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系统.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系统.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系统.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系统.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系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系统 摘 要大学的重要工作就是教学,教学质量的评估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为了提升质量监测保障体系,突显授教工作的核心地位及作用,提高老师的教学的水平和教学的质量,培养能适应时代需求,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各方面都优秀的人才,于是我们开发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系统。学校的管理工作不能缺少教学管理与评价系统,因为它是一个重要的用来辅助授教的一个管理途径。通过我们这个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系统,可以提升培养人才的管理与指导,提高每个部门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使得学校自觉地按照教学规律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全面提高教学的质量。本文主要介绍了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开发的所有过程。通过使用程序流程图,ER图,数据流图等来对系统做出详细的解释说明。全文共分为前言、系统概述、系统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系统的实现,系统的设计与维护和开发小结八部分。系统采用B/S开发模式,开发工具选择ASP.NET、数据库、JavaScript、Html语言,采用IIS服务器技术,后台数据库选用SQL Server 2005。根据分析和设计,采用B/S模式来对系统进行设计,基本页面的设计与功能实现是使用ASP.NET技术来进行操作的,用SQLSERVER数据库作为后台数据库。关键词: B/S模式;教学管理与评价系统;VS2010;ASP.NET;SQLSERVER2005Teaching Quality Management and Assessment SystemAbstractImportant task is teaching, teaching quality assess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niversity teaching management, it is also to enhanc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method is very importa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onitoring security system, highlighting the central position and role be taught to work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teaching teachers teaching and training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having all aspects of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ability are good people, so we have developed Teaching quality management and Assessment system.School management can not do without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because it is a way of managing a major grant to assist teaching. Through our teaching quality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that can enhance the management and personnel training, improve the attention and support for each department personnel training work so that schools teaching consciously follow the law to clarify the guiding ideology,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ll process analysis, design and development. By using the program flow chart, ER diagrams, data flow diagrams, etc. to the system to make a detailed explanation. The thesis consists of preface, the system overview, system analysis, design and maintenance and development Summary overall design, detailed design realization, the system, the system of eight parts. The system uses B / S development model, development tools, select ASP.NET, database, JavaScript, Html language, using IIS server technology, the choice of background database SQL Server 2005.