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医药产业市场结构的研究.doc_第1页
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医药产业市场结构的研究.doc_第2页
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医药产业市场结构的研究.doc_第3页
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医药产业市场结构的研究.doc_第4页
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医药产业市场结构的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 医药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它不仅是一个高利润,对国民经济有很大作用的产业,更重要的是它的存在,与人类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每个国家对此产业都十分重视,尤其是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美国因为其产品良好的疗效和高科技水平,在全球医药市场上独领风骚。相比之下,我国的医药产业就稍显逊色,虽然从改革开放时一穷二白的状态到现在年工业产值达到将近九千亿元的状态,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存在很多产业结构上的问题,制约和影响着我国医药产业的长期发展。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从产业集中度方面剖析我国医药产业市场结构所存在的问题,最终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提高产业集中度。本文一开始先介绍了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状况,主要从市场情况和市场结构方面分析。因为集中度是衡量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接下来就着重从集中度对我国医药产业进行定量分析。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时间纵向比较,与其它国家医药产业的横向比较,与其它高科技产业比较,各个子产业进行比较分析。为了强调集中度对于产业和企业的重要性。第三章,我证明了医药产业集中度与市场绩效的正相关关系。接着,分析比较我国医药产业与美国医药产业在各方面存在的差距,尤其是影响集中度的方面。最终得出影响我国医药产业集中度的因素,并构造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从各方面给出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建议和方法。本文主要采用了定性、定量方法相结合,比较分析法,辩证分析法,力求使研究成果达到准确、客观。通过全文对我国医药产业的分析和与美国医药产业的比较,证实了我国医药产业集中度确实偏低,它深深影响着市场绩效。从美国的经验结合自身的情况,我国的重点应该放在促进创新上,这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如合并或兼并,制定相应政策来实现,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上,贯彻实施专利政策,最终达到提高产业集中度的效果,完善产业结构。关键词:医药产业,集中度,市场结构,市场绩效 ABSTRACT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s a special industry, which was considered as a high profit industry and has the significant effect to the economy. The more important is,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has a close relation with the peoples life and health. Every country in the global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is industry, especially in the America and every country of European. The Americas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dominant in the global because of its product has fantastic effect and good quality. But our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s much poorer than them. We still have a large amount of industry structural problems, which has a bad ef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industry. Although our industry had improved from zero industry in the period of reforming and opening up to nearly 900 million output value now.