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设计_第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设计_第2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设计_第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设计_第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8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设计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设计 14.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教学要求: 1.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 .脚掌 .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准备:挂图 .小黑板 .投影。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让学生体会到获取知识可通过多种渠道,如 :电视 .课外书 .爸妈的口中 .师生的介绍 .课文的语言文字 就像蜜蜂采蜜。) 1.谈话:小朋友见过骆驼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的? 2.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讲骆驼的,题目是: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板书)你有什么想知道的? 二 .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2 / 78 (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同句子,想一想课文讲里一件什么事情? ( 2)读读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疙瘩自豪骆驼委屈足够沙漠小溪陷进养料 风沙茫茫贮存俯下身子铺天盖地 2.学生自学,教师 注意辅导后进生的学习。 (词组的学习,不但要读正确,而且还要读出感情。为下面段落和全文的感情朗读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 .检查自学 1.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说一说课文哪一部分是讲小骆驼跟着妈妈到沙漠旅行的(自然段) 4.指名读词语,注意 3 个加点字应该读轻声。 5.说一说部分词语的意思。 6.小结自学情况。 四 .学习生字 1.自由识记生字,注意字形。 2.交流记忆方法。 3.用钢笔描红。 3 / 78 4.反馈,表扬写 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生齐读课题。 二 .听说训练:(复习了旧知,更让学生快速地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中。我觉得:入境才能入情,入情才能更深地领悟课文内容。) 1.骆驼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 2.驼峰 .脚掌和眼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 1)师述( 2)指名说( 3)出示句子齐读。 三 .讲读课文: (一) .第小节: 1.是什么事让小骆驼感到自己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呢?课文的一 .二小节交代了事情的起因。齐读 一 .二小节。 2.课件展示:出现小骆驼来到小溪边,小红马也来到小溪边,小红马看到小骆驼就开口了 - ( 1)指名读 ( 2)评读,读出 喷着响鼻 。 ( 3)再指名读。 板书:脚掌(又大又厚)眼毛(两层)肉疙瘩难看 4 / 78 ( 4)齐读小红马说的话。 3.小骆驼听了觉得很 -生齐。附板书:委屈 就把小红马的话告诉了妈妈,它会怎样说呢?指名说 妈妈是怎样回答的?指名读 .评读( 疼爱 ) .再指名读 .齐读 4.读好 ( 1)指名说读(一个演小骆驼,一个演骆驼妈妈) ( 2)分角色读小节:小骆驼 .骆驼妈妈 .旁白 过渡:第二天,小骆驼跟着妈妈走进了茫茫的大沙漠。 (二) .第 3-4 小节: (出示沙漠图)指名读小节 板书:()沙漠请你说说:你看到了 .听到了怎样的沙漠? 对呀,小骆驼望着这无边无际的沙漠开始担忧起来,小骆驼担心什么?经过这次沙漠之旅它又明白了什么? 1.自读小节。 2.交流小骆驼担心什么?指名读(读出 担心 的语气) 3.同桌同学再读小节,讨论并完成思考题: ( 1)小骆驼在茫茫的大沙漠中行走不怕饿,这是因为()。 ( 2)小骆驼不怕自己的脚会陷进松散的沙子里,这是因为()。 ( 3)小 骆驼也不怕铺天盖地刮过的风沙,这是因为()。 4.交流: 5 / 78 ( 1)出示句子 .骆驼图, 指示 驼峰 ,板书 驼峰 。 师生识图,板书:贮存养料齐读句子。 ( 2)出示句子:怎样理解妈妈说的这句话? ( 3)介绍骆驼鼻孔和眼睛的知识。 齐读第 4 小节。 5.读好小节: ( 1)分角色朗读。 ( 2)评读。 ( 3)再分角色读。 小结:骆驼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肉疙瘩般的驼峰,看起来不美观,可他们的用处大着哩!又大又厚的脚掌不会陷进沙子里拔不出来,两层眼毛可以防沙,驼峰可以贮存养料 ,适于沙漠生活。所以,最后小骆驼相通了,他觉得自己应该 -生齐。 (三) .第 5 小节: 1.齐读第 5 小节。 2.小骆驼的情绪有什么变化?(板书:自豪) 读好 自豪 。 师总结:课文讲述了小骆驼听小红马说自己很难看觉得很委屈,后来跟着妈妈到沙漠里走了一趟,明白了驼峰 .脚掌和眼毛的作用,那么: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6 / 78 (判断一种事物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还要看内在。) (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分别采用教师范读 .