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歼击机介绍及性能数据---从无到有到横空出世.doc_第1页
主要歼击机介绍及性能数据---从无到有到横空出世.doc_第2页
主要歼击机介绍及性能数据---从无到有到横空出世.doc_第3页
主要歼击机介绍及性能数据---从无到有到横空出世.doc_第4页
主要歼击机介绍及性能数据---从无到有到横空出世.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主要歼击机介绍及性能数据-从无到有到横空出世 笔者在这整理了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为止的各类主要歼击机的介绍和性能数据,供喜爱战斗机大家查阅,可以说中国歼击机的发展命运多舛,但是也不断韬光养晦,推陈出新,为我国国防做了很大贡献,虽然仍与美俄差距很大,但是相信在我辈和后辈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超越美俄,水平有限,不到之处敬请原谅。歼5到歼31各主要战机介绍和数据都整理如下:从无到有:歼5歼-5(英文:Shenyang J-5或F-5,北约代号:Fresco,译文:壁画)战斗机,是中国沈阳国营112厂(现称:中航工业集团沈阳飞机工业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仿制的单座单发第一代战斗机,是中国制造并装备空军的的第一种高亚音速喷气战斗机。歼-5参照苏联米格-17(米格-17F)型战斗机研制,采用机头进气的后掠式中单翼气动布局。歼-5飞机全金属结构,体积小,重量轻、低空机动性能好,装配中国仿制“涡喷-5”型发动机 1 。歼-5研制从1954年10月开始,1956年7月13日全部采用中国自制零件的第一架歼-5完成总装。1956年7月19日,歼-5原型机由试飞员吴克明驾驶首次试飞成功。歼-5自1956年9月正式投入批量生产,到1959年5月停产,共生产767架。后来在歼-5的基础上,成都飞机厂研制歼-5甲和歼教-5飞机,分别于1964年11月和1966年试飞成功 1956年7月19日清晨,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歼5战斗机在东北某机场腾空而起,这架机身前部印有鲜红的“中0101”字样的银白色歼击机的试飞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掌握喷气技术的国家之一。歼5战斗机一亮相,就在东南沿海击落美制台湾来犯战机八架,其后更为中国的国土防空作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性能数据:歼-5战斗机性能数据乘员1人长度11.36米高度3.80米翼展9.60米机翼面积22.6米主轮距3.85米前主轮距3.37米空重3,939千克最大起飞重量6,000千克动力系统一台涡喷-5型加力发动机加力推力33.15千牛最大飞行速度1,145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6,000米航程1,020千米(内部燃油)1,560千米(带副油箱)作战半径800千米爬升率75.8米/秒翼载荷265.5千克/平方米推重比0.56起飞滑跑距离590米着陆滑跑距离825米续航时间2.5小时(带副油箱)限制过载+8g载油量1,170千克(内部);1,834千克(带副油箱)载弹量2 x 250公斤武器2门HP-23毫米炮;1门H-37毫米炮超音战机:歼61964年1月,沈阳飞机厂成功地仿制出前苏联米格-19型超音速歼击机,命名为歼6,该歼击机于1959年9月23日首飞成功,它的制造成功,标志着新中国航空工业进入了超音速时代。六十年代中国向巴基斯坦提供了歼6,印巴战争中歼6共击落一架米格-21,八架苏-7和三架英制“猎人”战斗机。当时在巴的美国顾问认为歼6技术水平相当高,爬升率比印度的米格-21和巴基斯坦当时拥有的美制F-104都快,低空缠斗性能好过当时亚州除F-86外的所有战机,随着时代的进步装备数量曾高达3000架的歼-6已逐步退出现役。头部进气,大后掠中单翼,低平尾,单垂尾加单腹鳍(歼教-6为双腹鳍),单座双发。这种布局是由米格-17发展而来,从米格-15到米格-17再到米格-19,其总体布局其实是一脉相承。米格-15的布局为早期喷气式战斗机的经典布局之一,其布局比较合理且成熟。而米格-17和米格-19的出现,重点在速度的突破,都沿用米格-15的布局特点。在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中,美国北美F-100、法国达索“超神秘”也分别沿袭了前身 F-86、“神秘”的布局特点。