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V)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14 O-16 Na-23 S-32 Ba-137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1. 高一入学体检时,小亮体检的血液化验单中,出现了如下图所示的体检指标。表示该体检指标的物理量是()A. 溶解度 B. 摩尔质量 C. 质量分数 D. 物质的量浓度【答案】D【解析】分析:A溶解度的单位是g;B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C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无单位;Dmmol/L是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详解:A溶解度的单位是g,不是mol/L,A错误;B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B错误;C质量分数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无单位,C错误;D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mmol/L是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D正确;答案选D。2. 下列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的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纤维素葡萄糖 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B. 淀粉葡萄糖 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C. 蛋白质氨基酸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人体生长发育)D. 油脂甘油和高级脂肪酸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答案】A【解析】分析:A人体内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B淀粉最终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氧化为人体提供能量;C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氨基酸能合成人体所需蛋白质;D油脂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是人体基本营养物质。详解:A纤维素不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人体内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它在人体内主要是加强胃肠蠕动,有通便功能,A错误;B淀粉最终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被氧化能释放出能量维持生命活动,B正确;C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氨基酸能合成人体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的蛋白质,C正确;D油脂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甘油和高级脂肪酸能被氧化释放能量,D正确;答案选A。3.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 氧化钙与水反应B. 铝条与稀盐酸反应C. 稀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D. NH4Cl晶体与Ba(OH)28H2O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和铝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少数分解反应以及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据此解答。详解:A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该反应是放热反应,A错误;B铝条与稀盐酸反应属于金属与酸反应类型,为常见的放热反应,B错误;C稀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属于中和反应,反应为放热反应,C错误;DBa(OH)28H2O与NH4Cl晶体混合反应是吸热反应,在反应中吸收热量,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热量变化,学生应注重归纳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吸热或放热的反应,对于特殊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的要熟练记忆来解答此类习题,题目难度不大。4. 下列气体溶于水,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是 ( )A. SO2 B. NH3 C. NO2 D. CO2【答案】C【解析】分析:发生的反应中,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详解:A二氧化硫溶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B氨气溶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二氧化氮溶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D二氧化碳溶于水反应生成碳酸,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答案选C。5. 某烷烃的结构为: ,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A. 2,4二甲基3乙基己烷 B. 3异丙基4甲基已烷C. 2甲基3,4二乙基戊烷 D. 3甲基4异丙基已烷【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烷烃的系统命名法,选择最长碳链为主链,当主链有多条时,以取代基简单的为主链;称某烷;编号位,定支链,所以该烃的名称是2,4 -二甲基 -3-乙基己烷 ,答案选A。考点:考查烷烃的命名6.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甲基的电子式; Cl的结构示意图:;乙烯的分子式:CH2=CH2 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Cl;乙酸分子的比例模型:;氯乙烷的结构式: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甲基含有9个电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个;CH2=CH2表示乙烯的结构简式: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比例模型是一种与球棍模型类似,用来表现分子三维空间分布的分子模型。球代表原子,球的大小代表原子直径的大小,球和球紧靠在一起;用短线“”表示原子之间所形成的一对共用电子进而表示物质结构的式子称为结构式。