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the use of B / S model to the system design,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the basic functions of the page using ASP.NET technology to operate, with the SQLSERVER database as the backend database.management, teaching management to provide good conditions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Keywords: B/S mode;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VS2010; ASP.NET; SQLSERVER2005- II -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 引言1第一章 系统概述1.1 研究现状21.2国内外研究现状2第二章 系统分析42.1系统可行性分析42.2 方案选择52.3 任务概述52.4 功能需求分析62.5运行环境6 第三章 系统设计83.1系统功能目标83.2数据库技术93.3 统一开发方法11第四章 系统详细设计124.1数据库设计12第五章 系统实现175.1数据库操作175.2三层结构的实现195.3登录模块215.4 基本信息管理235.5毕业设计调查管理255.6试卷抽查管理255.7教学日历管理27第六章 系统的测试与维护276.1软件测试的重要性276.2 测试实例的研究与选择276.3 测试环境与测试条件28 第七章 开发小结30 参 考 文 献31 致 谢32- IV -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系统 引言当今的社会是网络信息的年代,社会的各个层面无不涉及到网络信息。人们对客观的世界的具体描述称作信息,人们进行交际的重要媒介也是信息。我们就身处于一个对信息进行合理的操作之中。对信息的合理操作会促进我们这个社会的发展。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电脑已被应用于当今社会的很多领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软件的应用中,软件的开发,尤其是实用型软件产品的开发成了最重要的部分。全球信息公司追求的目标是通过不断地开发满足用户、市场需求的新型软件产品,来提高市场竞争,并获得最大利润。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系统正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实用型产品,他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只要是有学校的地方,都可以应用我们的这个系统。电脑的作用就是帮助人们完成那些繁杂的体力和脑力劳动,来让人们从劳动力中解放出来,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系统就是用来辅助大学老师完成繁杂的数据统计工作的。而且更加方便广大学生,学生只要可以上网,就可以对其任教教师进行评价。 第一章 系统概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脑得到了普及,学校的教学、教务管理也改变了传统的模式,利用计算机技术及NET技术,朝着信息化方向努力发展。教学的改革,人们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开发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系统系统有两个好处:其中的一个好处就是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系统的实用性,一个好的教学管理系统会将教务管理工作井井有条的统一起来,电脑与人的不同就在于,电脑是机械的,精准的,它几乎或者很少会使管理工作出现错误。例如:快速的检索、方便的查找、可靠性高、大量的存储能力、良好的保密性、寿命长、廉价的成本等。这些优点能够大大减轻老师的工作量,提高办事效率;另一个好处就是,设计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系统只是一种方法,通过它我可以更好的了解电脑的工作过程,掌握很多开发语言的使用技巧,掌握开发项目技能,更好的适应如今这个信息化的社会。该项目第一个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系统的开发。其次是了解软件的开发思想,熟悉开发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比如:应该树立优秀的软件开发理念,建立正确的软件工程思想,能够熟练运用各种软件分析与设计技术,开发优秀的软件产品。学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教学质量的管理与评价,它涉及到教材库安全和人性化的管理,内容较为繁杂和广泛,所以制作这个系统是很必要的。