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重要ICU操作流程.doc_第1页
护理重要ICU操作流程.doc_第2页
护理重要ICU操作流程.doc_第3页
护理重要ICU操作流程.doc_第4页
护理重要ICU操作流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脉血采集及血气分析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准 备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病人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2、使病人取平卧位,穿刺侧下肢屈曲外展,说明目的,作好解释,取得病人的合作。3、按无菌原则打开动脉采血气针。消 毒消毒1、选择动脉穿刺部位,局部皮肤按常规严密消毒2次。2、严密消毒左手指拇指、示指、中指。标本采集消毒1、采集股动脉血时,左手中,示指分开同时触摸动脉搏动明显并固定动脉,两指之间为穿刺点,垂直进针。2、肱动脉、桡动脉采血时,在其远心端0.5厘米处斜刺进针呈450,抽取所需血量。3、取血毕,立即拔针,将针头斜面刺入橡皮塞内。4、穿刺后用于棉签压迫穿刺部位3-5分钟,以防出血。送 检是 整 理消毒1、整理病床单元。2、爱护体贴病人1、整理用物,送检血标本整理用物,送检学标本。电击除颤的护理技术操作流程查对患者,向患者家属作好解释工作,取得合作。整 理消毒1、除颤完毕,持续心电监测,及时发现并发症。2、安慰体贴患者,整理用物除 颤消毒1、充电至所需能量后,两手同时按压放电开关。2、一般首次能量给予200J,若无效可重复电击,最大能量可增至300J。3、两次除颤之间充电约需10秒,间歇时可继续运行心肺复苏核 对消毒体 位消毒准 备监 护消毒放置电极板1、两电极板表面涂以导电糊或包上盐水纱布。2、患者仰卧位时,一个电极板放于右锁骨下,胸骨右缘。 另一电极放于左乳头左下方。1、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以便随时给予抢救药物。2、松解患者衣服、腰带,予以吸氧,测血压。患者卧位硬板床或床下垫硬板连接好心电导联,以监测患者心电波。输液泵的使用护理技术操作流程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整 理消毒穿 刺消毒再次核对根据医嘱设定输液量和滴数,以及其他需要设置的参数调 节消毒1、将输液器与液体连接,排尽空气。2、打开输液泵的电源开关及泵门3、将输液器至上面下卡入输液泵内,关上泵门连 接核 对消毒准 备消毒评估病人,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及意义,取得合作。评估病人,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及意义,取得合作携用物至病人床旁,再核对床号、姓名。选择合适的血管,进行静脉穿刺,固定好后按下启动键开始输液整理用物,洗手、摘口罩,作好记录。微量泵使用护理技术操作流程整 理穿刺、连接消毒静脉注射成功后连接压力延长管和三通管,排气后放入泵内针管夹。内针管夹测 试消毒1、使用快进键至延长管出药液,确认微量泵工作正常。2、将泵调至医嘱要求,连接输液针头,按运行键。3、观察病人病情变化,检查各项指示等是否处于工作状态。4、使用完毕先按停止键,再关闭电源处理用物1、核对床号、姓名、评估病人,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嘱病人做好相关准备。2、接通电源,检查微量泵的电源,仪器牌备用状态。3、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4、再次核对床号、姓名,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5、固定支架,连接好线路并打开电源准 备整理用物,洗手,摘口罩。中心静脉压监测的护理技术操作流程核对床号、姓名,评估患者,作好解释。 整 理消毒1、转动三通,关闭中心静脉端,将生理盐水注射液快速滚入测压管内。2、转动三通使测压管中心静脉相通,即可测压。3、当测压管中的液面下降至有轻微波动而不再下降时,测压管上的数字,即为中心静脉压的数值。测 量消毒用零点测量器定位,使刻度测压标尺的零点与患者的右心房在同一水平线,即相当于腋中线第四肋间。测定零点再次核对床号、姓名。 注意观察胸部有无起伏,口唇与面色变化再次核对消毒将生理盐水注射液与密闭式输液器相连,排尽管道内空气备用。连 接准 备消毒核 估消毒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 整理用物、洗手、摘口罩简易人工呼吸器的护理技术操作流程观 察体 位消毒连 接消毒判 断消毒频 率观察患者的意识及呼吸情况,触摸颈动脉,观察患者有无心脏停搏。去枕平卧,头向后仰,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取下义齿,开放气道。