详解:碳原子多一个电子,甲基的电子式应该为,错误;Cl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结构示意图为,错误;乙烯的分子式C2H4,结构简式为CH2=CH2,错误;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质量数为37,质子数为17,可表示为,正确;该模型是乙酸的球棍模型,错误;氯乙烷分子中有1个Cl原子,结构式为,错误;答案选A。7. 一定条件下,乙烷发生分解反应: C2H6 C2H4H2。一段时间后,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这说明()A. 反应完全停止 B.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反应物消耗完全 D. 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一定程度,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不等于零),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平衡。8. 氢气是人类最理想的能源。已知在25 、101 kPa下,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142.9 kJ,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2H2O2 = 2H2O; H142.9 kJmol1B. 2H2(g)O2(g)=2H2O(l); H142.9 kJmol1C. 2H2(g)O2(g)=2H2O(l); H571.6 kJmol1D. 2H2(g)O2(g)=2H2O(l); H571.6 kJmol1【答案】C【解析】分析:25、101kPa下,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142.9kJ,则4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1.6kJ热量,热化学方程式应为2H2(g)+O2(g)2H2O(1)H=-571.6 kJmol-1,以此解答该题。详解:4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1.6kJ热量,A、4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571.6kJ,不是142.9kJ,同时物质聚集状态未标注,选项A错误;B、4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571.6kJ,不是142.9kJ,选项B错误;C、4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1.6kJ热量,放热时焓变值为负值,物质聚集状态标注,选项C正确;D、4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571.6kJ,放热时焓变值为负值,选项D错误; 答案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及系数的含义,注意焓变的正负和物质的状态。9. 反应:2A(g)+3B(g)C(g)+4D(g),速率最快的是()A. v(C)=0.1molL-1s-1 B. v(B)=4.0 molL-1min-1C. v(A)=2.0molL-1min-1 D. v(D)=0.3molL-1s-1【答案】A【解析】分析: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反应速率越快,注意单位保持一致。详解:A.v(C)/1=0.1molL-1s-1=6.0 molL-1min-1;B.v(B)/3=4.0/3 molL-1min-1=4/3 molL-1min-1;C.v(A)/2=2.0/2 molL-1min-1=1.0 molL-1min-1;D.v(D)/4=0.3/4 mol/(Ls)=0.075 mol/(Ls)=4.5 molL-1min-1;所以反应速率快慢为:v(C)v(Dv(B)v(A)。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理解把握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注意比值法应用及单位统一,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10. 下列物质中不能用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直接化合制得的是( )A. CuO B. FeC13 C. CuS D. FeS【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化学反应解答。详解:A. 铜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uO,A不符合;B. 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13,B不符合;C. 硫的非金属性较弱,铜与硫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u2S,不能直接得到CuS,C符合;D. 硫的非金属性较弱,铁与硫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FeS,D不符合。答案选C。11. 含硫酸的三氧化铬(CrO3)遇酒精(C2H5OH)后,其颜色会从红色变成蓝绿色,利用这个现象可判断汽车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反应式为:2CrO3+3C2H5OH+3H2SO4Cr2(SO4)3+3CH3CHO+6H2O,此反应中,硫酸作( )A. 氧化剂 B. 酸化剂 C. 还原剂 D. 催化剂【答案】B【解析】分析:2CrO3+3C2H5OH+3H2SO4Cr2(SO4)3+3CH3CHO+6H2O中,Cr元素的化合价由+6价降低为+3价,乙醇中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以此来解答。详解:2CrO3+3C2H5OH+3H2SO4Cr2(SO4)3+3CH3CHO+6H2O中,只有Cr、C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三氧化铬是氧化剂,乙醇是还原剂,硫酸参与反应转化为硫酸盐,则硫酸在反应中作酸化剂。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价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12.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元素周期表共18列,从左到右的第十七列为卤族元素B. 副族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C. 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D. 在过渡元素中,人们可以寻找到各种优良的催化剂和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答案】C【解析】分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分析;B、副族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C、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能力越强;D、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制造催化剂元素及制造高温、耐腐蚀合金材料。