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南北差异.doc_第1页
的南北差异.doc_第2页
的南北差异.doc_第3页
的南北差异.doc_第4页
的南北差异.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61中国的南北差异 演讲人简介:胡兆量,1949年考入清华大学地学系,1952年为中国人民大学讲师,1956年至今为北京大学教授。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奖”。中国南北差异这个讲题,我们讲五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讲“巨大的地区差异”。中国是世界上地区差异最大的国家。今天,我着重讲“南北差异”。南北怎么划分?就是以秦岭、淮河为界,这是自然的界限,是人文的界限,也是一个社会、经济的界限。南北差异表现在自然、体质、语言、性格、文艺、饮食、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我们先来看一看体质的表现。南方人和北方人一看就明白了,长得不一样,个头也不一样,北方人看起来比较高,比较胖,南方人比较矮,比较瘦,因为北方人需要脂肪,地域寒冷,南方比较热,瘦的可以发散热。个头差异对于许多职业都有影响。我们来着重谈南北的人的性格和文艺上的差异,即南柔北刚的问题。有一位美国青年对这个问题体会非常深。他学了普通话,跑到中国来,就觉得上海人讲话与北京人讲话完全是两种模式。上海人说“哎呀呀,你这个马来明,你的中国话,讲得这么好呀,你哪儿学的?学了几年啦?你了不起呀!”说话一层一层深入,赞扬、夸奖结合起来。到了北京就简单得很,“哥们,够地道的。”完了,一句话,没遮没拦,直截了当,痛快淋漓。南北的性格差异,美国人感觉到了,我觉得他体会得很深刻。性格的差别,反映在许多生活习惯上,其中一条,就是北方人豪爽,豪爽的表现就是喜欢喝酒,自古就是这个样子。我们看看李白,他四十岁的时候,到山东做客,写了首诗,叫客中行,最后两句话,就是“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把家乡都忘掉了。李白喜欢喝酒,非常欣赏山东人饮酒的习惯。原因内贸易部有一个很有趣的统计,就讲喝啤酒,啤酒消耗量最大的地方在哪里呢?哈尔滨、沈阳、大连、青岛,都在北方。特别是哈尔滨,两三个小伙子在一起,一箱不算喝酒,而且还不用杯子,把酒瓶拿起来就喝,吹喇叭。这个性格的差别,反映在很多方面,比如说,在犯罪方面都有差异,公安部有一个总结说北方人犯暴力型的案件多,南方人犯智力型的案件多。性格差别反映在文艺方面表现在哪里呢?南方就是杏花、春雨、江南,南曲如抽丝,柔和,北方是古道、西风、冀北,北曲如抡枪,豪迈。我们可以看看典型的乐器,南方人喜欢吹箫,吹箫的时候,低头眯眼,余声绕梁,要安静,不能噪杂,这是吹箫的风格。北方人吹唢呐,唢呐吹起来,是扬头瞪眼,高亢激昂,扭脖子耸肩,动作幅度非常大。这是南北人的性格差异。在北方,喜欢腰鼓,打腰鼓讲究挥锤要狠劲,踢腿要蛮劲,转身要猛劲,跳跃要虎劲,让人看了带劲,听了鼓劲。有一位很著名的画家画了腰鼓的镜头,又吹又跳又蹦。在我的家乡浙江,有一个剧种,叫做越剧,唱起来如痴如醉,如鱼入水,如诉如泣,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传统剧目,一直到现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表演者都是女的。女的跟女的谈情说爱,因为这个音调就适合女的唱,男的唱不好听。这是传统的剧种。但是到了北方就完全不一样了,北方典型的就是秦腔,不是唱,是吼,老百姓说,一声秦腔吼,吓死山坡老黄牛,八尺汉子眼泪流,出嫁的姑娘也回头。它的民风带着它的性格,吼声就像黄河的奔腾,华山的险要,黄土地的深厚、悲壮。南方有一个曲种,叫评弹。评弹的开篇,十分钟是常事,一开篇就是一大串,这就反映了南方人的性格。北方也有一个曲种,叫山东快书,跟评弹完全不一样,上来开门见山,曲目武松打虎,上来就是说,“闲话碎语不要讲,单表一表好汉武二郎”,马上题目就点出来了。曲目大实话更是这样,句句大实话,“春季里刮春风,黑了天就点灯,生个老鼠会打洞,麦子能推面,芝麻能打油,脖子上面长个头,沙锅打了一定漏”。山东人性格豪爽耿直,没有什么曲曲弯弯、遮遮掩掩的。这是我们说的南柔北刚。那么,南北的最大的差异在哪里呢?