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7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m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掌握本单元的文学常识。 2.识记本单元重点字词的字音字形,积累成语。 3、进一步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欣赏作品展现的优美画面,体会作者的美好思想。 4.巩固背诵本单元的现代文片段和诗词以及诵读欣赏中的几幅对联。 5.复习检索书目,查检工具书,根据需要进行摘录,做读书卡片。 复习重点目标 1、 2、 4 复习难点目标 3、 4、 教具多媒体或小黑板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目标导 学: (一)直接导入 (二)展示复习目标 1.掌握本单元的文学常识。 2.识记本单元重点字词的字音字形,积累成语。 2 / 17 3、进一步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欣赏作品展现的优美画面,体会作者的美好思想。 4.巩固背诵本单元的现代文片段和诗词以及诵读欣赏中的几幅对联。 5.复习检索书目,查检工具书,根据需要进行摘录,做读书卡片。 二、自主复习 (一)复习提纲 1.熟记本单元的文学常识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散文集朝花夕拾,小 说集呐喊彷徨等。 沈从文,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 刘绍棠,中国现代作家。 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2.熟记掌握本单元的字词(注音、字形、意思)。 归省行辈忌惮撺掇凫水潺潺怠慢絮叨蕴藻屹立家眷漂渺踱步蘸峒好事泅水鹳糁儿簸箕烙饼疙瘩抠阖家渍鬏捅嚼栗丫黏秫秸绮佞臣无辜 3.背诵社戏中 “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 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 。 3 / 17 4.背诵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并默写。 5.背诵默写诵读欣赏中的六副对联。 6.正确翻译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 7.复习理解本单元各篇课文的内容及思想感情。 社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小说,写了 “ 我 ” 十一二岁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副江南水乡的迷人图画,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端午日,作家沈从文凭着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描写了龙舟竞渡和追赶鸭子的欢快场面,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光的民族精神。 本命年的回想是著名作家刘绍棠所写 的一篇散文,作者回忆了京郊运河家乡过年的情景,表明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歌颂了热爱生活、纯真可爱的父老乡亲。 十五夜望月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形象的语言,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将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委婉动人的表现了别离思聚的情意。 水调歌头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全词情深宛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 我的思念是圆的抚今追昔,想到心灵相通的挚友、骨肉4 / 17 亲人多年不再身边,有的已离世,于是心头渗入更深重的孤独和凄惨 之情,然而诗人从容达观地写下这首诗,表达了对团聚、亲情、友情的珍视和怀想。 8.复习读书文摘卡的做法。 (二)、自主复习 学生要求: 1.按复习提纲复习教材。 2.强化记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教师要求: 1.对个别没有按教师复习指导要求做的学生,要进行个别提示。 2.指导记忆规律、方法、技巧。 3.适度调整复习时间:要给学生适度的复习时间,并根据学生的复习情况对自主复习的时间进行灵活地增加或减少。 三、合作探究 (一)完成下面的阅读题,探究记叙文阅读技巧。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 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5 / 17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 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 段中与加点的 “ 也许 ” 有相同作用的词语是; 段中与它相照应的词语是。 2.“ 那声音大概是 ” 中的 “ 那声音 ” 指的是 段中的。 3.“ 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 一句中的 “ 他 ” 指的是什么? 4.这段文字是从、等方面进行景物描写的。 5.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1、似乎(料想、依稀)果然 2、歌吹 3、宛转,悠扬的笛声 4、嗅觉、听觉、视觉、触觉 5、比喻,形象生动的写出了船行速度之快,反衬出 “ 我 ” 急切看戏 的心情 精讲点拨:师生互探,完成上面的习题,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总结出记叙性作品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二)、训练诗词赏析: 阅读水调歌头,完成后面的练习。