详解:A、元素周期表中第8、9、10三列属于第族,所以从左到右的第十七列为卤族元素,A正确;B、所有的非金属元素都是主族元素或0族元素,副族元素都是金属元素,B正确;C、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能力越强,越难失电子,C错误;D优良的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如制造火箭、飞机的钛、钼等元素)大多属于过渡元素,D正确。答案选C。13. 近20年来,同位素分析法在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中获得广泛应用;如在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2H、13C、15N、18O、34S等常用作环境指示物。下列有关说正确的是 ( )A. 34S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B. 1H218O的摩尔质量为20g/molC. 13C和15N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差2D. 2H+的核外电子数为2【答案】B【解析】分析:A利用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来计算; B1H218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8=20;CC原子的质子数为6,N原子的质子数为7;D2H+的核外电子数为0。详解:A34S原子核内中子数为34-16=18,A错误; B1H218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8=20,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则1H218O的摩尔质量为20g/mol,B正确;CC原子的质子数为6,N原子的质子数为7,则13C和15N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差7-6=1,C错误;DH元素的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失去一个电子变为2H+,则其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0,D错误。答案选B。14. 以下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反应必须满足:原料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全部转化成所需要的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常见的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符合要求,据此进行解答。详解:ACHCH+HClCH2=CHCl中反应物的所有原子都转化成目标产物,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A不选;B中反应物的所有原子都转化成目标产物,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B不选;C为取代反应,反应物中所有原子没有完全转化成目标产物,不满足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C选;DCH2=CH2+HClCH3CH2Cl为加成反应,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所有原子都转化成目标产物,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D不选;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绿色化学的概念及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的要求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掌握常见有机反应类型的特点。15. 下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冰醋酸B. 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C. 在试管A中应加几块碎瓷片以防止A中的液体加热时发生暴沸D. 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b中液体分为两层,上层为有香味无色油状液体【答案】A【解析】A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加入药品时,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先加入乙醇再加入浓硫酸和乙酸,故A错误;B由于混合物中含有乙醇和乙酸,易溶于水,易生产倒吸,实验时导管不能插入到液面以下,故B正确;C为防止液体暴沸,应加入碎瓷片,故C正确;D乙酸乙酯无色,具有香味,且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振荡后上层为有香味无色油状液体,故D正确;故选A。点睛:明确实验原理和乙酸乙酯的性质是解题关键,实验室用乙醇在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制备乙酸乙酯,加入药品时,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先加入乙醇再加入浓硫酸和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由于混合物中含有乙醇和乙酸,易溶于水,易生产倒吸,实验时导管不能插入到液面以下,为防止液体暴沸,应加入碎瓷片。二、不定项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答案,每小题3分,共18分)1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元素周期表中A族的锂(Li)是最轻的金属,也是活动性极强的金属,是制造电池的理想物质。B. 碱金属元素的原子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熔沸点依次降低和密度依次增大C. 开发氢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是践行低碳生活的有效途径D. 石油的裂化和裂解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汽油和更优质的汽油【答案】BD【解析】分析:A.Li密度小,位于周期表第A族,较活泼;B.钠的密度大于钾;C.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很少污染;D.根据裂化和裂解的原理解答。详解:A. Li密度小,位于周期表第A族,较活泼,且单位质量提供的电能较大,是制造电池的理想物质,A正确;B. 碱金属元素的原子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熔沸点依次降低,但钠的密度大于钾,B错误;C. 氢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均是新能源,所以开发氢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是践行低碳生活的有效途径,C正确;D. 