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1页
一语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2页
一语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3页
一语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4页
一语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阅读课文、感知课文是重点,主要围绕“只要动脑筋,就会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展开,这一单元安排了识字5、四个太阳、乌鸦喝水、司马光、称象、语文园地,无论是识字5还是选文中的故事,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辉。 二、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认识个生字,会写个生字。2、 了解靠自己动脑筋想办法,终于喝到水的乌鸦,知道古时候有位沉着冷静、当机立断的司马光,认识善于思考、想出称象办法的曹冲。 过程与方法:能借助汉语拼音阅读本组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且启发学生围绕专题,开动脑筋,学习收集有关资料,主动展示自己。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读书感悟的过程中认识到任何问题都有解决之道,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别人认为做不二次备课到的事情。 三、教学重点: 1、学习运用编写字谜和找反义词的方法,进行趣味识字。 2、进一步体会汉字的多义。P92,出示一组含“打”的词语,体会时,可以进行换词练习,也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扩展积累。 3、学习用“一边一边”、“渐渐”写比较复杂的句子。 四、教学难点: 领会文中讲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习在生活中发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办法。五、教学课时:识字五 2课时四个太阳 2课时乌鸦喝水 2课时司马光 2课时称象 2课时语文园地五 3课时六、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识字教学目标:二次备课知识与技能:、 认识“团、量、”等个生字。、 会写“量、最、谁、怕、跟、凉”这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借助拼音,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能说出自己是怎样猜出来的。2、了解谜语,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训练思维方法。3、自己编谜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识字的愿望和兴趣。教学重点:1、会认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2、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谜底的。教学难点:将谜面连起来思考猜出谜底;自己编谜语。教学方法 :读中感悟、以实践促发展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二次备课第一课时66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2、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谜底的。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猜谜语。教学难点:会认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来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谜语,让大家猜)。刚才的同学说出来让大家猜的部分叫“谜面”,你们猜出来的答案叫什么?(谜底)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识字5就有几个谜语,我们一起去猜一猜吧。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明确阅读要求:A、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生字用圆圈画出来。B、同桌互查生字读音。二次备课 C、分段接读,纠正字音。D、课文讲了几个谜语,你能猜到几个?2、学生汇报。三、读课文,学习生字1、卡片展示课文中的词语,学生认读。师:看来词语难不倒你们,离开这些词,你还认识这些生字吗?2、 出示课文中的生字,学生认读。 师:同学们真厉害,你们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谁来介绍一下?(学生自由交流)3、学写生字师: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字怎么写。A、出示“谁”字,学生读准字音a.你们观察一下,“谁”字形上有什么特点?学生观察“谁”字,讲解字形、间架。b.教师展示“谁”的笔顺,学生书空。c.教师示范写,学生练习写。B、出示“怕”字,学生读一读a.学生观察“怕”字,讲解“怕”字字形、间架。b.“怕”的笔顺,学生书空。二次备课c.教师示范写,学生练习写。d. 你能用“怕”组一个词吗?(学生:害怕,担惊受怕等)谁来用其中的一个词说一句话?(指导学生练习说句子)C、出示“跟”字,学生读一读a.学生观察“跟”字,看看它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b.演示“跟”的笔顺,学生书空。c.教师示范写,学生练习写。D、出示“凉”字,学生读一读a.学生观察“凉”字,看看它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b.