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国际关系史》PPT课件.ppt_第1页
《近代国际关系史》PPT课件.ppt_第2页
《近代国际关系史》PPT课件.ppt_第3页
《近代国际关系史》PPT课件.ppt_第4页
《近代国际关系史》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代国际关系史,第一章西方世界的兴盛与近代国际关系的肇始,第一节整体性世界的最终形成及其影响,一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地位,地理大发现是一场把西欧以及世界从中世纪带入近代社会的伟大运动。在欧洲站在海上探险活动最前列的是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两个封建王国。葡萄牙人沿非洲西海岸向东航行,开辟了通往东方的海上通道。西班牙人从西欧大陆出发向西航行,先是到达拉丁美洲,继西班牙人又绕过美洲大陆最南端、进入太平洋过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驶返西班牙,完成了环球航行,标志着地理大发现的结束。地理大发现是世界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伟大壮举,人类的眼界空前扩大,世界各地区之间在经济上的联系日益密切、闭关自守的状态被打破,原来分散的世界渐次成为一个初见其全貌的整体世界。,二大西洋市场的初步建立,美洲大西洋市场是在16世纪中后期通过持续的生产和商品交换而逐步建立的。,第一大量开采贵金属。,黄金白银的开采是大西洋市场建立的发动机,它不仅带动了相关的农副产品的生产,产生对劳动力和手工业品的巨大需求,而且刺激了大矿山附近城市的兴起。,第二建立种植园。,第三贩运黑人从事奴隶劳动。,把非洲拖入大西洋市场,由非洲直接向西印度群岛及美洲大陆输出黑奴的南大西洋贸易体系逐步确立。,这是殖民主义者从掠夺转向生产,把美洲纳入世界市场的又一重要行为。,主要体现在:,三东方市场的逐步形成,16世纪的东方市场主要指葡萄牙人经好望角在远至香料群岛和日本之间的广阔海域内建立起来的市场,也指西班牙人在美洲通过菲律宾而与亚洲发生经贸往来而形成的市场。,葡萄牙建立东方市场主要是运用暴力控制印度洋,把东方的大批香料和其他产品运往欧洲。葡萄牙人还在东方从事转运贸易,用赚取的利润购买东方的物品运回西方。,16世纪东方市场发育的另一方面是西班牙人在美洲与菲律宾之间建立起来的贸易关系。,四世界各地沟通联系的意义,地理大发现推动了大西洋市场和东方市场的初步建立,不仅促使了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的沟通,而且进一步扩大了世界市场的外延;世界各地区沟通联系,加速了整体性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加强了欧洲与世界各地区的联系,开始了欧洲对美洲、非洲、亚洲大规模的殖民掠夺,对欧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第二节欧洲早期扩张和新兴国家的崛起,一伊比利亚国家的殖民争夺,近代早期的欧洲殖民扩张活动始于16世纪上半期,经17世纪到18世纪中叶形成一套完整的殖民统治制度。欧洲的殖民扩张以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为典型。16世纪上半期,葡、西在夺取海外殖民地的活动中已存在着尖锐矛盾。教皇子午线规定葡萄牙向东扩张、西班牙向西扩张,形成了世界历史上最早的两大殖民帝国。葡、西殖民帝国的兴起,是16世纪中期以前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特别是西班牙于1580年吞并葡萄牙及其属地以后,成为统治欧洲和垄断世界市场的超级霸主,并同教皇势力相勾结,被视为国际政治中的反动堡垒和试图打入海上的商业民族的公敌。从而预示自中世纪以来,封建大国之间争权夺利的王朝战争降至次要地位,以荷、英、法等新兴国家向西班牙商业霸权挑战的商业战争上升为主导地位。,衰落的原因。16世纪上半期西班牙封建专制制度没有任何松动离析的趋向。16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正展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荷、英、法悄然崛起,开始向西班牙发起挑战。西班牙衰落的表现。荷、英、法决意打破西班牙几乎独占拉美的历史局面,在西属西印度群岛向西班牙频频出击。首先利用海盗拦截西班牙商船或骚扰其殖民地港口。其次运用走私活动打破西班牙对美洲殖民地进出口贸易的垄断。再次是诉诸武力,直接在加勒比海地区夺取殖民地。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几近覆没,国势日蹙。海外贸易萎缩,垄断权丧失。农业遭到破坏,西班牙成为粮食进口国。外债高筑,财政破产。