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基本结构和生命历程考点3细胞的增殖课件.ppt_第1页
通用版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基本结构和生命历程考点3细胞的增殖课件.ppt_第2页
通用版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基本结构和生命历程考点3细胞的增殖课件.ppt_第3页
通用版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基本结构和生命历程考点3细胞的增殖课件.ppt_第4页
通用版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基本结构和生命历程考点3细胞的增殖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3细胞的增殖,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基本结构和生命历程,1.理清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图像、坐标曲线和柱状坐标图之间的对应关系(1)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相关曲线图与柱形图,要点整合,(2)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相关曲线图与柱形图,2.抓住关键点,快速判断细胞分裂图像的分裂方式,(1)染色体相对散乱,排列在纺锤体中央,前期,否:减,是,是:减否:有丝分裂,(2)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中期,否:减,是,是:减否:有丝分裂,同源染色体是否位于,赤道板两侧,(3)染色体移向两极,后期,否:减,是,是:减否:有丝分裂,是否存在,姐妹染色单体,3.在坐标曲线中,判断细胞分裂方式(1)一看“染色体峰值”:最大值为4n,则为有丝分裂;最大值为2n,则为减数分裂。(二倍体)(2)二看“核DNA复制和分裂次数”:“斜线”出现一次,“垂直下降”出现两次,则为减数分裂;“斜线”出现一次,“垂直下降”出现一次,则为有丝分裂。(3)三看“结果”:若染色体和DNA数目与分裂前相等,则为有丝分裂;若减半,则为减数分裂。,4.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分析,5.减数分裂中根据细胞质分裂情况判断细胞名称,细胞质分裂,不均等,有同源染色体初级卵母细胞(如图2)无同源染色体次级卵母细胞(如图3),均等,有同源染色体初级精母细胞(如图1)无同源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如图4),特别提醒1.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三个易错点(1)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2)着丝点分裂并非纺锤丝牵拉的结果。着丝点先分裂,之后纺锤丝牵拉。(实验证据:低温或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时,着丝点可照常分裂,从而导致染色体加倍)(3)分裂后子细胞三种去向继续分裂(如干细胞);暂不分裂(如黄骨髓细胞);细胞分化(如神经细胞)。,2.赤道板与细胞板的区别:赤道板不是细胞结构,是一个假想的平面,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细胞板是真实存在的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3.玉米体细胞有20条染色体,其配子中有10条染色体,但不能说成5对染色体。4.对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初级精母细胞含1条X染色体,其上有2条染色单体,次级精母细胞可能含0条或1条或2条X染色体。,题型一细胞周期中染色体行为变化分析1.(2018沧州期末)如图表示某动物体细胞(含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的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d的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最适于观察染色体B.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的是a、b、c、d、eC.细胞周期的长短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D.秋水仙素对细胞a起作用,使染色体加倍,题型集训,1,2,3,4,5,6,答案,解析,7,解析图中细胞ae分别处于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f为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是中期即细胞c,A错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故d、e时期染色体数目为8条,B错误;细胞周期的长短不是固定的,其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C正确;秋水仙素作用于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D错误。,1,2,3,4,5,6,7,关于细胞周期的3个易错提醒(1)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高度分化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都没有细胞周期。(2)细胞周期必须是分裂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不能颠倒,且分裂间期的时间远长于分裂期。(3)秋水仙素(或低温)作用于细胞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1,2,3,4,5,6,7,2.(2018江西名校学术联盟二模)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下列所述最可能属于该三种细胞分裂方式共性的是A.染色质丝先螺旋化变成染色体,再解螺旋变成染色质丝B.同源染色体先两两配对,再彼此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C.细胞完成分裂后,每个子细胞都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D.子染色体在纺锤丝或星射线的牵引下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答案,解析,1,2,3,4,5,6,7,解析无丝分裂中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A、D错误;同源染色体先两两配对,再彼此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此过程只发生在减数分裂中,B错误;细胞完成分裂后,每个子细胞都要进行细胞呼吸,都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C正确。,1,2,3,4,5,6,7,3.(2018全国,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答案,解析,1,2,3,4,5,6,7,解析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项正确;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B项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形成的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亲代染色体数目相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形成的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亲代细胞的一半,C项正确;哺乳动物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染色体的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排列在赤道板上,D项正确。