将面罩紧扣口鼻,用拇指和示指固定面罩,其他手指并拢托住下颌。1、气囊挤压速率1620次/分钟,每次送气400600ml。2、有氧源时将气囊、面罩连接氧所管道,调节氧流量810L。注意观察胸部有无欺负,口唇与面部变化。呼吸机操作流程评估患者病情、生命体征、血气分析结果、合作程度:交流、解释,取得合作(急诊抢救例外)评估(1) 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帽子。(2) 物品准备:呼吸机及各种连接管路、湿化器、模拟肺、氧气、蒸馏水、呼吸囊,多功能插版。(3) 环境准备:整洁、安静、安全。(1) 正确连接呼吸机管道和湿化罐。(2) 检查气源(压缩气和氧气)压力和电源压力。(3) 推呼吸机至床边,接通电路和气路,湿化灌中加入无菌蒸馏水。(4) 开机:压缩机主机湿化罐(5) 根据病人病情及体重选择模式及各项参数(气道压力报警不得超过正常值1961.3Pa,即20cmH2O)(6) 接模拟肺试运行,检查各管路是否连接完好,机器运转是否正常。(7) 连接病人。(8) 听诊双肺呼吸音,检查通气效果。(9) 严密观察呼吸、循环、血氧饱和度等各项指标,并做好记录。(10) 机械通气30分钟后,行动脉血气分析,根据结果调整通气参数。(11) 病人符合脱机条件可试脱机。(12) 脱机后吸氧。(13) 关机:主机压缩机湿化灌(14) 整理床单位,并记录。准备操作流程心电监测技术操作流程(1) 病人的年龄、病情、生命体征、皮肤情况。(2) 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并解释此操作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3) 患者是否具有使用监护仪的指征,所需监测的项目。(4) 监护仪的性能。评估(4) 操作者:洗手、戴口罩。(5) 病人:皮肤准备、体位舒适。(6) 环境:整洁、有电源及插座。(7) 用物:心电监护仪及模块、导联线、配套血压计袖带、血氧饱和度传感器、电源转换器、电极片、75%乙醇棉球、监护记录单。(15) 核对病人,解释目的。(16) 安置患者舒适体位。(17) 连接监护仪电源,打开主机开关。(18) 心电检测:正确连接心电导联;调整合适的波幅。(19) 无创血压检测:选择正确的测量部位,绑血压袖带,松紧以放进两手指头为宜;按监护仪上血压测量键(NIBP-START)根据患者病情设定合适的测量间隔时间。(20) 监测氧饱和度:将氧饱和度传感器安放在病人手指,红点照指甲,不与血压计袖带在同侧。(21) 其他监测:呼吸体温等。(22) 根据病情设定相应监测的报警限,打开报警系统。(23) 调至主屏:监测异常心电图并记录。准备连接(1) 向病人解释。(2) 关闭监护仪。(3) 撤走导联线及电极片、血压计袖带等。(4) 清洁皮肤、安置病人。停止监护氧气筒法操作流程核对床号、姓名,评估患者年龄,意识、缺氧程度血气分析结果、鼻腔情况、作好解释、取得合作。核对评估消毒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帽子,备齐用物(氧气装置一套、扳手、一次性吸氧管、胶布、棉签、别针、记录单、治疗碗内备湿化瓶、弯盘、松节油),携至患者床旁。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环境整洁、安静、安全无火源。准备消毒核对医嘱,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解释。安氧流量表:氧气筒:一吹尘打开总开关,少量气体从气门流出,关总开关,二上表、三拧紧,四检查:检查氧气流出是否通畅、漏气、关紧流量开关,中心供氧:流量表接头插入氧出口-向外轻拉接头,已旋紧-接湿化瓶-吸氧管-检查氧气流出是否通畅、漏气、关紧流量开关。-连接1取舒适体位,清洁鼻腔,2打开流量表开关-根据病情、年龄调节流量(轻度缺氧1L/min2L/min,中度缺氧2L/min4L/min,重度缺氧4L/min6L/min,小儿1L/min2L/min),3测量插管的长度:鼻尖至耳垂的2/3,润滑鼻导管,4轻轻插入鼻腔并妥善固定,5在用氧记录单上记录用氧日期、时间、流量并签名,6交代用氧注意事项及安全用氧知识;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处理用物。给氧给氧期间经常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用氧效果,有无氧疗副作用发生;观察氧流量、湿化液量,用氧设备及管道通畅情况。停氧:取下鼻导管-关流量表-关总开关-再打开流量表放余气-关总开关。记录:在用氧记录单上记录停止用氧的日期、时间并签名。观察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处理用物、卸表、洗手、记录。整理消毒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核对评估 消毒核对床号、姓名,评估患者,作好解释。