裂化是在一定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裂解是采取比裂化更高的温度,使石油分馏产物中的长链烃断裂成乙烯、丙烯等短链烃的过程,因此石油的裂解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汽油和更优质的汽油,D错误。答案选BD。17. 据报道发现了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七横行、第十七纵列元素的一种原子,该原子的质量数为280,则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A. 162 B. 163 C. 164 D. 165【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计算。详解:据报道发现了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七横行、第十七纵列元素的一种原子,由于第七周期如果排满,则最后一种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18,则该原子的质子数是117,该原子的质量数为280,因此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80117163。答案选B。18. 根据如图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除去粗盐中杂质Mg2+、SO42-、Ca2+,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B. 从能量转换角度看,氯碱工业中的电解饱和食盐水是一个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C. 从第步到第步的目的是为了浓缩D. 在过程中SO2被氧化【答案】CD【解析】分析:海水蒸发溶剂得到粗盐和母液,粗盐通过精制得到精盐,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母液加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和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母液通入氯气氧化溴离子为溴单质,被二氧化硫吸收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溴化氢,富集溴元素,通入氯气氧化溴化氢为溴单质得到高浓度的溴,据此解答。详解:ACa2用碳酸钠除去,Mg2用氢氧化钠除去,SO42用氯化钡除去,过滤后加入盐酸酸化。但由于过量的氯化钡要用碳酸钠来除,所以碳酸钠必需放在氯化钡的后面,而氢氧化钠可以随意调整,如果在过滤沉淀前加入过量BaCl2溶液,稀盐酸不能除去氯化钡溶液,所以会产生新杂质,A错误;B根据电解原理分析,电解饱和食盐水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错误;C溴离子被氧化为溴单质后,被二氧化硫吸收生成溴离子,加入氧化剂氧化溴离子为溴单质,富集溴元素,从第步到第步的目的是为了浓缩,C正确;D在过程中发生反应:SO2+Br2+2H2OH2SO4+2HBr,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6价,所以二氧化硫被氧化,D正确;答案选CD。19. 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Xm+、bYn+、cZn和dWm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若mn,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元素的原子序数:abcd ab=nm原子半径:XYZW 离子半径:Yn+Xm+WmZn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WZ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Xm+、bYn+、cZn和dWm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a-m=b-n=c+n=d+m,若mn,则原子序数大小顺序是:abcd,结合离子所得电荷可知,X、Y为金属元素,Z、W为非金属元素,且X、Y位于Z和W的下一周期。结合元素周期律解答该题。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bcd,正确;由a-m=b-n可知,a-b=n+m,错误;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YXWZ,错误;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Wm-Zn-Yn+Xm+,错误;非金属性越强,相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ZW,则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WZ,正确。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关键明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注意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掌握,难度中等。20. 如图是甲醇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提供质子(H+)和电子。电子经外电路、质子经内电路到达另一极与氧气反应。电池总反应式为:2CH3OH+3O2 2CO2+4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左边的电极为电池的负极,a处通入的是甲醇B. 每消耗3.2 g氧气转移的电子为0.4 molC. 电池负极的反应式为:CH3OH + H2O 6e CO2+ 6H+D. 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答案】D21. 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Y可以是葡萄糖B. 途径所用混酸中H2SO4与HNO3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32C. 相对于途径、,途径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D. 1 mol CuSO4在1100 所得混合气体X中O2为0.75 mol【答案】D【解析】分析:由制备流程可以判断中发生3Cu+8H+2NO3-=3Cu2+2NO+4H2O,中发生2Cu+O2=2CuO、Cu+H2SO4(稀)=CuSO4+H2O;1100下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S、O元素的化合价也发生变化,反应为2CuSO4Cu2O+SO2+O2,Y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氧化亚铜,可以知道Y具有还原性,为含-CHO的有机物,以此来解答。详解:A.葡萄糖含有醛基,能被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氢氧化铜被还原为氧化亚铜,所以Y可为葡萄糖,A正确;B.如途径用混酸,Cu与混酸反应离子反应为3Cu+8H+2NO3-=3Cu2+2NO+4H2O,从方程式知,硝酸根离子由硝酸提供,氢离子由硝酸和硫酸提供,所以硝酸为2mol时,硫酸为3mol,因此所用混酸中H2SO4与HNO3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32,B正确;C.