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摘要摘要本设计矿井为双鸭山矿务局东荣三矿0.6Mta新矿井设计,一共有3层可采煤层,分别为24#、25#、26#,煤层总厚度为6米。煤层工业牌号为气煤,设计井田的可采储量65.54Mt,设计服务年限为78年,本矿井设计采用以立井为主的综合开拓方式,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采区。一个工作面达产,采用分层布置,24#、25#、26#层集中开采。大巷运输采用10吨架线式电机车牵引3吨底卸式矿车运输,采用普通机械化开采。顶板处理方法为全部跨落法。关键词:矿井设计联合开采联合开拓-IIAbstractThedesignistheshuangyashangcoaltradegrouplimitedresponsibilitycompanysdongrongminenewwellof0.6Mtapossessnewwellof0.6Mtahavingtotally3layerscanadoptthecoalseamdistinguishingto24#、25#、26#totalthicknessincoalseamis6rice.Coalseamindustrycardnumberis13coaldesignthewellfarmlandcanadopttokeepthe65.54Mtofdealdesignservicetimelimitas78yearsthismineralwelldesigntheadoptionregardthewellofastosynthesizetoexpandthewaymainlydividingthelinetotwolevelssixadoptthearea.Oneworksreachestoproduce.Theadoption24#、25#、26#layeringconcentratestomine.Thebiglaneconveyanceadopts10tonalinetypeelectricalengineeringcarslead3tonbottomunloadtypemineralcarstransportadoptingcoalcraftastosynthesizethemechanizationadoptthecoalcraft.Aplankhandlesastoacrosstofalltheall.KeyPhrase:MineralwelldesignUnitestomineUnitestoexpand目录目录-III摘要摘要.I目录目录.III第第11章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11.11.1井田概况井田概况.11.1.11.1.1交通位置交通位置.11.1.21.1.2地势和河流地势和河流.21.1.31.1.3气象和地震气象和地震.21.1.41.1.4本矿区及邻近区煤炭生产建设及规划情况本矿区及邻近区煤炭生产建设及规划情况.21.1.51.1.5矿区经济概况矿区经济概况.21.21.2地质特征地质特征.31.2.11.2.1地层地层.31.2.21.2.2构造构造.31.2.31.2.3煤层煤层.41.2.41.2.4井田内的岩石性质、厚度井田内的岩石性质、厚度.61.2.51.2.5水文地质水文地质.71.2.61.2.6沼气、煤尘及煤的自燃性沼气、煤尘及煤的自燃性.71.2.71.2.7媒质、牌号及用途媒质、牌号及用途.81.31.3勘探程度及可靠性勘探程度及可靠性.9第第22章章井田境界、储量、服务年限井田境界、储量、服务年限.102.12.1井田境界井田境界.102.1.12.1.1井田周边状况井田周边状况.102.1.22.1.2井田境界确定的依据井田境界确定的依据.102.22.2井田储量井田储量.102.2.12.2.1井田储量的计算井田储量的计算.10-IV2.2.22.2.2保安煤柱保安煤柱.112.2.32.2.3储量计算方法储量计算方法.112.2.42.2.4储量计算的评价储量计算的评价.122.32.3矿井工作制度矿井工作制度生产能力生产能力服务年限服务年限.122.3.12.3.1矿井工作制度矿井工作制度.132.3.22.3.