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莲山课 件 m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一)童趣 一、词语积累 (一)常规词语 余 我。 童稚 (zh)幼小。稚,幼小。 秋毫 秋天鸟类新生出的纤细羽毛。比喻最细微的事物。毫,细毛。 故 所以。 物外 超出事物本身。 私 暗自,暗暗的。 拟作 比作。拟,比,比拟。 向 接近。 昂首 抬头。昂,抬。 项 颈,脖颈。 素帐 未染色的帐子。 徐 慢慢地。 观 看,观赏。 果 果真。 唳( l) 鸟鸣。 怡( y)然 安适、愉快的样 子。 定神 使精神安定。 以 为 把 当作 。 砾( l) 碎石、碎瓦。 壑 (h)坑谷、深沟。 神游 游览于假想境界中,愉快而满足。 兴 兴趣。 盖 有 “ 原来 ” 的意思。 为( wi) 被。 方 正。 鞭 用鞭子打。 数十 几十。 驱 赶,驱逐。 (二)通假字 强 通 “ 僵 ” ,僵硬的意思。 (三)成语 明察秋毫 明,视力。察,看清。本来形容目光敏锐,连最微小的东西也看得清。后形容人洞察事理。 怡然自得 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怡然称快 形容内2 / 12 心十分快意。 庞然大物 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夏蚊成雷 夏天蚊子的声音像雷声一样,形容蚊子很多。二、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浮生六记 闲情记趣。作者沈复,清代文学家。 三、整体把握本文围绕 “ 物外之趣 ” 记叙了童年时的几件趣事:一是把蚊子成雷当作 “ 群鹤舞于空中 ” 、 “ 鹤唳云端 ” ;二是将丛草、虫蚁、土砾分别当成树林、野兽、丘壑,神游其中;三是观虫时驱赶癞虾蟆。首段先点明主旨 “ 物外之趣 ” ,二、三、四段记事分述。作者以 “ 物外之趣 ” 统摄几件事,意在说明他年幼时已经有了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四、阅读探究 1.从第一段来看,小时的我有怎样的本领、习惯和收获?本领:张目对日,明察秋毫。习惯: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收获:时有物外之趣。 2.体现全文中心的词语是什么?物外之趣 .3.围绕 “ 物外之趣 ” 写了哪几件事?将蚊子拟作白鹤之趣。神游丛草、土砾、虫蚁构成的幻境之趣。观虫斗、驱癞虾蟆之趣。 4.表现作者心情的词语有哪些?有怎样的作用?词语: “ 怡然称快 ” 、 “ 怡然自得 ” 、 “ 神游 ” 、 “ 呀然 ” 等。作用: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儿童观物时的心理,表现了 “ 物外之趣 ” ,使读者如身临其境。 5.推测作者将癞虾蟆 “ 驱之别院 ” 的目的。可能为 “ 二虫 ” 复仇,主要原因是它破坏了自己的审 美情趣。 6.第四段表现作者 “ 童稚 ” 的语句是什么?神定,捉虾蟆,鞭数十,3 / 12 驱之别院。 7.作者获得 “ 物外之趣 ” 的基础和关键是什么?基础:细致的观察。关键:丰富的想像。 8.从文中可以看出“ 物外之趣 ” 是怎样得来的? 有强烈的好奇心。 有细致的观察力。 有丰富的想像力。 五、迁移运用 1.学了本文,你得到什么启示? 要热爱动物、热爱自然,与大自然中的生命和睦相处。 获得美好的体验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 要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怀有一颗童心,做一个有情趣的人。 2.你的童年也一定有 “ 物外之趣 ” 的美好体验,写下来,与大家分享。(如:观察蚂蚁搬家,把它们想像成支援前线的“ 大军 ” ;看到漫天飘舞的雪花,把它当作天女散花;自己筑小塘坝堵住水源,而后打开塘坝,把它想象成黄河决堤;自己 “ 过家家 ” 时,拿松针当韭菜、拿手帕当被褥、拿布娃娃当孩子、拿小盒子当房屋,手动着,嘴说着,陶醉其中,其乐无穷。 ) 3.生活中,你怎样做一个有情趣的人?心胸开阔,不为生活所累;遇事想得开,利用想像把困难和挫折当成朋友的善意玩笑;把自己遇到的好事和坏事都当成生活对自己的恩赐等。 4.阅读下列古诗,谈谈这首诗包含的情趣。古朗 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儿童善4 / 12 于观察,对事物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又有丰富的想像力。他们在玩味、想像的美好的体验中得到心理的满足,获得了审美情趣。 (二)论语十则 一、词语积累 (一)常规词语 子 先生,指孔子。 时习 时常地复习。时,时常(又:按一定时间)。习,温习、复习、实习。 朋 同门,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亦 也。 自 从。 (不)知 (不)了解。 愠( yn) 生气,发怒。 君子 指高尚的人。 吾 我。 日 每天。 三省( xng)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反省。三,泛指多次,省,反省。 为( wi) 替,给。 谋 谋划,指办事。 忠 尽心竭力。 交 结交,交往。 信 真诚,诚实。传 老师传授的知识。 故 指学过的知识。 罔( wng)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殆( di) 有害。 诲( hu) 教,教导。 知(之) 知道(它)。 是 此,这。 贤 贤人,有才德的人。 齐 看齐,一齐。 内 指内心。 善者 指长处。善,好。 从 跟从,这里指学习。 士 士人,封建时代称读书人。这里指有抱负或有特殊地位的人。 弘( hng)毅 刚强,勇毅。 任 负担, 担子。引申为责任、职责。 重 重大。已 停止。 岁寒 寒冷的冬天。岁,指时间。 凋 (dio)凋谢。 行 奉行。 其 大概。 恕( sh) 指儒家的推己及人,5 / 12 仁爱待人。 欲 想,希望。 勿( w) 不要。 施 加。 (二)通假字、古今字 1.通假字: 女 同 “ 汝 ” ,你。 (是)知(也) 通 “ 智 ” ,聪明、智慧。 2.古今字: 说 “ 悦 ”的古字,愉快。 (三)成语 不亦乐乎 愿意是 “ 不也很快乐吗? ” 现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温故知新 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任重道远 担子很重,路程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见贤思齐 看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和他一样。 择善而从 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三人行,必有我师 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形容谦虚好学。 二、文学常识 1.论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 20 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三、阅读探究 1.第一则:( 1)这一则告诉我们要有怎样的学习方法、学习 乐趣(态度)和为人态度(个人修养)? 学习方法:学后要时常复习。 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探讨学问。 为人态度:对不了解自己的人,毫不怨恨。( 2)学后复习本是一件艰苦的事,孔子怎么说是愉快呢?在复习中巩固了所学,加深了理解,收获增多,这对一个渴6 / 12 求知识和技能的人来说一定是愉快的。( 3) “ 有朋自远方来 ” ,孔子为什么会感到快乐?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投奔自己,向自己学习,且双方可以探究学问,这自然是十分快乐的事情。( 4)从第三句来看,我们应学习孔子什么美德?胸怀宽广,为人大度。 2.第二则:从曾子 “ 三省 ” 来看, 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的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这种做法?重视品德修养。德乃为人之本,治学之基。一个人首先应该有德,有才无德,其人会遭人鄙视,其才也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却会引起消极的影响。 3.第三则:( 1) “ 温故 ” 和 “ 知新 ” 是否是并列关系?作者强调了什么?为什么?不是。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孔子说: “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 ;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复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 可以为师 ” 。所以,关键是要 “ 知新 ” ,这就要独立思考。( 2) “ 温故知新 ” 的学习方法对你有怎样的启发?在学习中要及时温习旧知识,通过独立思考,获得 新的理解和体会,有新发现,从而将知识融会贯通,增长自己的能力。 4.第四则:( 1)这一则阐述了怎样的内容?你从中掌握了什么学习方法?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要学思结合,二者不可偏废。( 2)为什么要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学是基础,只学不思,是死学;只思不学,是空想。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真正领悟知识的精髓。 5第六则:(!)孔子教育仲由(子路)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用现代7 / 12 汉语概括孔子的观点。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2)为什么说谦虚是一种智慧?首先,谦虚是一种美德。其次,只有谦虚,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为求知和交往等创造良好的条件。 6.第六则、第七则:( 1)这两则讲了怎样的学习态度?要善于向一切人学习。既要学习长处,又要借鉴短处,从而反省自己。( 2)用一个成语概括第七则的主要意思。取长补短。( 3)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 “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你能联想到孔子的哪句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第八则:( 1)孔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鼓励门人一生为实现 “ 仁 ” 的理想而奋斗。( “ 仁 ” 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2)曾子 为什么要强调 “ 弘毅 ” ? “ 弘毅 ” 是刚强、勇毅的意思,只有刚强、勇毅才能接受重任并为之奋斗。 8.第九则:怎样理解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孔子借 “ 松柏之后凋 ” 比喻社会现象,以 “ 松柏 ” 比喻君子。只有在险恶环境下,才能显示出君子的操守。9.第十则:( 1) “ 恕 ” 与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是什么关系?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是对 “ 恕 ” 的诠释。( 2)你怎样看待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这一观点?这句话现在看来,有其现实意义。其中包含相互体谅的意思。遇事如果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改变已有的不正确做法,这样就会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对立,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8 / 12 四、总结迁移 1.