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能力竞赛初赛试卷班级 姓名 得分 一、语言积累和课外知识(每空格1分,共36分) 1、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2、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3、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 。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 者也。5、曹操龟虽寿一诗中,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诗句是: , .6、问君能有几多愁, 。(虞美人)7、木兰诗中,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 。8、明月松间照, 。9、 , 。山光悦人性,潭影空人心。10、面对光阴的流逝,晏殊在浣溪沙中慨叹: ,似曾相识燕归来。11、潮平两岸阔, 。12 ,化作春泥更护花。13苏轼曾用“ , ”盛赞西湖无论晴雨都千娇百媚。14舒影横斜水清浅, 。15、在诗歌史上,酒是诗人灵感的源泉,请写出古诗词中与酒有关的两句诗: , 。16“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这首歌化用了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中的诗句:“ , 。”17、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他心系百姓的政治抱负。杜甫在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文中也写了与此意境相同,表达他身居简出,却胸有济世情怀的两句诗是: , 。1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诗人屈原的名句。其中的“求索”,是通过追求 来比喻、寄托追求理想的情怀。19、“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这副对联是评价 (作家)的,他的代表作是 。20、水浒传主题曲中有这样的歌词:“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哇!水浒传原著中,有很多事件都体现了这几句歌词的意思,请你举出两个例子。(1) (2) 21、脍炙人口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出于 22、“冬天已经来到,春天还会远吗?” 的这一名言,鼓舞了无数身处逆境的仁人志士。23、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全部的生命和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段话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的青年人引为座右铭的文字,出自原苏联小说 ,其主人公是 。24、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奥地利女作家 。二、古诗鉴赏(每题2分,共6分) 13、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完成(1)(3)题。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城阙 / 辅 / 三秦,风烟 / 望 / 五津。 B、与君 / 离 / 别意,同是 / 宦 / 游人。 C、海内 / 存 / 知己,天涯 / 若 / 比邻。 D、无为 / 在 / 歧路,儿女 / 共 / 沾巾。 (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3)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答: 。三、现代文阅读(每题4分,共52分)(一)你抓住我的手了吗?“有个女孩在桥上,要跳河”“这与我有关吗?”诗人冷冷地说,他要挂机了。“女孩手里拿着本书,你的诗集命运的手扼住了我”诗人扔下电话,摸了本书冲出家门截了辆的士。诗人知道现场在什么地方。只要一提跳桥,这座城市大多数人都知道在哪儿。为了方便主跨航标灯的维修,桥梁设计者在主墩所在的位置上伸出了一个小飘台,大桥通车10年来已有20多人从这里跳进湍急的汉江,无一生还。当诗人赶到桥头时,大桥已被观众堵死。10多个电视摄像镜头焦渴地守望着,更多的人则举着相机。去年全市摄影大赛的一等奖就是一个青年从这儿跳入江中的镜头。当警察领着诗人挤进飘台时,女孩越过栏杆坐在飘台外沿上,两脚悬空,双手紧攥着那本该死的诗集,胳膊上指甲扣出的伤口蜿蜒出数条殷红的血道。诗人两袖插在裤兜里,望着江心的波涛,冷冷地说:“把我的诗集还给我。”女孩惊慌地抬起头:“别过来,别过来!”那是个纤瘦的女孩,面色苍白,眼神迷离。诗人的眼里弥漫着深深的忧郁,说:“我是这本诗的作者,你可以看看书上的照片你跳跳我不管,但不能带着我的诗集跳下去,不然,你会把我的灵魂带走的。那本诗集我已经没有了,全烧了。你能帮我,但我不想求你。在我的口袋里还有一本诗集,是刚出的,我想用这本诗集和你交换。”诗人的声音像梦一样遥远、灰暗、冷静、低缓。诗人往女孩身边挪了挪,左臂缓缓地从裤兜里抽出,轻轻地抖抖袖子,一本新书露出大半截。女孩望着书的封面,上面是一只非常有力的手,书名叫 。