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考点1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1.地球生物进化的一般序列(a)地球生物进化的一般序列如下表所示。,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2.生物进化对地球环境的改造和环境变迁对地球生物的影响(b)(1)生物进化对地球环境的改造在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化学演化过程;在生命出现以后,有机进化即生物演化,则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促使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2)环境变迁对地球生物的影响地质历史时期环境变迁促使生物灭绝和进化。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如三叶虫等)灭绝了,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则全部灭绝,蕨类植物(陆上孢子植物)明显衰退;在中生代末期,除了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完全销声匿迹外,海洋中有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也灭绝了。,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典例1读某地地质剖面略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A.B.C.D.,答案,解析,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2)根据图中化石,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3)关于地层和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叶虫化石存在于元古代地层中B.各类岩石组成的地层都有化石C.化石是埋藏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D.元古代地层中常含有恐龙化石,答案,解析,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考点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c)(1)特点:人类是地理环境的产物,也是地理环境的要素之一。(2)表现:人类能够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并且能够有意识地提高这种适应和改造的能力,如人类在河流上修建水坝来发电、改善航运、灌溉、发展养殖等;同时,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造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显著变化,如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砍伐森林等,致使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臭氧、氟利昂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到大气中,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等。(3)启示:作为人地关系的主导因素,人类既可以通过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改善环境,开发资源,造福于社会,又能够给自然环境带来各种破坏,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人类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典例2读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完成下列各题。,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1)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A.B.C.D.(2)此图可以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环境中,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独立而存在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A.B.C.D.,答案,解析,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考点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b)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2.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c)构成地理环境的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内在相互联系如下图所示。,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1)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如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影响。,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2)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如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影响。,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典例3图至图为一组景观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时期到图时期的变化过程(图时期到图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河流中游)。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1)依据图中信息,从到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情况是()A.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变小B.河流的含沙量增大C.结冰期变长D.无变化(2)图示中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反映了()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地理要素的稳定性D.地理要素的孤立性,答案,解析,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考点4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1.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a)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人类活动。其中成土母质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气候和生物则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2.不同自然因素对土壤发育和性状的作用(b),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典例4(20174浙江学考,1415)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至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A.B.C.D.(2)图示区域()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答案,解析,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考点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利用对环境整体性的影响(b)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某种单项资源,甚至单项资源的某一部分,都与其他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系统。自然资源的开发必然会影响或改变周围的其他环境要素。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也是相互影响的。人类在某一地区的资源开发行为,也有可能造成其他相关地区环境要素的变化。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对其他环境要素也有很大的影响。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因地制宜、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考点6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现象(b)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如海洋与陆地的差异,陆地上自然带的差异,自然带内部土壤、生物等的差异。,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考点7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1.地球表面地域分异的四种基本规律(a),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2.产生地表不同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b),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的理解(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通常,若海拔相等,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因此,纬度低的高大山岭,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譬如赤道地区的高大山岭,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3)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南坡获得的太阳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分布上限高于北坡;南半球则相反。如下图所示。,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4)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典例5(2016浙江湖州高二期末)乌拉尔山脉绵延2000多千米,植被差异显著。读乌拉尔山脉东坡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1)乌拉尔山脉东坡海拔400米以下自然景观变化体现出的自然带分布规律是()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2)乌拉尔山脉东坡垂直带谱最复杂处的纬度是()A.54.5B.56.5C.62.5D.66.5(3)与54N附近云杉林相比,63N附近云杉林分布海拔更低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丰富B.热量不足C.海拔较高D.光照较弱,答案,解析,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考点8主要陆地自然带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其特征(b)(1)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其特征,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2)自然带分布与气候类型分布的对应性,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典例6国家领导人出访了俄罗斯等四国,行程如下图所示。从俄罗斯到南非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温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A.B.C.D.,答案,解析,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考点9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b)在大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生产中,要根据不同自然地带、垂直地带以及地方性分异的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大农业产业构成、作物构成和品种构成,确定土地利用方式,才能取得持续的经济效益并实现生态平衡。在生态建设中,只有因地制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银行2025新余市半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交通银行2025娄底市数据分析师笔试题及答案
- 中国银行2025池州市秋招群面模拟题及高分话术
- 工商银行2025丽水市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中国银行2025台州市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中国银行2025商洛市笔试行测高频题及答案
- 邮储银行2025三沙市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农业银行2025榆林市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强化训练题型汇编及完整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模拟题库提供答案解析含答案详解【基础题】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培训课件
- 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基于MWORKS) 课件 第2章 MWORKS 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仿真基础
- 大数据治理与服务平台建设及数据服务运营实施技术方案
- 某铁路站前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 消防工程验收自评报告
- 无人机集群控制技术-深度研究
-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配套表格式教案(全册)
-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听课评课记录
- 厨房6S管理培训
- 临床常用他评量表
- 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政史地教研组工作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