歼-6战斗机装2台WP-6涡喷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为25.5千牛(2600公斤),加力推力为31.87千牛(3250公斤)。歼-6的发动机仿制工作曾经遇到重大挫折。在19601962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苏联停止援助的情况下,沈阳黎明发动机厂在1963年实现涡喷-6装机首飞。实际上,涡喷-6投入批生产的时间是1959年,由于“大跃进”年代出现的“左”倾错误思想影响,仅仅用不到两年的时间研制出的涡喷-6先后出现多起大的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发动机的正常交付。1961年年初,工厂针对涡喷-6发动机质量问题展开了优质过关活动。同年10月,涡喷-6发动机所需的金属材料、成品件,国内能全部供应和试制供应的分别达到98%和96%。197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应用有限元法等方法对喇叭形涡轮盘应力分布进行计算分析和实验分析,排除了涡喷-6发动机连续发生涡轮轴断裂的故障,使歼-6飞机得以正常飞行。性能数据:乘员1人长度14.64米翼展9.0米高度3.89米机翼面积25.0平方米空重5,447千克最大起飞重量7,560千克动力系统2 涡喷6A加力发动机推力最大推力:25.5千牛(2600公斤)加力推力:31.87千牛(3250公斤)载弹量500公斤最大飞行速度1490千米/小时 (高度9000米)实用升限1750017900米航程1690公里(带副油箱2200公里)作战半径680公里爬升率180米/秒翼载荷302.4千克/平方米推重比0.43续航时间2.03小时武器PL-2/PL-5空对空导弹,3x 30 毫米机炮中流砥柱:歼71967年6月,我国为了国土防空和夺取战区制空权,以前苏联米格-21战斗机为基础,研发了单座单发轻型超音速歼7战斗机。因为当时中苏交恶,我国实际上并没有从前苏联得到的有关米格-21战斗机的大部分技术资料,到手的资料也有有很多的错误,使得该机的研制过程步履维艰,最后经过负责此项目的沈飞公司和成都飞机工业公司艰苦努力,硬是看着样机,用“照猫画虎”的方式成功的仿制出了歼7战斗机。通过歼7战斗机的研制,中国走完了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开发战斗机的全过程,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一笔宝贵的财富。现在歼7战斗机作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至90年代中的主力战斗机,仍在中国国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歼-7(中国代号:J-7,英文:Chengdu J-7或F-7,北约代号:Fishbed,译文:鱼窝)战斗机,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沈阳飞机制造厂(后转产至成都飞机制造厂和贵州飞机制造厂)制造的单座单发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歼-7是仿制的苏联米格-21-13型。歼-7是中国研发的第一种两倍音速喷气战斗机,大量装备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主要用于国土防空和夺取战场前线制空权,也可以执行对地攻击任务,属于典型的第二代战斗机。歼-7的技术特点是突出高空、高速特性,具有轻小灵活的特点,低成本、高效率和使用维护简单等。歼-7战斗机曾批量出口到世界多个国家。性能数据:机型歼-7基本型歼7EG/G型乘员1人长度13.95米14.88米高度4.10米4.10米翼展7.15米8.32米机翼面积23.0平方米后掠角57空重5275千克5292千克最大起飞重量8655千克9100千克动力系统一台涡喷7加力发动机一台涡喷13F加力发动机加力推力56.388千牛68.65千牛载油量2080千克(内部油箱)1530千克(副油箱)1926千克(内部油箱)1400千克(副油箱)载弹量1000千克1500千克最大飞行速度2.05马赫2.0马赫实用升限18700米18000米航程1480千米(内部燃油)2200千米(内部燃油)作战半径600千米800千米爬升率180米/秒200米/秒翼载荷376千克/平方米395.6千克/平方米推重比0.660.77空中美男子:歼8歼-8(中国代号:J-8,英文:Shenyang J-8或F-8,北约代号:Finback,译文:长须鲸)战斗机,是中国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沈飞)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设计研制的双发高空高速截击战斗机(歼击机),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20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主力战斗机种之一,现正逐步退役,被歼-10和歼-11所取代。