诗人说:“我只是把两个词的顺序颠倒了一下,但不一样,你现在就可以读一首,要不了多长时间,读了再跳也不迟。”女孩从栏杆间伸手接住书。刹那间,女孩楞住了,她看见诗人持书的左臂光秃秃的,没有手掌,臂端劈开一条口子,书就夹在口子里。女孩惊异的眼神移向诗人仍插在裤兜里的右臂。诗人一动不动地望着女孩。女孩使劲地欠起身子伸手摸了摸他的袖筒,然后一把抓住,从裤兜里抽出来。整个袖筒都是空的,诗人没有右臂。诗人说:“写第一本诗集的时候,事故还没发生,我四肢齐全,可我曾三次站在你现在的位置后来,左手、右臂都没了,我写出了第二本诗集,再也没往这儿来了现在你抓住我的手了吗?”女孩紧紧地抓住了诗人空空的衣袖,缓缓站起身。诗人说:“我们离开这儿,人太多了!”女孩在诗人牵引下跨过栏杆,离开了飘台。诗人说:“有首诗,你肯定读过,可是我背不全,你能帮我一起背吗?”几天后,人们发现飘台上赫然刻着一首诗,题目是你抓住我的手了吗,诗文却是普希金的那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4、结合语境,仔细品味和揣摩,分析一下加点词所能传达出的丰富的心理活动。 (1)“这与我有关吗?”诗人冷冷地说。 答: (2)诗人两袖插在裤兜里,望着江心波涛,冷冷地说:“把我的诗集还给我。” 答: 15、老师也有点犯难了,你说这文章的主人公到底应该是谁,说说你的理由好吗? 答: 16、你真的悟通了文章了吗?那好考考你,结合文段中的某些语句,想想画线句子中所说的诗人的第二本诗集的名字应该是什么? 答: 17、小说在结尾处巧妙地引用了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试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为开头,用自己的话为这篇文章设计一个议论性的结尾。(30字以内) 答:是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二)野性的林在海南岛,我登上了高高的尖峰岭。瞧那辽阔、深邃、汪洋似的林海,莽莽苍苍,层层叠叠,涌着无垠的绿涛,横亘在眼前,那情调是多么粗犷。当我们进入林中,瞧着那藤萝缠绕、蕨类丛生、横如帐幔的林墙,邃如深渊的林窟,密如桩柱的林干,又使人堕入了朦胧的神秘之感里。这亚热带的原始森林多么富于野性。我在这里看到了力的素描和写生。野性不就是力的象征!雪莱的名句说得多好:“万物由于自然规律,都必须融会于一种精神。”我却从森林里瞧出了大自然神笔的气势。它的铁画银钩倔强而刚劲。没有这亘古如一的精神,便不可能有万物的滋生。每一粒种子落入土里便是力的萌芽,然后便有力的茁壮的成长。你瞧那每一棵树木都挺拔而昂扬,没有丝毫悠游的逸致,也没有一点儿踌躇犹豫的迹象。它们只是一个劲地拼命向上长,朝着晴空,朝着雨露,朝着阳光。看得出来,在这横七竖八的密林里,它们的生长并不容易,在青春时显然是十分艰苦的,彼此间曾经出现过力的较量和搏斗。看那桢楠合抱着铁榈,高山榕的气根绞勒着另一株大树,它们成长起来了。有的巨大得像擎天的柱石,几乎多人才能合抱;有的高达数十米,仰着头还看不到它的尖顶;它们的根长成板状,一块一块地深深地陷入地里,仿佛是艘万吨巨轮的舵,支撑实在 巨蘖固如磐石。于是,我从这些勃勃的生机中好像听到了山林的心跳,看到了最美妙的刻画力的珍品。野性的林具有最纯真、最朴素的美。它毫不做作,既没有病态,也没有畸形。它是这样浑厚、丰满而斑斓。因为它包罗、积累并融合了从古至今林中最美好的种属、质地和品性。被称为活化石的几千年前繁茂滋生的树蕨和铁榈依然健在。仅仅二万余亩的林区便有千种以上的乔木和草木,难道这还不够浑厚和丰满!绿楠干细似杖,乌柏蕨茎粗如橼,黄铜高可擎天,铺地蜈蚣低与脚齐,高山蒲葵叶大如伞,五列木青红相间,鸡藤果花纹五色,猕猴桃有方有圆,难道这还不够斑斓奇丽?然而这千姿百态都富于原始的健美,每一棵树都闪烁着生命的光华,茁壮的异彩。春天的光,夏日的雨,秋季的风,隆冬的雪都为它们淡抹浓妆,使守林人觉得春色新,促人振奋;夏色暖,教人舒坦;秋色金,令人欢欣;冬色凝,使人坚定。他们也像森林里的树一样,爱上了这块土地,蒂固根深。我们愈往里去,觉得绿的色彩愈重,泥土的气息愈浓,遍地的野趣也愈迷人。我们可以从清脆的鸟声里听出画眉、白鹤、原鸡这些山野的精灵们对森林的热爱;从错什的蹄印里看出鹿、豹、山猿、黄狼、马猴、野鸡,以至蟒蛇,这些丛林的壮士们依恋故土的深情。待我们到达森林的中心,越过淙淙的流泉,树丛尖端的奇景便展现在我们的头顶。在那万木之巅,各种吊兰如盆景低垂,碎骨补似繁花四散,奇花异草在树尖儿争妍斗丽,组成了一个奇异的空中花园。啊!高山盈盈,林木青青,异卉缤纷,我们竟可以从这儿追思到古森林那千姿百态的风光,使我们的美感向着智慧的高度上升。终于,我从力和美之中看到了希望。它们并不平庸,也毫不温驯;虽貌似粗鲁、莽撞,但却充满活力。野性难道不就是一种敢于拼搏和不屈不挠的性格吗!在这儿,随处都可以找到这可贵品质的特性。瞧,所有的树木都坚信自己有立于众树之林的能力,它们从来也没有片刻放弃对光和热执著的追求。那先锋树种乘风飞来,落地生根。不论岁月多么漫长,它们凭借自己的力量便可以世代更新,绵绵不绝。野性的林让我们获得了力的启示,美的意念,希望的鼓舞和鞭策。我们虽然奔走数日,却只感到清新的欢乐而毫无倦意。18、在作者看来,这原始森林“富于野性”,其“野性”的含义有哪些? 答: 19、作者说“野性的林”是“美”的,根据文意,“美”表现在哪几方面? 答: 20、文章的题目是“野性的林”,作者在第六段却不惜用大量笔墨来写鸟兽花草,这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答: 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文章开端,以充满激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原始森林的壮丽画卷,为全文礼赞“林”的野性定下了昂扬的基调。 