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13第第33章章井田开拓井田开拓.143.13.1概述概述.143.1.13.1.1井田内外及附近生产矿井开拓方式概述井田内外及附近生产矿井开拓方式概述.143.1.23.1.2影响本设计矿井开拓方式的因素及具体情况影响本设计矿井开拓方式的因素及具体情况.143.23.2矿井开拓方案的选择矿井开拓方案的选择.153.2.13.2.1井硐形式和井口位置井硐形式和井口位置.153.2.23.2.2开采数目及水平标高开采数目及水平标高.183.2.33.2.3开拓巷道的布置开拓巷道的布置.203.33.3选定开拓方案的系统描述选定开拓方案的系统描述.213.3.13.3.1井硐形式和数目井硐形式和数目.213.3.13.3.1井硐位置及坐标井硐位置及坐标.213.3.33.3.3水平数目及标高水平数目及标高.223.3.43.3.4石门、大巷数目及布置石门、大巷数目及布置.223.3.53.3.5井底车场形式的选择井底车场形式的选择.253.3.63.3.6煤层群的关系煤层群的关系.263.3.73.3.7采区划分采区划分.263.43.4井硐布置及施工井硐布置及施工.273.4.13.4.1井硐穿过的岩石性质及井硐支护井硐穿过的岩石性质及井硐支护.273.4.23.4.2井硐布置及装备井硐布置及装备.283.4.33.4.3井硐延伸的初步意见井硐延伸的初步意见.303.53.5井底车场及硐室井底车场及硐室.30-V3.5.13.5.1井底车场形式的确定及论证井底车场形式的确定及论证.303.5.23.5.2井底车场的布置井底车场的布置储车线路储车线路行车线路布置长度行车线路布置长度.313.5.33.5.3井底车场通过能力验算井底车场通过能力验算.343.5.43.5.4井底车场主要硐室井底车场主要硐室.353.63.6开采顺序开采顺序.353.6.13.6.1沿井田走向的开采顺序沿井田走向的开采顺序.363.6.23.6.2沿井田倾向的开采顺序沿井田倾向的开采顺序.363.6.33.6.3采区接续计划采区接续计划.36第第44章章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384.14.1采区概述采区概述.384.1.14.1.1采区的位置、边界、范围、采区煤柱采区的位置、边界、范围、采区煤柱.384.1.34.1.3采区的生产能力、储量及服务年限采区的生产能力、储量及服务年限.384.24.2采区巷道布置采区巷道布置.384.2.14.2.1区段划分区段划分.384.2.24.2.2采区上山布置采区上山布置.394.2.34.2.3采区车场布置采区车场布置.404.2.44.2.4采区煤仓形式、容量及支护采区煤仓形式、容量及支护.474.2.54.2.5采区硐室简介采区硐室简介.484.2.64.2.6采区工作面接续采区工作面接续.494.34.3采区准备采区准备.514.3.14.3.1采区巷道的准备顺序采区巷道的准备顺序.514.3.24.3.2采区巷道的断面图及支护方式采区巷道的断面图及支护方式.51第第55章章采煤方法采煤方法.555.15.1采煤方法的选择采煤方法的选择.555.1.15.1.1采煤方法的选择原则:采煤方法的选择原则:.555.1.25.1.2直接影响采煤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五个方面直接影响采煤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五个方面.555.1.35.1.3采煤方法的选择采煤方法的选择.56-VI5.25.2回采工艺回采工艺.565.2.15.2.1选择和决定回采工作面的工艺过程及使用的机械设备选择和决定回采工作面的工艺过程及使用的机械设备.565.2.25.2.2选择采煤工作面循环方式和劳动组织形式选择采煤工作面循环方式和劳动组织形式.576.16.1矿井井下运输矿井井下运输.596.1.16.1.1运输方式和运输系统的确定运输方式和运输系统的确定.596.1.26.1.2矿车的选型和数量矿车的选型和数量.596.1.36.1.3采区运输设备的选择采区运输设备的选择.636.26.2矿井提升系统矿井提升系统.646.2.16.2.1矿井主提升设备的选