相对于途径、,途径的优点是制取等质量胆矾需要的硫酸少、途径无污染性气体产生,所以途径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C正确;D.根据2CuSO4Cu2O+SO2+O2可知1molCuSO4在1100分解,所得混合气体X中O2为0.5mol,D错误。答案选D。点睛:本题通过硫酸铜的制备,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B、D为易错点,做题时要抓住反应实质,判断硝酸与硫酸的物质的量之比利用好离子反应方程式,另外还要注意框图之间各物质的转化与联系。三、简答题(共计 5小题)22. 某原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看到b极上有红色金属析出,回答下列问题:若a、b是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则活动性a_b(填、或);电路中的电子从_经导线流向_(填a或b);溶液中的SO42向_极移动(填a或b);若两电极分别是Al和C,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答案】 (1). (2). a (3). b (4). a (5). Al3e=Al3【解析】分析:某原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看到b极上有红色金属析出,说明b电极上铜离子放电析出金属铜,b为正极,a是负极,据此解答。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b为正极,a是负极,则若a、b是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则活动性ab;负极失去电子,则电路中的电子从a经导线流向b;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则溶液中的SO42向a极移动;若两电极分别是Al和C,则负极是铝,铝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Al3e=Al3。23. 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仅含有一种金属元素,A和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C和E在周期表中相邻,且C、E同主族。B、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D的原子核外电子数,A和C可形成两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C、D、E三种原子对应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填具体离子符号);由A、B、C三种元素按423组成的化合物所含的化学键类型属于_。固体物质M由A和B以原子个数五比一组成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该物质适当加热就分解成两种气体。则M 电子式为_,受热分解所得气体化学式是_和_。(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的单质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_。(3)A、C两元素的单质与熔融K2CO3组成的燃料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_。(4)可逆反应2EC2(气)C2(气)2EC3(气)在两个密闭容器中进行,A容器中有一个可上下移动的活塞,B容器可保持恒容(如图所示),若在A、B中分别充入1 mol C2和2 mol EC2,使反应开始时的体积V(A)V(B),在相同温度下反应,则达平衡所需时间:t(A)_t(B)(填“”、“”、“”或“无法确定”)。【答案】 (1). S2O2Na (2). 共价键和离子键 (3). (4). NH3 (5). H2 (6). 2Al2OH2H2O2AlO23H2 (7). H22eCO32CO2H2O (8). 【解析】分析: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仅含有一种金属元素,A和C可形成两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则A为H元素、C为O元素,二者形成的液态化合物为H2O、H2O2,A和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二者同主族,结合原子序数可知,D为Na;B、C和E在周期表中相邻,且C、E同主族,B、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D的原子核外电子数,则B、C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5、6,可推知B为N元素、C为O元素、E为S元素,据此解答。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为H,B为N,C为O,D为Na,E为S。则(1)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S2O2Na;由H、N、O三种元素按423组成的化合物为NH4NO3,含有离子键、共价键。固体物质M由A和B以原子个数五比一组成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因此该物质是氢化铵,化学式为NH4H,电子式为。该物质适当加热就分解成两种气体,根据原子守恒可知气体是氢气和氨气,化学式分别是NH3、H2。(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其单质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3)氢气、氧气与熔融K2CO3组成的燃料电池,氢气在负极放电,在熔融碳酸钾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与水,负极反应式为H22eCO32CO2H2O;(4)可逆反应2SO2(气)O2(气)2SO3(气)在两个密闭容器中进行,A容器中有一个可上下移动的活塞,即保持恒压,B容器可保持恒容(如图所示),若在A、B中分别充入1 mol氧气和2 molSO2,使反应开始时的体积V(A)V(B),在相同温度下反应。A中压强不变,由于正反应体积减小,因此B中压强减小,故A反应速率更快,达平衡所需时间更短,即t(A)t(B)。点睛:本题比较综合,以元素推断为载体考查结构与位置关系、半径比较、原电池、化学计算、化学平衡移动等,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需要学生对知识全面掌握,注意书写电极反应式时要注意电解质溶液的性质以及是不是熔融的电解质等。24. xx春节,京津冀及周边区域遭遇“跨年”雾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消除氮氧化物污染是研究方向之一。(1)用CH4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H2O(g)H2O(l) HA kJmol-1 2N2(g)CO2(g)2H2O(g)CH4(g)4NO(g) H+B kJmol-1 CH4(g)4NO2(g)4NO(g)CO2(g)2H2O(g) HC kJmol-1请写出CH4(g)与NO2(g)反应生成N2(g)、CO2(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_。