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授课者:王咸满授课时间:2012年4月25日,专题十哲学思想与物质观、实践观,基本问题,基本派别,从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与时代精神的关系看,从哲学的作用,产生条件,哲学,基本特征,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是什么,为什么,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物论,认识论,把握世界的本质,运动,意识,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把握规律,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追求真理的过程,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运动与物质的关系,世界的物质性,认识运动,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思的本质,意识的特征,意识的作用,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含义、特点,追求真理的过程,真理,认识,实践,基本特征,基本形式,决定,指导,辩证唯物论,辩证认识论,追求真理,探索世界,B、核心考点提示,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1、什么是哲学(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一句话,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4、哲学与生活、时代的关系,(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起源)哲学源于生活,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功能)真正的哲学能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哲学的任务是寻找光明,指导人们真正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升华;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5、哲学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3)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性,对第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对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的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回答,则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主要依据。,6、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7、哲学与时代的关系,(1)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文化。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它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2)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方向,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精神力量。,8.马克思主义哲学,(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需要指导自己行动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自然科学基础: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特别是三大发现使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成为可能,全面、深刻地揭示自然界的唯物辩证性质的条件成熟。理论来源:直接的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的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二、物质观,1.物质的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把握三个层次: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强调物质的客观性,与唯心主义的物质观划清了界限。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强调物质的可知性,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的唯一特性,物质和意识的唯一区别。因此要理解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一)世界的物质性,2.世界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也是在物质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因而,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意义:它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要在尊重自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的基础上认识和改造自然。构成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运动和规律,(1)认识运动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2)把握规律,规律的概念: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二)意识,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生理基础看,意识只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因此,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是唯物论部分的一个重要原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1.意识的本质,2.意识的能动性,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三、实践观,(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还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实践既区别于认识活动,也区别于一般动物的本能活动。,1.实践和认识,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主体、手段和对象都是客观的。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活动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实践活动又是历史地发展着的。,(2)实践的基本特征,(3)实践是主观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的客观物质性表明它不同于纯主观的思维活动;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表明它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实践是主观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一种以主观为指导,利用客观手段改造客观对象的现实性活动。一般来说,实践活动要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但为改造客观对象所进行的一些基础性工作,如天文观察、军事侦察等,虽未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也纳入实践范畴。,(4)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4.认识和真理,(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实在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在进行时用法课件
- 2025年Python数据库应用培训试卷:实战演练与押题解析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专项训练模拟试题版
- 2025年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程序设计专项训练
- 2025年高考物理电磁学难题解析冲刺试卷
- 2026届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中学化学高三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玩水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吉林省白城市洮南第十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研究生法律类题目及答案
- 个人信息保护协议格式
- 《体育游戏》课程标准
- 制程能力管理办法实用文档
- GB/T 451.3-2002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
- GB/T 1303.2-2009电气用热固性树脂工业硬质层压板第2部分:试验方法
- 子痫前期子痫课件
- 部编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课件1
-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课件
- 流动式起重机械检验记录表
- 汽车保养基础知识优秀课件
- 青少年运动员 运动损伤的预防 课件
- 2022年十部经典的三级片电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