学生仿读 .自由感情朗读 .对话表演读以及背诵等方式进行。凸显了阅读教学 “ 以读代讲 ” 的特征。) 四 .续讲故事: 小骆驼的沙漠之旅结束了,有一天,它又来到小溪边照镜子,欣赏它那又大又厚的脚掌 .两层长长的眼毛和高高耸起的驼峰。恰巧小红马也来了,它们第二次的相逢,小骆驼会怎样对小红马说呢? 1.同桌讨论。 2.指名交流。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续编故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不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通过表演,张扬个性,提高了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 板书设计 不能驼峰 贮存着养料 足够路上用 委屈脚掌 又大又厚 不会陷进松散的沙子里自豪 眼睛 双层眼毛 风沙过去了,没进一点沙 子 15.水上飞机 7 / 78 教学要求: 1.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 12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1 个字只识不写。认识 1 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 “ 究竟 ” 和 “ 渐渐地 ” 造句。 3.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儿童从小学科学 .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教学重点 .难点: 抓住关键词进行语言训练,并激发科学兴趣。 教具准备: 投影片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练习说话,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 同学们,你们喜欢 飞机吗?把你们课前收集的一些飞机的图片展示一下,并用自己的介绍一下。通过介绍,大家有没有发现,刚刚我们所说的飞机有个共同的特点,都在空中飞行的。 2.今天,有一位小客人 小海鸥,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揭题 水上飞机,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以8 / 78 课题为线索,展开思考,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二 .听读课文。 听录音,你有什么感受? 三 .初读指导 (自学课文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学会自己读书 .感悟 .有指导地让学生从字词句开始读懂文章 .理清文章的脉络,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大概内容。) 1.自读课文 ,要求: ( 1)读准生字的读音,读通句子,读通课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2)初步知道课文主要写得是什么,水上飞机有哪些用途? 2.检查自学效果 (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 2)去拼音,读生字。 ( 3)课文中的词语有哪些已经懂了,有哪些还没有懂的? 四 .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讨论问题。 五 .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 “ 茫 .佩 .输 .援 ” 并范写。 9 / 78 3.用钢笔描红。 六 .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 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谈话导入:上节课,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本课的生字,初读了课文,在你们的头脑中肯定也产生了许多问题。 出示: 在你们头脑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老师很想追问一下,点击出示:在你们头脑中究竟出现了哪些问题? 能告诉我们吗? 指名说,师归纳出示: 水上飞机是什么样子?师:如果我想追问一下,该怎么说?(生说,师点击出示:水上飞机是究竟什么样子? 水上飞机有什么作用?师:如果我还想追问一下,该怎么说?(生说,师点击出示:水上飞机究竟有什么作用? 2.师 :是啊!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齐读: 水上飞机究竟是什么样子? 水上飞机究竟有什么作用? 10 / 78 二 .导学课文 导学第一自然段 (俗话说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在学生自主观察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归纳出水上飞机的外形特点,并顺势引导他们随着故事中的小海鸥一起去问个 “ 究竟 ” 进一步了解水上飞机的特殊功能。) 课文中有没有描写水上飞机样子的句子,找一找,读一读 1.指名读,出示 “ 白色船体的两边长了两个大翅膀 ” 。 2.“ 两个大翅膀 ” 这形状与普通的船根本不同,你们有没想到相关的一些词语啊? (与众不同,截然不同 ) 3.文中也用了一个问(奇怪),相机指导朗读第一句话(突出 “ 奇怪 ” ) 4.小海鸥看到这条奇怪的船,你觉得它心里会感到怎样(好奇),它为什么会 “ 好奇 ” 呢(突出 “ 啥样,长翅膀 ” 等)相机指导朗读。 5.小海鸥想去问个究竟,这里的 “ 究竟 ” 你懂吗?能不能换个词语,意思不变(清楚 .明白) 师:刚上课时我们用的 “ 究竟 ” 表示 “ 追问 ” 的语气,而这里是 “ 清楚 .明白 ” 的意思,看来,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是不同的。 6.