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of market structure i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from industry concentration ratio aspect, and then supply our country with practical suggestion to improve the industry performance.At fist, the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in our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has been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 and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d it from the condition of market and structure of market. Then, the article has analyzed the industry from concentration ratio aspect, because of its importance. The analysis including time comparison, contrast to other high technical industry,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ub- industry. In the third part, in order to let every person known the importance of concentration ratio,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oncentration ratio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nd industry performance 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have been proved. In the forth part, our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with other countrys from every aspect have been compared, and then summarized what affect the concentration ratio of our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nd used the model to certify it. At last, giving some wise advice to improve the industry performance from the respect of how to enhance the concentration ratio of industry. The ways in this article including the ways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the method of comparison, the method of dialectical analysis and so on, to guarantee the accuracy and objectivity of this article.The concentration ratio of our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s much lower than other countrys have been proved, which has the close correlation with the industry performance. According the experience of America and our condition, the important point we have to pay much more attention to is innovation, which can be achieved from several ways, such as merging and formulating some industrial policy. Only do this, we can improve the whole industry performance and complete the industry structure through the increase of concentration ratio of industry. Qin He(international trade) Directed by Su YuKEYWORDS: Pharmaceutical industry,Concentration ratio, Market structure, Industry performance目 录第一章 引言1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1第二节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目标1第三节 文章的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2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3第二章 相关理论文献综述4第一节 市场结构理论4第二节 产业集中度的概念和应用6第三节 医药产业集中度的研究文献9第三章 我国医药产业的市场状况10第一节 我国医药产业市场基本情况10第二节 我国医药产业市场结构13第三节 我国医药产业集中度状况17第四章 我国医药产业集中度与市场绩效关系分析23第一节 产业集中度与市场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23第二节 产业集中度与市场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24第五章 影响我国医药产业集中度的因素27第一节 影响我国医药产业集中度因素的定性分析27第二节 影响我国医药产业集中度因素的定量分析36第六章 提升我国医药产业集中度的对策45第一节 创新和研发方面45第二节 专利制度方面49第三节 建立医药产业良好运行的市场环境50结论54致谢54参考文献54VI上海海事大学硕士论文我国医药产业市场结构的研究第一章 引言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医药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医药费用和疗效是普通民众最在乎的方面。