-机考历年真题考前冲刺题
- 汉服文化知识普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