最大的差异就是北方政治与军事比较活跃,南方经济与文化比较发达。我们来看一看,中国的国都,历史上主要在北方,这就代表北方的政治跟军事比较活跃。六大古都,实际上,时间长的主要是两个,一个是西安,一个是北京,唐朝以前在西安,唐朝以后转移到北京,前一千年在西安,后一千年在北京。开封和洛阳属六大古都,也在北方,时间很短。南京和杭州,也属六大古都,它们作为古都都是在南北分裂的时候,叫偏安小朝廷。有句俗话,“南京专出后主”,后主就是亡国之君,陈后主、李后主都在南京偏安,它不是统一的。所以,从秦始皇统一,两千年来我们的首都主要在西安和北京,这代表了北方的政治和军事影响比较大。为什么首都主要在北方?第一条,我们可以看一看军队的部署。唐天宝年间,军队的部署基本上在北方,南方也有,很少,在广州、成都。明朝时候的军队的部署“九政”,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野战军,九个野战军,安排在长城一线。为什么军队在这里?因为,中国历史上长城一线是一个自然的界限,经济上是农业与游牧的界限,民族的界限,是民族交汇,民族融合的地方,也是民族矛盾的地方,战争比较多的地方,所以军队都部署在这里。古代皇帝要统治军队,管理全国,在军事中心附近建都才能够控制军队,控制全国,才能国泰民安,这是首都在北方的第一条原因。第二条,因为我们是个很大的国家,历史上经常出现分裂,但是分裂以后又统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我们的历史。分裂有一个规律,基本上是南北分裂。统一也有一个规律,基本上是从北向南。从北向南的这个过程,首先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秦始皇的发源地在西安咸阳,关中,在北方。然后刘邦和项羽汉楚之争,刘邦代表北方势力,他的根据地在江苏跟山东交界的沛县,项羽的楚国,代表南方的势力,最后刘邦胜,项羽败。这是第二次。第三次是三国归晋,晋跟魏是代表北方的势力,刘备、孙权代表南方的势力,最后是北方统一了三国,成了晋朝。我们很多文艺小说都把曹操说成奸臣,白脸,把刘备说成是正统,还有诸葛亮、关云长、张飞辅助,但是实际上,曹操的贡献是很大的,他在文学上很有成就,军事上很有成就,政治上很有成就,所以为统一打下了基础。我们文艺这样描写,主要是受正统观念的影响。隋朝统一,发源地在太原。宋朝赵匡胤的发源地在商邱附近,他本人是河北涿县人。元朝成吉思汗、忽必烈,当然是从北边大漠进来的。满清是从东北进来的。最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百万雄师下江南,还是从北向南走,这是我们反复的一个过程,一个历史的过程。这里边也有一个例外,就是明朝。朱元璋统一全国,把蒙古人赶走,建都在南京,朱元璋的墓现在还在南京,这是在全国统一时期,在南方建都的很少的实例之一。但是研究历史就知道,这一段历史以而悲剧告终。因为朱元璋在南京建都以后,他知道军事重镇、军事活动在北方,所以就派了他的四子朱棣到北京调集军队,控制军队。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北京的军区司令。到朱元璋死的时候,按照封建社会的皇帝世袭的惯例,传给长子长孙,他长子已经早他去世了,于是传给长孙,是个小孩子,做皇帝。然后他这个四子跟他的长孙就发生矛盾,最后朱棣把长孙赶跑,迁都北京,然后明朝就在北京稳定下来了,共持续了241年。这说明,为什么政治中心跟军事中心要结合才能够稳定,因为军队是政治的基础。现在我们看一看南风北渐即南方的观念、文化向北方慢慢渗透的问题。我们国家,特别是近现代,许多先进的思想观念都是从南方向北方扩散。百日维新,康有为、梁启超,是广东的南海和新会人;辛亥革命,孙中山,是广东的香山人,香山现在改称中山了;改革开放建设的四大特区都在南方,后来又增加一个海南,还是在南方。先进的思想、文化从南方过来,这是我们国家很重要的一个现象。有一位记者走遍大江南北,最后总结了两句话,非常深刻,他说“南方路边多广告,北方街头多口号”。这代表南方人跟北方人的意识形态有一定的差距,就是南方人考虑经济比较多一些,北方人考虑政治多一些。我们把这个报头,用漫画来表示,北方城市的景观,就是红旗招展,红海洋,标语有横幅的、竖幅的,连广告都是红的。到了南方,到了深圳去看,红颜六色的广告,政治标语很少。这种南北的差别,在我们国家已经有100O多年,是逐渐形成的。大体上是在唐朝中叶安史之乱的时候,北方人大量南迁,南方的经济、文化开始超过北方,而安史之乱以前文化中心在北方。