国家在这方面也是非常重视,从接连几次的医疗改革我们就可以看出。医药产业是一个关乎民生的行业,被誉为朝阳产业。在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我国医药产业几乎为零,在国家的不断扶持和资助下,才渐渐迈开了发展的脚步。虽然我国的医药产业在近几年来发展势头不错,工业生产总值大幅攀升,医药产品种类增多,出口成交量也有显著上升,但仍旧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业中企业数量过多,产品差异性小,重复率高等。本文通过对我国医药产业集中度的分析,以及与美国医药产业状况和集中度的比较,研究医药产业的市场结构,剖析出我国医药产业所存在的软肋,希望可以对这个行业的发展尽一份微薄的力量。第二节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目标一、研究内容 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如下: 第一,集中度是衡量市场结构的重要依据,所以首先从纵向横向等各个方面全面定量分析我国医药产业集中度,看它是否在真正意义上偏低。第二,证明产业集中度的重要性。通过我国医药产业集中度与市场绩效的关系,证明它的重要性,从而也说明了本文研究的必要性。第三,把我国医药产业与美国发达的医药产业进行比较分析,归结出影响我国医药产业集中度的因素。 第四,结合美国的经验和我国产业的自身情况,给出通过怎样提高产业集中度从而提高市场绩效的建议。二、研究目标 美国发达的医药产业,给出我们很多启示。本文希望,通过与美国医药产业在各个方面进行比较,主要是从产业集中度角度分析,找出我国医药产业市场结构的问题。最终结合美国的经验和我国医药产业的自身情况,给出一些建议,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希望对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完善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第三节 文章的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 本文用产业集中度的方法,研究医药产业的市场结构。以下是框架结构。提出问题第一章 引言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第二章 相关理论文献综述第三章 我国医药产业的市场状况第四章 我国医药产业集中度与市场绩效关系分析第五章 影响我国医药产业集中度的因素第六章 提升我国医药市场绩效的对策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一从各个方面对我国医药产业集中度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二利用定性,定量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较深入的分析影响我国医药产业集中度的因素。三、在利用模型对影响我国医药产业集中度的实证分析中,首次添加了期初销售利润率这个变量。第二章 相关理论文献综述第一节 市场结构理论一、市场结构的概念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伦和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分别出版了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学,两位经济学家不约而同的结论给市场结构的研究带来了重大的突破。张伯伦在他的著作中论述道,在现实经济中,竞争与垄断不是截然分开的,实际的市场既不是纯粹竞争的,也不是纯粹垄断的,而是竞争与垄断的混合体,其根源在于产品的差异。他们在理论上构造了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市场绩效的分析框架(简称SCP框架)。它的基本涵义是: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在各个方面的绩效。三者的关系决定了市场结构是首先需要究的问题,也是做好产业组织研究的前提。关于对市场结构概念的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市场结构就是市场上的垄断竞争关系。张伯伦本人并没有直接定义市场结构概念,但他按竞争垄断程度将市场形态划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与完全垄断四种类型的研究,则体现了他对市场结构本质的认识。二、市场结构的内容 决定市场结构的内容包括很多,有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市场进入与退出壁垒,规模经济,它们又受到产业和市场成长率及需求弹性影响。根据很多文献的整理,总结出影响市场结构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集中度的研究 所谓集中度是指市场上企业的数量与分布。它反映一个产业内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垄断程度。高的集中度会形成高垄断的市场行为,而低集中度会形成低垄断市场行为。关于集中度的概念,下文详细介绍。(2)产品差异的研究产品差异包括物理特性、主观差异、服务、顾客知识、销售区域、销售活动,它是判断产品同质性的重要根据,主要用交叉价格弹性系数判断。如果该系数在一定范围内,则认为两个商品是同质的,企业的竞争性行为会产生相互影响。产品差异不仅是市场结构的影响因素,也是企业行为的变量。(3)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研究 市场进入壁垒是指在位企业与进入企业所承担的成本差异。它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第一,规模经济。这是影响进入成本的重要因素,经济规模水平越高,进入企业为最低产量所需要支付的投入越大。经济规模越高,相对同一市场规模而言,进入的难度在不断增大。第二,必要的资本壁垒。