歼-8设计上参考苏联米格-21战斗机(歼-7),装备两台涡喷-7甲(WP-7A)发动机,加长了机头,提高空战性能。歼-8原型机1969年7月5日首飞成功,1979年完成设计定型,1980年开始服役;由于早期歼-8不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沈飞于70年代末开始研制歼-8的全天候型,改良火控雷达等电子设备;机舱盖、座椅、氧气系统和组合仪表重新设计,改装武器系统等,成为歼-8型战斗机。20世纪80年代,沈飞又开发出歼-8的升级型号歼-8。歼-8使用推力进一步增大的涡喷-13A(WP-13A)发动机,进气道改用机体两侧进气布局,从而腾出机头空间安装更大的火控雷达和更多的电子设备。中国空军从2011年开始退役部分老旧的歼-8战斗机。截止2011年,在中国空军及海军航空兵中,仍在服役的各型歼-8战斗机约300架。性能数据:型号歼8型歼-8型翼展9.34米机长21.52米21.59米机高5.41米机翼面积42.19平方米42.2平方米正常起飞重量13850千克14300千克空重982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7800千克最大平飞速度M2.2(高空)实用升限20500米20000米航程2200千米作战半径800千米起飞距离670米着陆距离1000米设计超前:歼9歼-9飞机是一种全天候高空高速要地防空截击机,以苏联图-22“逆火”和美国B-1B 超音速轰炸机为主要作战对象。歼-9飞机设计技术指标达”双26”(即升限 26千米,时速2.6倍音速),是当时中国装备和在研的歼击机性能之最。歼-9飞机与歼-8为同期立项、平行研制的两个项目。歼-9项目设计方案几经波折调整,最后因为指标要求过高,技术条件无法实现而于1980年取消继续研制计划1964年,在我国进行歼8战斗机设计的同时,为了解决战斗机升限留空时间短,高空高速性能差,没有雷达,高空机动性差等缺陷,提出了设计歼9的计划。当时歼9设计思想前卫,在设计性能上大大超越了歼8方案,但是也因此使得研制过程出现了大量不可逾越的困难。考虑到当时的国情,我国最终选择了歼8这个渐改方案,并于1980年彻底放弃了对于歼9战斗机的研发,此前共投入机体研制费约为2122万元。扬眉吐气:歼10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歼-7和歼-8系列战斗机陆续开始研制装备时,空军自知这些国产版米格-21或改型不足以满足新世纪的国防要求,因此力图发展一种能与世界先进水平看齐的先进战斗机。为了不在未来的战场上受制于人,我国于1988年开始了对歼10战斗机的完全自行设计的研制,该机是中国空军历史上最具神秘色彩的一种战斗机了。自从外界第一次发现它的存在起,各种关于它的传闻就一直没有中断,据说歼10采用了我国20年改革开放中所开发积累的大量先进技术,如四重数位数字电传操纵系统、翼身融合技术、整体玻璃座舱、复合材料以及部分隐身技术等。因此歼10的任何动静都牵动国际军事观察家的神经,美国中央情报局甚至还绘制了种类各异歼10三维立体模拟构 。新歼击机立项为“十号工程”,在1984年正式开始,由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具体负责。成飞在具体方案研究上,确立了符合世界第三代战斗机潮流的整体设计思想和气动布局。同时充分运用国内前期预研攻关和大量的技术储备,推行符合世界潮流的设计思想和和技术管理方法,制定了全机各系统自上而下进行综合设计,自下而上进行综合验证和试验,各大系统都必须由总体设计单位综合的研制总思路。这些重要的技术措施,对保证歼-10战斗机研制成功、提高我国航空技术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启动研制后,强化了歼-10项目的工程管理,要求工程全线实行设计技术状态动态管理和跟踪控制。在进入90年代后,世界局势的变化对歼-10战斗机的研制产生了巨大影响。刚开始时,歼-10是一个中西“亲近”的项目。随着八十年代末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中国没有了从西方获取技术支持的途径,于是再次转向俄罗斯寻求技术支持。