演示“凉”的笔顺,学生书空。 c.用“凉”组词,并选其中一个造句。d.教师示范写,学生练习写。E、出示“量”字,学生读一读a.学生观察“量”字,讲解“量”字字形、间架。b.演示“量”的笔顺,学生书空。c.教师示范写,学生练习写。d. 你能用“量”组一个词吗?谁来用其二次备课中的一个词说一句话?(指导学生练习说句子)F、出示“最”字,学生读一读a.学生观察“最”字,看看它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b.老师演示“最”的笔顺,学生书空。c.用“最”组词,并选其中一个造句。d.教师示范写,学生练习写。四、作业1、规范整齐的抄写生字。2、搜集字谜。板书设计 识字5谁 怕 跟 (害怕 )(跟前)凉 量 最 (凉爽) (重量) (最后)第二课时67教学目标:、认识“团、量”等个生字。会写“量、最”个字。、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能说出自己是二次备课怎样猜出来的。、有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背诵课文。教学难点:识字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2、出示课题,提问:谁来说说你们课外收集的字谜,大家一起猜一猜。二、品悟课文,朗读理解 1、学第一个谜语 小黑板出示第一个谜语:一个人,两个人,一个在前两个跟。团结起来力量大,人多谁也不离群。 A、指名学生读谜面。 B、你知道这条谜语说的是什么意思? 谁来猜猜谜底?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猜? 学生说一说自己,猜的谜底。C、你们觉得哪一个谜底应该是对的,为什么?D、归纳猜谜要领:动脑筋,猜谜语,谜二次备课底藏在谜面里。仔细观察抓特征,结合起来想仔细。 2、学第二个谜语 过渡语:记住猜谜要领我们就可以很快猜到第二个谜语了。出示第二个谜语:左边绿,右边红,左右相遇起凉风。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水来攻。A、学生自己读,逐句的思考。B、教师引导学生猜谜。 “起凉风”是什么时候?什么喜欢及时雨?什么最怕水来攻?C、出示谜底:秋D、没猜到的同学仔细读一读谜语,再回忆一下自己的猜谜过程,对照一下,哪里猜错了。 3、学第三个谜语:出示第三个谜语:“言”来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动。“日”出万里无云,“水”到纯净透明。 A、指名学生来读,其他学生猜一猜。 B、指导猜谜语: 二次备课“互相尊重”“令人感动” “万里无云”、“纯洁透明”从这些词语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字。 出示字:请 情 晴 清 现在你猜到了吗?(生:青)三、拓展延伸,总结全文1、看来同学们掌握了猜谜技巧了,老师考考你们。(出示谜语,学生猜一猜)2、编谜语读了这么多的谜语,猜了这么多的谜语,你能不能自己来编一个谜语?(学生试着编谜语)四、作业 1、把自己学到的谜语说给家人猜一猜。2、整理自己编的谜语。板书设计识字5谜语 谜面 谜底教学反思: 二次备课 四个太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13个生字。2、会写“园、因”等六个字;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借助拼音,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能说出自己是怎样猜出来的。感悟作者通过太阳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孩子们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善于用自己的眼发现周围的美。教学重点:1、会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2、会用“因为所以”说完整的话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次备课2、能说出自己的美好愿望指名朗读,感悟理解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时:二课时教法:合作探究第一课时68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2、会写“园、因”两个字教学重点:、认识13个生字。教学难点:会写“园、因”两个字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上课之前,老师出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看谁最愿意发言,听仔细呢?出示谜语:晚上不见,白天出现。又红又圆,照亮地面。(生:太阳)老师讲后羿射日的故事,学生认真听。谈话:有一个小朋友,总是觉得一个太阳不好,他就画了四种不同颜色的太阳,他想表达什么样的心愿?(板书课题:四个太阳)二次备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阅读要求:A、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生字用圆圈画出来。B、同桌互查生字读音。C、分段接读,纠正字音。D、看看小朋友画了四个怎样的太阳?试着讲给同桌听。2、学生汇报。A、春天多彩的太阳B、夏天绿绿的太阳C、秋天金黄的太阳D、冬天红红的太阳三、读课文,学习生字1、出示课文中的词语,学生认读。师:看来词语难不倒你们,离开这些词,你还认识这些生字吗?2、出示课文中的生字,学生认读。师:同学们真厉害,你们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谁来介绍一下?(学生自由交流)3、学写生字师: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字怎么写。二次备课A、出示“园”“因”字,学生读准字音a.你们观察一下,他们字形上有什么特点?学生观察“园”“因”字,讲解字形、间架。(“园”“因”都是口字旁,都是全包围结构的字)b.老师演示“园”“因”的笔顺,学生书空。c.教师示范写,学生练习写。B、出示“为”字,学生读一读a.学生观察“为”字,讲解“为”字字形、间架。b.老师演示“为”的笔顺,学生书空。c.教师示范写,学生练习写。d. 你能用“为”组一个词吗?