这是进入市场资产投入,与行业资本密度有关。第三,产品差别。技术差别越大,越难以模仿,越不容易进入。第四,绝对费用和资源占有,是指进入时所需要总费用和控制资源能力。第五,政策法律,取决于是否市场开放和允许公平竞争。此外,还包括企业的进入策略,主要是指利用对手的战略漏洞和选择进入时机。 市场退出壁垒是指由退出成本决定企业从市场上退出的障碍。退出成本包括以下方面:第一,资产专用性。专用性资产通常是能出售的资产,当企业退出市场时,这一资产部分会变成沉没成本,包括资产重估损失和无形资产损失,如果这一损失巨大,会阻碍企业退出市场。第二,解雇成本。在企业退出市场所需要对员工支付解雇费用。第三,政策法律,即企业退出市场时所需要面对的政策法律困难。(4)规模经济的研究规模经济包括工厂规模经济、企业规模经济以及产业规模经济,工厂规模经济是由于大批量生产体制和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导致的长期平均成本下降。企业规模经济是由于企业经营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经济上的有利性。产业规模经济一般是指产业内分工和专业化所带来的经济性。而我们一般所说的规模经济是指企业规模经济。 以上四个方面内容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市场结构,以及一些影响因素。三、市场结构的度量产业集中度指标。反映特定市场的集中程度,与市场中垄断力量的形成密切相关。在SCP分析框架中,把集中度作为决定市场结构的首要因素,是因为集中度的变化对市场的竞争状态具有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而言,集中度越高,领先市场势力越大,垄断程度越高。在度量市场结构的时候,一般会用CR4和CR8来度量,产业集中度常用于分析产业的企业分布,集中度低说明企业过于分散,缺乏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下文会具体介绍产业集中度。第二节 产业集中度的概念和应用一、产业集中度的概念一般而言,我们常见的有四种集中:一般集中、产业集中、市场集中和行业集中。而实际研究中,为了方便起见,往往统归为两类:一般集中和产业集中(即行业集中和市场集中)。在整个国民经济或制造业等大产业部门中,若干家最大企业(一般为50或100家)所具有的经济支配能力就叫一般集中。它通过若干最大企业的销售额等指标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即一般集中度)反映出来。一般集中和市场集中的区别在于,它们的作用范围不同,前者是整个国民经济和大产业部门,而后者是具体的特定产业。市场是由买方和卖方组成的。所以市场集中度也可以分为买方集中度和卖方集中度。除了几个特殊的买方市场外,如一些资源产业,其余都为卖方市场。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卖方集中度,所以市场集中度又叫做产业集中度。产业集中主要反映一个产业内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垄断程度。所谓产业集中是指特定的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具有怎样的相对规模结构的指标。它反映特定市场的集中程度,与市场中垄断力量的形成密切相关。一般而言,集中度越高,领先市场势力越大,垄断程度越高。本文主要研究卖方集中度。二、产业集中度的测量 1绝对法绝对法即直接计算前几位企业在市场中的份额。根据统计处理方法的不同,绝对法又包括CRn指数和EI指数。(1)CRn指数(ConCentrationRatio,简称CRn)该指标是指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X(可以是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它一般是以产业中最大的n个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的累计数占整个产业市场的比例来表示。设某产业的销售总额为X,第i企业的销售额为Xi,第i企业的市场份额为Si(Xi/X),又设CRn为产业中最大的n个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之和。目前标准的CRn是计算前几位企业市场份额的和。由于CRn指标计算简单,直观易懂,容易获得所需资料,因此它为国内外在市场集中度的实证研究中广泛使用。(2)EI指数,EI指数又称埃思塔罗比指数,其公式为:EI=市场的集中程度越是靠近垄断和寡占,EI指数就越大。反之,越是接近于完全竞争状态,EI指数就越小。2相对法(1)洛伦茨曲线 (LorenzCurve)它通过描绘行业中企业规模分布偏离均等的状况来反映市场集中程度。它表明市场占有率与市场中由小到大企业的累计百分比之间的关系。(2)基尼系数(GiniC efficient)它是由洛伦茨曲线衍生而来的相对集中度的量化指标。基尼系数=均等分布线与洛伦茨曲线围成的面积/均等分布线以下的三角形面积。基尼系数的值在0与l之间变动,当基尼系数等于0时,表明洛伦茨曲线与均等分布线重合,产业内所有企业规模相等;而基尼系数越是趋向l,表明企业规模分布的差异越是明显。3综合集中度指标一赫佛因德指数赫佛因德指数(HerfindahlIndeX,简记HI)也称赫希曼一赫佛因德指数,这个指标最初由A赫希曼提出,1950年由哥伦比亚大学的O赫佛因德在他的博士论文钢铁业的集中中进一步阐述。由于它兼有绝对集中和相对集中度指标的优点,同时能避免两者缺点的特点,因而日益被人们所重视。该指数用公式表示是:HI= 其中X=,n为产业中企业总数,Xi为第i位企业的规模,X为产业总规模(如总产量、总销售额)。HI指数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它能反映产业内企业规模分布状况。第二,HI指数兼具绝对集中度和相对集中度指标的优点,同时避免了两者的不足。HI的函数形式表明,HI值对市场内大企业的份额比重反映敏感,而对小企业的份额比重反映微弱。第三,因为n个规模相同企业的HI等于1/n,所以我们可以用HI的倒数,来推导市场中的企业数。第四,HI可以不受企业规模和分布的影响。三、产业集中度与市场结构的判定 1.贝恩、植草益分别提出了以绝对集中度作为判断市场结构类型依据的方法。贝恩产业组织一书中,依据产业内前四位和前八位企业绝对集中度指标,对不同垄断竞争程度产业的市场结构作了如下分类。