准备消毒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接通电源,连接吸引器连接管,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合适的负压(成人0.04Mpa-0.0535 Mpa),吸痰管与吸引器连接管连接,试吸生理盐水,检查其是否通畅。连接患者头略后略向后仰、张口,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开口器协助张口。非无菌手反折吸痰管末段,戴无菌手套的手持吸痰管前端,插入口咽部(约10-15cm),清醒患者鼓励其咳嗽。松开吸痰管末端,将吸痰管左右旋转、向上提拉,先吸口咽部分泌物,再吸气管内分泌物。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吸痰管退出时,抽吸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更换吸痰管,同法插入鼻腔吸出鼻咽部分分泌物。吸引观察痰液的颜色、性状及量,患者的病情,气道是否通畅。吸引结束后,关闭负压,取下吸痰管。观察消毒整理消毒擦净病人面部,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听诊呼吸音,整理床单位。处理用物,洗手,记录。轮椅运送法操作流程检查轮椅的性能,核对解释操作目的、方法和配合事项。检查核对 消毒使轮椅靠背与床尾平齐,面向床头,将车闸制动,翻起脚踏板。制动消毒天冷需要用毛毯保暖时,将毛毯单层的两边平均地直铺在轮椅上,使毛毯上端高过病人颈部约15cm,扶病人坐骑,协助其坐于床缘,嘱病人以手掌撑在床面坐姿,协助病人穿衣及鞋袜下床。保暖坐起护士在轮椅背后,固定轮椅,嘱咐病人扶着轮椅的扶手,身体置于椅座中部向后靠坐稳;对于不能自行下床的病人,可扶病人坐起并移至床旁。护士面对病人双脚分开站立,请病人双手置于护士肩上,护士双手环抱病人腰部,协助病人下床。告知病人用其近轮外侧把手,转身坐入轮椅中;或由护士环抱病人,协助病人坐入轮椅中。翻下脚踏板,病人双脚置于脚踏板上。嘱气扶着轮椅把手,尽量向后靠坐稳,抬头,不可前倾、自行站起或下轮椅。坐入轮椅将毛毯上端的边缘泛折约10cm围在病人颈部,用别针固定,并用毛毯围裹两臂做成两个袖筒,各用一个别针在腕部固定,在用毛毯围好上身,并将双下肢和两脚包裹在毛毯内。观察病人,确定病人无不适后,打开车闸,推病人至目的地。固定观察将轮椅推至床尾,制动开闸,翻起脚踏板。护士立于病人面前,两脚前后分开,屈膝曲髋,两手置于病人腰部,病人双手放于护士肩上。协助病人站立,慢慢坐回床沿;协助脱去鞋子和保暖外衣。协助取舒适卧位,盖好盖被。整理床单位,观察病情,推轮椅回原处放置,需要时做记录。下轮椅消毒平车运送法操作流程患者的体重,病情躯体活动能力,病变损伤部位和理解能力,平车性能。评估 消毒1、护士素质准备2、平车上物品:被单、橡胶单垫子枕头,棉被,如骨折病人应有木板固定,另根据需要备中单。3、环境准备:宽敞,便于操作。准备消毒核对解释1、 核对病人,并解释操作目的、方法和配合方法。2、 妥善安置好病人身上的管道。此法适用于能在床上配合动作者。1、移开床旁桌,椅,松开盖被。2、将平车推至紧靠床边操作者抵住平车,大轮靠床头,将闸制动。3、协助病人将上半身、臀部、下肢依次向平车挪动,病人头部卧于大轮端4、下车回床时,应先帮助其移动下肢,再移动上肢。挪动法此法适用于儿科患者或体重较轻患者。1、将平车推至床尾,使平车头端与床尾成钝角,将闸制动。2、松开盖被,协助病人穿好衣服,移至床边。3、搬运者一臂自病人腋下伸入对侧肩部,一臂在同侧伸入同侧伸入病人股下,面部偏向一侧。4、病人双臂交叉于搬运者颈后并双手用力握住搬运者5、搬运者抱起病人,移步轻放于平车上,使之轻放于平车上。盖好盖被。一人搬运法此法适用于不能自行活动或体重较重者。1、 同一人搬运法122、 操作者甲、乙站于同侧,将病人上肢交叉于其胸前3、 甲一手拖住病人头、颈、肩部,另一手托住病人腰部;乙一手托住病人臀部,另一手托住病人膝部.4、 两人同时合力抬起病人,使病人身体稍向操作者倾斜,移步将病人轻放于平车上。二人搬运法消毒此法适用于病情危重或脊柱骨折病人1、 同一人搬运法122、 在病人腰、臀下铺中单3、 甲站于床头及颈肩部,乙站于床尾,托住病人双脚,丙和丁分别站于床及平车两侧。4、 紧握中单四角,四人合力同时抬病人,轻放于平车中央。5、 盖好盖被四人搬运法三人搬运法此法适用于不能自行活动或体重较重者1、 同一人搬运法122、 三人站于床同侧,甲托住病人的头、肩及胸部,乙托住病人的备、腰、臀部,丙托住病人的腘窝、小腿部。3、 三人同时抬起,使病人身体稍向操作者倾斜,移步将病人轻放于平车上,盖好盖被。1、 整理好病人床单位,铺暂空床2、 松闸,推病人至指定地点。整理目的:运送病情重的卧床病人的入院、出院、检查、治疗、手术、或转运。平车使用注意事项:1、 护士在病人头部推车,以便观察病人有无不适。2、 推车时小轮在前,因为小轮转弯灵活,便于转换方向。3、 推车时不可过快,避免碰擦。4、 上下坡时,病人头部应在高出一端,减少不适。5、 搬运骨折病人时,先在平车上垫木板,注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