择矿井主提升设备的选择.64第第77章章矿井通风与安全矿井通风与安全.667.17.1矿井通风系统的确定矿井通风系统的确定.667.27.2风量计算与风量分配风量计算与风量分配.677.2.17.2.1风量计算风量计算.677.2.27.2.2风量分配风量分配.727.2.37.2.3风量的调节方法与措施风量的调节方法与措施.727.2.47.2.4风速的验算风速的验算.737.37.3矿井通风阻力的计算矿井通风阻力的计算.757.3.17.3.1确定全矿最大通风阻力和最小通风阻力的确定确定全矿最大通风阻力和最小通风阻力的确定.757.3.27.3.2矿井等积空的计算矿井等积空的计算.767.47.4通风设备的选择通风设备的选择.777.57.5矿井安全技术措施矿井安全技术措施.787.5.57.5.5其他事故的预防其他事故的预防.807.5.67.5.6避灾路线及自救避灾路线及自救.81第第88章章矿井排水矿井排水.828.18.1概述概述.828.1.18.1.1矿井水来源及涌水量矿井水来源及涌水量.828.1.28.1.2对排水设备的要求对排水设备的要求.82-VII8.28.2矿井主要排水设备矿井主要排水设备.838.2.18.2.1排水系统和排水方式简介排水系统和排水方式简介.838.2.28.2.2主排水设备及管路选择计算主排水设备及管路选择计算.83第第99章章采区供电采区供电.879.19.1矿井供电系统概述矿井供电系统概述.879.29.2采区电器设备的型号及数目采区电器设备的型号及数目.879.39.3变压器容量选择变压器容量选择.889.49.4电缆选择计算电缆选择计算.899.4.19.4.1关于采区低压电网的有关规定关于采区低压电网的有关规定.899.4.29.4.2规定电缆的长度规定电缆的长度.909.4.39.4.3确定电缆的芯线数目确定电缆的芯线数目.909.4.49.4.4选择电缆截面选择电缆截面.90第第1010章章矿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矿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94参考文献参考文献.97附录附录11.97附录附录2.106-0第第11章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1.11.1井田概况井田概况1.1.11.1.1交通位置交通位置东荣二矿位于黑龙江省集贤煤田东南端。行政区划属集贤县腰屯公社、升昌公社和二九一国营场管辖。西南距福利屯32km。经福利屯到矿物局所在地双鸭山市为40km。福利屯至富锦县公路穿过本井田中部,福前铁路在东荣矿区南部边缘外约3km处通过,交通比较方便。详见图1-1。前进镇建三江富锦宝清四方台双鸭山金砂岗东荣矿区集贤桦南佳木斯鹤岗汤原依兰绥滨同江桦川松花江黑龙江东荣三矿交通位置图图1-1交通示意图-11.1.21.1.2地势和河流地势和河流本井田处于三江平原的西南部,属高河漫滩,地势低平,地面标高-170-150m,井田东部有双山子,标高+154.7m,西依索利岗山,标高+207.9m,南邻完达山北髡,北面广阔平坦。本井田内没有大的河流,只有二道诃子等季节性河流,从西,南两个方向流过本区边缘,雨季二道河子流量为5.9m3s,近年来,随着农业的发展,在井田内修筑了一些排水渠道,致使湿地面积有所减小,并且对本井田开采影响甚微可以忽略。松花江位于本矿区北部,距井田较远,距离为38km。1.1.31.1.3气象和地震气象和地震本地区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气温较高,年平均最高气温为20.1。23.7。c年平均最低气温-17.4。23.9。最低气温可达-35。年降水量325.7692.3mm,年蒸发量1095.51430.6mm,年平均风速4.14.7ms,风向多偏西风,每年十月至次年五月为冻结期。最大冻深度1.552.08m。根据国家地震局资料,集贤及其邻区裂度在6以下,过去无强烈地震记载。1.1.41.1.4本矿区及邻近区煤炭生产建设及规划情况本矿区及邻近区煤炭生产建设及规划情况本矿区东西宽45km,南北长4km,面积20km2,且规划用二对井进行开发,总规模为60万ta,双鸭山矿物局距本区约42km,双鸭山现有生产矿井8对,1984年生产能力已达到611万ta,全局共有职工68171人。