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不连续进位笔算乘法》教学调研_第1页
三年级《不连续进位笔算乘法》教学调研_第2页
三年级《不连续进位笔算乘法》教学调研_第3页
三年级《不连续进位笔算乘法》教学调研_第4页
三年级《不连续进位笔算乘法》教学调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三年级不连续进位笔算乘法教学调研 三年级不连续进位笔算乘法教学调研 为了星期四( 12 月 8 日)的这节课的教学,我特在星期三对学生进行一次调研。(由于我之前请假过三周,我们班的教学进程一直暂停着,所以我们现在才学习到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学生在学习了口算乘法的内容后,对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了初步的认识,理解 A 个十或百乘 B 就是 AB 个十或百,能够很快地口算出结果。在学习了不进位笔算乘法之后,对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理解到用竖式计算复杂一点的乘法比较简便一些,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 需求,更好地把握教学的起点,更好地设计教学过程,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我对我们双河镇刘龙集小学三年级 46 名同学进行调研。 调研目标: 1.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确定教学起点 2.确定本班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和计算方法的选择 3.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以确定教学过程 4.了解学生笔算时进位意识情况 调研对象:确山县双河镇刘龙集小学三年级 46名同学 调研方式: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同时辅之于分层次访谈。其中问卷调查分为两部分,一是普查,对全班同学进行课前调研;二是分层抽样调查,用于课 后调研,主要为了及2 / 8 时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学习困难和错误原因。 调研题目和形式:见附件 1 调研分析: (一)问卷调查(全班同学) 1.计算 282= () 你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计算的?介绍一下你的计算步骤() 方法加法(乘法的意义,见 )乘法分配律思想(见 )合计 人数(人) 181331 百分比 注: 28+28=56 ; 202=40,82=16,40+16=56 另外, 13人计算方法未表示明白; 2 人有笔算乘法的进位思想,但没能书写出竖式,如下图所示。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大部分同 学利用已有学习基础,要么用几个几相加的思想,要么用将多位数拆分的方式,他们并没有根据刚学习的不进位笔算乘法的方式进行思考、创造。 2.计算 2472= () 你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计算的?介绍一下() 方法加法(乘法的意义,见 )乘法分配率思想(见 )合计 人数(人) 191130 百分比 3 / 8 注:247+247=4942002=400,402=80,72=14,400+80+14=494 另外,有 1 人将 247先扩大到 250,计算 2502 -6;有 1 人列出竖式,但计算结果不正确;其他和第 1 题的调查结果相似,没有太大差别。 通过前两题的调研,我发现我们班的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没有自主学习、提前预习的习惯。但就这方面,我访谈某些学生,为什么没有想到用笔算乘法呢?他们中有不少人这样说, “ 我能用加法口算出来,为什么还要列竖式那么麻烦呢? ” , “ 我能把 247 拆成 200、 40、 7 分别与 2 相乘,这多好算啊。 ” 看来我不是十分了解学生的想法,的确如他们所想,这两道题比较好算,如果用竖式计算的话,体现不出来笔算乘法的优势。因此,我想,针对这种情况,在具体教学中,我应使学生们发现笔算乘法的优势,当然是在计算较复杂 的乘法计算题时,是占优势的。 3.计算 293= () 你在计算出结果后,采用什么方法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请说明()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我发现全班大部分同学,要么采用重新计算一遍的方法,要么用 87 减去 3 个 29;有两个人用除法来验算,即 873 ;有两个人在检查的时候书写了竖式,4 / 8 但个位满 20向十位进 2 书写成 1,如下图所示。 通过这道题的调查发现,同学们没有用估算简便检查的意识,估算意识不强,有待加强。另外正如大多数老师都遇到的一样,目前学生们不知道如何去估算,或者是没有估算的习惯,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 使用估算。 通过本次课前调研,进位笔算乘法的书写格式、算理(为什么进位)和估算检查意识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课前调查的基础上,我在星期四就本节课进行了教学过程。 (二)访谈(部分同学) 抽取方式及其它内容:见附件 2 抽取对象:柳一江,郭盼盼,樊祺,王忠宇,余鑫,王宏涛,刘新华,刘俊娜,张振豫,刘艺豪 访谈题目: “ 在学习进位乘法的过程中,你现遇到的困难是什么?遇到困难时你愿意采取什么方式解决困难(看书自己学、问别人、问老师、听老师课堂上集中讲解、不管不顾)? ” 针对这一问题,对同学们进行访谈时,发现他们大多数人遇到不会解决的难题时,会等待老师讲解,如下表所示。 方式看书自学问别人问老师教师集中讲解不管不顾 人数 20180 百分比 20 010 80 0 说明我们班的学生比较爱学习,但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独立5 / 8 思考,自己通过看书、找工具书、小组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的习惯能力有待提高。另外,询问到他们的困难时,有这么两类, “ 进位时,不知道进几 ” , “ 总忘记进位 ” 。针对这两个困难,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加强同学们的认真习惯的培养,以及重视学生理解算理和算法的讲解教学。 (三)作业分析 抽取对象及其它内容:见附件 2 作业题目: 1. 2.课本第 77页练习十七第 3 题。 正确情况第 题第 题第 题 2 人数 8998 百分比 89 100 100 89 从作业批改的情况来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较好,作业的正确率较高,几乎达到 100,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成的还可以。但是今后的相关练习还是必不可少的,做练习可以巩固知识,已达到更好的效果。本次作业情况较理想,以后的情况未必都好,而且本节课是以后几天教学新内容的基础,故应使每一位同学都明白算理,会计算。 本人保留 本作业的原创性的权利,谢绝他人拷贝! 附件 1 课前调研 6 / 8 三年级学生调查问卷 1.计算 282= () 你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计算的?介绍一下你的计算步骤() 目的:调研学生对已有学习基础的掌握情况和合理开发学习思维能力 本题设计说明: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乘法竖式,调研学生在遇到个位数字相乘的积满几十时的学习方法。如果他们采用进位乘法来计算,那么他们是否有向十位进几的思维方式,以及会如何书写竖式。 2.计算 2472= () 你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计算的?介绍一下() 目的:调研学生对复杂的乘法计算题,是 否意识到用竖式计算的方法的简便性,以及对乘法竖式计算时,进位乘法的已有认知水平 本题设计说明:在第 1 题中,此题计算较简单,学生们此时由于没有学习过进位乘法,可能会采用老方法,即乘法的意义:几个几相加来计算。所以,我又设计了第 2 题,调研当学生们在遇到复杂的乘法计算题时又会怎么办。 3.计算 293= () 你在计算出结果后,采用什么方法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请说明() 目的:了解学生运用估算的检查意识 7 / 8 附件 2 课后调研 一、访谈 方法:随机抽取 10 名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个别访谈。其中,随机抽取的方法 :因为我就是本班的数学老师,为了防止我主观有意识地抽取特别学生(主观意识,失去随机抽取的意义),我采用抽签的方式,即将本班学生的名单写在纸条上,放进一个纸箱里进行盲目抽取。 访谈题目:在学习进位乘法的过程中,你遇到的困难是什么?遇到困难时你愿意采取什么方式解决困难(看书自己学、问别人、问老师、听老师课堂上集中讲解、不管不顾)? 目的:调研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状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