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用户管理、教师管理、毕设抽查管理,试卷抽查管理,教学日历管理等。系统需要根据不同的人,赋予其不同的权限来对该系统进行操作管理。 1.1 研究现状由于教育招生规模日益增大,传统的评教方法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逐渐不能满足当前教育发展的需求。而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系统,是信息化的产物,它是传统模式的一次进化。学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教学质量的管理与评价,它涉及到教材库安全和人性化的管理,内容较为繁杂和广泛,所以制作这个系统是很必要的。 1.2国内外发展状况今的社会是网络信息的年代,社会的各个层面无不涉及到网络信息。人们对客观的世界的具体描述称作信息,人们进行交际的重要媒介也是信息。我们就身处于一个对信息进行合理的操作之中。对信息的合理操作会促进我们这个社会的发展。由于信息技术的提升,电脑已被广泛应用于当今社会的很多领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软件的应用中,软件的开发,尤其是实用型软件产品的开发成了最重要的部分。我这个项目是根据教学管理系统为基础来实现的,它的意义是:1、教学质量监测与信息反馈系统的实用性,一个优秀的教学质量检测与信息反馈系统会将教学管理工作有条理的统一起来,很大程度上减轻教务人员的工作量,并且提升了办公效率。2、对教学办公的“监测”和“控制”活动是教学监测,它通过对教学活动及其管理进行监测从而掌握其中的情况,总结不足的经验,发现问题,并进行分析与指导活动。目前网络教学评估系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类型中。一是国外商业化平台;二是国内商业化平台,;三是按大学自己需求所设计的网络教学平台;四是开源软件。这些年来,大学把资金都投资在了别的领域,网络教育需要的软件资源的建设却被忽略,造成校园网的不足。目前急需考虑和解决的严重问题是如何更好得发挥网络教学的功能,让网络教学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开始。为了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为了方便学生的课程提前预习和复习,有利于学生在课余时间随时网上获取相关数据。学生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在互联网上留言给老师要求学生向老师会及时回答。提供这样的链接,师生互动后,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动力,而教师也能轻松掌握学生的学习,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网络辅助教学实现了个性化,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开放环境。创造了师生之间,环境和平台之间的交流平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来解释的重要和疑难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章的重点内容。此外,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图片,影响等于一体,直观,生动,通过各种感官的媒体来激发学生的感官,调动积极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加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因此,合理选择和参考多媒体教学也必须继承传统教学组件的优势,这样既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第2章 系统分析2.1系统可行性分析基于系统调查的基础,来看开发的新的系统是不是有可能性和必要性,针对开发的新系统,从不同层次进行分析和研究,来防止失误,保证开发的新系统能成功运行的技术叫系统可行性分析。用极小的代价在很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有没有可能解决是可行性分析的首要目的。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这个系统的可行性分析:(1)经济可行性:来看该系统的经济的效益如何,我这个系统是我的毕业设计,不需要任何开发费用,我在经济上还是可以承担的,而且本系统开发成功以后会有很多好处,可以帮助学校有条理的进行网络教学管理。所以这个系统在经济上是可行的。(2)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技术条件能不能顺利地完成开发工作,硬、软件是不是可以满足开发者的需求等是技术可行性分析的主要目的。该网上教务管理系统采用了如今流行的B/S模式,结合了因特网技术。选用SQL 2008 Server数据库作为数据库服务器,大量的数据能被它处理,与此同时还能保持系统完整性并且还可以提供很多功能。由于这个数据库灵活,安全,所以它为数据库编程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因此,这个系统的软件开发是可行。在硬件方面,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硬件的更新的速度也逐渐增快,越来越大的容量,愈加高的可靠性,逐渐降低的成本,硬件当然也能满足社会需求。(3)时机可行性:如今,大学的教务管理工作十分繁杂,并且现在的学校里都覆盖了校园网,对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十分方便的条件,正是该系统发挥的时刻。(4)管理上的可行性:由于该系统能够大大减轻教务人员的压力,所以得到了教育局以及各大学领导的认可,现有的制度也为该系统提供了保障,所以管理上是可行的。