(学生:因为,为了等)谁来用其中的一个词说一句话?(指导学生练习说句子)C、出示“脸”字,学生读一读a.学生观察“脸”字,看看它在字形上有什么特点?b.老师演示“脸”的笔顺,学生书空。c.教师示范写,学生练习写。二次备课d. 你能用“脸”组一个词吗?(学生:笑脸,圆脸等)谁来用其中的一个词说一句话?(指导学生练习说句子)D、出示“阳”字,学生读一读a.学生观察“阳”字,看看它在字形上有什么特点?b.老师演示“阳”的笔顺,学生书空。c. 教师示范写,学生练习写。E、出示“光”字,学生读一读a.学生观察“光”字,看看它在字形上有什么特点?b.老师演示“光”的笔顺,学生书空。c. 教师示范写,学生练习写。“阳”“光”这两个字组成一个词语“阳光”。指导学生用阳光说一句话。四、作业1、规范整齐的抄写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四个 太阳二次备课园 因 为 脸 阳 光第二课时69教学目标1、复习13个生字,会写“园、因”两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感悟作者通过太阳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教学重点:1、会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2、会用“因为所以”说完整的话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能说出自己的美好愿望指名朗读,感悟理解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二次备课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2、出示课题,提问:谁来说说课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二、品悟课文,朗读理解 1、学习第一自然段:夏天绿绿的太阳 你喜欢什么样的太阳?(指名读。)小画家为什么要画绿绿的太阳呢?他有什么心愿?出示句子: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你知道清凉是什么样的感觉?你知道作者画绿绿的太阳的心愿是什么?指导朗读:读出夏天清凉的感觉。2、学习第二自然段:秋天金黄的太阳小画家的心愿多么美好啊!他还准备了个金黄的太阳呢。他准备送给谁呢?课文第几段告诉了你?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画了个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果园里,二次备课果子熟了。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小画家为什么要画个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呢?(学生自说)“邀请”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秋天都要什么?你喜欢秋天吗?你知道作者画金黄的太阳的心愿是什么?说话训练:如果你是小落叶,你会邀请哪位小伙伴来尝尝呢?你是小落叶你还会邀请哪位你最喜欢的人来品尝呢?指导朗读:要读出邀请的诚意来。3、学习第三自然段:冬天红红的太阳出示句子:我画了个红红的太阳,照亮冬天。阳光温暖着小朋友冻僵的手和脸。师范读,学生思考:你听懂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画红红的太阳?出示冬天的图片资料,再出示红红的太阳的图片。二次备课师小结:画个红红的太阳是为了驱赶冬天的寒冷,带给大家温暖。我们应该怎样读才会读出冬天太阳的温暖呢?试着读一读。指导学生读,要读出温暖的感觉来。4、学习第四自然段:春天彩色的太阳春天的太阳该画什么颜色呢?”同学们,你们能告诉他春天是怎么样的吗?(学生自由说自己眼中的春天,学生欣赏春天的图片)作者画了个怎样的太阳?谁来读一读?出示句子:春天,春天的太阳该画什么颜色呢?噢,画个彩色的。因为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你们喜欢春天彩色的太阳吗?喜欢就读出来。师:同学们读得真好啊!让老师看到了那么美的春天,还有那么美好的世界!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这一段吧!(学生自由美读课文)三、升华理解,感悟心愿二次备课1、小画家画了四个颜色非常鲜艳的太阳,分别送给四个不同的季节,表达了他自己什么心愿呢?(板书美好心愿) 师:是啊,多么美好的心愿!有一个叫王辰浩的作者,他也非常喜欢这篇文章,他就把这篇文章改写成诗,今天老师就把这首诗推荐给大家,名字叫“七彩的太阳”。(听儿歌)2、我们大家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心愿,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同学们想画个什么样的太阳?回家后设计好画下来。并简单写上介绍语:“我画了个_的太阳,送给_,因为_。”板书设计: 四个太阳多彩 春 清凉 夏香甜 秋 温暖 冬 教学反思: 二次备课 乌鸦喝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乌,鸦”等9个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句子。过程与方法:1、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2、懂得遇事要开动脑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研究乌鸦喝水的过程,体会用词的准确,利用现有的条件解决问题。教学重点:认字,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教学难点: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教学准备:瓶子,小石子。二次备课教法:读中感悟、以实践促理解 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70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教学重点:认字,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关于乌鸦的故事小乌鸦爱妈妈听了这个故事你又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说一说)师小结:乌鸦不仅是个孝顺的好孩子,还二次备课十分聪明可爱呢,今天我们就学习另一个关于乌鸦的故事。