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1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2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3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4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1.据甲骨文记载,商朝认为“帝是王的祖宗神,商王是帝的嫡系子孙。”这反映了商朝 A.王权借助神权加强统治 B.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C.权力向皇帝高度集中 D.确立了“家天下”制度2“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后世称为大学的“八条目”, 强调以自我完善为基础, 通过治理家庭, 直到平定天下, 这种从个人到 “家”再到“天下”的层次扩展的关系源头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3有学者指出,西周时期的某项政治制度的实质是“用土地换取政治军事上的支持”,即以土地换忠诚。以下言论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禅让制4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A.王卿大夫诸侯士 B.王诸侯卿大夫士C.王诸侯士卿大夫 D.王卿大夫士诸侯5乐记说:“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这则材料对“乐”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礼相异乐相同 B.体现等级差异 C.维系社会团结 D.注重道德教化6秦朝时的中央官制习惯上被概括为“三公九卿”。秦朝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任命郡守和县令C.管理全国军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7据史书记载:秦朝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史籍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 A.太监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廷尉8.“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您,只能站在台阶下和您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特点之一 A.皇位世袭 B.皇帝独尊 C.君权神授 D.天下为家9.秦朝在全国内推行郡县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不得世袭B. 郡、县都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组织C. 郡县制的建立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重要标志D. 秦朝与西汉都实行了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的地方行政制度10.全球通史中提到,“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分封制。使中国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这里“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是指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官员均由皇帝任命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D.三公九卿各司其职11.西汉初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国并行制 B.颁布推恩令 C.实行行省制度 D.设通判12.汉武帝时,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选用亲信近臣,组成“中朝”,对重大朝政进行决策,而由丞相、御史大夫等大臣所构成的官僚机构变成为“外朝”。汉武帝这样做的目的是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B完善选官制度加强中央集权C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 D体现废分封、行郡县制度的决心13.“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情况有可能出现下列哪个朝代?A.魏晋南北朝 B.唐朝 C.明朝 D. 清朝 14.史料记载,汉初御史、丞相史监察,察无专区、责任不明;汉武帝时期创立的刺史制度分为十三部州,每刺史察一州,监察对象除“强宗豪右”外,对朝廷在地方上的命官仅限于郡国二千石。这一变化体现出A.有效加强了汉代君主专制 B.王国问题依然客观存在C.地方命官完全受控于刺史 D.汉代监察体系日趋完善15.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王国势力,采取的下列措施是 A.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B.在地方设通判 C.颁布“推恩令” D.实行三省六部制16.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17.隋唐制度集大成,中央官制有三省,下有六部去分工。下列有关三省六部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B.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C.以后历朝都完全沿袭的政治制度 D.三省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18.钱穆在中国近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材料中涉及到的选官制度分别是 A.世官制和科举制 B.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和科举制 D.科举制和八股取士制19.唐太宗说:“尚书省,天下纲维,百司所禀,若一事有失,天下必受其弊者。”材料反映了唐代尚书省 A.组织整齐严密,是各机构的典范 B.在中枢行政机构中位高权重C.掌侍进奏表章、草拟诏旨制敕 D.经常根据皇帝的意旨草拟圣旨20.唐朝实行集体宰相辅政制度。据记载,唐代290年间竟有370位宰相,同一时期宰相的人数少则五六人,多则十数人,唐玄宗即位初期最多达17人。说明唐朝 A.宰相的权力进一步扩大 B.国家的行政效率提高C.科举制满足了官员选拔 D.皇权专制进一步加强21.在唐朝,“凡遇军国大事,皆由政事堂商议决定,经皇帝同意后颁行。即使皇帝诏赦的诏令,也必须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方为合法。”材料说明“政事堂”的出现A. 提高了行政效率 B. 拥有了最高决策权C. 加强了专制皇权 D. 对君权有一定节制22.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这一政治制度的演变开始于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2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所呈现出的特点是 A.皇权逐渐削弱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逐渐缓和C.相权逐渐加强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逐渐加强24.表: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38无官职记录2436(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25.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核心措施主要是围绕A.中央政府内部机构之间的矛盾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C.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 D.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26. “(宋)太宗命曹彬取幽州,而宰相李昉等不知。其伐辽,一日内六招枢密院计议而中书不预闻。”(钱穆国史大纲)这说明当时 A军事行动保密性强 B政府执政效率较高C吏治混乱职责不明 D相权受到较大削弱27.朱子语类中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A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B藩镇割据之弊严重C皇权与相权之争激烈 D积贫积弱局面形成28.下面是古代中国某朝代中枢机构示意图(局部),这一朝代应该是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宋朝29.宋仁宗曾说,天下之事若都由君主决定,有错误都很难更正。不如众人商议,亦宰相执行,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台谏可以指出,改正起来也容易。据此推知A. 君主专制下也有理性精神 B. 宰相掌握国家的最高行政权C. 宋代政治上实行集体决策 D. 古代政治制度开始出现转型30. 以下摘自钱穆对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的评价,该制度应是( )A. 西周的分封制 B. 秦朝的郡县制C. 汉代的刺史制 D. 元朝的行省制31.有学者这样概括某朝代的中央官制:“中书省总理全国行政事务,枢密院掌管军事,御史台负责监察。”这一朝代是 A.唐朝 B.宋代 C.元朝 D.明朝32.元代行省长官在忽必烈时期主要执掌钱粮、户口、漕运等事务;成宗时,可率领本省军队。同时规定,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据此可知元代 A.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 B.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C.专制主义皇权空前加强 D.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33.为了有效地控制地方,元朝统治者在河北、山西、山东等中央直接管辖的地方设置的最高管理机构是A.枢密院 B.中书省 C.宣政院 D.理藩院34.元朝实行行省制。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从其布局特点可以判断元统治者的用意主要在于 A.便于中央派遣官员到达各地控制地方B.促进各地区的平衡发展C.防范地方割据以巩固中央集权D.南北纵向分区有利于民族融合35.清末张之洞的劝学篇指出,科举所“举”之人,多皆“摇头顿足、高吟低咏,唯腐烂文数篇”,而无济世扶危真才实学,更“遇讲财务经济者,尤鄙夷排击之,以自护其短”。在这里,张之洞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A肯定科举制繁荣了传统的诗词文化B指出晚清士人不谙“洋务”C深恶科举制选拔的人才不符合时代的要求D嘲笑守旧文人之迂腐不堪二、非选择题(30分)36.(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15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提举常平(管长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候中国古代史材料三 元史记载: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 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和唐代中后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并分析其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宋代为加强地方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代行省制的特点及影响。(4分)37.(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选举二材料三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