本井田没有生产,在建及停闭矿井,也没有小煤窑,在井田外15km处有正生产的双鸭山矿物局集贤煤矿,两面约18km处有集贤县升平小煤矿,集贤煤矿采用立井开拓,设计能力60万ta,一水平标高-150m,目前正开采16.17.18.23号煤层,共布置四个采区,矿井正常涌水量88.88m3h,最大涌水量278.8m3h,矿井瓦斯不大,属低沼气矿井。1.1.51.1.5矿区经济概况矿区经济概况本区为农业区,工业基础较薄弱,但是双鸭山矿物局距本区较近,可借助-2老区力量建设新区,人力资源及材料供应条件都是良好的。双鸭山地区现有区域变电站两座及正在兴建的大型火力发电厂一座,在矿区总体设计阶段,供电电源方案已达成协议,所以,供电电源容易解决。本区内第四系地层广泛分布,地下含水量极其丰富,水源充足。1.21.2地质特征地质特征1.2.11.2.1地层地层本井田的可采煤层均赋存在上侏罗系鸡西群城子河组,鸡西群穆棱组,在穆棱组上覆有巨厚的第三,第四地层晚侏罗系煤系地层不整合于元古界古生界基底之上,基底由元生界麻山群泥盆系青龙山组及侵入的花岗岩组成。见下面地层系统表1-1。表1-1地层系统表界系统(群)组厚度(米)全新统1020全新统温全河组2040上更新统顾乡屯组1040中更新统4080第四系下更新统白土山组1550新生界第三系上新统富锦组121穆棱组750成子河组930中生界侏罗系上统(鸡西群)东荣组250古生界中统青龙山组不清元古界麻山群不清1.2.21.2.2构造构造本井田位于三江盆地的西部。三江盆地是中生代以来的一个断层的凹陷地。区域构造属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北段由一些北展布的次一级隆起带和凹陷带组成。本井田构造属盆地内的绥化集贤凹陷带。由于本井田处于区域性三种构造应力场的复合部位,应力集中较为复杂,特别是北部背向斜处,构造对煤层的破坏较大,煤的变质程度也有所增高,断层多为压扭曲性断层,导水性差。-3井田内主要构造分述如下:1断层井田内共有断层六条,其中东西向三条,北东向两条,南北向一条。其特征见下表:表1-2序号名称性质产状落差m断层可靠程度1F10逆南北3445不详2F29正东西5090可靠3F27正东西6080不详4F9逆北东40130可靠5F65逆东西6585可靠6F84逆北东3050可靠2岩浆活动本井田内的岩浆以侵入为主,大多数呈岩脉及岩床侵入于晚侏罗纪煤系地层中,为燕山期产物,以中性石英闪长岩、基性辉绿岩玄武岩为主。岩浆岩主要分布在F9断层与精查17线之间,成岩床侵入煤层中,使煤层局部变质。1.2.31.2.3煤层煤层本井田具有经济价值的可采煤层均集中在鸡西城子河组,该组地层总厚度为930m,含煤30余层,煤层平均厚度26.29m。其中大部分为不可采的薄煤层;可采及局部可采的煤层自上而下有:24、25、26号共三个煤层,平均总厚度6m。各煤层的倾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墙面维护方案范本
- 房山合伙协议方案范本
- 钢梁移位安装方案范本
- 球磨机操作工岗前考试及答案解析
- aws云从业者考试及答案解析
- 防盗栏杆施工方案设计
- 人事部年终总结及计划
- 排水渠施工方案设计
- 先天性甲减的护理
- 穿孔铝单板墙面施工方案
- 有趣营销案例分析
- 小学1-6年级英语知识点归纳汇总
- 原始凭证粘贴单(模板)
- 地铁风险评估报告
- 经济学原理(第3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旅游学概论》第一章
- 甘肃省水利工程单位法定代表人授权书、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公示牌、永久责任碑(牌)
- O型圈推荐沟槽设计
-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中的专利挖掘工作概述课件
- 癫痫的急救与护理课件
-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采测分离实施方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