指导朗读第 1 段 过渡:小海鸥想去问个究竟,它是怎么问,那条奇怪的船 又11 / 78 是怎么回答的呢?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二至六自然段。 导学二至六自然段 (单元重点训练目标是 “ 读课文圈划词句 ” ,即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地阅读课文的同时,能根据要求分别用直线 .曲线 .小圆圈或其他符号圈划出有关的词句。这样一面读一面圈划,有助于学生认真思考 .开动脑筋,逐步养成 “ 不动笔墨不读书 ” 的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的效率。根据这一单元训练目标,引导学生借助圈划的训练,引导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初步尝试圈划关键词语。) 1.读完了吗?现在你有没有知道那条奇怪的船到底是什么?(水上飞机) 2.我们再来读读 它俩的对话(逐句指导朗读) 出示 “ 喂,船大哥,你好哇! ” (注:在波浪翻滚的大海上说话,应当怎样:声音响亮 平时,你有没有站在远处喊过人呢? “ 船大哥,你好吗? ” 小海鸥真是非常懂礼貌。你再读读!) “ 你好!我不是船,我是水上飞机。 ” (注:这一句话是谁说的? 人与人之间的文明礼貌是相对的,水上飞机也挺懂礼貌 它很友善地对小海鸥的话作纠正,多么自豪。引导加上动作) “ 飞机?你怎么掉到海里去啦? ” 12 / 78 (注:这一句话连续出现了两个问号,应该怎样读呢? 结合提示 语 “ 吃了一惊 ” 进行指导,引导加上表情) “ 不,我是降落在这里的。我是海上救护机,可以迅速救援海上遇难的船只。 ” (注: “ 我 ” 是谁,它的名称 .作用。附板书:海上救护机,救援船只) 指名读,这句话该怎么读?结合提示语 “ 笑了 ” 进行指导,引导加上表情。 师引导:咦,船只在海上遇难了,为什么不用船去救,而让水上飞机前往救援呢? 读一读,谁能通过你的朗读告诉大家答案(突出 “ 迅速 ” ) 3.练习对话 找你最好的朋友,进行对话(语气 .表情 .动作),教师适时表扬。 过渡:海上救护机能迅速救援海上遇难的船只,真 了不起。 课文中,它真的接到求救警报了,它是怎样前往救援的呢? 大家想不想去看看呀?找找看,在课文哪儿 导学第 8 段 1.指名读 2.出示: “ 他告别了小海鸥,便迅速地滑行起来,机身的两旁随即溅起了雪白的浪花。 水上飞机渐渐地离开海面,向遥远的天边飞去。 ” 13 / 78 A.“ 渐渐地 ” 是什么意思?生答后,师 “ 这不是与 迅速 自相矛盾吗? (结合: “ 迅速 .随即 ” 等词,引导理解) 表示海上救护机离开水面时有一个过程,慢慢上升,飞行时比在水面滑行更快了。(用词准确) c.指导朗读 (海上救护机的本领的确非常 大,很神奇,你佩服它吗?我们一边读一边体会它的神奇和同词的准确!) 过渡:它俩还谈了些什么呢? 导学第 7 段 1.出示: “ 我还有很多兄弟。有的 ;有的 ;还有的 扑灭森林的大火 2.自由读 3.引导理解 海上救护机有许多兄弟(文中用 “ 有的 有的 还有的 ” 介绍了它们的本领) 指名说(附板书) 4.指导取名 你能给它们取个合适的名字吗? (附板书) 海上救护机 救援船只 海上战斗机 参加战斗 14 / 78 海上运输机 输送物资 海上灭火机 扑灭大火 5.师小结 指导朗读 结合省略号,迁移拓展 1.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许多具有各有作用的水上飞机) 2.思考:如果让你长大后造水上飞机,你还想让它发挥哪些新的作用。 3.小组合作交流 4.汇报评议(名称 .用途) 5.师小结 刚才我们让飞上飞机发挥了那么多新的作用,其中有一些水上飞机已经拥有了,还有许多新型的水上下班飞机只要大家从小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本领,长大以后就等着你们去实现! 三 .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今天,我们听了海上救护机的介绍,了解了水上飞机,同学们肯定对它们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对于 刚才同学们的精彩构想,老师还想探个究竟 (出示) 请展示你的聪明才智,以作文 .绘画 .小制作等形式设计具有新作用的水上飞机。 课后,我会跟你们老师商量,请他组织一下,在班上举办一次水上飞机设计成果展示会。 15 / 78 16 跟踪台风的卫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 2.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6 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第三代气象卫星的主要作用,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 .为社会造福的志趣。 教学重 .难点: 1、认识科技的力量 无穷, “ 人定胜天 ” 2、了解有关人造卫星和台风的知识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课激趣: 1.板书:跟踪指名正音 想怎么读这个词?为什么要这样读?(如果体会不到可以演一演) 2.知道我们今天要读谁跟踪谁的故事吗?板书:台风 卫星 3.可以怎么读这个板书?还可以怎么读? 4.看上去不相关的两样事物,他们会有怎样的联系呢?去课16 / 78 文里面找找好吗? (练习说话,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以课题为线索,展开思考,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二 .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 1)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 2)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积累理解新词的意思。 (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第三代气象卫星的主要用途。 2.出示词语,指名读。 3.指名分段读。 (自学课文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学会自己读书 .感悟 .有指导地让学生从字词句开始读懂文章 .理清文章的脉络,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大概内容。) 三 .精读感悟: (一)大家读书的本领确实很棒,短短的十几分钟就能读的正确 .流利,还有不少同学读得绘声绘色了。这个会跟踪台风的卫星到底是怎样跟踪卫星的?默读课文,画一 画有关句子,再读一读。 (二)指名交流。 (三)学生自读课文, (四)反馈: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卫星是怎样跟踪台风的吗?17 / 78 找出有关句子读给我们听听。 “ 哈, ” 小星星笑了笑说, “ 我是第三代气象卫星,人们叫我时刻跟踪你,监视你,直到你消失为止。 ” 1.抓住 “ 时刻 ” ,举例子:卫星都会在什么时候跟着台风(说不出时教师示范举例子:他在走路时隔着他,做游戏时跟着他 ) 2.指名读这段。板书:时刻 3.过渡:卫星说到做到了吗?他是怎样时刻跟踪台风的?我们再接着听听其他同学的介绍。 卫星说到做到了吗?(生答)刚 才 xx 的发言就能说明了。 “ 可我偏偏爱跟着你走 ” 1.课件出示本句话。这个 “ 你 ” 是谁?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联系上下文看看) 2.生回答。播放台风的影片。 (对于台风,学生没有切身体会。通过观看图片,学生有了直观感受,对课文的理解做了铺垫。 ) 3.这么厉害的台风,卫星却偏偏爱跟着他,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呢? 4.生交流。板书:偏偏爱 5.真是一个态度坚决的卫星啊!面对如此厉害的台风,他们之间的对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 6.采访形式指导朗读。 18 / 78 7.过度:台风会善罢甘休吗?(生答) (作者运用角 色语言,通过台风和卫星的对话 .神态及动作生动地介绍了第三代卫星的特点和作用。 ) 8.师生接读:台风狂暴地跳起来,对准气象卫星猛扑过去。可他哪里知道,气象卫星站设在离地面三百公里的高空,他再蹦跳也不管用。 9.过度:哦,这一回合,谁赢了呀?卫星还在继续跟踪卫星吗? (真是太精彩了,还有介绍卫星跟踪台风的句子吗? ) 他感到有点累,正想歇歇脚,无意中发现气象卫星仍然紧紧地跟踪着自己。 1.老师也是找到的这一部分,我也想读给大家听听,行吗? 师读掉 “ 无意 ”“ 仍然 ” 。 2.生质疑,体会台风满以为把卫星甩 掉了,但卫星却不放松地紧跟它。板书:仍然紧紧 3.你们可真能干,老师也要向你们学习,我相信你们也能把他们的这组对话读好。课件对话 “ 哼,我要把你甩掉! ”“ 想甩掉我?没门儿! ” 指名朗读。 “ 想甩掉我?没门儿! ” 气象卫星用嘲笑的口气对他说。 你确实不会被甩掉。想甩掉我,没有门吗?台风准备怎样甩掉台风? “ 哈!这里的人们早就知道你快要来了。 ” 气象卫星自豪地19 / 78 说, “ 每隔二十五分钟,我就向他们报告一次你的行踪。 ” 1.抓 “ 自豪 ” 。你这么自豪是为什么啊?板书:每隔二十五分钟 2.人们早就知道台风会来了,看台风来 了。录像播放台风引起巨浪拍打岸边旁白:狂风怒吼,巨浪滔天 3.定格画面,接着会发生什么情况?在疯狂的台风巨兽,我们也不用怕了,心情怎样? 4.指导朗读 “ 台风暴跳如雷,像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可是他很快发现,堤坝筑高了,树木撑牢了,人们谈笑风生,一点也不惊慌。 ” 5.看来,卫星确实应该自豪,因为他的工作帮助人们战胜了台风,我们再也不怕台风带来的灾难了。来,能干的小卫星们,自豪地夸夸自己的本领吧!齐读这句话。 6.指导朗读。 7.台风这下可没辙了吧!好了,气象卫星的任务完成了,收兵回营吧! 激起学生联系最后一段。看来,卫星对台风的跟踪还没结束呢,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段。板书:又 第二课时 一 .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第二代卫星有什么印象? 二 .卫星是怎样跟踪台风的。 20 / 78 师小结:无论台风多么狂怒,多么凶猛,气象卫星都能紧紧地跟着他 .监视他,向人类报告他的一举一动,使我们不再受到台风的伤害,科技的力量无穷, “ 人定胜天 ” 。 (通过整体再读,回顾全文,让学生充分感受科技的力量,体会 “ 人定胜天 ” 的思想。 ) 三 .分组,分角色朗读。 四 .角色表演。 板书设计 16.跟踪台风 的卫星 台风卫星 第一回合:妄图攻击高高看着 第二回合:企图甩掉紧紧跟踪 第三回合:扑向城市预报行踪 教学要求: 1.能根据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 .综合 .处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 2.自拟作文题,并能有条理 .有中心地根据所筛选的材料进行习作练习。 3.在整合材料进行习作联系时,有自己的创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1 / 78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多媒体演示:赛龙舟 .包粽子 端午节到了,人们以各种形式迎接这个节日地到来。 2.你对端 午节了解多少? 3.刚好,我们班要出一期有关端午节的黑板报,如果由你来负责,你打算如何设计? 4.师引导:刚才有个同学建议写一写有关端午节的文章。恰好有同学找来了许多关于端午材料,同学们根据材料写一篇介绍端午节的短文。 二 .阅读材料,自行整理(进一步了解端午节。) 1.让学生自有阅读材料,同座交流 : 收集地材料包括哪些方面。 2.全班同学交流讨论 3.你对介绍端午节地哪个方面地材料最感兴趣?说说理由。 4.你打算如何把你最有兴趣的材料整理成小短文? 三 .合作交流,完成初稿 1.自由组合成 学习小组,并在小组里交流自己如何组合材料22 / 78 的。 2.每一学习小组商议如何共同完成一篇短文。 3.各小组完成习作。 第二课时 一 .多向评价,及时反馈 1.各学习小组汇报,各位同学参与评价,师出示评价要求: a.是否合理的安排材料; b.是否有条理的叙述自己选好的材料; c.在筛选材料的时候有没有自己的特点。 2.师就学生习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相机板书 a.