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复习纲要_第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复习纲要_第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复习纲要_第3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复习纲要_第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复习纲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 三年级上册语文复习纲要 三年级上册语文复习纲要 一、拼音、生字部分 (一)复习目标 1.汉语拼音: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识字写字:能准确认读 200 个生字,并且会写 300个字。 3.要求认识的字要会组词,知道大写字母、部首,在语文园地中仍然有要求认识的字,要特别的注意。要求会写的字中,要求并能按笔顺正确书写、知道部首、大写字母,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能正确理解、运用这些生字。 (二)复习重难点 重视 语文基础知识,加强看拼音写词语和生字组词的训练。 (三)复习类型: 1.在具体的语境中,看拼音写词语或者简单的句子。 2.区别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并能用其组词。 3.抓住本册教材中的近、反义词多音字。 4.试着理解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四 )复习内容 【一】汉语拼音 这是低年级的重点,在三年级过渡期间,对汉语拼音的使用2 / 10 依然是非常重要的。重点在于看拼音写词语,把音节补充完整,选择正确的读音。 这一部分的复习应当与汉字、查字典的复习相结合。 【二】字 本学 期的生字数量多,部分汉字书写复杂,有难度,不仅要会写,还要会用,单纯的看拼音写汉字是重点,更重要的是在语境中学会应用汉字,有以下几种类型,大家可以根据此进行复习。 1.看拼音写词语。包括看拼音写句子。这一部分,应当以精读课文中的要求背诵默写的课文的重点语句为主。比如,在第三四单元的测试练习中就是在一段描写秋天的句子中考察了生字的拼读和书写。 2.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辨析组词。 这是本次复习的重难点,汉字在会写的同时要会用。重点如下: ( 1)生字表中同时出现的两个字。如:谦虚滋润勇敢猜测等。( 2)字 形与字音特别相近的字。如园地四 “ 我的发现 ”设计了让学 生辨析 “ 草坪、评价、苹果 ” , “ 分辨、辫子、花瓣 ” , “ 干燥、急躁、做操 ” 等,类似的词语还有很多,老师们可以设计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用字。 ( 3)容易写错和混淆的字。如:耍懒假初(即、及)(状、3 / 10 壮) (刮乱) ( 4)拼读时容易混淆的字。如:(视线、试验) ( 5)多音字组词。本学期出现的多音字较多,而且有很多属于常用易 错,如风筝一课中 “ 磨坊 ” 的 “ 磨 ” ,蜜蜂一课中的 “ 闷 ” 等,关于多音字的专项训练在园地一 “ 我的发现 ”中出现,历次测试中也 多有涉及,老师们应重点注意。 ( 6)加偏旁组成新字。园地五 “ 读读认认 ” 中有这样的训练,如 “ 高 ” 加偏旁组成俩个新字 “ 稿 ” 和 “ 搞 ” ;在三四单元测试练习中也用同样的题型;园地一的 “ 读读认认 ” 中还出现了减偏旁成新字的形式,如: “ 桥 ” 变 “ 乔 ” 。我们在复习时要注意相关的练习,这也是帮助学生拓展识字量,巩固独立识字的一种方法。 3.试着理解同一个字在不同语境中不同含义。在园地六 “ 我的发现 ” 中设计了这样的练习。要求学生试着理解 “ 深 ” 和“ 封 ” 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其中 “ 封 ” 字主要是因为词性的变化引起词义的变化。这两个属于常 见字,学生平时用的较多,理解起来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把自己的理解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这也是我们本学期词语训练的一个点,也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等理解词语的意思。常见的还有 “ 尽力 ” 、 “ 尽头 ” 的 “ 尽 ” 字, “ 困难 ” 、 “ 遇4 / 10 难 ” 的 “ 难 ” 字等。这种题型在三上的考察应该以选择的形式出现,老师们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 二、词语部分 (一)复习目标: 1.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 2.积累近义词、反义词、各种形式的词语并能正确运用。 3.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 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在文章表达方面的作用。 (二)复习内容: 1.课文中出现的优美的词语,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中“ 葱葱茏茏 ” , “ 严严实实 ” , “ 酸甜可口 ” 、 “ 又香又脆 ” ;盘古开天地一课中的 “ 隆隆的雷声 ” 、 “ 辽阔的大地 ” 、 “ 奔流不息 ” 、 “ 滋润万物 ” 等。盘古开天地第二自然段中出现了 “ 轻、清、上升,重、浊、下降 ” 等词语,泡泡语中提示 “ 我发现这一段有不少意思相反的词语 ” 。这些词语都需要学生发现并积累。 2.园地中出现的词语。通过解读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本学期在园地中对词语的积累和训练特 别多。如园地三中要求学生积累和颜色有关的词语 “ 金黄、嫩绿、宝蓝 ” 等共 20 个;园地四中 “ 我的发现 ” 中要求学生积累暗含反义字的四字5 / 10 词语,如 “ 远近闻名、头重脚轻、异口同声 ” 等共 9 个;园地六 “ 读读记记 ” 中有求学生积累 “ 严严实实、又松又软、不还不忙 ” 等 AABB,ABAc 形式的词语共 12 个;园地七 “ 我的发现 ” 中 “ 傲慢谦虚 ” , “ 懦弱勇敢 ” 等四组反义词;园地八 “ 我的发现 ”“ 圆溜溜、乐陶陶 ” 等 ABB 形式的词语共12 个。园地八 “ 读读背背 ” 中的八字成语,还有两个成语故事 “ 闻鸡起舞 ” 和 “ 刻舟求剑 ” 等。在复习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积累质 量,同时还要以这些词语形式为基点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使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学会应用。在考试中,这部分内容一般以选择正确的词语,补充词语,照例子写词语等形式出现。 3.