(5)操作可行性:根据资源的利用率和可操作性来看,实现系统的完整、稳定的运行只需要对数据库中的表进行少量的操作,不会对系统产生很大的压力。从以上可行性分析来看,我们这个系统已经有了明确的目的,在其他很多方面都可行,并且费用低、效率高,开发这个系统是非常可行的。2.2 方案选择开发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系统,提出以下解决方案:采用B/S模式,选择SQL Server 2008作为后台数据库,选择、JavaScript、Html作为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利用IIS的服务器技术,整个系统在B/S的基础上进行开发。B/S模式有以下优点:(1)开发成本及维护成本降低。管理人员只需管理服务器就可以了,因为Browser/server架构管理软件仅仅安装在server端,大部分的事务在Server端基本都是通过浏览器实现的,很少部分事务逻辑在Browser实现,客户端只有浏览器,管理人员只需做硬件维护就可以了。(2)安全性能很好,后台数据库的安全性可以由防火墙技术保障。因为客户端请求全是通过DBMS访问数据库的,所以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数据直接暴露出来的风险。因此我们采用了Browser/server设计模式。2.3 任务概述本项目计划开发一个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系统。衡量教育水平的关键因素是教学质量的好坏。提高教学质量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所以,建立一个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系统是非常必要的。本项目要求设计、开发一个基于网络的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系统,能够进行每学期的毕业设计检查、试卷抽查、教学日历抽查、听课安排、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教师培训交流会、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与督导,以及诸环节结果反馈、分析与汇总工作。2.4 功能需求分析本项目设计要求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界面交互性良好。1、区分管理员和普通用户登录模块,规划不同登录身份权限;2、设计布局合理的前台界面,规划科学、合理的后台数据库,且应符合范式要求;3、应实现的功能模块有: (1)毕业设计检查:应能记录抽查的毕业设计文档的主要问题,生成汇总表;(2)试卷抽查:应能记录抽查的试卷的主要问题,生成汇总表;(3)教学日历抽查:应能记录教学日历的主要问题,生成汇总表;(4)听课安排:应能根据教师课表安排院领导、系主任、教学督导等听课,生成听课表;(6)座谈会安排:应能进行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教师培训交流会安排,功能包括选定时间、地点、参加人、主持人、记录人、议题、会议纪要等内容,自动生成会议安排方案。2.5 运行环境系统对运行的环境的要求:1.硬件环境(1)服务器端建立站点所需的软件来决定服务器端的最低配置,在最低配置的情况下,服务器的表现往往不令人满意,如今有很优秀的硬件条件,也很廉价,因此普遍应给服务器端配置很高性能的硬件。本网络系统服务器端的配置如下:处理器:Inter Pentium 4 1.6GHz 或更高内存:256MB硬盘空间:80GB光驱:CD-ROM 48X显卡:SVAG显示适配器。(2)用户端对客户端的硬件要求不高,因为客户端主要用于浏览和操作数据,不过如今的计算机有很高的性价比,因此需要配置高于下面的配置:处理器:Inter Pentium 1.0GHz 或更高内存:256MB硬盘空间:40GB光驱:CD-ROM 48X显卡:SVAG显示适配器。2.软件环境(1)服务器端操作系统:Windows 7网络协议:TCP/IPweb服务器: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5.0/Personal Web Server数据库:Mircrosoft SQLserver2005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8.0以上(2)用户端操作系统:Windows 98/2000/XP网络协议:TCP/IP数据库:Mircrosoft SQLserver2005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 7.0以上 第3章 系统设计3.1 系统功能目标本项目要求设计、开发一个基于网络的教学质量评价管理系统,能够进行每学期的毕业设计检查、试卷抽查、教学日历抽查、听课安排、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教师培训交流会、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与督导,以及诸环节结果反馈、分析与汇总工作。系统整理结构如图3.1所示。教学管理与评价系统与实现管理员管理普通用户管理毕业设计检查试卷抽查教学日历抽查座谈会调查图3-1 功能结构图本项目设计要求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界面交互性良好。1、区分管理员和普通用户登录模块,规划不同登录身份权限;2、设计布局合理的前台界面,规划科学、合理的后台数据库,且应符合范式要求;3、应实现的功能模块有: (1)毕业设计检查:应能记录抽查的毕业设计文档的主要问题,生成汇总表;(2)试卷抽查:应能记录抽查的试卷文档的主要问题,生成汇总表;(3)教学日历抽查:应能记录抽查的试卷文档的主要问题,生成汇总表;(4)听课安排:应能根据教师课表安排院领导、系主任、教学督导等听课,生成听课表;(6)座谈会安排:应能进行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教师培训交流会安排,功能包括选定时间、地点、参加人、主持人、记录人、议题、会议纪要等内容,自动生成会议安排方案。 