揭示课题:乌鸦喝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阅读要求:A、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生字用圆圈画出来。B、同桌互查生字读音。C、分段接读,纠正字音。D、课文写了关于乌鸦的什么事?2、学生汇报。三、读课文,学习生字1、出示课文中的词语,学生认读。师:看来词语难不倒你们,离开这些词,你还认识这些生字吗?2、出示课文中的生字,学生认读师:同学们真厉害,你们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谁来介绍一下?(学生自由交流)3、学写生字师: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字怎么写。A、出示“可”字,学生读准字音a.你们观察一下,“可”字形上有什么特二次备课点?学生观察“可”字,讲解字形、间架。b.老师演示“可”的笔顺,学生书空。c.教师示范写,学生练习写。d. 你能用“可”组一个词吗?(学生:可以,可爱等)B、出示“石”字,学生读一读a.学生观察“石”字,讲解“石”字字形、间架。b.老师演示“石”的笔顺,学生书空。c.教师示范写,学生练习写。d. 你能用“石”组一个词吗?(学生:石头,巨石等)谁来用其中的一个词说一句话?(指导学生练习说句子)C、出示“办”“法”字,学生读一读a.学生观察“办”“法”。说说字形特点。b.老师演示“办”“法”的笔顺,学生书空。c.教师示范写,学生练习写。d.这两个字合起来是一个词:“办法”你能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吗?D、出示“找”字,学生读一读二次备课a.学生观察“找”字,看看它在字形上有什么特点?b.老师演示“找”的笔顺,学生书空。c.用“找”组词,并选其中一个造句。d.教师示范写,学生练习写。E、出示“许”字,学生读一读a.学生观察“许”字,看看它在字形上有什么特点?b.老师演示“许”的笔顺,学生书空。c.用“许”组词,并选其中一个造句。d.教师示范写,学生练习写。四、作业1、规范整齐的抄写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乌鸦喝水可 石 办 (可爱) (石头) (办法)法 找 许 (方法) (找到) (许多)第二课时71教学目标:二次备课 1、能用“渐渐”说句子。 2、额、让学生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教学重点: 认字。教学难点: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教学准备:瓶子,小石子。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2、出示课题,提问:谁来说一说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学生自由说)二、品悟课文,朗读理解1、学习第一段: a.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想一想乌鸦遇到了哪些困难?找到相应的段落读一读。b.出示句子: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二次备课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它都去哪些地方找水了?发挥你的想象力说一说。(学生畅所欲言)c.乌鸦找了这么多地方,真不容易。该怎么读这一句呢?指导朗读:要求学生学学乌鸦的动作、表情,边飞边读。 d.它找到水了吗?(找到了)它又遇到了什么困难?(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e.虽然乌鸦找到了水,可是乌鸦却喝不着水,知道为什么吗?你从哪儿知道的?请勾出来。f.你帮乌鸦想个办法吧。(学生说自己的办法)过渡语:想知道乌鸦想了个什么办法吗?我们一起来学习下面的内容。2、学习第二、三段:a.小乌鸦没有被困难吓倒,它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继续默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把相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二次备课b.出示句子: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c.思考:乌鸦是怎么放石子的,我们来做一做这个实验。出示准备好的瓶子和石头,指名学生做实验,其他同学观察d.提问:瓶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渐渐升高了)你知道“渐渐”一词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吗?朗读指导:要将关键词语(变红的字)重读。三、拓展延伸,总结全文1、你觉得乌鸦的这个办法好吗?要是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怎么办?(学生讨论,合作交流。)2、教师小结:乌鸦真聪明,注意看,积极想,就想出办法来了。我们同学更聪明,认真读书,积极动脑筋,弄明白了乌鸦是怎么喝二次备课着水的。这节课学完了,你有什么收获?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应该怎么做?四、作业1、用自己的话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2、故事新编:在瓶子旁边没有石子的情况下乌鸦是怎么想办法喝到水的,编一个小故事。板书设计: 乌鸦喝水 找水喝-喝不着-想办法-喝着水 (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教学反思: 司马光二次备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熟悉“司、假”等13个生字。2. 会写“别、到”等6个生字。