其中最为主要的项目是在引进消化西方先进战斗机发动机,进而研制国产发动机的尝试遇到挫折的情况下,先行引进俄罗斯AL-31F发动机作为应急之用,以便歼-10项目能够进一步推进下去。最终,歼十1001号原型机1994年开始建造,1998年3月23日首飞(已送至航空博物馆展出) 依照惯例02号原型机用于地面测试。1999年12月歼-10开始在西安阎良试飞院进行飞行测试。2002年6月首架装备俄制发动机的歼-10小批量生产型号首飞。中国官方公布2003年歼-10生产型正式交付,中国进入能独立研制三代战斗机的国家行列。2003年12月歼-10双座型号原型机首飞(双座型原型机已送至航空博物馆展出)。 2004年隶属成都军区驻守云南的中国空军44师131团换装歼-10战机,成为中国空军第一个装备该型战机的部队。2005年首次出现了带有空中加油探头的歼-10战机。 2008年11月5日在中国珠海航展上首次对民众亮相。歼-10战机衍生出单座及双座型号,航电系统基本由国内研发生产。歼10性能数据:乘员1人长度16.43米翼展9.75米高度5.43米机翼面积33.1平方米空重975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9277千克动力系统AL-31FN(俄)/WS-10A/B(中)加力推力122.58kN / 132kN/155kN载油量3600kg(估计)9参考性能最大飞行速度2.2马赫(高空)实用升限17000米航程3,900公里(带三个外挂副油箱,无武装)作战半径1,250公里(无副油箱)爬升率300米/秒翼载荷290千克/平方米推重比0.7限制过载+9/-3g起飞滑跑距离350米着陆滑跑距离400-650米武器系统导弹空对空导弹:PL-5E、PL-8、PL-9、PL-11、PL-12空对地导弹:PJ-9、YJ-9K炸弹激光导引炸弹(雷霆LT-2)、滑翔炸弹(雷石LS-6)、反跑道炸弹(200A)或传统炸弹火箭90mm 无导引对地火箭弹舱机炮123mm口径双管机炮青出于蓝胜于蓝:歼11歼-11(中国编号:J-11,北约代号:Shen yang J-11或F-11,系列型号:歼-11B、歼-11BS,衍生型号:歼-15、歼-16),是中国空军一型单座双发多功能重型喷气式战斗机,是中国购买的苏联/俄罗斯专利及授权的苏-27SK战斗机的国产组装飞机,是中国第三代战斗机之一。歼-11继承了苏-27的优异特性,凭借着代化的空气动力学外形、发动机性能、较高的载油量、宽广的飞行高度和速度范围,可非常高效地拦截空中目标,不但可利用导弹实施远距离攻击,还可在近距离空战中占得上风,也是中国空军未来执行远程空优作战的主力之一。歼-11原型苏-27SK自20世纪90年代由中国与苏联/俄罗斯开始谈判引进,1992年6月27日首批交付,1996年12月开始引进生产线,1998年12月16日,中国沈阳飞机公司自行组装成功试飞,之后逐步掌握生产与组装能力,2003年之后,新型号歼-11B、歼-11BH和歼-11BS试飞成功,主要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性能数据:乘员1人长度21.9米翼展14.7米后掠角42高度5.93米机翼面积62.04平方米空重1638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33吨动力装置2台涡扇-10A发动机推力2132千牛(加力)最大飞行速度2.35马赫2500千米/(歼-11B高空)实用升限18500米航程3530-4000千米最大续航力/作战半径1500千米起飞距离/14爬升率大于300米/秒翼载荷371千克/平方米推重比0.821.079(歼-11B)动力装置2台AL-31F,单台推力7600公斤机载武器30毫米机炮,10个外挂点轻型战机:歼12轻型战斗机在我国的空军航空博物馆公开露面之后,引起中外人士的广泛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她解开了海外曾盛传一时的“歼-12之谜”,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在我国航空工业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台湾一家技术刊物对歼-12的历史意义曾作过如下评价:“歼-12战斗机是中国大陆空军摆脱苏联制式飞机系列设计格局以后,第一代从机体设计到部件制造完全有中国人自行完成的轻型喷气战斗机。尽管半路夭折,但是却为中国大陆实施全面独立自主地开发其战斗机装备的研制计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因此,这是中国大陆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的一块重要里程碑”。