3.2数据库技术SQL Server作为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系统的数据库。新一代的大型电子商务数据库和数据库解决方案是Microsoft SQL Server,它是由Microsoft开发和推广的关系DBMS。大量的新特性被SQL Server 2008 在分析服务数据转换服务数据仓库等方面被引入。Web标准由它提供了强力的支持,并且许多系统管理和调整有力的工具被它所提供。MS SQL Server拥有下面很多功能:支持XML(Extensive Markup Language,扩展标记语言);强大的基于Web的分析;支持OLE DB和多种查询;支持分布式的分区视图等。它还有以下别的优点:(1)真正的C/S体系结构。(2)图形化用户界面,使数据库管理和系统管理更加直观、简洁。(3)含有许多编程接口工具,为用户进行程序设计提供了很多选择。(4)Windows NT与SQL Server完全集成,利用了NT的诸多功能,例如,管理登录安全性,发送和接受消息等。“SQL Server”也可以极好地与Microsoft BackOffice产品来集成。它含有完美的数据库管理功能,例如:对数据库的建立与管理;对表的建立与管理、存储的过程、视图、触发程序、默认值等数据库对象,以及被用户定义的数据类型;备份数据库和恢复数据库、事务日志;设置任务调度;复制数据库;设置警报;提供跨越服务器的控制操作;管理用户的帐户。在server端实际工作时候极其有用的程序是SQL Server 的服务管理器。用服务管理器来开始、暂停、继续和停止数据库服务器的服务,他提供的服务有以下几个:SQL Server、MSDTC、SQL Server Agent。以某种文件结构存储的一系列信息表是数据库,它这种文件结构可以让您能够访问这些表并且选择表中的列还可以对表进行排序以及根据种种标准来选择行。在数据库中,通常有很多索引与表中的许多列相关联,因此我们能够非常快地地访问这些表。具体的物理数据库层则是数据库,例如:Oracle和SQL Server。中间层访问数据库的数据时可以直接的与数据库表打交道,也可以通过存储过程的运行来获取所需要的数据。这样的设计有一个好处就是,避免了频繁的表操作,而通过运行在服务器端的存储过程可以极大的提高运作效率和提升访问数据的速度,同时也很好的屏蔽了数据库表的逻辑,使得数据库访问变成了数据库提供的服务访问。存储过程是利用SQL Server所提供的Transact-SQL语言所编写的程序,是SQL语句与控制流语句的集合,在数据库中以一个名称存储并作为一个单元处理,可以接受参数、输出参数和返回值。存储过程通常会增加性能,降低维护复杂性,降低网络流量。因为存储过程中的SQL语句可以以批处理的方式执行,而不是从客户端发送多个请求,数据库可以优化存储过程使用的数据访问计划,并对其进行缓存以备将来重用。同时,存储过程存在数据库中,客户与存储过程的实现细节及底层结构被隔离开了,存储过程可分别得到保护,客户可以被给予执行某个存储过程的权限,但无权处理底层的表。在一个已部署组件内,修改存储过程通常要比修改硬编码的SQL语句简单。3.3 统一开发方法软件开发过程是一个将用户需求转换为软件系统所需要的活动集合。统一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且是一个通用的过程框架,应用于不同类型的软件系统,不同类型的业务过程,不同类型的应用领域,以及不同的项目规模。统一过程是基于构件的(Component Based),即所构件的软件系统是由软件构件通过明确的定义的接口相互连接所构建起来的。统一过程突出的特点可以右下列三个关键字来体现:用例驱动、以构架为中心、迭代和增量。这是统一过程所特有的。用例是能够向用户提供一种有价值的结果系统中的功能。构架是根据企业不断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并在用例中得到反应。构架包括:用例模型、设计模型、实现模型、实施模型。迭代是工作流中的步骤,而增量是产品增加的部分。每个项目都是一次能够产生一次增量和迭代的过程。为了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缩短开发周期,并考虑软件的耦合性,以及将来的升级和复用,建议采用标准建模语言UML(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OOA&D)方法进行软件开发。统一软件开发方法以用驱动来建立模型,以软件构架为中心,尽可能的分解开发任务,并按软件需求进行有机的组合,不断的进行更新,全过程进行软件测试。不仅能最大程度的贴近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软件开发的时间,降低开发成本,并具有多组合性,并且可以多次的重复开发,升级维护简单。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UML)是一种通用的可视化建模语言,跨越软件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详细描述系统的结构方法,为规范化、可视化、文档化软件系统提供一种一致的建模语言。使用UML主要的目的是便于用户、开发人员、分析人员、测试人员、管理人员、及其涉及项目的人员之间的通信。UML是一种定义良好,易于表达、功能强大且普遍使用的建模语言。它溶入了软件工程领域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它的作用领域不限于支持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还支持从需求分析开始的软件开发全过程。第4章 系统详细设计4.1 数据库设计教学管理系统一共包括如下个表:管理员信息表、人员信息表、院系信息表、毕业设计抽查信息表、 教学日历信息表、听课安排信息表、座谈会安排信息表、试卷抽查信息表。