,1,2,3,4,5,6,7,题型二细胞分裂中有关图像题分析4.图甲、乙为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丙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在细胞分裂各时期的变化,图丁表示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与核DNA分子的相对含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1,2,3,4,5,6,7,A.图甲、乙所示细胞都有2个染色体组B.图甲、乙所示细胞所处的时期分别对应图丙的bc段和de段C.图丁中a时期可对应图丙的de段,图丁中b时期的细胞可以是图乙所示的细胞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均可用图丙表示,答案,解析,1,2,3,4,5,6,7,1,2,3,4,5,6,7,解析题干强调图甲、乙所示细胞均为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析图甲、乙可知,图甲所示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说明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具有2个染色体组;图乙所示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说明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也含有2个染色体组,A项正确。图丙中bc段,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与图甲所示细胞对应;de段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与图乙所示细胞对应,B项正确。,1,2,3,4,5,6,7,图丁中a时期核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相同,说明细胞中无姐妹染色单体,可用图丙的de段表示;图丁中b时期核DNA分子数是染色体数的2倍,说明一条染色体上含2条染色单体,可对应图甲所示细胞,C项错误。图丙纵坐标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曲线既可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也可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D正确。,理解染色体与DNA数目变化的原因,1,2,3,4,5,6,7,A.由HI,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复制的结果B.图中受精作用过程是HJC.由PQ,DNA的含量减少一半是染色体进入两个子细胞的结果D.CD和NP段染色体数相同,5.(2018安徽六安一中第五次月考)下图为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答案,解析,1,2,3,4,5,6,7,解析AH段核DNA含量先加倍,后两次减半且最终含量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表示减数分裂;IQ段DNA含量先加倍,后减半一次,且最终含量与正常体细胞相同,表示有丝分裂。由于受精作用,HI段中核DNA含量增加一倍,A、B错误。PQ段中核DNA含量减少一半,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子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的结果,C正确。CD段包含减前期、中期、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相等;NP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的2倍,D错误。,1,2,3,4,5,6,7,题型三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实验探究6.(2018常德一模)细胞分裂间期依次划分为G1、S和G2期,研究者将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进行融合,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灰色的部分是细胞核,黑点代表中心体。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引发中心体复制的物质持续存在到G2期B.中心体和DNA复制可能同时进行C.S期细胞中存在使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物质D.中心体的复制始于G1期,在G2期复制完毕,答案,解析,1,2,3,4,5,6,7,解析据图可知,G1期细胞含有一个中心体,S期和G2期细胞含有两个中心体,G1期细胞和G2期细胞融合,G1期细胞可以完成中心体的复制,推测引发中心体复制的物质持续存在到G2期,A正确;G1期细胞和S期细胞融合,G1期细胞可以发育到S期,可推测S期细胞中存在使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物质,中心体和DNA复制可能同时进行,B、C正确;中心体在S期已经复制完毕,D错误。,1,2,3,4,5,6,7,7.(2018南平一模)抗癌药物B通过影响细胞分裂周期来增加癌细胞的凋亡率,为探究药物B的作用机制是抑制DNA的复制还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科学家以肝癌细胞为实验材料,实验组用药物B处理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对照组不做处理,培养一个细胞周期后,分别测定处于分裂间期、分裂期的细胞数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照组细胞周期比正常体细胞周期长B.用高倍显微镜可观测到实验组大多数肝癌细胞中具有纺锤体C.若实验组处于间期的细胞数目比对照组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比对照组少,说明药物B抑制DNA的复制D.药物B抑制肝癌细胞的分裂,导致癌细胞分裂周期增长,减少危害,答案,解析,1,2,3,4,5,6,7,解析对照组细胞是未经处理的肝癌细胞,能无限增殖,细胞周期比正常体细胞周期短,A错误;纺锤体形成于细胞分裂前期,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持续时间较长,故大多数细胞中不具有纺锤体,B错误;若药物B的作用机制是抑制DNA的复制,则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即实验组处于间期的细胞数目比对照组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比对照组少,C正确;若药物B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但细胞周期并没有增长,D错误。,1,2,3,4,5,6,7,根据加入物质的类型及其作用确定细胞周期的变化(1)若加入的物质阻止DNA复制,则处于G1、M、G2期的所有细胞通过继续分裂先后到达(所用的时间不同)G1和S期的交界处,而处于S期的各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