请按照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给十则语录归类。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态度:有朋自远方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品德修养: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2.新学期又开始了,我校要迎来一批新同学,请你从本文中为学校选择一句话制成欢迎横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论语中 含有大量的成语,请再从论语中挑选出几个本文外的成语。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又要重新布置班级了,请在本文中选择几条格言,书写成条幅,挂在班级墙壁上。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5.学了本文,你受到哪些教益?作为学生不应死学书本,应该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更应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使自己的各方面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 应社会的需要。 (三)世说新语两则咏雪 一、词语积累 内集 家庭聚会。内,指家人。集,聚集。 儿女 指子侄辈,这里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讲论文义 讲解诗9 / 12 文。义,道理,意义,文章表达的意思。 俄而 不久,一会儿。 欣然 高兴的样子。 似 相似,像。 差( ch) 大致、差不多。 拟 相比。 未若 不如,比不上。 因 由于。 二、文学常识 1.世说新语:六朝志(记)人小说代表作。全书 8 卷,分德行、言语、方正、政事、文学、雅量等 36门。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笺( jin)疏中的 “ 言语 ” 一门。 三、内容点击咏雪讲的是晋朝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少女谢道韫表现了以柳絮咏雪的才能。 四、阅读探究 1.文中 “ 寒雪 ”“ 内集 ”“ 欣然 ”“ 大笑 ”等词语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气氛?轻松、愉快、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 2.从上下文看, “ 儿女 ” 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文中 “ 儿女 ” 即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今天的“ 儿女 ” 专指子女。 3.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暗示作者赞赏她的才气。 4.以 “ 撒盐空中 ” 和 “ 柳絮因风起 ” 来比拟 “ 大雪纷纷 ” ,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第一种意见: “ 撒盐空中 ” 好。它注重了形似,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与盐比较接近;而柳絮是灰白色,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与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第二种意见: “ 柳絮因风起 ” 一句好。好的诗句应有深刻的意蕴, “ 柳絮 ” 句将物象与意蕴统一起10 / 12 来,形成了诗句的意象,给人以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而 “ 撒盐空中 ” 仅有物象而无意蕴。 五、迁移拓展你还知道哪些以比喻描写飞雪的古诗佳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陈太丘与友期 一、词语积累 (一)常规词语 期行 约定同行。期,约定。 期日中 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期,约定的时间。日中,正午时分。 舍( sh)去 不再等候就走了。舍,放弃。去,离开。 乃 才。 时年 当时的年龄。 戏 嬉戏,玩耍。 客 客人,指朋友。 尊君 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委 丢下、舍弃。 君 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家君 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无信 不讲信用。引 拉。 顾 回头看。 (二)通假字 不 同 “ 否 ” 。 二、文学常识出自世说新语笺疏中 “ 方正 ” 一门。 三、内容点击 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面对父亲的友人的无信、无礼,义正辞严地加以反驳的故事。既表现了他的聪敏,更写出了他的懂得为人的道理。 四、阅读探究 1.陈太丘 “ 期日中,过中不至 ” ,陈太丘的11 / 12 朋友反怒责陈太丘,说明朋友是怎样的人?不讲信用,粗野无礼。 2.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 “ 无信 ”“ 无礼 ” ,这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聪敏,机智,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懂得为人之道。 3.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 “ 入门不顾 ” ,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 同意这个看法? 第一种意见 不同意。元方当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