以下给出各表的结构,包括:字段名、字段类型、是否允许空以及对每个字段的简短说明。表4.1 管理员信息表列名数据类型是否为空是否主键说明IdIntNoYes管理员编号NameVarcharNoNo用户名PassVarcharNoNo密码LoginTimesVarcharYesNo登录次数LoginIpVarcharYesNo登录IPLastTimeVarcharYesNo最后一次登录时间表4.2 人员信息表列名数据类型是否为空是否主键说明IdIntNoYes人员编号NameVarcharNoNo用户名PassVarcharNoNo密码ZghVarcharYesNo职工号ZchengVarcharYesNo职称CsrqVarcharYesNo出生日期ZyeVarcharYesNo所学专业XuelVarcharYesNo学历XuewVarcharYesNo学位GzsjVarcharYesNo工作时间BeizhuTextYesNo备注表4.3 院系信息表列名数据类型是否为空是否主键说明IdIntNoYes院系编号NameVarcharNoNo院系名称表4.4 试卷抽查信息表列名数据类型是否为空是否主键说明IdIntNoYes试卷编号NameVarcharNoNo试卷名称FzrenVarcharNoNo负责人LeibVarcharYesNo试卷类别BeizhuTextYesNo评分表4.5 毕业设计调查信息表列名数据类型是否为空是否主键说明IdIntNoYes毕业设计编号NameVarcharNoNo毕业设计名称LeiyVarcharNoNo课题来源LeibVarcharYesNo课题类别DanweiVarcharYesNo完成人员FzrVarcharYesNo负责教师ZczVarcharYesNo课题组成员LxsjVarcharYesNo毕业设计时间NdqxVarcharYesNo拟定期限JfsjVarcharYesNo经费金额SfjdVarcharYesNo是否鉴定JdsjVarcharYesNo鉴定时间JddwVarcharYesNo鉴定单位BeizTextYesNo备注表4.6 教学日历信息表列名数据类型是否为空是否主键说明IdIntNoYes教学日历编号NameVarcharNoNo教学日历名称CglbVarcharNoNo授课日期CgjfVarcharYesNo教学内容WcsjVarcharYesNo教学形式FzrVarcharYesNo教学方法WcdwVarcharYesNo教学老师SfscVarcharYesNo课后作业或辅导作业jjxyVarcharYesNo年度BeizTextYesNo备注表4.7 听课安排信息表列名数据类型是否为空是否主键说明IdIntNoYes听课编号NameVarcharNoNo听课课程名称ZzlbVarcharYesNo课程名称CbsVarcharYesNo听课人员XklbVarcharYesNo听课日期ZzVarcharYesNo主讲人员ZghVarcharYesNo讲课热情饱满度CbsjVarcharYesNo技术娴熟度BcVarcharYesNo思路清晰度BeizhuTextYesNo气氛活跃度表4.8 座谈会安排信息表列名数据类型是否为空是否主键说明IdIntNoYes座谈会编号NameVarcharNoNo座谈会名称ZzlbVarcharYesNo座谈会时间CbsVarcharYesNo地点XklbVarcharYesNo参加人ZzVarcharYesNo主持人ZghVarcharYesNo记录人CbsjVarcharYesNo讨论议题BcVarcharYesNo会议纪要BeizhuTextYesNo备注第5章 系统实现5.1 数据库操作数据访问逻辑组件使用 ADO.NET来实现数据库的操作。ADO.NET提供对Microsoft SQL Server等数据源以及通过OLE DB和XML公开的数据源的一致访问。以前在ADO中进行数据处理的主要方法是OLEDB,在ADO.NET中也是如此。访问ADO.NET中的数据源是由托管提供程序所控制. 虽然托管提供程序为了适应.NET而进行了优化,与OLE DB有重大的不同,但是二者原理是极为类似的。本系统使用的是SQLClient 类。在SQLClien的名称空间下,提供了Connection, Command, DataReader, 及 DataAdapter对象的实现。ADO.NET连接服务器系统需要数据源,并检索、操作和更新数据。本系统中采用三种基本方法:(1)直接对数据库执行操作。使用包含或不包含输入输出参数的SQL语句执行命令以执行操作。SQL表达式为达到不同的目的有多种格式,包括字符串格式、用户定义函数和数学计算。其主要实现步骤有:连接数据库;初始化SqlCommand的实例;对该SqlCommand实例成员属性赋值;对该SqlCommand实例的SqlParameter赋值;打开数据库连接;对该实例执行数据命令的方法;关闭数据库连接。(2)配合使用存储过程。存储过程已经在上面数据库设计中建立,可以带或不带参数的调用它们。在程序中对存储过程的执行通过SqlCommand来完成,只要将SqlCommand的CommandType类型设为CommandType.StoredProcedure,然后配置相应的参数,就可以象执行普通的SQL命令一下调用ExecuteNonQuery()方法来执行。(3)数据集中存储数据,这时如果应用程序与数据源断开连接,可以使用的记录的内存中缓存。使用一个数据集一般先创建一个数据集的实例,然后使用数据适配器从数据源填充它。可以用数据读取器获取返回结果集,数据读取器的功能类似于高效的只读游标。数据读取器然后作为数据绑定的来源。在系统的SQLHelper类中包括了以上的所有数据库操作方法,包括数据的查询,修改,删除和添加等方法。例如数据库查询方法如下:/建立数据库的连接 string SqlConn = Initial Catalog=Store;Data Source=Localhost;Userid=sa;Password=;SqlConnection Conn= new SqlConnection(SqlConn);Conn.Open();/打开数据库/将数据源中的数据导入到数据集对象try DataSet ds = new DataSet();DataTable dt=new DataTable(Result);SqlDataAdapter adapter=new SqlDataAdapter();SqlCommand mySqlDataSetCmd =new SqlCommand(CmdString,Conn);/CmdString为要执行的命令adapter.SelectCommand= mySqlDataSetCmd;adapter.Fill(dt);ds.Tables.Add(dt); finally Conn.Close();/关闭数据库的连接5.2 三层结构的实现系统中使用了三层结构开发模式,具体分为表示层、业务层、数据层。