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专题讲座三“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图像”类型与突破课件.ppt_第1页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专题讲座三“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图像”类型与突破课件.ppt_第2页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专题讲座三“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图像”类型与突破课件.ppt_第3页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专题讲座三“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图像”类型与突破课件.ppt_第4页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专题讲座三“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图像”类型与突破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讲座三“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图像”类型与突破,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三、陌生图像突破,二、常规图像分类突破,内容索引,一、利用图像“断点”探究外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图像“断点”探究外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一,知识梳理,1.当可逆反应达到一种平衡后,若某一时刻外界条件发生改变,都可能使速率时间图像的曲线出现不连续的情况,根据出现“断点”前后的速率大小,即可对外界条件的变化情况作出判断。如图:,t1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或增大压强(仅适用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2.常见含“断点”的速率变化图像分析,解题探究,1.(2017马鞍山二中质检)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H0已达平衡,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时,分别改变下列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产生影响,下列条件与图像不相符的是(Ot1:v正v逆;t1时改变条件,t2时重新建立平衡),答案,解析,解析分析时要注意改变条件瞬间v正、v逆的变化。增加O2的浓度,v正增大,v逆瞬间不变,A正确;增大压强,v正、v逆都增大,v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B正确;升高温度,v正、v逆都瞬间增大,C错误;加入催化剂,v正、v逆同时同倍数增大,D正确。,2.(2018长沙模拟)对于反应:X(g)Y(g)2Z(g)H0的反应,某一时刻改变外界条件,其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符合该图像的是A.t1时刻,增大了X的浓度B.t1时刻,升高了体系温度C.t1时刻,降低了体系温度D.t1时刻,使用了催化剂,答案,解析,解析由图像可知,外界条件同等程度地增大了该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增大X的浓度,升高(或降低)体系温度均不会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A、B、C错误;使用催化剂可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D正确。,3.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后,只改变某一个条件时,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_(填选项)。A.t0t1B.t1t2C.t2t3D.t3t4E.t4t5F.t5t6,答案,解析,ACDF,解析根据图示可知,t0t1、t2t3、t3t4、t5t6时间段内,v正、v逆相等,反应处于平衡状态。,(2)判断t1、t3、t4时刻分别改变的一个条件。A.增大压强B.减小压强C.升高温度D.降低温度E.加催化剂F.充入氮气t1时刻_;t3时刻_;t4时刻_。,答案,解析,CEB,解析t1时,v正、v逆同时增大,且v逆增大得更快,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t1时改变的条件是升温。t3时,v正、v逆同时增大且增大量相同,平衡不移动,所以t3时改变的条件是加催化剂。t4时,v正、v逆同时减小,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t4时改变的条件是减小压强。,(3)依据(2)中的结论,下列时间段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_。A.t0t1B.t2t3C.t3t4D.t5t6,答案,解析,A,解析根据图示知,t1t2、t4t5时间段内平衡均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H3的含量均比t0t1时间段的低,所以t0t1时间段内NH3的百分含量最高。,(4)如果在t6时刻,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部分氨,t7时刻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答案,解析,解析t6时刻分离出部分NH3,v逆立刻减小,而v正逐渐减小,在t7时刻二者相等,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据此可画出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答案,常规图像分类突破,二,典题示例,1.图像类型(1)浓度时间如A(g)B(g)AB(g),(2)含量时间温度(压强)(C%指产物的质量分数,B%指某反应物的质量分数),(3)恒压(或恒温)线(表示反应物的转化率,c表示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图,若p1p2p3,则正反应为气体体积的反应,H0;图,若T1T2,则正反应为反应。,减小,放热,(4)几种特殊图像对于化学反应mA(g)nB(g)pC(g)qD(g),M点前,表示从反应物开始,v正v逆;M点为刚达到平衡点(如下图);M点后为平衡受温度的影响情况,即升温,A的百分含量增加或C的百分含量减少,平衡左移,故正反应H0。,对于化学反应mA(g)nB(g)pC(g)qD(g),L线上所有的点都是平衡点(如下图)。L线的左上方(E点),A的百分含量大于此压强时平衡体系的A的百分含量,所以,E点v正v逆;则L线的右下方(F点),v正v逆。,2.解题步骤,3.解题技巧(1)先拐先平在含量(转化率)时间曲线中,先出现拐点的先达到平衡,说明该曲线反应速率快,表示温度较高、有催化剂、压强较大等。(2)定一议二当图像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有时还需要作辅助线。(3)三步分析法一看反应速率是增大还是减小;二看v正、v逆的相对大小;三看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解题探究,1.有一化学平衡mA(g)nB(g)pC(g)qD(g),如图表示的是A的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pqB.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C.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pqD.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答案,解析,解析图像中有三个变量,应定一个量来分别讨论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定压强,讨论T与A的转化率的关系:同一压强下,温度越高,A的转化率越高,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定温度,讨论压强与A的转化率的关系:同一温度下,压强越大,A的转化率越高,说明正反应是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即mnpq。,2.(2018惠州高三模拟)T0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Z(g)(未配平),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a所示。