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化学简答压轴常见类型(二)一、解答题(共5道,每道18分)1.某化工厂发生氯气(Cl2)泄漏事故,继而发生氯气罐爆炸,周围群众紧急撤离。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氯气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1)根据以上信息,写出一条氯气具有的物理性质。(2)据报道:氯气罐内为液氯(Cl2),因液氯急剧挥发产生爆炸的直接原因属于什么变化?(3)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溶解弥漫在空气中的氯气,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你可为现场居民提出哪些自救建议?(答出一条即可)答案:(1)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同温同压下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3分)。(2)物理变化(5分)。(3)由题意可知,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5分)。(4)逆风向高处跑,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5分)。解题思路:(1)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结合题中给出的信息可知,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同温同压下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等性质都属于物理性质。(2)液氯挥发属于物理变化,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因此液氯急剧挥发导致的爆炸也属于物理变化。(3)由题意可知,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4)因为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所以可采取的自救措施是:逆风向高处跑,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将生锈的铁钉放入过量的稀硫酸中加热片刻后,看到铁钉表面的铁锈消失,并有气泡产生。取出铁钉,用反应所得的溶液(pH1)进行相关实验。已知pH为2.73.7时,Fe(OH)3沉淀完全,pH为7.69.6时,Fe(OH)2沉淀完全,在空气中Fe(OH)2容易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Fe(OH)3。试回答:(1)取出铁钉后的溶液中有几种溶质,写出所含溶质的化学式。(2)向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结合上述数据分析,随着NaOH溶液的不断加入,理论上应该首先析出哪种沉淀。(3)沉淀中若有Fe(OH)2生成,写出暴露在空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1)3种(2分),FeSO4、Fe2(SO4)3、H2SO4(每个1分,共3分)。(2)Fe(OH)3(3分)。(3)4Fe(OH)2+O2+2H2O4Fe(OH)3(5分)。解题思路:(1)生锈的铁钉中含有氧化铁和铁,二者均可与稀硫酸反应,分别生成氯化铁和氯化亚铁,再加上过量的硫酸,所以取出铁钉后的溶液中有3种溶质,分别为FeSO4、Fe2(SO4)3、H2SO4。(2)反应后的溶液pH1,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会逐渐变大,pH先到达2.73.7,后达到7.69.6,结合题意可知,理论上应该先析出Fe(OH)3沉淀。(3)根据题意可知,Fe(OH)2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Fe(OH)3,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3.老师在课堂上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先用小刀切下绿豆大小的一块,可以看到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再放入滴加过几滴酚酞溶液的水中,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溶液变红。反应后产生一种气体,经检验其密度最小且具有可燃性。根据以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钠的一条物理性质。(2)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解释钠熔化成闪亮小球的原因。(4)反应完毕,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写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5)反应完毕,向溶液中通入CO2,无明显现象。现提供NaOH固体、CO2、乙醇和必需的仪器,并査得如下资料:请设计一个“看得见”NaOH与CO2反应的实验,写出操作步骤、现象及结论。答案:(1)质地柔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密度比水小(3分)。(2)2Na+2H2O2NaOH+H2(5分)。(3)钠与水反应放出了大量的热,且钠的熔点不高,所以易熔化成小球(3分)。(4)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3分)。(5)将NaOH溶于乙醇形成NaOH的乙醇溶液,向其中通入CO2,看到溶液中有白色晶体析出(Na2CO3),说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6分)。解题思路:(1)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先用小刀切下绿豆大小的一块,可以看到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再放入滴加过几滴酚酞溶液的水中,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可推知钠具有以下物理性质:质地柔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密度比水小。(2)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可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生成了呈碱性的物质,反应物中只含有钠、氢、氧三种元素,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守恒,猜测生成了NaOH;反应后还生成了一种气体,且该气体密度最小并具有可燃性,则该气体为H2。因此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3)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说明钠与水反应放出了大量的热,且钠的熔点不高,所以易熔化成小球。(4)反应完毕后得到加有酚酞的NaOH溶液,溶液为红色,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NaOH被逐渐消耗,溶液由碱性逐渐变为酸性,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5)分析题中资料可知,向NaOH的乙醇溶液中通入CO2,由于生成的Na2CO3在乙醇中难溶,所以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由此可设计一个“看得见”NaOH与CO2反应的实验如下:将NaOH溶于乙醇形成NaOH的乙醇溶液,向其中通入CO2,看到溶液中有白色晶体析出(Na2CO3),说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实验方案的设计 4.