适当的选择 b.合理的安排 c.创意的表达 3.师请各小组同学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4.师将各小组的习作帖在墙上,让 学生下位阅读,并把自己的意见及时地写在相应的白纸上。 5.师相机与学生讨论。 6.师安排众生习作。 练习 5 教学要求: 23 / 78 1 引导学生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似处,并学习运用打比方。 2 增加词语积累的练习。 3 练习用钢笔书写点画教多的字 4 调动学生平时的观察积累,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广告,说明理由。 5 练习书写带有横折钩笔画的 “ 为 ” 字和带有横折提笔画“ 计 ” 字,重点要求学生掌握这两个笔画的运笔方法。 教学准备: 一些广告的图片 .录音及多媒体资料。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学习 “ 学用字词句 ” 部分 1 导入语:有一句广告词叫做 “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 。联想和想象是人类发明 .创造的前提。 2 请看这三幅图,你一定会想到与它们相似的事物。 学生观察 全班互相交流 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最相象的事物画下来,在旁边写上名称。 3 用打比方的句子吧上面的图画说一说,并写下来。 4 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也有很多打比方的句子,大家找出来,读一读。 24 / 78 5 讨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 师小结: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具体的描绘事物,能使文章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完成 “ 读读背背 ” 的内容 1 读准字音 自读词语,借助字典或词典读准字音。 指名读词,正音。 全班齐读 2 理解词义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或查阅到的资料,自由讲解词义。 师适当的讲解:自强不息:自觉的努力向上,永不停息忍辱负重:忍受屈辱,担负重任志在千里:指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义无返顾:反顾,向后看。在道义上,只许奋勇向前,不容徘徊后退。 读了这些词,你感受到什么? 3 反复朗读,以期背诵。 三学习 “ 写好钢笔字 ” 1 学生自读 “ 我的提醒 ” 2 观察字型,找出点在三个字中所处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3 讨论:如 何将这些点画写好 4 学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5 谈谈描红体会 6 练习写字 第二课时(完成口语交际) 一 .导入 25 / 78 “ 蓝猫的饮料我爱喝 ”.“ 我家的盘子会唱歌 ”.“ 真巧,好吃得不得了! ” 大家对这些耳熟能详的广告词非常熟悉吧?广告作为一种宣传商品或公益事业的常见形式,在我们周围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有的广告大家都已经作为生活用语的一部分了。 二 .展示一些精彩的广告录象 三 .大家交流在各式各样的广告当中,你最喜欢的广告是什么?为什么?你不喜欢的广告是什么?为什么?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强调互动) 四 .精彩广告再现 学生自由组合,将自己最喜欢的广告表演出来学生表演 五 .设计广告我们一起聊了很多广告,可是那都是别人设计的。你们想不想为自己喜欢的商品也来设计一个广告呢?或者,设计一段公益广告也行。学生自由组合,讨论创意。尝试设计。 第三课时(学写毛笔字) 一复习基本笔画横折 .竖钩 .竖提二学习 “ 横折钩 ” 1 出示笔画: “ 横折钩 ” 2 观察笔画特点 3 教师示范写法教师一边范写,一边讲解横折钩的写法:露锋起笔,顺势向右横出作横画,渐轻 .渐细,至折处略向上提笔,再向右下作顿笔,转势直下作竖弯钩状,出锋。 26 / 78 4 学生练习书写三 个,教师巡视 .指导 5 评议学生作品 6 教师范写 “ 为 ” 7 学生练习写 “ 为 ”.“ 力 ”.“ 书 ” 8 评议学生写的字 三学习写 “ 横折提 ” 1 出示笔画: “ 横折提 ” 2 观察笔画特点 3 教师示范写法:教师一边范写,一边讲解横折提的写法:露锋起笔,顺势向右横出作横画,至折处略向上提笔,再向右下作顿笔,转势微向左下行笔,折笔向右下稍顿,回锋向上,再提笔向右上角挑出。 4 学生练习书写三个,教师巡视 .指导 5 评议学生作品 6 教师范写 “ 计 ” 7 学生练习写 “ 计 ” 8 评议学生写的字 14.我应该感到自 豪才对 教学要求: 1.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27 / 78 事。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 .脚掌 .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准备:挂图 .小黑板 .投影。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让学生体会到获取知识可通过多种渠道,如:电视 .课外书 .爸妈的口中 .师生的介绍 .课文的语言文字 就像蜜蜂采蜜。) 1.谈话:小朋友见过骆驼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的? 2.今天我们学习的 一篇课文就是讲骆驼的,题目是: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板书)你有什么想知道的? 二 .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同句子,想一想课文讲里一件什么事情? ( 2)读读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疙瘩自豪骆驼委屈足够沙漠小溪陷进养料 风沙茫茫贮存俯下身子铺天盖地 28 / 78 2.