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6 / 17 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1.给下列几句划分节奏: 明月见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阈,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也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2.本词中表达词人美好愿望的一句是。 3.“ 起舞弄清影 ” 中的 “ 弄 ” 字用得好在哪里? 4.谢庄的月赋中有 “ 隔千里兮共明月 ” 的诗句,与本词中的最后一句意思相近,但在意境上不尽相同,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明月 几时 有?把酒 问 青天。 不知 天上 宫阙,今夕 是 何年。 我欲乘风 归去,又恐 琼楼 玉宇,高处 不胜寒。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 做出 ” 的意思,表明舞姿的不断变化,使人想象到舞姿的美妙。 4.前者是 “ 无我之境 ” 客观描绘相隔千里的人共享月光的美好情景;后者 是 “ 有我之境 ” ,主观表达希望年年平安,共享月光的美好愿望。 课堂小结: 7 / 17 本单元围绕民俗文化这一话题,安排了四篇文章,让我们领略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希望同学们今后在生活中多观察,多阅读,积累更多的材料。 第二课时 第三单元复习检测试题 满分 100 分时间 45 分钟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 49 分) 1、给下面的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6 分 ) 潺潺 (y)蕴 (bo)藻 di(hng)慢 cun(x)掇归省() hn()酒泅()水伶()俐 h()家疙()瘩哽咽 ()咽()喉无 g() nng()臣宫阙()烙()饼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周边居民对此意见很大,纷纷打电话到环保部门投诉。 B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c真正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这样,我们的情感就会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 D今年 5 月 31 日是第 22 个 “ 世界无烟日 ” ,北京爱卫会发出了当天 17: 31 分至 18: 31 分全国公众禁烟一小时。 3、默写( 18 分) 8 / 17 ( 1)两岸的豆麦和 河堤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 都,但我还以为船慢。 ( 2)中庭地白树栖鸦,。,不知秋思落谁家。 ( 3)我欲乘风归去,。起舞弄清影,。 ( 4)不应有恨,?,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 5)四面湖山归眼底,。 ( 6)青山有幸埋忠骨,。 ( 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 8);园栽四物 :青松、翠竹、白梅兰。 4、本期教材要求我们阅读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请你就自己的阅读,制作一张读书卡片。( 6 分) 5、我们学习了中秋咏月诗三首,了解了一些中秋节的 民俗,请完成下面的题目:( 6 分) 、写出两句咏月抒怀的诗句。(课外) 、我们本地中秋节有哪些习俗?有什么意思 ? 二、阅读理解。( 51 分) 9 / 17 (一)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后面的习题( 21 分,每小题 3 分)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 “ 要小心 ” 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 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地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0 / 17 1、第 1 自然段开头一句说的 “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 。从描写方式上看,属于_, “ 说不出的大 ” 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_ 2、在这句话中, “ 大 ” 字用得好,生动地表现出儿童特有的感觉。从文中我们可以体会出 “ 我 ” 的心情,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答: 3、第 2 自然段 中加粗的词 “ 跑 ” 与第 1 自然段的哪个词相呼应?这两个词都写出了什么样的情形? 答: 4、第 2 自然段中 “ 两岸的豆麦 但我却还以为慢 ” 。这段景物描写有 4 种不同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描写了丰收在望的景象,歌颂了农民的辛勤劳动。 B描写了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c写美丽景色用以衬托船航行得快,表现出农家孩子划船技术的高超。 D写航行的速度及 “ 我 ” 在看戏前急切而愉快的心情,表现 “ 我 ” 对江南美景的热爱。 5、对上文内容理解正确的是哪两项?() A第 1 自然段中第 三句的 “ 点 ” 、 “ 磕 ” 、 “ 退后 ” 、 “ 上前 ” 等词语生动地表现出少年们驾船技术的熟练。 11 / 17 B上文有处写到 “ 豆麦 ” ,都是为了说明水气里清香的来源。 c第 3 自然段中的 “ 他 ” 指的是 “ 那声音 ” , “ 那声音 ”指的是第 2 自然段中的 “ 歌吹 ” 。 D作者在第 4 自然段中用 “ 果然是渔火 ” 与 “ 也不是赵庄 ” 澄清了第 2 自然段所写的 “ 渐望见依稀的赵庄 ” , “ 料想便是戏台 ” 的猜测,表现了作者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 6、从第 1、 2、 3 自然段中各找出一处直接写 “ 我 ” 心理活动的语句,用 “ ” 标出,然后分别从括号里选出能恰当概括 “ 我 ” 的心理活动的 词语填在横线上。 