我们可以有一个指标,来说明南方的文化在近1000年比较发达。这就是我们古代的科举考试,从南宋到元到明再到清,状元的人数,我们按照籍贯一看就清楚了。南方多,大概比例是多少呢?按照秦岭、淮河的界限,南宋以来南方占全国状元总数的79,北方是21,虽然首都在北方,可是状元在南方。其中最密集的是苏州附近,太湖流域,所以我们历史上叫苏州出状元。这是我们古代文化的地域差异。我再给大家看看今天的分布情况。我们还可以拿一个典型的文化指标-教授来表示。1987年,国家教委出了一个教授人名录,很厚一本,包括了高教系统的1000多所大学的16 000多名教授,我进行3个月的分析,最后做出一张图。以秦岭、淮河为线,南方教授占全国教授总数的69,北方占31,其中最密集的还是太湖流域,江苏、浙江这一带。假如我们拿状元图跟教授图对比一下,相似率非常大。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的,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文化有很强的继承性,有遗传基因在里面。另外,我们可以看一看,北京的名校里面的教授从哪里来的,我们看看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主要是江浙人,真正的北京人只有5个。这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南方很多地方对国家的贡献,除了物质上、财政上的以外,更重要的是人才的贡献。到了任何研究所,任何重要的大学岗位,南方人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是我们国家的一个现实情况。最后给大家讲一讲南北凝聚的问题。为什么要讲这个问题呢?因为,我在欧洲讲过好几次课,也是讲这个问题,讲到最后,欧洲人认为中国地区差别非常大,文化、体质都不一样,语言差别也这么大。我们汉语有七大语系,其中六大语系都在南方,它们是吴语系、闽语系、客家语系、粤语系、湘语系、赣语系,北方虽然语系比较统一,也有很多区别,南北的语言互相听不懂,不但是不同方言区里不懂,而且一个方言区里的亚方言区也互相听不懂。比如说闽语区,福州话、厦门话就互相不懂,中间还有一个小小的莆田话,也不懂。比如说吴语区,我老家浙江就是吴语区,吴语区里的温州话听不懂,徽州话也听不懂。我父亲是宁波人,母亲是温州人,我到现在也听不懂我母亲的话。我爱人是福州人,我根本听不懂她的话。所以欧洲人就说你们的国家差别这么大,为什么能够统一起来,我们欧洲却有几十个国家,这个问题很有趣。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自然、文化、历史几个方面来说说。自然方面就是我们国家是一个内向型的国家,我们有青藏高原,有大漠,中间是一个东亚季风区,比较完整的一个地区,我们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河流发源地在西部,向东流,到了东部是低矮的平原丘陵,互相可以修运河。南北大运河可以一直通到广州去,长江、珠江、淮河、黄河被运河贯穿成一个地域单元。这是我们国家地域的一个特点,是一个完整的地域单元。欧洲高原在中间,瑞士在阿尔卑斯山最高的地方,它的河往北流到德国,往西流到法国,往南流到意大利,往东流到奥地利,巴尔干半岛四分五裂,英国座落在海岛上。这几个国家都是各干各的,自然就是分裂的状态。还有人的原因,历史的原因。这是秦始皇的贡献,我们语言虽然不同,但是文字相同,可以弥补语言不同的缺陷,可以互相沟通。这跟欧洲不一样,欧洲是一种语言就有一种文字,互相不能沟通。这是第一点“书同文”。第二点是“情同伦”,伦理道德相同。这是从汉武帝开始的。在全国教育系统推广儒家的学说思想,都按照儒家的学说思想办事,把人的行为准则、道德观念、价值观念都统一起来,加上文字的统一,这就造成了我们社会的统一。再有一点,就是我们的传统的学术思想主张一统。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是百家争鸣,但是百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统一。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讲的都是怎么把全国统一起来,治理一个统一的国家。只是统一的方法不同,大同小异。