学生自学,教师注意辅导后进生的学习。 (词组的学习,不但要读正确,而且还要读出感情。为下面段落和全文的感情朗读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 .检查自学 1.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 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说一说课文哪一部分是讲小骆驼跟着妈妈到沙漠旅行的(自然段) 4.指名读词语,注意 3 个加点字应该读轻声。 5.说一说部分词语的意思。 6.小结自学情况。 四 .学习生字 1.自由识记生字,注意字形。 2.交流记忆方法。 3.用钢笔描红。 4.反馈,表扬写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生齐读课题。 二 .听说训练:(复习了旧知,更让学生快速地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中。我觉得:入 境才能入情,入情才能更深地领悟课文29 / 78 内容。) 1.骆驼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 2.驼峰 .脚掌和眼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 1)师述( 2)指名说( 3)出示句子齐读。 三 .讲读课文: (一) .第小节: 1.是什么事让小骆驼感到自己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呢?课文的一 .二小节交代了事情的起因。齐读一 .二小节。 2.课件展示:出现小骆驼来到小溪边,小红马也来到小溪边,小红马看到小骆驼就开口了 - ( 1)指名读 ( 2)评读,读出 喷着响鼻 。 ( 3) 再指名读。 板书:脚掌(又大又厚)眼毛(两层)肉疙瘩难看 ( 4)齐读小红马说的话。 3.小骆驼听了觉得很 -生齐。附板书:委屈 就把小红马的话告诉了妈妈,它会怎样说呢?指名说 妈妈是怎样回答的?指名读 .评读( 疼爱 ) .再指名读 .齐读 4.读好 30 / 78 ( 1)指名说读(一个演小骆驼,一个演骆驼妈妈) ( 2)分角色读小节:小骆驼 .骆驼妈妈 .旁白 过渡:第二天,小骆驼跟着妈妈走进了茫茫的大沙漠。 (二) .第 3-4 小节: (出示沙漠图)指名读小节 板书:()沙漠请你说说:你看到了 .听到了怎样的沙 漠? 对呀,小骆驼望着这无边无际的沙漠开始担忧起来,小骆驼担心什么?经过这次沙漠之旅它又明白了什么? 1.自读小节。 2.交流小骆驼担心什么?指名读(读出 担心 的语气) 3.同桌同学再读小节,讨论并完成思考题: ( 1)小骆驼在茫茫的大沙漠中行走不怕饿,这是因为()。 ( 2)小骆驼不怕自己的脚会陷进松散的沙子里,这是因为()。 ( 3)小骆驼也不怕铺天盖地刮过的风沙,这是因为()。 4.交流: ( 1)出示句子 .骆驼图, 指示 驼峰 ,板书 驼峰 。 师生识图,板书:贮存养料齐读句子。 ( 2)出示句子:怎样理解妈妈说的这句话? ( 3)介绍骆驼鼻孔和眼睛的知识。 齐读第 4 小节。 31 / 78 5.读好小节: ( 1)分角色朗读。 ( 2)评读。 ( 3)再分角色读。 小结:骆驼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肉疙瘩般的驼峰,看起来不美观,可他们的用处大着哩!又大又厚的脚掌不会陷进沙子里拔不出来,两层眼毛可以防沙,驼峰可以贮存养料,适于沙漠生活。所以,最后小骆驼相通了,他觉得自己应该 -生齐。 (三) .第 5 小节: 1.齐读第 5 小节。 2.小骆驼的情绪有什么变化?(板书:自豪) 读 好 自豪 。 师总结:课文讲述了小骆驼听小红马说自己很难看觉得很委屈,后来跟着妈妈到沙漠里走了一趟,明白了驼峰 .脚掌和眼毛的作用,那么: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判断一种事物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还要看内在。) (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分别采用教师范读 .学生仿读 .自由感情朗读 .对话表演读以及背诵等方式进行。凸显了阅读教学 “ 以读代讲 ” 的特征。) 四 .续讲故事: 小骆驼的沙漠之旅结束了,有一天,它又来到小溪边照镜子,32 / 78 欣赏它那又大又厚的脚掌 .两层长长的眼毛和高高耸起的驼峰。恰巧小红马也来了,它们第二次的相逢, 小骆驼会怎样对小红马说呢? 1.同桌讨论。 2.指名交流。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续编故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不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通过表演,张扬个性,提高了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 板书设计 不能驼峰 贮存着养料 足够路上用 委屈脚掌 又大又厚 不会陷进松散的沙子里自豪 眼睛 双层眼毛 风沙过去了,没进一点沙子 14.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教学要求: 1.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 语。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 .脚掌 .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33 / 78 教学准备:挂图 .小黑板 .投影。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让学生体会到获取知识可通过多种渠道,如:电视 .课外书 .爸妈的口中 .师生的介绍 .课文的语言文字 就像蜜蜂采蜜。) 1.谈话:小朋友见过骆驼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的? 2.