A第 1 自然段 _(活泼轻松) B第 2 自然段 _(急切焦虑) c第 3 自然段 _(惘然陶醉) 7 、 用 自 己 的 语 言 概 括 上 文 大 意 :_ (二)、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18 分,每小题 3 分) 借你一个微笑 杨保中 李俊是个性格内向的学生,阅完的试卷一发下,我发现他的眉头又锁到一起了,他只得了 58 分。 一个学习成绩从来不及格的学生,自信心有多差就不用说了。 12 / 17 我合上教案面无表情地 走出了教室,李俊跟了上来,他喉头动了一下,然后眼泪就要掉下来了。我站住,等他说话。同学们也围了上来,他的脸涨得通红。我静静地站着,希望他能开口,但他的嘴唇好像紧紧锁住了似的。 他递过一张纸条:老师,我的物理太差,你能不能每天放学后为我补一个小时的课 ? 我可以马上答应他,但面对这样的一个学生我决定 “ 迂回 ” 一下。我牵着他的手来到僻静处说: “ 老师答应你的要求,可我这两天太忙,你等等好不好 ?” 他有些失望,但还是点了点头。我知道他中计了,接着说, “ 你必须先借一样东西给我 !” 他着急起来,可还是说不出一句话。 “ 你每天借给我一个微笑,好不好 ?” 这个要求太出乎他的意料了,他很困惑地看着我。我耐心地等待着,他终于眼噙泪花艰难地咧开嘴笑了,尽管有些情不由衷。 第二天上课,我注意到李俊抬头注视我,我微笑着,但他把脸避开了,显然他还不习惯对我回应。我让全班一起朗读例题,然后再让他重读一遍。他没有感觉我为难他,大大方方地站起来读了。也许想起了昨天对我的承诺,读完后,很困难地对我笑了笑。见他这样,我心生一计,又给他设置了一道障碍。我说,你复述一下题目的要求,这回他为难得快要哭了。不少同学对他的无能表现得很不耐烦,七 嘴八舌地13 / 17 争着说起来,我制止住了大家。他终于张口了,语无伦次。我笑着让他坐下。 他开始和同学来往了,一起上厕所,回教室 这样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提为他补习的事。一天下课李俊又拦住我,我知道他要干什么,很幽默地向他摊开手。他一愣: “ 老师您要什么 ?” 我说: “ 你写给我的条子呀。 ” 他笑了: “ 我不写条子了,您给我补补课吧。 ” 我面带笑容: “ 功课你不必着急,到时候我会主动找你的,但我向你借的你还没有给够我。 ” “ 好的,我一定给足您。 ” 等他高高兴兴又蹦又跳地走出好一段路后,我才像想起什么似的把他叫 回来,递给他一张纸条,那里有我为他准备的一道题。我告诉他,一天之内把它做出来,可以和同学讨论也可以独立完成。我知道,他宁可 “ 独吞 ” ,也决不会和同学讨论的。这正是性格内向学生的最大弱点。下午他说还没有做出来,我有点不高兴,说晚自习你还没做好,我可要收回承诺了。自习时我见他站在一个男生边上,忸忸怩怩很不自然的样子,我得意地笑了。就这样我先后为他写了四张纸条,题目一次比一次难。后来,纸条一到手他就迫不及待地和同学们争论开来。 期末考试李俊成绩尚可,科科及格 看来我为他补的都差不多了。新学期刚开学,李俊休学了 ,因为他爸遭车祸瘫痪了,而他自小就被妈妈遗弃了 这也是他忧郁的一个原14 / 17 因。我有些担心,一个连话都不大愿说的少年,能担负起养护父亲的责任吗 ? 星期天,我和几位朋友到茶室聊天。刚坐下就被一群小孩子围上了,硬要为我们擦皮鞋,只有一个小孩没冲进来,在外面吆喝着:擦皮鞋擦皮鞋 ! 离开茶室,我从那个小孩子面前走过时,发现那孩子竟是李俊 ! “ 老师,让我为您擦一次皮鞋吧。 ” 他说,脸上没有腼腆也没有沮丧。我答应了,伸过鞋子让他很用心地擦着。他一边擦一边说,他虽然不缠人,生意也不错。顾客告诉他,他的笑容很好看。 我说,是吗 ?他又笑着告诉我,不久他还会复学的。他学会了笑,他的笑让他挣半天钱就能养活他和爸爸了。 我也高兴起来,我说我一定等你回来。可转过身,我的泪水就出来了。李俊大声地在后面喊, “ 老师您要笑呀,您不要哭 !” 我点点头,反而呜咽有声了。 我终于没有给他补课,是他为我补了一堂人生课。 1、 “ 我 ” 为什么每天要向李俊借一个微笑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2、 “ 他终于眼噙泪花艰难地咧开嘴笑了,尽管有些情不由衷。 ” 从句中哪个地方可以看出他的 “ 笑 ” 是 “ 情不由衷 ”的 ? 15 / 17 3、人物的神态描写可以生动逼真地 刻画人物心理活动,第 段中画线语句写出了李俊怎样的心理活动 ? 4、第 段和第 段写老师两次用计,请概括第 段中老师用 “ 计 ” 的内容。 5、第 段中说 “ 期末考试李俊成绩尚可,科科及格 看来我为他补的都差不多了。 ” 而文章结尾义说 “ 我终于没有给他补课 ” 这是否矛盾 ?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是否矛盾: 你的看法: 6、在小说的结尾,作者饱含深情地写道 “ 是他 (李俊 )为我补了一堂人生课 ” ,请简要说说李俊为 “ 我 ” 补的这堂人生课的主要内容。 (三)、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完成下面的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交媒体广告中的传播效果与用户口碑传播研究-洞察及研究
- 废塑料杂质检测技术-洞察及研究
- 肌病分子机制探索-洞察及研究
- 中小学劳动教育活动内容与实施方案
- 明星产品转化与推广方案协议
- 职业培训机构课程内容开发方案
- 煤灰库租赁合同(标准版)
- 房屋维修改造合同(标准版)
- 大型施工项目组织方案及关键内容
- 新媒体运营方案及内容策划
- 电子工厂品质意识培训
- 符合标准2025年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矿产权评估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套
- 中职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虚实结合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 员工培训内容与进度记录表
- 《分娩指导及助产技巧》课件
- 幼儿园晨间活动教研培训
- 浙江省建设工程检测技术人员(建筑材料及构配件)认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 《上海地区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指南》
- JTGT 3832-2018 公路工程预算定额 说明部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