在春秋战国的时候,还有一个老子,他是超脱的,讲虚无,但是,他的本质也是统一。老子讲小国寡民,小国就是讲行政区划、单元要小一点,划得越小越好,老死不相往来。最后,国家由圣人君子来治理,方法就是无为而治,老子也是一统,所以我们的学术思想是一统。最后一点,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史上就讲民族的融合,民族的团结,民族的交流。这个传统很深,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历史,是多民族共同缔造的,何以见得?我们历史上有多次非汉族入主中原做皇帝,统治国家,但是,我们的历史观点认为,不管是哪个民族来,都是正统,元朝的是正统,清朝的也是正统,包括金、辽都算正统,都收到二十四史这个正统的历史里面去。这是我们国家一个很有趣的观点。我们可以给大家举一个实例,清朝,是满族做皇帝,但是它代表中国,清朝跟俄罗斯去订尼布楚条约,派出的代表索额图,当然是个满人了,他打出来的旗号、头衔是中国的大圣钦差大臣,议政大臣,领侍卫大臣,代表中国。民族的融合可以达到互相统一的效果。鲁迅在北人与南人这篇杂文中说,“相书上有一条说,北人南相,南人北相者贵,我看这并不是妄语。北人南相者,是厚重而又机灵,南人北相者,不消说是机灵而又能厚重。古人之所谓贵不过是当时的成功,而现在,那就是做成有益的事业了。”我想,今天晚上给大家讲座,就可以用鲁迅先生的话作为我们的结束语,我们应该南北互补,南北融合,南北凝聚,建设好我们一个统一的国家。问:您提到我们国家是世界上社会经济差异最大的国家,请问原因是什么?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我们的自然环境说起,我们国家不但面积大,而且环境复杂,复杂表现在我们国家多山,我们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最高的山脉,我们国家的陆地平均的高度等于世界陆地平均的高度两倍以上。多山是中国很大的特点,我们看中国的地形图,平原很小,要看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大片大片的绿的平原。多山,交通就不方便,信息交流不方便,就会形成分割状态,地区的分割,就会造成地区的差异。信息传播慢,工业技术传播慢,人口流动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第二个原因,就是我们国家历史上战事比较多,战事对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都有破坏,为什么北方的文化很快地衰落,南方的文化很快地兴起?除了自然环境以外,很重要的就是因为战争期间,北方的人口、文化精英大量南流,历史上有五次大规模的人口南流。总之,这个问题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这是我们管理全国,管理地方,都应该随时随地注意的一个大问题。问:您刚才谈了南北方文化的差异很大,那么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北方是政治、文化中心,一直吸引了很多的优秀人才,根据平衡期的原理,为什么北方和南方没有达到一种平衡呢?而且,如果现在的这种人口流动日益增加,是不是到了一定的时候,南北的差异会自然消除呢?答:南北的文化差异,是在1000多年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是很长的时间。人的观念就不一样,文化发达的地区,就是家里再穷,千方百计还要把孩子送去学习,这是群众中的观念。我考察过很多文化发达的地区,这个根子很深。另外一点,南方的文化发达,是有经济基础的,经济基础很重要,因为人吃饱肚子以后才能念书。我们国家从唐朝以后,农业的中心转向南方,因为南方种大米,种水稻,水稻产量明显要比旱地高。第二,南方风调雨顺的年头比较多,因为东亚季风区的雨量从东南往西北减,季风从东南吹来,带来雨水滋润禾苗生长。而且南方的灾害比较少。到了北方,季风变动很大,今年强了,到了北方,明年弱了,不到了,所以水旱灾害比较多,农业波动很大,经济基础不太稳定。这是经济的原因。再有一个就是社会的原因-战争。据我统计,从秦始皇到鸦片战争,一共有700多次大规模的战役,76打仗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