表1-1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市场结构CR4值(%)CR8值(%)寡占型CR475寡占型65CR475CR885寡占型50CR46575CR885寡占型35CR45045CR875寡占型30CR43540CR845竞争型CR430CR8402.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贝恩的分类中,其寡占型包括寡头垄断型和垄断竞争型两种市场结构,没有将两者划分开。日本学者植草益运用本国1963年的统计资料,对不同的市场结构作了如下分类。表1-2植草益的市场结构分类 市场结构CR8(%)产业规模状况(亿元)粗分细分类大规模小规模寡占型极高寡占型CR870年生产额200年生产额200高,中寡占型40CR870年生产额200年生产额200竞争型低集中竞争型20CR840年生产额200年生产额200分散竞争型CR820年生产额200年生产额200第三节 医药产业集中度的研究文献国外对制药行业的产业组织研究经典的有沃尔特亚当斯主编的美国产业结构一书,其他如谢勒等产业组织专家的一些研究已颇具规模,整体水平比较高。国内对医药行业进行产业组织分析研究,近年来才开始出现,并在一些相关研究成果或报告中略有涉及,如陈立勇等在我国制药行业市场集中状况研究一文中对我国制药行业的市场集中度给予初步研究。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对我国制药行业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产业组织研究还相当薄弱。第三章 我国医药产业的市场状况医药行业,是一个关乎民生的重要行业,与人类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同时也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一个高利润的朝阳行业。从最初的零基础到现在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医药行业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有较大贡献,但它本身的产业结构和状况是否达到一个好的状态,还值得我们去深思。第一节 我国医药产业市场基本情况以下我们从几个方面剖析我国医药产业市场的现状。由于集中度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第三节再具体介绍。由于医疗器械、卫生材料等所占市场份额比较小,所以本文研究的医药产业主要是指医药制造业。一、工业产值和利润总额等情况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加入医药行业,整个行业的队伍也变得越来越庞大。工业产值和利润也是在不断攀升,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也是不言而喻的。十五期间,我国医药工业产值持续增长,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增加了1.47倍和1.55倍,但仍只占全球医药市场销售额的2.1%。2004年,我国对化学原料药和全部药品制剂进行GMP管理。2005年整个行业走出了低估,整体效益及发展能力缓慢回升,并保持领先在其它行业。2006年,医疗体制改革和行业秩序的整顿,在表面上放慢了医药制造业的脚步,行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出现回落。实现工业总产值5080.10亿元,同比增长19.10%,较2005年回落了6个百分点,全年产品销售收入达到4737.29亿元,增幅比上年回落了7个百分点。而且在成本压力以及药品价格持续走低的情况下,我国医药产业的利润总额也在降低,全年实现利润总额371.30亿元,比上年回落将近6个百分点。2007年生物医药制造业的发展,给我国医药制造业带来新的利润创造点。2007和2008年全国医药行业工业总产值分别为6463.9和8433.96亿元。2009年111月医药制造业收入增速跃居消费品行业第一,收入增长21.3%,远远好于整体工业收入增长7.1%;而医药制造业盈利增长25.3%,远远好于整体工业利润总额增长的7.8%。中国医药产业发展报告(1949-2009),化学工业出版社虽然我们在工业产业和利润上面都有很大提升,而且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是相对于医药强国美国差距还是很大,美国在2006年时销售金额就达2765亿美元,而我国仅有近4800亿元。2008年美国销售收入高达近3000亿美元,我国只有它的三分之一。总的来说,我国工业产业和销售总额、利润都稳步上升,但相对于美国,差距还是很大。二、我国医药产品出口情况近年来,我国医药产品的出口值和出口量都一直趋于稳步上升的状态。2008年,我国医药产品进出口总额为486.9亿美元,同比增长26.1%。其中,出口319.7亿美元,同比增长30%。化学类产品占医药产品贸易总额的比重为63%,总额为238.9亿美元,同比增长22.2%,中药进出口总额为17.5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4.08%。2009年1-2月,我国医药产品进出口总额为41.2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9.92%。 中国医药产业发展报告(1949-2009),化学工业出版社整个贸易市场处于一片繁荣景象。但我国出口的药品多数为附加值较低的产品。高科技含量不高,而且中药不大为国际市场所承认。全球医药市场主要被欧洲国家、美国和日本所占据。美国每年大约就有37的药品销售到世界其他国家。而且它所销售的产品,大多数都是科技含量比较高且疗效好的药物,美国每年所生产的180多种生物新药都大量出口到国外,全球大概有3亿患者在享受着这种新技术的好处。所以,我国所出口的药物在科技含量方面还有待于提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无不与我国医药产业市场结构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三、医药经济结构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变,各种所有制的企业也随之产生。