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这部分词语在句子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些词语往往能发现人物内心或揭示文章主题,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能。这些词语在课文中一般以泡泡语的形式进行了提示,如爬天都峰一课中的 “ 终于 ” ,秋天的雨中的 “ 五彩缤纷 ” ,孔子拜师中的 “ 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终于 ” ,掌声一课中的 “ 犹豫、摇摇晃晃 ” 等。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引 导学生关注这些词语,并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践等方法理解词语的含义,初步感受它们在表达方面的作用。在考试中,在课内或课外阅读的练习中会涉及此类的考核。 三、句子部分 6 / 10 (一)复习目标: 1.积累课文中的优美句段。 2.继续认识并积累比喻、拟人、夸张等句式。 3.初步认识中心句、过渡句,试着体会其用法。 4.试着体会重点句段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二)复习内容: 1.本册很多课后的习题中都涉及了句子的积累。如我们的民族小学一课 “ 我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下来了,你抄了哪些? ” ;金色的草地一课中 “ 我把下面的句子抄了下来,你抄了哪些? ” ;爬天都峰一课中 “ 读了第二自然段,我好像看到了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要把这一段抄下来 ” 等等。像这样的积累练习几乎出现在每一篇精读课文,这说明本学期词句的积累应该是重点。厚积而薄发,积累的目的是为了写作,这也是学生在写作的起始阶段必做的一项工作。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巩固学生的积累效果。 2.从本册开始对学生句子的训练开始明确化。比如比喻和拟人这两种修辞方法要求学生认识并使用。在三四单元的测试联系中,课外阅读有一个题要求同学们读文中划线的 句子,并再划出一个同样的句子,这个句子就是比喻句。有的同学因为没有仔细分析划线句子的特点,再划句子时就出现了问题。所以在复习时我们还要考虑练习的形式。 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中有这样一个泡泡语: “ 我发现课7 / 10 文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 ” 在引导学生认识中心句,并初步体会中心句的用法。赵州桥一课中 “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 泡泡语中提示 “ 这句话这样写,好在哪儿呢? ” 也是在引导学生认识过渡句并初步体会其写作特点,这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在复习时老师要针对这些句子进行专项训练,以巩固学生的认识。 3.句 子部分在复习时还有一个重点内容就是园地中读读背背的内容。如园地二的名人名言,园地三的对子,园地四的谚语,园地六的古诗名句等等,也要求我们在复习时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积累效果。 四、阅读部分 (一)复习内容: 教参对三年级上册课内阅读教学要求是: 1.学习联系上下文 ,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 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本册有三十二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 22 篇,古诗两篇,8 / 10 略读课文 8 篇。它们平均分布在 8 个专题中。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维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单元的结构都是 导语、课例(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语文园地。 (二)复习要点: 1.重视并引导学生总结词语的理解方法,这是本学期词语训练的重点。课文中也有多处训练点。 如 10 课风筝 中 “ 我查词典知道了 憧憬 的意思 ” ,这是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的方法; 27 课陶罐和铁罐提出了 “ 奚落 是什么意思呢?我往下读读看。 ” 这是结合下文的意思来理解词语的方法; 26 课科利亚的木匣提出了“ 联系上文,我明白了 果然 的意思 ” ,这是联系上文来理解词语的方法;有的词语还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如30 课一次成功的实验中 “ 我能体会到 不假思索 的意思 ” ,这里的 “ 不假思索 ” 必须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不能望文生义理解为 “ 不动脑 ” 的意思,应该理解为 “ 用不着想 ” ,说明小女孩在危险面前先人后己的态度十分坚决。课文 中泡泡语提示的几种词语理解方法,老师要引导孩子们重视。 2.在课文的复习中要注意总结句子理解的方法。 如 22 课富饶的西沙群岛中 “ 正像人们说的那样,9 / 10 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 ,学习伙伴提出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 ” ,学生就会注意这个句子有明显的夸张色彩,由此体会到作者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是为说明 “ 鱼特别多 ” 。 本册课文中还有很多比喻句、拟人句要领着学生在课文中找一找,划一划。 23 课美丽的小兴安岭文中泡泡语提示: “ 哪句话概括了文章的主要意思? ” 引导学生注意课文 的最后一段话是文章的中心句。 3.引导学生在一边读一边想的时候,想象画面,体会意境美。 本册中有大量的写情景的文章,如 18 课盘古开天地22 课富饶的西沙群岛 23 课美丽的小兴安岭中引导学生边读边想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引导学生想象情境画面。 21 课古诗两首课后要求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再想象一下这些诗句描写的画面。这也是对学生进行边读边想像的训练。 4.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如 25 课矛和盾的集合在文末 “ 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 ,谁就会是胜利者 ” 旁,学习伙伴提出:“ 我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 ” ; 26 课科利亚的木匣在文末提出: “ 我们周围有什10 / 10 么在起变化呢? ” ,这些都是在引导学生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