表示层完成的是应用程序与用户的信息交流工作,主要完成业务数据的显示和用户信息的收集任务。通常包括窗体、智能客户端应用程序、浏览页面等。本项目中主要使用.NET Framework 的System.Windows.Forms命名空间中的界面组件来实现表示层的主要功能。本系统中,表示层主要承担输入输出界面的显示任务。表示层使用了用户控件(User Control)和.NET窗体控件来实现。用户控件本身支持事件触发,可显示,方便事先排版,界面较为友善美观,同时也兼顾了系统的扩展性,使界面的修改变得更加方便。在三层结构中,业务层处于核心地位。它连接着表示层和数据层,是两者间的桥梁。业务层的实现需要对业务本身有着清晰的了解。业务层也是最容易变化的层,实际中的业务逻辑经常会随着需要变化,相应的,业务层中的组件实现也要随之变化。根据教学管理的业务特点,该系统的业务逻辑主要是对教学管理流程和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操作分析,对处理时间的要求较高。比如系统中教学人员模块的业务逻辑通过教学人员业务逻辑组件体现,系统的功能是通过对教学人员基本信息表的操作来实现的。同时,虽然该组件在形式上相对独立,但是在实际功能上却有其他功能组件有密切的联系关系很,系统运行过程中可以通过服务器端的反馈实现各个不同表的相互更改,也就是实现进程间的通信。系统中教学人员的业务逻辑层处理顺序如下:(1)从数据库中调用教学人员基本信息表;(2)添加、删除、修改数据后,保存到数据库;(3)由更改后的教学人员信息生成教学人员信息更改通知;(4)教学人员更改通知申请数据库更改审核;(5)审核通过后半更改资料发往其它模块,保存到数据库;数据层也是很重要的一层,它是应用系统与数据库直接连接的最低层,其设计的好坏,直接涉及到系统的可移植性和数据安全性。在本系统的数据层设计中,为了将数据本身和逻辑区分开来,又将数据层组件进一步划分为数据访问逻辑组件和业务实体组件。(1)数据访问逻辑组件。数据访问逻辑组件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并把实体数据保存回数据库中。数据访问逻辑组件还包含实现数据相关操作所需的所有业务逻辑。本系统采用数据层组件连接的都是SQL SERVER数据库,数据访问逻辑组件代表调用程序提供对数据库执行以下任务的方法: 在数据库中创建记录 读取数据库中的记录并把业务实体数据返回给调用程序 使用调用程序提供的修改后的业务实体数据更新数据库中的记录 删除数据库中的记录 (2)业务实体组件:数据表示教学人员基本信息、教学项目报表等现实世界中的业务实体。在应用程序中表示这种业务实体的方法非常多,例如 XML文件、DataSet数据集、面向对象的自定义类等,在本应用系统中采用的是DataSet数据集。每个数据访问逻辑组件都处理一种特定类型的业务实体。表示业务实体的方式很多,本应用系统选用的是DataSet。DataSet是缓存在内存中的表,它是从关系数据库中获得的。在相应的应用程序中使用DataSet,支持与任意界面层控件的数据绑定,支持排序和过滤,在层间传递时可以被序列化。5.3 登陆模块登录界面是用户接触的第一个界面,一定要做到简洁明了,便于操作,也是系统安全的主要防线。用户登录界面如图5.1所示。图5.1 用户登录下面就系统登录模块进行描述:在用户登陆界面的“用户名”栏中输入本次登陆的用户名,在“密码”栏中输入密码,单击“确定”或者按“回车”键,则系统自动会根据用户信息表进行核对。如果核对通过,则进入系统主界面;如果用户输入密码核对不正确则提示“密码不正确”;如果用户名不正确则提示“无此用户”。用户在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按确定,系统就会到系统数据库的Admin数据表中查询是否有该用户存在和密码正确,如果全部正确后,根据用户ID的权限则进入使用主界面,而如果输入信息错误或者不正确,则显示操作错误。登陆流程如图4.2所示。图5.2 登录流程登陆部分代码为: protected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SQLHelper sqlHelper = new SQLHelper(); DataSet dt = new DataSet(); try string strSql = ; strSql = select * from AdminInfo where Admin_Name= + this.TextBox1.Text + and Admin_Password= + this.TextBox2.Text + ; dt = sqlHelper.ExecuteDataSet(strSql); if (dt.Tables0.Rows.Count 0) Sessionjibie = 管理员; Sessionname = this.TextBox1.Text; Response.Redirect(index.aspx); else Response.Write( alert(用户名或者密码错误!); ValidateNum clear = new ValidateNum(); clear.cleanall(this.Page); catch (Exception ex) Response.Write(登录失败: + ex); 5.4 基本信息管理通过登录验证后,利用Response.Redirect(index.aspx);重定向方法,使页面跳转到index.aspx页面,这个页面利用了框架结构,实现页面上部分、左部分和右部分的组合。其中上部分放置了系统的logo,登录系统的用户类别,用户名以及管理首页和退出功能、使用帮助等。左边是系统的导航菜单,当管理员登录后,可以看到所有的功能菜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