在国内外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很多医药企业通过重新兼并和改组,改变了以前医药市场企业过多过小的局面,使产业集中度有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在我国改革开放初,计划经济完全控制着企业乃至行业的发展。企业做什么,什么时候做都是由国家做主,行业里大部分充斥着国有企业,目前,这种局面已经被打破。形成了国有、三资和私有共同发展的格局。在我国实行行业改革和一系列的行业秩序整顿之后,很多赢利能力比较弱的小企业都被大企业兼并了,我国医药市场现在有如哈药集团、华北制药集团、上海复星医药、天津天士力等大企业。这样不仅使大企业和小企业达到一种双赢的状态,也大大改善了行业的经济结构,避免了更多原材料和资金的浪费。四、国外企业的竞争压力我国医药企业不仅遇到本土公司的激烈竞争,而且国外经济实力和研发能力强大的国际跨国公司的不断进军国内市场,也让国内企业倍受压力。以下是国外企业的进入情况:从第一家外资医药企业中日合资天津大冢制药有限公司1980年在天津登陆之后,医药行业的竞争空间范围就在不断扩展,我国的医药合资企业及进口药品的销售额现今已超过国内市场销售额的50%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医改中政府对医药行业的大力投资,不仅使国内企业对此大为欢喜,也使很多国外企业对这顿美食垂涎欲滴。从以下国外企业在合并中的频频参与,我们就可以看出。2009年初,拜耳医药投资1亿欧元在北京建立研发中心。9月阿斯利康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正式奠基,并将未来10年在中国的年增长率定在22%,在2018年销售额将翻三番达到48亿美元。2009年10月,江苏沃森和葛兰素史克公司共同出资412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4.51亿元)在江苏进行疫苗研发和生产制造。葛兰素史克取得合资公司65%的股份,而江苏沃森也持有合资公司35%的股份。2009年海王英特龙与葛兰素史克共同投资7833万美元设立中外合资企业JV公司,生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及其他潜在人用疫苗和相关产品。葛兰素将以现金形式出资约3133万美元,拥有合资公司40%的股权。全球最大的疫苗企业赛诺菲-巴斯德在深圳建立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产基地,总投资7亿元,将于2012年投产 中国经济信息网/。 在这场跨国投资中,很多跨国药企都超过本土企业,在合资公司占居主导地位。如辉瑞、诺华、西安杨森等外方,近年来都在逐渐回收股权以达到绝对控股甚至独资的地位。目前中国最大的500家外资企业中,医药企业占14家,其中外方控股的就有13家。西安杨森外方控股52%,天津中美史克外方控股55%。对于近年筹建的合资企业,外资企业的胃口越来越大,有的甚至要求拥有90%以上股份。 今年一月底,全球第五大非处方药企业赛诺菲-安万特与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组建合资企业,并由赛诺菲-安万特控股。这样民生药业的知名品牌“21金维他”就成为在白加黑之后,又一中国本土知名非处方药变成了外企的囊中之物。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医药企业从改革开放到现在,虽然一直在慢慢进步,工业产值有大幅提高,经济结构也有了改善,但是自身出现的问题和国外企业的竞争压力,使我国医药企业发展的方向不甚明朗,与大型医药企业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以下我们从市场结构方面分析我国医药产业。第二节 我国医药产业市场结构一、规模经济所谓规模经济,一般认为,是指随着生产和经营规模的扩大而收益不断递增的现象,通常又被称为规模的“收益递增规律”。按照权威性的包括拉夫经济学辞典的解释,规模经济指的是:对于某一产品(无论是单一产品或复合产品),如果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是下降或上升的话,我们就认为存在着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从国际医药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医药行业是一个典型的规模经济行业,其企业组织规模和企业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依存关系,其企业组织规模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导设备功率的大小和市场占有率的高低。近年来,我国医药产业快速增长,工业总产值从2000年的1781.37亿元迅速升到2008年的8666.8亿元。销售收入也有很大提高。但同国外的医药企业相比,我国医药企业的规模偏小,还没有达到足够发挥规模经济性的要求。与其他国家少数医药企业占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相比,就更没有优势。拿美国来说,它的制药行业大概占其国民经济的12左右。2004年度的福布斯全球200强中,排名前十位的制药企业里美国制药企业占了8个。虽然近年来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但2008年的福布斯全球500强中,排名前十位的制药企业里美国仍占了5个。图5-1显示了美国医药企业在全球市场中所占的份额。据全球最大的药品信息公司IMS提供的数据显示,2004年全球医药行业的总销售额达到了5500亿美元,美国所占的全球市场份额已超过40。表3-1 美国医药企业在全球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年份20032004200520062007所占全球市场份额351348335308299我国医药企业数目多,并且整体实力不强,还没有几家企业可以达到足够控制市场的能力。国内没有足够强大的企业排名在世界前列。2001 年,居我国医药产业首位的哈药集团年销售额为80.2亿元人民币,仅相当于同期葛兰素史克公司药品年销售额的1/50产业规模(2001 年,我国的医药产业年工业总产值仅相当于1个大型的跨国制药公司的年销售额)。2008年,美国强生和辉瑞两大医药公司的销售收入分别为637.5亿美元和483亿美元,而中国最大的哈尔滨医药集团和石家庄医药集团的销售收入分别只有95.6亿元人民币和93.3亿元人民币邱家学,申国明,国际著名医药公司基本数据分析,中国药业。