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 仔细观察课文插图中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2.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到碰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能想出好办法。3.体会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善于留心周围的事,留心生活的点滴。教学重点:找出描写花园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的词句。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到碰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能想出好办法。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法:读中感悟、以操作促理解 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72二次备课教学目标: 1.熟悉“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生字。 2. 仔细观察课文插图中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教学重点: 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生字。教学难点:写好“别、到”等6个生字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在距今九百多年前,也就是在我国北宋时期有个历史学家,他叫司马光,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揭示课题:司马光。(介绍司马光。)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阅读要求:A、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生词。 B、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C、分段接读,纠正字音。D、课文写了关于司马光的什么事?二次备课2、学生汇报。三、读课文,学习生字1、出示课文中的词语,学生认读。师:看来词语难不倒你们,离开这些词,你还认识这些生字吗?2、 出示课文中的生字,学生认读。 师:同学们真厉害,你们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谁来介绍一下?(学生自由交流)3、学写生字师: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字怎么写。A、 出示“别”“到”字,学生读准字音 a.你们观察一下,“别”“到”字形上有什么特点?学生观察“别”“到”字,讲解字形、间架。b.老师演示“别”“到”的笔顺,学生书空。c.教师示范写,学生练习写。d. 你能用“别”“到”组一个词吗?(学生:别人,特别,到处到底等)选一个词语说一个句子。B、出示“那”“都”字,学生读一读a. 学生观察“那”“都”字,看看它们在二次备课字形上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说一说。)b.老师演示“那”“都”的笔顺,学生书空。c.教师示范写,学生练习写。d. 你能用“那”“都”组一个词吗?(学生:那里,都是等)谁来用其中的一个词说一句话?(指导学生练习说句子)C、出示“吓”“叫”字,学生读一读a.学生观察“吓”“叫”。说说这两个字的字形特点。b.老师演示“吓”“叫”的笔顺,学生书空。c.教师示范写,学生练习写。d. 你能用“吓”“叫”组一个词吗?(学生:惊吓,大叫等)谁来用其中的一个词说一句话?(指导学生练习说句子)四、作业1、规范整齐的抄写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二次备课 司马光别 到 那 (别人) (到处) (那里) 都 吓 叫 (都是) (惊吓) (大叫)第二课时73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到碰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能想出好办法。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背诵课文,体会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质。教学重点:花园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的词句。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到碰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能想出好办法。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2、出示课题,提问:谁来说一说课文讲二次备课了关于司马光的什么事情? (学生自由说)二、品悟课文,朗读理解1、学习第一自然段a.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出示句子: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b.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出示插图:看看图中哪个是司马光?你是怎么判断的?c.“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2、学习第二自然段a.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出示句子:有一回,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b.“他”指的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导朗读:要读出水缸的大和满。(重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a. 