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讲骆驼的,题目是: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板书)你有什么想知道的? 二 .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 1)自由 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同句子,想一想课文讲里一件什么事情? ( 2)读读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疙瘩自豪骆驼委屈足够沙漠小溪陷进养料 风沙茫茫贮存俯下身子铺天盖地 2.学生自学,教师注意辅导后进生的学习。 (词组的学习,不但要读正确,而且还要读出感情。为下面段落和全文的感情朗读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 .检查自学 34 / 78 1.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说一说课文哪一部分是讲小骆驼跟着妈妈到沙漠 旅行的(自然段) 4.指名读词语,注意 3 个加点字应该读轻声。 5.说一说部分词语的意思。 6.小结自学情况。 四 .学习生字 1.自由识记生字,注意字形。 2.交流记忆方法。 3.用钢笔描红。 4.反馈,表扬写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生齐读课题。 二 .听说训练:(复习了旧知,更让学生快速地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中。我觉得:入境才能入情,入情才能更深地领悟课文内容。) 1.骆驼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 2.驼峰 .脚掌 和眼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我应该感到35 / 78 自豪才对! ( 1)师述( 2)指名说( 3)出示句子齐读。 三 .讲读课文: (一) .第小节: 1.是什么事让小骆驼感到自己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呢?课文的一 .二小节交代了事情的起因。齐读一 .二小节。 2.课件展示:出现小骆驼来到小溪边,小红马也来到小溪边,小红马看到小骆驼就开口了 - ( 1)指名读 ( 2)评读,读出 喷着响鼻 。 ( 3)再指名读。 板书:脚掌(又大又厚)眼毛(两层)肉疙瘩难看 ( 4)齐读小红马说的话。 3.小骆驼听了觉得很 -生齐。附板书: 委屈 就把小红马的话告诉了妈妈,它会怎样说呢?指名说 妈妈是怎样回答的?指名读 .评读( 疼爱 ) .再指名读 .齐读 4.读好 ( 1)指名说读(一个演小骆驼,一个演骆驼妈妈) ( 2)分角色读小节:小骆驼 .骆驼妈妈 .旁白 过渡:第二天,小骆驼跟着妈妈走进了茫茫的大沙漠。 (二) .第 3-4 小节: 36 / 78 (出示沙漠图)指名读小节 板书:()沙漠请你说说:你看到了 .听到了怎样的沙漠? 对呀,小骆驼望着这无边无际的沙漠开始担忧起来,小骆驼担心什么?经过这次沙漠之旅它又明白了什么? 1.自读小节。 2.交流小骆驼担心什么?指名读(读出 担心 的语气) 3.同桌同学再读小节,讨论并完成思考题: ( 1)小骆驼在茫茫的大沙漠中行走不怕饿,这是因为()。 ( 2)小骆驼不怕自己的脚会陷进松散的沙子里,这是因为()。 ( 3)小骆驼也不怕铺天盖地刮过的风沙,这是因为()。 4.交流: ( 1)出示句子 .骆驼图, 指示 驼峰 ,板书 驼峰 。 师生识图,板书:贮存养料齐读句子。 ( 2)出示句子:怎样理解妈妈说的这句话? ( 3)介绍骆驼鼻孔和眼睛的知识。 齐读第 4 小节。 5.读好小节: ( 1)分角色 朗读。 ( 2)评读。 ( 3)再分角色读。 37 / 78 小结:骆驼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肉疙瘩般的驼峰,看起来不美观,可他们的用处大着哩!又大又厚的脚掌不会陷进沙子里拔不出来,两层眼毛可以防沙,驼峰可以贮存养料,适于沙漠生活。所以,最后小骆驼相通了,他觉得自己应该 -生齐。 (三) .第 5 小节: 1.齐读第 5 小节。 2.小骆驼的情绪有什么变化?(板书:自豪) 读好 自豪 。 师总结:课文讲述了小骆驼听小红马说自己很难看觉得很委屈,后来跟着妈妈到沙漠里走了一趟,明白了驼峰 .脚掌和眼毛的作 用,那么: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判断一种事物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还要看内在。) (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分别采用教师范读 .学生仿读 .自由感情朗读 .对话表演读以及背诵等方式进行。凸显了阅读教学 “ 以读代讲 ” 的特征。) 四 .续讲故事: 小骆驼的沙漠之旅结束了,有一天,它又来到小溪边照镜子,欣赏它那又大又厚的脚掌 .两层长长的眼毛和高高耸起的驼峰。恰巧小红马也来了,它们第二次的相逢,小骆驼会怎样对小红马说呢? 1.同桌讨论。 38 / 78 2.指名交流。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续编故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不得学 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通过表演,张扬个性,提高了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 板书设计 不能驼峰 贮存着养料 足够路上用 委屈脚掌 又大又厚 不会陷进松散的沙子里自豪 眼睛 双层眼毛 风沙过去了,没进一点沙子 15.水上飞机 教学要求: 1.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 12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1 个字只识不写。认识 1 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 “ 究竟 ” 和 “ 渐渐地 ” 造句。 3.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儿童从小学科学 .