对于这些企业而言,为了在以后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就需要提高本企业在我国医药行业中的份额。二、进入壁垒进入壁垒是指使进入者难以成功地进入一个产业,而使在位者能够持续地获得超额利润,并能使整个产业保持高集中度的因素。医药行业是一个高技术的产业,按理说进入壁垒应该是偏高的。但我国医药产业的情况却恰恰相反,进入壁垒却相对偏低。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医药企业主要是研发创新能力),所以产品很容易被复制;另一方面,全球仿药市场相对比较发达,很多企业看到这个产业的高利润,就盲目进入,造成一种药品有很多家企业在生产,使原料,资金和人力被大量浪费。仅阿司匹林,环丙杀星这列普通药,在一个地方就上千家企业在生产。再者,政府将开办中小制药企业的审批权放给了地方政府,他们无原则性的审批,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小企业管理的混乱,而无形中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挤入这个行业。虽然在1998年以来国家开始逐步对医药生产企业实行强制性的GMP 认证制度,使一些没有达标的企业不得进入医药行业,或者被迫退出,提高了医药产业的进入壁垒。但其执行力不强的致命缺点,还是不能在根本上改变进入壁垒。在加入WTO后,政府的干预被大大减弱了,使得政府在进入壁垒上也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加上企业自身条件的限制,不能对其它欲进入企业构成威胁,所以进入壁垒从整体情况上来看还是相对不高。三、退出壁垒退出壁垒是指现有企业在市场前景不好、企业业绩不佳时意欲退出该产业(市场),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阻挠,资源不能顺利转移出去。企业一旦进入后,发现同一产品被很多厂家生产,而自己的利润并没有当初想得那么多,就会萌生退出市场的想法。但是很多原因使它们不能轻易退出,第一。沉没成本,医药企业的很多用于加工药品的机械,如果不生产药品就别无他用,因为是高科技产品,最初购买的成本也相当得高。所以,很多厂商即使在公司效益不是很好的时候,也不会选择退出。宁愿在市场里垂死挣扎。这样使得整个行业出现了冗余。第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这部分公司如果倒闭或者破产,将会有一大部分人失业,所以在政府和社会的压力下,尤其是目前金融危机刚过的时期内,这部分企业还是会选择继续留在市场内。所以进入壁垒相对低和退出壁垒高就造成了我国医药行业中企业数量过多,产业集中度偏低。四、产品的差异性产品差异化指,同一产业内不同企业的同类产品,由于质量、性能、式样、销售服务、信息提供和消费者偏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导致的产品间替代关系不完全性的状况,或者说是特定企业的产品具有独特的可以与同行业其他企业产品相区别的特性。产品差异化是决定市场结构的一个主要因素,决定了市场集中度的水平。扩大企业间的产品差别,就会使同一产品的不同企业的产品减少了可替代性,也就意味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区别较为鲜明,提高了市场集中度,发挥了规模经济,获得可持续利润。产品差异化的来源主要有:(1)医药产品自身的差异性。我国医药企业由于起步比较晚,体制和政策的各个方面的原因,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很多都是仿制品,医药产品差异性小。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3000多种西药中有99是仿制的,近年来生产的837种西药中有974是仿制的,如某一干扰素,有沈阳三生、深圳科兴,安徽安科等10多家生产;再如克拉雷素、罗红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等生产厂家都在50家以上。而像维生素C、牛黄解毒片这样的老产品,生产厂家往往在百家以上。孙国君,我国医药产业集中度浅析,中国药房2004年第15卷第10期(2)产品销售服务的差异性。我国医药零售业在服务手段上也比较单一,在医药业发达的美国,凡是与美丽与健康相关的服务都包含在很多药店内,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药品的销售量,相比之下,我国药品销售只是简单的产品陈列,没有任何新意和特色,所以我国在医药产品本身和服务方面彼此差异性都偏小。由于我国医药产品彼此差异比较小,同质性高,所以企业就很难通过产品来打败竞争对手,夺取市场份额,这也是大量企业进入市场的原因之一。第三节 我国医药产业集中度状况一、1997-2008年医药产业集中度 由于医药产业数据的搜集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只能比较1997年2008年的产业集中度。 表3-1 1997-2008年医药产业集中度年份医药产业集中度CR4(%)CR8(%) 19978.013.5 19987.212.6 19998.614.2 20009.514.4 20019.715.3 20029.115.0 20039.516.1 20049.716.6 20059.816.8 20069.616.5 200710.317.2 200811.217.8 数据来源:1998-2009年中国医药统计年鉴 图3-1 1997-2008年医药产业集中度趋势图从图3-1中,可以观察到,从1997年到2008年间,医药产业集中度(CR4和CR8)虽然只有小幅增长,但整体趋势是上升的。这得归功与我国GMP管理的认证。使我国医药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但是,效果并不是很明显。2004年制剂行业和化学原料业全面推行的GMP,GSP,GAP认证,并购和企业的全面重组,并没有使我国医药产业的集中度大幅上升,产业结构得到很大改善。从表3-1我们可以观察到,医药产业的集中度最高是11.2,最低是7.2,根据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法,CR470),位于结构表的最高层,而我国医药市场结构属于分散竞争型(CR8t(12)=2.228,t(R8)=4.993t(12)=2.228都是通过系数显著性检验的。