海外殖民地失去防卫和支撑的后盾,被后起强国宰割。西班牙霸权地位彻底衰落。西班牙的衰落,荷、英、法等国后来居上,改变了欧洲传统的政治格局。资本主义加速成长,国际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二西班牙的衰落及其后果,第三节三十年战争和欧洲势力的交融,一三十年战争发生的深刻背景,三十年战争既是德意志内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各诸侯之间以及诸侯各邦之间为争夺宗教、经济、政体、领土等权益的内战,也是西欧和北欧主要国家乘机浑水摸鱼干涉德意志事务,争夺地区霸权的斗争,三十年战争前夕,欧洲大陆局势动荡,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欧洲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德意志各邦诸侯尤其是新教诸侯势力崛起,教皇和天主教势力受到冲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权力遭到削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同各邦诸侯尤其与新教势力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各支新教掀起了一场席卷欧洲大陆旨在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改革运动。新教诸侯为反对帝国皇帝的专权和哈布斯堡王朝的称霸野心,于1609年7月10日组成新教联盟,同天主教联盟相抗衡。欧洲国家密切关注德意志事态的发展,并在两大对立集团之间选择自己的支持对象,从而使德意志国内的矛盾扩张为国际斗争。三十年战争如箭在弦,国际关系也将发生重大变动。,二三十年战争的始末,1618年5月23日捷克首都布拉格的新教徒发动起义,冲进王宫,制造了“掷出窗外事件”,标志着三十年战争正式爆发。,这场战争由于外国势力的卷入,战争规模迅即扩大,从德意志内战演变成全欧性战争。战争以德意志新教诸侯、法国、瑞典、丹麦为一方,以德意志天主教诸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班牙、奥地利为另一方。,战争全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战争的第一阶段(16181623年),捷克起义被镇压,捷克重归哈布斯堡家族统治。战争的第二阶段(16251629),双方互有胜负。战争的第三阶段(16301634),双方交战激烈,互有胜负。战争的第四阶段(16351648),交战双方展开拉锯式进攻,相互攻入对方领土,各有胜负得失,以法国为首的一方略占优势。但双方交战20多年,消耗巨大,都无力最终取胜,表示愿意举行和谈。,谈判期间,双方的军事行动仍未停止,和谈延续了5年之久,直到1648年10月24日才签订了和约,三十年战争宣告结束。,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主要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是近代国际关系史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德意志国家体制的约定,欧洲领土的局部分割,宗教关系的定位,首先它开创了以国际会议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其次,和约确立了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为国际关系中应共同遵守的准则,第三,和约除了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统治西欧国家的神权政治体制,把国际法从神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第四,和约缔结之后,常驻外交代表机关的制度走向确立。,三战后欧洲均势的构筑,三十年战争打乱了欧洲自中世纪以来传统的社会秩序,神权政治体制失去了昔日的至尊地位,以主权平等和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确立起来。由于战争改变了参战双方的力量对比,当时没有一个国家强大到可以充当欧洲的霸主,欧洲大陆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各国力量相对均衡的格局,国际关系迎来了一个新的蓬勃发展时期。法国通过这次战争增强了实力,为其争霸欧洲奠定了基础。瑞典成为北欧的强国。德意志在战争中创巨痛深,国土继续保持分裂,惟普鲁士逐步走向兴盛。奥地利也成为与普鲁士相抗衡的一支重要力量。西班牙在战争中遭到严重削弱,国势剧衰,在欧洲成为配角。意大利尚处于奥、法分割之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