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学习目标】1. 知道战国七雄,掌握战国的历史分期,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2.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等情况。3.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作用。4.掌握都江堰的修建概况、构成、功能和意义。【学习重点】战国七雄,商鞅变法,都江堰【学习难点】战国七雄,商鞅变法,都江堰【课前预习】(一)战国七雄1、形成: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维系周王室统治的各种制度已经完全崩溃。战国初年,_国被_、_、_三家大夫瓜分,_国由大夫田氏取代。_、_、_、_、_、_、_七国史称“战国七雄”。2、主要战争及特征:强大的诸侯已不再打着“_”的旗号。当时的战争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著名的战役有_之战、_之战、_之战等。_国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二)商鞅变法1、背景:战国时期,_和_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兴的_势力增强。2、目的: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_。3、时间及支持者:公元前_年,_。4、措施:(1)政治上:确立_,由_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_的世袭特权;改革_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2)经济上:废除_,允许_;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_; 统一_。(3)军事上:奖励_,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5、作用:使_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_,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_奠定了基础。(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1、背景:战国后期,秦国在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_。2、概况: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_主持,在成都附近的_上修建了都江堰。3、工程结构:由渠首和_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渠首建于岷江之中,分为鱼嘴等三个主体工程。鱼嘴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_,外江用于_。4、作用: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出_、_、_等多方面的作用。使_成为千里沃野,被称为“_”。【展示交流】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各组互评,教师点拨。【互学探究】1.战国时期,社会的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出现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有何内在联系?2.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2. 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那么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展示交流】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各组互评,教师点拨。【课堂小结】【课堂练习】1.与“徙木立信”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管仲B.齐桓公C.孙膑D.商鞅2.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指( )A.铁农具B.选种C.牛耕D.治虫害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根本动力是( )A.生产力的发展B.力图称雄天下的C.周王室日渐衰微D.阶级斗争的尖锐4.战国时期是( )A.奴隶社会的衰落时期B.封建制的确立时期C.奴隶制的鼎盛时期D.统一的封建国家形成时期5.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和的矛盾。6.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