其他条件相同,温度分别为T1、T2时发生反应,X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T0时,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v(X)0.083molL1min1C.图a中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37.5%D.T1时,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值为50,则T1T2,温度越高,X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平衡向左移动,正反应放热,A项不正确;,3.(2015四川理综,7)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2(g)2CO(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v正、v逆均减小,平衡不移动B.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25.0%C.T时,若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p24.0p总,答案,解析,解析A项,C(s)CO2(g)2CO(g)的正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由于反应容器为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充入惰性气体容器体积扩大,对反应体系相当于减小压强,故v正、v逆均减小,平衡正向移动,错误;,B项,由图可知,650时,若设起始时CO2的体积为1L,平衡时CO2消耗的体积为xL,则C(s)CO2(g)2CO(g)V(始)/L10V(变)/Lx2xV(平)/L1x2x,C项,由图可知,T时平衡体系中CO和CO2的体积分数均为50%,故若恒压时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两种气体,平衡不发生移动,错误;,4.臭氧在烟气脱硝中的反应为2NO2(g)O3(g)N2O5(g)O2(g)。若此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相关图像如下,其中对应分析结论正确的是,解析,答案,解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后升高温度,NO2含量升高,A项错误;02s内,v(O3)0.1molL1s1,B项错误;升高温度,NO2含量升高,速率增大,v正:b点a点,b点反应逆向进行,故v逆v正,C项正确;t1时再充入O3,平衡正向移动,v正v逆,D项错误。,陌生图像突破,三,典题示例,新型图像往往根据实际工业生产,结合图像,分析投料比、转化率、产率的变化。此类题目信息量较大,能充分考查学生读图、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标高考中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已知在压强为aMPa下,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不同投料比时,CO2的转化率见右图:,1.转化率投料比温度图像例1将燃煤废气中的CO2转化为甲醚的反应原理为,此反应_(填“放热”或“吸热”);若温度不变,提高投料比n(H2)/n(CO2),则K将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放热,不变,解析当投料比一定时,温度越高,CO2的转化率越低,所以升温,平衡左移,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不随投料比的变化而变化。,答案,解析,2.根据图像判断投料比例2采用一种新型的催化剂(主要成分是CuMn合金),利用CO和H2制备二甲醚(DME)。主反应:2CO(g)4H2(g)CH3OCH3(g)H2O(g)副反应:CO(g)H2O(g)CO2(g)H2(g)CO(g)2H2(g)CH3OH(g)测得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产率或转化率与催化剂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催化剂中n(Mn)/n(Cu)约为_时最有利于二甲醚的合成。,答案,解析,2.0,解析由图可知当催化剂中n(Mn)/n(Cu)约为2.0时,CO的转化率最大,生成的二甲醚最多。,3.废物回收及污染处理图像例3(1)一定条件下,用Fe2O3、NiO或Cr2O3作催化剂对燃煤烟气进行回收。反应为,答案,其他条件相同、催化剂不同,SO2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1,Fe2O3和NiO作催化剂均能使SO2的转化率达到最高,不考虑催化剂价格因素,选择Fe2O3的主要优点是_。,Fe2O3作催化剂时,在相对较低温度可获得较高的SO2转化率,从而节约能源,某科研小组用Fe2O3作催化剂。在380时,分别研究了n(CO)n(SO2)为11、31时SO2转化率的变化情况(图2)。则图2中表示n(CO)n(SO2)31的变化曲线为_。,答案,a,(2)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以乙烯作为还原剂的脱硝(NO)原理,其脱硝机理示意图如图3,脱硝率与温度、负载率(分子筛中催化剂的质量分数)的关系如图4所示。,答案,写出该脱硝原理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CO24H2O,为达到最佳脱硝效果,应采取的条件是_。,答案,350、负载率3.0%,(3)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并不能减少NOx的排放,这使NOx的有效消除成为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以Ag-ZSM-5为催化剂,测得NO转化为N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5所示。,答案,若不使用CO,温度超过775K,发现NO的分解率降低,其可能的原因是_;在n(NO)/n(CO)1的条件下,应控制的最佳温度在_左右。,NO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不利于,分解反应进行,870K,解题探究,1.(2018山西省实验中学月考)将一定量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加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H2COONH4(s)2NH3(g)CO2(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负对数(lgK)值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H0B.NH3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C.A点对应状态的平衡常数K(A)的值为102.294D.30时,B点对应状态的v正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v正b,A错误;b点只能说明该温度下,CO2和H2O的浓度相等,不能说明v正(CO2)v逆(H2O),B错误;从图像可知,a点H2和H2O的物质的量百分数相等,故物质的量相等,C正确;其他条件恒定,充入更多H2,反应物浓度增大,正反应速率增大,v(CO2)也增大,D错误。,3.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CO2(g)6H2(g)C2H5OH(g)3H2O(g)H。在某压强下起始时按不同氢碳比投料(如图中曲线),测得C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H0B.氢碳比:,B错误;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因此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缩小容器的体积,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可提高CO2的转化率,C错误;根据图像可知,400K时曲线中CO2的转化率是50%,这说明消耗CO21molL1,则消耗氢气3molL1,生成乙醇和水蒸气分别是0.5molL1、1.5molL1,剩余CO2和氢气分别是1molL1、1molL1,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4.2015全国卷,28(4)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在716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计算式为_。,答案,解析,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v正k正x2(HI),逆反应速率为v逆k逆x(H2)x(I2),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则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