(2)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C(s)2NO(g)N2(g)CO2(g)。某研究小组向恒容密闭容器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恒温(T0C)条件下反应。下列说法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标志的是_。A活性炭的质量 Bv正(N2)2v逆(NO)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E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F容器内CO2的浓度保持不变【答案】 (1). CH4(g)2NO2(g)N2(g)CO2(g)2H2O(l) H(4A+B+C)/2kJmol-1 (2). ADEF【解析】分析:(1)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然后书写热化学方程式;(2)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据此判断。详解:(1)已知: H2O(g)H2O(l) HA kJmol-1 2N2(g)CO2(g)2H2O(g)CH4(g)4NO(g) H+B kJmol-1 CH4(g)4NO2(g)4NO(g)CO2(g)2H2O(g) HC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4)/2即得到CH4(g)与NO2(g)反应生成N2(g)、CO2(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NO2(g)N2(g)CO2(g)2H2O(l) H(4A+B+C)/2 kJmol-1;(2)A活性炭的质量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A正确;Bv正(N2)2v逆(NO)不满足反应速率之比是化学计量数之比,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B错误;C反应前后体积,压强始终不变,则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D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容积始终是不变的,但质量是变化的,则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正确;E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混合气的质量和混合气的总的物质的量的比值,物质的量不变,但质量是变化的,所以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E正确;F容器内CO2的浓度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F正确。答案选ADEF。25. I 含碳原子数最少且存在同分异构体的烷烃的分子式是_,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_。II从煤和石油中可以提炼出化工原料A和B,A是一种果实催熟剂,它的产量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是一种比水轻的油状液体,B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回答下列问题:(1)B的结构简式_。(2)与A相邻的同系物C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反应类型:_。(3)B与浓硫酸和浓硝酸在5060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反应类型:_。III已知乙烯能发生以下转化:(1)C中含官能团名称_;(2)写出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反应类型:_。(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 (1). C4H10 (2). CH3CH2CH2CH3、CH3CH(CH3)2 (3). (4). CH2=CHCH3+Br2CH2BrCHBrCH3 (5). 加成反应 (6). (7). 取代反应 (8). 醛基 (9).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10).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11). 【解析】分析:I烷烃分子中从丁烷开始出现同分异构体。III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是乙醇,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C是乙醛,B与D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则D是乙酸,据此解答。详解:I烷烃中碳原子数目3的烷烃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现象,即CH4、C2H6、C3H8都无同分异构体,从丁烷开始才出现同分异构体,丁烷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分别是CH3CH2CH2CH3、CH3CH(CH3)2;II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为CH2=CH2,B的分子式为C6H6,B为苯,则(1)B是苯,结构简式为。(2)与A相邻的同系物C是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2=CHCH3+Br2CH2BrCHBrCH3;(3)B与浓硫酸和浓硝酸在5060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III根据以上分析可知B为乙醇,C为乙醛,D为乙酸,则(1)C为乙醛CH3CHO,乙醛中含有的官能团为醛基;(2)B为乙醇,D为乙酸,乙醇和乙酸通过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录音专业面试题及答案
- 风险管理专业试题及答案
- 专业认知试题及答案
- 护理专业实务试题及答案
- 运筹专业试题及答案
- 甘肃省金太阳2026届高三9月开学联考(26-1002C)生物(含答案)
- 配电运行专业试题及答案
- 贵州省惠水民族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 美国农场施工方案
- 女性穿搭活动方案策划
- 2025保安员考试基础知识应知应会试题+答案
- DL-T 2563-2022 分布式能源自动发电控制与自动电压控制系统测试技术规范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高频词汇1500
- 高职《高等数学》说课稿
- 预防青少年犯罪课件
- TSZUAVIA 009.1-2019 多旋翼无人机系统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1部分:通用要求
- GB/T 13993.2-2002通信光缆系列第2部分:核心网用室外光缆
-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第3章-接续设备
- 五年级上册英语课件-Unit 4《Hobbies》|译林版
- 国际商务文化与礼仪课件
- 人工智能导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