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测试 岳麓版必修3.doc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测试 岳麓版必修3.doc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测试 岳麓版必修3.doc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测试 岳麓版必修3.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的最佳解释是()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B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C主权具有神秘色彩D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解析:选B。从材料信息看,商王祈求丰年和降雨的做法是“托祖先转达”,体现了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2. 鲁迅在门外文谈中指出:“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由来,恐怕也逃不出这个例子。”这里鲁迅告诉我们()A汉字是史官胡乱创造的B汉字是口口相传的文字C汉字是仓颉创造的D汉字是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的解析:选D。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被尊为“造字圣人”。材料中“仓颉也不止一个”,表明创造文字的人很多,创造文字的方式也很多,故D项正确。3某学者就楷书在唐代的流行说道:“凡高文大册、殿宇庙堂之中记铭、纪功颂德之碑文,必都以楷书为主。”唐人崇尚楷书主要是因为其()A笔画圆匀、便于装饰B变化丰富、奔放跃动C线条流畅、任情纵性 D通俗易识、端重庄严解析:选D。本题可结合楷书的特点分析。楷书笔画工整严谨,适合于比较庄重的场所,故唐人崇尚楷书。4下列古代中国艺术形式,能以“传神写照”、“随类赋彩”、“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理论指导的是()A国粹京剧 B李白诗篇 C绘画技艺 D书法艺术解析:选C。“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绘画创作理论。“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5法国著名的史学家、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由此,反映两宋时期社会风俗的作品是()A展子虔的游春图 B顾恺之的洛神赋图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D王冕的墨梅图解析:选C。张择端是北宋时期的。展子虔是隋代杰出画家。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画家。王冕是元代著名画家、诗人。6欧阳文忠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该诗描绘的绘画及其风格是()A文人画,重视写意 B山水画,重视写实C花鸟画,浓墨重彩 D人物画,形神俱备解析:选A。由“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可判断这是文人画追求抒情写意风格;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7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反映的是作者()A安史之乱后颠沛流离的生活B忧国忧民情怀 C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D寄托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解析:选A。诗句描写了战乱以及战乱给生活造成的困境,反映了作者困苦的生活。8. 元杂剧作家众多,名剧迭出,反映了当时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其中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最突出的社会意义是()A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B反映了民族矛盾的激化C表现了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D把元杂剧艺术推向顶峰解析:选A。注意题干要求回答的是“社会意义”。这个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9中国古代文人们经常以书法、绘画抒发自己的志趣、思想,表述自己对现实的看法和想法。下图为明末清初“八大山人”的绘画作品墨鱼图,图中鱼的眼睛瞪得很大,被称为“瞪眼鱼”。作者这一夸张的艺术手法的主要寓意是()A反映了时代变迁、社会动荡和对现实的不满B试图改造中国传统绘画风格C讽刺中国人闭目塞听,不了解世界大势D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动向解析:选A。解题关键是要掌握文学艺术创作的背景。一定时期的文化反映一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明末清初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种变化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就是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因此A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与材料无关。10明代冯梦龙编著的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叙述了临安城内小商贩卖油郎朱重与王美娘相爱、历尽坎坷终成眷属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出明代小说关注世俗现实生活的风格,该故事和其文风的出现,主要因为()城市生活丰富商品经济发展包办婚姻逐渐废除重商观念正在形成 A BC D解析:选A。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明代世俗小说的出现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扩大有关。11“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之引证格言、历史无异。”材料主要说明()A戏曲最初在民间街坊兴起B戏曲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C戏曲的兴起拓宽了史学研究的视野D戏曲剧本主要由历史故事加工而成解析:选B。关键信息“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之言词事实”,看出材料反映的是戏曲的社会教化功能。12中国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繁花似锦。下列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A图一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注重“以形写神”B图二是唐朝吴道子的作品,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吸取了外来美术风格C图三作品作者是关汉卿,反映了多元一体的特征D图四剧种在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产生,反映了“徽汉合流”的特征解析:选D。京剧形成于清道光年间,同治、光绪年间迎来第一个繁盛期,故D错,符合题意。A、B、C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要求。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图文资料: 材料一社会学家认为:“从社会学意义上看,世俗化完全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积极趋向,世俗化肯定现世生活,肯定官能享受,肯定大众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表现出以具体功利与追求、以感官享受为满足、以眼前利益为目标的价值取向。”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明显的世俗化趋势。材料二杨柳青年画五子夺莲请回答:请在绘画、文学方面各举例说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世俗化趋势的表现。试概括分析呈现世俗化趋势的原因。(20分)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世俗化趋势。注意从绘画、文学方面各举例说明。其呈现世俗化趋势的原因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答案:表现:绘画方面:北宋清明上河图专门描绘市井生活;文学方面:北宋柳永的词体现市民情趣,委婉含蓄,适应娱乐场所需要。 原因:手工业、商业的不断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兴起;印刷术的不断提高;社会识字率的提高,文化逐渐普及;传统轻商意识逐渐淡化。(答出4条即可)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明代白话小说初刻拍案惊奇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明朝成化年间,苏州一个叫文若虚的读书人,看见别人经商图利,时常获利几倍,就也想做些生意。初时很不走运,落得倾家荡产,幸得朋友去海外经商,就把他捎带了去。无意之间,他在街上走,看到满街的红灿灿的名为“洞庭红”的蜜桔,就用朋友赠送的银子买了百十斤蜜桔抬上船去,被朋友们嘲笑一番,没想到,到了南洋,当地人不识,均以一个大钱一个抢购,无意之中获利千倍。在返回途中,他捡到一个巨大的“乌龟壳”,又被取笑一番,岂知船到福建,被一个“波斯商人”看到,以五万银子买下。遂逐步发展成大户人家。(1)这则故事提供了哪些有关明代社会经济和生活观念的信息?(10分)(2)上述材料出自文学作品,你对学者利用这类材料进行历史研究有何看法?(10分)解析:第(1)问,考查材料信息的分析与解读能力,材料反映了文若虚弃文从商的故事,从弃文从商的原因与结果来归纳。第(2)问,考查史料的运用,解答问题须先明确文学作品也具有史料价值,虽然情节是虚构的,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