出示句子:二次备课 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读一读这一段文字,发生了什么事情?谁知道?小朋友怎么会掉进大水缸里呢?“不小心”是什么意思?指导朗读:读出紧张的感觉来。4、学习第四自然段a.一个小朋友掉到了水缸里,别的小朋友的反应是怎样的?出示句子: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b. 边读边画出表示小朋友动作的词语。从“有的有的哭、叫、喊、跑、找”这些词,你体会到了什么?c.怎样读才能读好这一自然段?谁来试一试。(指名学生读,教师适当指导)5、学习第五自然段过渡语:就在这紧急时刻,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五自然段,请你二次备课画出表示司马光动作的词语。a. 出示句子: 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b.“举”“使劲”“砸”从这些词你体会到了什么?(司马光很聪明勇敢)c.你们试着来做一做这些动作,体会一下。(学生做动作)d. 司马光的表现与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学生讨论并汇报)师小结: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6、 学习第六自然段 a.出示句子: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学生齐读。b.落水的小朋友得救了,此时大家的心情怎样?(请学生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6自然段)二次备课三、拓展延伸,总结全文1谈收获:你喜欢司马光吗?为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2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想什么办法救人?3课后搜集一些关于司马光的故事读一读,讲给同学听。板书设计:司马光小朋友 司马光慌了 没有慌哭叫喊跑 举使劲砸教学反思: 期中模拟测试卷74-75测试课时:2课时测试内容:一、拼一拼,写一写。(8分)二次备课y hu zh y mng tin y dng fi j h y kng q ho ma 二、比一比,再组词(8分)干( ) 蓝( ) 炒( ) 低( )十( ) 篮( ) 抄( ) 底( )注( ) 肚( )游( ) 逃( ) 主( ) 吐( ) 放( ) 桃( )三、写近义词、反义词(8分)反义词:还-() 干净-() 闭-() 收下-() 东-() 出来-()近义词:取-( ) 主意-( ) 看-( ) 淘气- ( )四、想一想,补充完整词语。(6分)二次备课 ( )清水( ) ( )( )花香( )颜( )色 花花( )( ) 干干( )( ) ( )风细( ) 五、连一连(10分)长长的杨树山清 笑语高高的小路欢歌盛开绿绿的阳光百花六色温暖的草坪五颜燕舞精彩的球赛莺歌水秀六、读一读,选择正确的读音打“”。(10分)1、小松鼠长(chng zhng)着一条长(chng zhng)长的尾巴。 2、听音乐(yu l)是一件快乐(yu l)的事。3、望着(zho zhe)窗外的大雨,奶奶心里很着(zho zhe)急。 4、果园里着(zho zhe)火了。 5、小明拿来花生种(zhng zhng)子种(zhng zhng)在地里。 6、东东还(hi hun)有一本书没有还(hi hun)我。七、选词填空 (4分)主意 注意 1、小松鼠终于想出了好的( )。 2、上课了,同学们一定要( )听讲,认真学习。 在 再 3、他( )学校门口等我一起回家。 4、我( )也不贪玩了。 八、补充完整句子。(7分)1、牧 童 骑,歌 声 振。意 欲蝉,忽 然口。2、花对,蝶对。对碧野,万紫对。九、我会填。(8分) 1、所见的作者是( )代诗人( ),小池的作者是( )代诗人( )。一课中,我知道了燕子( )、鱼儿( )、蚂蚁( ),说明马上要下雨了。十、我会造字。(12分)1、加一部分,组成新字 长+( )=( ) 禾+( )=( ) 口+( )=( ) 人+( )=( )2、减一部分,变成新字种-( )=( ) 袋-( )=( )题-( )=( ) 功-( )=( ) 3、换一部分,变成新字秀-( )+( )=( ) 吗-( )+( )=( )蜻-( )+( )=( ) 李-( )+( )=( )十一、读一读,填一填。(6分) 花园果园我的家乡种了许多果树。春天,果树开花了。梨花开了,苹果花也开了。我的家乡成了花园。 秋天,果子熟了。梨熟了,苹果也熟了。 我的家乡成了果园。1、文章一共有( )自然段。2、春天,我的家乡的( )开了,( )也开了,我的家乡成了花园。十二、看图写话。(13分) 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图中画的是什么季节?图中画了哪些景物,把你看到的写一写,语句要通顺,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 二次备课称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会“再、象、像、做、点、照”这6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2、 认识 “称、象、官、腿、柱、议、杆、秤、倒、艘、沉、止、微”这13个字。3、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学生学习曹冲,平时多观察,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理解曹冲说的话。2、知道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向曹冲学习,培养观察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次备课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时:二课时教法:读中感悟、以操作促理解 第一课时76教学目标: 1、学会“再、象、像、做、点、照”这6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 2、认识 “称、象、官、腿、柱、议、杆、秤、倒、艘、沉、止、微” 这13个字。 3、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