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两个条件。只要破坏一个条件,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蜡烛燃烧实验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燃着的小蜡烛一会儿就熄灭了,当他将分液漏斗中的水向集气瓶中注入少量时,铝盒中的白磷却立即燃烧起来。实验反思1:小蜡烛为什么会熄灭?表达与交流:针对上述实验事实和课本中对燃烧的描述,你对可燃物燃烧条件更深的一点认识是:。实验反思2:该实验中,生石灰的主要作用是。实验反思3: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底部的固体中除未反应完的氧化钙外,还含有哪些成分?交流分析:可能还含有氢氧化钙、碳酸钙(假设白烟全部留在气球中)。实验方案:取样品加入试管中,加水振荡、静置,有不溶物;上层清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则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钙、碳酸钙。大家讨论后认为此方案不严密,不能确定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钙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要证明含有碳酸钙还需加入一种试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拓展与应用:只要将分液漏斗换为注射器,该装置还可用于(填实验名称)。答案:实验反思1:燃烧需要足够的氧气(5分)。实验反思2: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白磷达到着火点而燃烧(5分)。实验方案:CaO+H2OCa(OH)2(5分),CaCO3+2HClCaCl2+H2O+CO2(5分),有气泡产生(3分)。拓展与应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5分)。解题思路:实验反思1:燃着的小蜡烛一会儿就熄灭了,但小明将分液漏斗中的水向集气瓶中注入少量时,铝盒中的白磷却依然能燃烧,说明装置内是有氧气的,因此可以猜测当氧气存在但氧气的量不足时,燃烧也不会进行。实验反思2:铝盒中的白磷要想燃烧,温度必须达到白磷的着火点,而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可使白磷达到着火点而燃烧。实验方案:由于集气瓶底部的固体中含有未反应完的氧化钙,所以加水之后氧化钙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因此不能确定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氢氧化钙是底部固体中本来就有的,还是由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要证明固体中含有碳酸钙可以加入稀盐酸,若看到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有碳酸钙,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拓展与应用:本实验研究的是物质燃烧的条件,燃烧会消耗氧气,所以将分液漏斗换为注射器之后,该装置还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实验探究 5.有关NaOH与CO2反应的探究如下。探究一:检验NaOH固体样品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的成分。(1)检验样品是否变质。写出检验样品成分中是否含碳酸根的实验方法(操作、现象及结论)。(2)检验样品是否完全变质。实验操作:取样品加水溶解,先加过量的(填编号),再滴加(填编号)。A盐酸BKCl溶液CBaCl2溶液DBa(OH)2溶液E酚酞溶液探究二:用NaOH溶液测定空气中酸性气体(CO2、SO2)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向细玻璃管内注入少量水,形成一段水柱,经检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已知细玻璃管单位长度的容积为0.1mLcm-1,水柱的质量忽略不计。保持外界条件不变,完成以下操作:将40mL浓NaOH溶液迅速倒入烧瓶内,立即塞紧橡皮塞,并在细玻璃管上标记水柱底部的位置。观察并测量得出水柱缓慢向下移动的距离为2.0cm。实验结束后,根据中的标记,测得该标记以下细玻璃管及烧瓶的总容积为340mL。(3)写出判断该装置气密性良好的实验现象。(4)仅根据本次测量数据,该气体样品中酸性气体的体积分数为(精确到0.001%)。(5)在上述操作步骤中,若装置温度略有升高,实验结果(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1)取少量该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若变浑浊则说明样品中含有碳酸根(6分)。(2)C(2分),E(2分)。(3)将图中装置直立于桌面一段时间后,如果水柱的位置不发生移动,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3分)。(4)0.067%(4分)。(5)偏小(4分)。解题思路:探究一:(1)要想检验样品成分中是否含碳酸根,可以加入某种试剂,使其与碳酸根反应产生气体或沉淀,进而观察到明显现象。可以根据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物质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来设计实验:取少量该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若变浑浊则说明样品中含有碳酸根。(2)检验样品是否完全变质,关键是检验其中是否还有NaOH存在,可先加入过量的BaCl2把Na2CO3消耗完全,然后用酚酞溶液检验NaOH是否存在,注意不能选择Ba(OH)2,因为Ba(OH)2会与Na2CO3反应生成NaO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竞赛活动策划合同书
- 2025建筑工程合同争议解决法律依据解析
- 化肥厂服务供应商评估规定
- (2024年秋季版)山东省邹平县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7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说课稿 北师大版
- 2.5 春天的故事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音乐湘教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
-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收获的感觉真好说课稿2 北师大版
- 关于春节放假的通知范文集合4篇
- 公司个人的上半年工作总结
- 中医期末试题及答案
-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记录表
- 中国传统故事英文版-司马光砸缸
- 机器设备安装调试费率
- 蹴球正撞球技术教案
- 18米固定式高杆灯
- 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心血管内科)
- GB/T 30707-2014精细陶瓷涂层结合力试验方法划痕法
- GB/T 26536-2011竹条
- 公司付款委托书 模板
- 全屋定制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