歼-12飞机在国内也曾是一个另人迷惑的角色。声誉不低,但终未被列入装备。距离歼-12首次试飞30年之后的今天,也许可能对它进行更为客观的剖析和评价。 1968年4月,我国空军提出了研制“小歼”(即后来的歼-12)的计划。原型机于1969年12月26日首次试飞成功。1973年9月10日,歼-12飞机向中央首长做了精彩的汇报表演,被叶剑英元帅赞誉为“空中李向阳”(李向阳是电影平原游击队主人公游击队队长的名字)。这一绰号道出了歼-12飞机机动灵活的飞行特点。后来,南昌飞机厂针对试飞中发现的问题,对歼-12作了10项重大修改,如采用降低飞行阻力的面积率修形、减小机翼上反角等,并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实验。1975年7月1日,再次试飞成功。1978年2月,因调整装备体制而决定停止研制。除一架做破坏性强度试验的原型机外,共生产了5架经过试飞的整机。目前,有两架收藏于我国空军航空博物馆。歼-12的真正弱点是电子火控设备过于简单和陈旧,使其潜在的战斗力不能充分发挥,如能换装小型化的电子火控设备,增装小而轻的导航设备和全向警戒雷达,加上外挂小型空对空格斗导弹,则其战斗力将大大提高。歼-12本身特有的短土跑道上起落性能,适合作为岛基飞机使用。不过,真要设计出令人满意的小型战斗机,还有待于航空材料、动力装置、武器设备和空气动力学等方面的重大革新。技术参数 :尺寸翼展7.192米机长10.664米机高3.706米翼尾高7.192米空机重量3100公斤起飞重量正常起飞重量445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5295公斤实用升限17410米最大航程机内燃油1167公里带副油箱1385公里最大平飞速度M1.5发动机1涡喷6乙推力304千牛,加力推力39716千牛副油箱2400升武器装备1门30毫米机炮备弹80发1门23毫米机炮备弹120发2枚红外制导空对空导弹歼13飞机的设计思想酝酿于1971年底,当时根据六院的指示由601所招收研究下一代歼击机方案。601所根据作为我国空军歼击机主力的歼6已经落后的情况,认为应研制接替歼6的空战歼击机,作为80年代的空军主力战斗机。1974年初,空军全面提出了歼6后继机的战术技术要求。1975年冬,空军有关部门又与设计部门反复探讨,正是拟定了歼6后继机的战术技术要求,1976年上报,同年4月24日,常规装备发展领导小组正式行文批复。 1978年8月,从国外引进了米格-23MC(MiG-23MSFloggerE),以601所,112厂为主进行了全面的技术分析,其发动机P-29主要由410厂分析。1979年3月10日,三机部下达了开展歼13飞机选用涡喷15(P-29)发动机方案论证的通知。601所经过计算,歼13改用涡喷15发动机,是飞机有些性能提高,发动机的现实性和把握性也比较大。同年10月9日,在沈阳召开了歼13装涡喷15发动机方案论证会。1980年5月,总参和国防工办正式批准歼13改用涡喷15发动机。但由于后来由于空军队装备发展规划的调整以及缩短新机研制战线等原因,1981年3月以后,停止了研制,直接研制费1,221万元。性能数据:机长17.48米(不含空速管)翼展10.40米机高5.552米机翼面积33.8平方米空机重量8078千克正常起飞重量11660千克燃油重量3000千克动力装置1台涡扇-6乙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12200千克最大平飞马赫数2.02.45最大转场航程2340千米最大爬升率254米/秒机内武器固定武器1门30-1航炮,备弹80发;1门23-1航炮,备弹120发。外挂武器机翼挂架可挂霹雳-2红外制导空空导弹歼14全新的高性能、多用途、全天候的空中优势的战斗机。飞机以重型、低成本为主导思想,以高性能、高生存力、高作战效能为设计目标,要求飞机有大推重比,非加力超音速巡航;具有中国特色的隐身性能;具有很高的敏捷性和失速机动性。该机已停止研制,被歼20四代重型隐身战机代替。这里不再详细介绍,请看歼20的相关数据。第四代歼击机有三大设计特点:1.是最大限度地增加了作 战飞机在超音速状态下飞行的时间;2.是大量采用隐形材料和技术;3.是飞机的起降性能得到很大改善,其灵活性将彻改变人们对歼击 机的现有观念。航母鲨鱼:歼-15歼-15战斗机(简称J-15)是中国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属于重型舰载战机,由沈阳飞机公司设计。歼-15由中国从乌克兰购得的苏-33原型机T-10K-3,在歼-11B基础上研制并融合苏-33的技术,装配鸭翼,折叠式机翼,机尾装有着舰尾钩等舰载机特征,其起落架强度很高,前轮能够拖曳弹射,因为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弹射器起飞的问题,将部署到瓦良格号航空母舰上。