B、由于作者对山林的厚爱和感悟,使得文章句句有情,句句合理,“情”、“理”交融。 C、本文运用了象征手法,“野性的林”是“我”的品格的象征,“林”的形象其实就是“我”的形象,达到了“物我同一”之境。 D、出于对“野性的林”的热爱和艺术表现的需要,作者多次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E、“一切景语皆情语。”从全文看,作者借“野性的林”抒写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因为这里只有清新的欢乐而毫无倦意。(三)读书养气写作人究竟为什么读书?读书对人到底有什么作用?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各人有各人的见解。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对于人来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缺少,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补充先天不足,避免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之气,可以养;邪气,戾气,迂腐之气,狭隘之气,也可以养。因此,在读书时,要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所说的那样: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人们平时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体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愈文风如潮,柳宗元文风如泉,欧阳修文风如澜,苏轼文风如海,就是指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渗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宜言”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读书少的人,自身气弱,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成为死读书的“两脚书橱”,作文时就会捉襟见肘、力不从心。读书多的人,自身气足,学养丰富,不仅读书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运用自如、得心应手。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多久,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腿儿翻白眼儿了。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22、第段中加点词“气”具体指的是 。23、作者在文中对中学生的读书提出了 和 的要求。24、第段画线句运用了 和 的修辞方法。 你读过“韩柳欧苏”的作品吗?请写出其中一位文豪和他的一篇作品。 (作者名); (篇名)2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主旨: 26、第段中说:“读者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请你从课外阅读中举出一例,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 四、文言文阅读(每题4分,共16分)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也。27、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泥于掌故 泥: 非咨询不穷其致 穷: 28、朗读下面这个句子,停顿正确的是( ) A、必如是 / 而后事可举也 B、必如是而后 / 事可举也29、你知道下面两个语句的意思吗?请把它们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远嫌而避怨: (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30、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观点。(不超过15个字) 答: 五、片断作文(40分)以某实物为对象,写一个片断。要求:(1)取其象征意义立意 (2)字数限于400字左右。 八年级语文能力竞赛初赛试卷参考答案一、语言积累及运用(每空格2分,共36分)1、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2、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3、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4、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6、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7、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8、清泉石上流 9、曲径通幽处,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