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教学重点 .难点: 抓住关键词进行语言训练,并激发科学兴趣。 教具准备: 39 / 78 投影片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练习说话,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 同学们,你们喜欢飞机吗?把你们课前收集的一些飞机的图片展示一下,并用自己的介绍一下。通过介绍,大家有没有发现,刚刚我们所说的飞机有个共同的特点,都在空中飞行的。 2.今天,有一位小客人 小海鸥,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揭题 水上飞机,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以课题为线索,展开思考,培养学生发散 性思维) 二 .听读课文。 听录音,你有什么感受? 三 .初读指导 (自学课文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学会自己读书 .感悟 .有指导地让学生从字词句开始读懂文章 .理清文章的脉络,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大概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 ( 1)读准生字的读音,读通句子,读通课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2)初步知道课文主要写得是什么,水上飞机有哪些40 / 78 用途? 2.检查自学效果 (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 2)去拼音,读生字。 ( 3)课文中的词语有哪些已经懂了,有哪些还没有懂的? 四 .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讨论问题。 五 .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 “ 茫 .佩 .输 .援 ” 并范写。 3.用钢笔描红。 六 .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谈话导入:上节课,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本课的生字,初读了课文,在你们的头脑中肯定也产生了许多问题。 出示: 在你们头脑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41 / 78 老师很想追问一下,点击出示:在你们头脑中究竟出现了哪些问题? 能告诉我们吗? 指名说,师归 纳出示: 水上飞机是什么样子?师:如果我想追问一下,该怎么说?(生说,师点击出示:水上飞机是究竟什么样子? 水上飞机有什么作用?师:如果我还想追问一下,该怎么说?(生说,师点击出示:水上飞机究竟有什么作用? 2.师:是啊!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齐读: 水上飞机究竟是什么样子? 水上飞机究竟有什么作用? 二 .导学课文 导学第一自然段 (俗话说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在学生自主观察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归纳出水上飞机的外形特点,并顺势引导他们随着故事中的小海鸥一起去问个 “ 究竟 ” 进一步了解水上飞机的特殊功能。) 课文中有没有描写水上飞机样子的句子,找一找,读一读 1.指名读,出示 “ 白色船体的两边长了两个大翅膀 ” 。 2.“ 两个大翅膀 ” 这形状与普通的船根本不同,你们有没想到相关的一些词语啊?(与众不同,截然不同 ) 42 / 78 3.文中也用了一个问(奇怪),相机指导朗读第一句话(突出 “ 奇怪 ” ) 4.小海鸥看到这条奇怪的船,你觉得它心里会感到怎样(好奇),它为什么会 “ 好奇 ” 呢(突出 “ 啥样,长翅膀 ” 等)相机指导朗读。 5.小海鸥想去问个究竟,这里的 “ 究竟 ” 你懂吗?能不能换个词语,意 思不变(清楚 .明白) 师:刚上课时我们用的 “ 究竟 ” 表示 “ 追问 ” 的语气,而这里是 “ 清楚 .明白 ” 的意思,看来,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是不同的。 6.指导朗读第 1 段 过渡:小海鸥想去问个究竟,它是怎么问,那条奇怪的船又是怎么回答的呢?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二至六自然段。 导学二至六自然段 (单元重点训练目标是 “ 读课文圈划词句 ” ,即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地阅读课文的同时,能根据要求分别用直线 .曲线 .小圆圈或其他符号圈划出有关的词句。这样一面读一面圈划,有助于学生认真思考 .开动脑筋,逐步养成 “ 不动笔墨 不读书 ” 的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的效率。根据这一单元训练目标,引导学生借助圈划的训练,引导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初步尝试圈划关键词语。) 43 / 78 1.读完了吗?现在你有没有知道那条奇怪的船到底是什么?(水上飞机) 2.我们再来读读它俩的对话(逐句指导朗读) 出示 “ 喂,船大哥,你好哇! ” (注:在波浪翻滚的大海上说话,应当怎样:声音响亮 平时,你有没有站在远处喊过人呢? “ 船大哥,你好吗? ” 小海鸥真是非常懂礼貌。你再读读!) “ 你好!我不是船,我是水上飞机。 ” (注:这一 句话是谁说的? 人与人之间的文明礼貌是相对的,水上飞机也挺懂礼貌 它很友善地对小海鸥的话作纠正,多么自豪。引导加上动作) “ 飞机?你怎么掉到海里去啦? ” (注:这一句话连续出现了两个问号,应该怎样读呢? 结合提示语 “ 吃了一惊 ” 进行指导,引导加上表情) “ 不,我是降落在这里的。我是海上救护机,可以迅速救援海上遇难的船只。 ” (注: “ 我 ” 是谁,它的名称 .作用。附板书:海上救护机,救援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