该机配置国产AESA雷达、航电系统以及机体使用复合材料比苏-33先进,该机具有远航程、作战半径远、武器酬载量大的优点可以执行对空、反舰、对地攻击的战力,一旦实现弹射起飞,性能接近美国海军F/A-18E/F超级大黄蜂式打击战斗机。歼-15已于2009年8月进行了首次试飞,2011年4月25日,第二架歼-15原型机进行试飞2012年11月25日,歼-15战机第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2015年12月24日,新一批歼-15舰载战斗机在海军辽宁舰渤海某海域进行舰机融合训练,飞行员驾机完成触舰复飞、阻拦着舰等多个课目训练。目前已正式服役。性能数据:乘员1人长度22.28米翼展15.0米高度5.92米机翼面积62.04平方米空重175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32500千克动力系统2 WS-10“太行”加力发动机加力推力2 132千牛参考性能最大飞行速度2.4马赫实用升限20000米航程3500公里作战半径未知爬升率325米/秒翼载荷290千克/平方米推重比0.83限制过载+8g机载武装外挂武器12个外挂点,可挂载空空导弹和反舰导弹以及火箭弹与航空炸弹机炮130毫米GSH-30-1机炮多点开花:歼-16歼-16(英文:J-16 multirole fighter ),是中国沈阳飞机公司在歼-11战斗机基础上发展研制的新型第四代双座双发多用途战斗机。该机外形参考俄式苏-30MKK歼击轰炸机。歼-16具有对空对地攻击能力,装备自动电子扫描相控阵雷达(AESA),可同时识别攻击多个目标,具备远距离超视距攻击能力和强大的对地、对海打击能力。与歼轰-7比较歼-16的机体更大,最大载弹量12吨,可以发射鹰击62和鹰击83空对舰导弹。该机装备中国产的“太行”涡扇-10发动机,其性能与美国F-15E战斗轰炸机相当。歼-16飞机于2011年10月17日在沈阳首飞。2013年初中国正式公开该战机。2018年“八一”建军节前夕,歼-16战机与歼-10战机在华东某机场开展了一场空战对抗。性能数据:乘员2人海平面最大平飞速度1800千米/小时最大速度2.5马赫实用升限20000米最大使用机动过载9G实用航程3900千米作战半径1500千米发动机2台涡扇-10B发动机军用推力2*96千牛9加力推力2*145千牛发动机推重比8.5发动机总增压比30发动机空气流量110公斤/秒空对空导弹PL-15 PL-10空对舰导弹鹰击62 鹰击83挂载点12个最大载弹量12吨横空出世:歼-20歼-20(英文:Chengdu J-20,代号:威龙,北约代号:Fire Fang,译文:火牙/焰牙)是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研制的一款具备高隐身性、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等能力的隐形第四代战斗机。歼-20又被称为第五代战机,但是F-86、F-100、米格15、米格19、歼5等飞机,美国和前苏联基本达成共识都划分为一代战斗机,它们都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都是使用喷气式发动机,属于亚音速战斗机。美国f4、苏制米格-21、中国歼-7强调超音速性能属于第二代,最大速度超过两倍音速。雷达在第二代战斗机上开始普遍使用,空对空导弹成为机炮的另外一种选择。第三代的战斗机开始趋向多任务,多用途的路线,前苏联把米格23、F-111这两款采用变后掠翼的战斗机划为第三代战斗机,分歧就开始与此。西方专家认为前苏联的划分是错误的,这2着的性能提升方面不是很大,依然没有达到三代战机的标准,后来研发了F16、F15、苏29和苏27,西方以此标准为第三代战斗机,苏联以此标准为第四代战斗机。F22和F35的超音速巡航、高超机动性、隐身、超视距打击等西方以此为标准称为第四代机。歼-20采用了单座双发、全动双垂尾、DSI鼓包进气道、上反鸭翼带尖拱边条的鸭式气动布局。头部、机身呈菱形,垂直尾翼向外倾斜,起落架舱门为锯齿边设计,机身以高亮银灰色涂装(原型机为深绿墨色)。侧弹舱采用创新结构,可将导弹发射挂架预先封闭于弹仓内,发射时展开至于机体外侧,同时配备专为歼-20量身定做的PL-15和PL-21空空导弹。 歼-20是用于接替歼-10、歼-11等机型的中国第五代战斗机,于1997年美国第五代战斗机F22猛禽首飞的同年正式立项,首架技术工程验证机于2009年制造成功,并于2011年1月11日在成都黄田坝军用机场实现首飞。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