所以进一步可以得出回归方程分别为:Y1(销售利润率)=1.198X1(产业集中度)-2.832Y2(销售利润率)=0.715X2(产业集中度)-2.709由此证明,医药产业集中度对产业利润有着正向影响。如果该产业集中度提高,则利润率就升高,相应的市场绩效就会变好。所以产业集中度在产业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图4-1 CR4与利润率关系散点图: 表4-2 CR4回归分析:自变量: Y方法: Least Squares日期: 04/15/10 时间: 22:56样本: 1997 2008包括的观察量: 12变量系数Std. Errort统计量概率C-2.8317661.469407-1.9271480.0828X1.1977820.1562687.6649070R平方0.854547因变量的均值8.3675调整后的R平方0.840002因变量的标准差1.350509回归标准误差0.540201Akaike info criterion1.757259总残差平方和2.918166施瓦兹信息量1.838077Log likelihood-8.543555F统计量58.7508杜宾统计量1.409264相伴概率0.000017 图4-2 CR8与利润率关系散点图:表4-3 CR8回归分析:自变量: Y方法: Least Squares日期: 04/15/10 时间: 23:10样本: 1997 2008包括的观察量: 12变量系数Std. Errort统计量概率C-2.7091412.229025-1.2153920.2521X0.7146220.1431144.9933820.0005R平方0.713745因变量的均值8.3675调整后的R平方0.685119因变量的标准差1.350509回归标准误差0.757828Akaike info criterion2.434291总残差平方和5.74303施瓦兹信息量2.515108Log likelihood-12.60574F统计量24.93387杜宾统计量0.896908相伴概率0.000543第五章 影响我国医药产业集中度的因素第一节 影响我国医药产业集中度因素的定性分析 从上文比较得出,我国医药产业集中度偏低,而集中度又是影响市场绩效比较关键的方面,所以下文,分别从六个方面分析影响我国医药产业集中度的因素。一、专利方面专利是保证一种新药在刚上市一段时期内垄断的市场地位,它可以使一个企业在获得巨大利润,有效提高产业集中度。但我国在专利方面一直做的不够好。首先是大多数企业家没有专利意识,对专利了解不够,并没有把专利机制作为一种激励,而它的创新成果的保护作用和占领市场的作用更是不被重视。其次,我国新药创新能力的不足,也是影响专利机制贯彻实施的重要方面。我国医药企业更多的把精力集中于仿制药上,即使是新药,大多数也是在改良剂型和规格。从申请专利的数目上看,高技术的产品甚是匮乏,创造性的核心技术比较稀缺。最后,研发和专利脱节。一些企业只重视研发而忽略了专利。在科研项目立项之前并没有进行专利检索和查新,对科研成果是否能形成专利,并没有得到重视。一些企业即使申请了专利保护,其管理也处于一种被动,无序,短期的状态。对专利的管理更多的是重视其学术价值,把重点放在了专利申请,鉴定和奖励方面,而很少涉及如何把研究成果推向市场,使其利益最大化 中国经济信息网/。而且我国在专利政策上,也没有明确和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所以,不管从政府或者企业层面上,都没有将专利提高到很重视的程度。专利保证了医药产品在市场上的垄断性,与企业的直接挂钩。我们先来看看美国的例子,就明白我们在专利方面做得有多么不好。美国关于医药产业的专利政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PTO专利保护。美国联邦政府的专利商标局(PT0)负责商标和专利审批。药品专利提供了一个特定时期中经销一种药品的排他性权利,从而向药品开发者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市场垄断。根据近年的统计,通常一个首创性的新药投入市场后1-6年间,类似的专利药才进入市场。2.加快非专利药上市的HeatchWaxman法案。该法案极大地简化了非专利药的审批程序。它取消了非专利药的临床试验环节,还允许非专利药的生产者可以在专利药的专利到期之前向FDA提出申请获得专利药的数据。这样使得非专利药的生产者有可能在专利药的专利到期之前便完成所有的审批程序,从而在有关专利一旦过期后,马上将非专利药推上市场。据有关学者的研究,HeatchWaxman法案的实施使得专利的有效寿命延长了2.3年。美国此项专利政策直接促进了大企业对某些医药产品的短时期垄断,提高了产业集中度 周和平,美国的医药专利战略,药学进展,2004年第28卷第1期。所以说,美国医药产业能拥有今日高的产业集中度,很大一部分也是其完善的专利政策和企业家强烈的专利意识所引起的,我国在这方面的差距,对产业集中度有极大的负面作用。二、研发方面研发是决定了企业能否有新产品在市场上获得垄断地位,从而获得巨大垄断利润的重要因素,它也是专利政策实施的前提。只有有了研发,专利才能起到保障新产品的作用。产业集中度才能得到提高。而新药研发一直是我国医药工业的软肋,企业研发投入少、创新能力弱,一直是困扰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我国生产的化学药品96%都是仿制药,迄今为止,获得国际承认的创新药物只有青蒿素和二巯基丁二酸钠。国家发改委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中的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仅为1.02%,除个别企业在5%以上外,大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比重非常低,一般只占销售收入的2%-5%,与发达国家12%-15%的水平相去甚远。美国政府研发年投入为333亿美元,其医药大巨头辉瑞每年投入75亿美元,罗氏为54亿每元,而我国只有可怜的1.64亿美元,都不到它们一个企业的投入值。目前国内新药审批过松,是企业研发动力不足的一个原因。在2004年,中国药监局受理了1009种新药申请,而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仅受理了148种。2005年国家药监局批准新药1113个,同期美国FDA批准新药只有81个邱家学,申国明,国际著名医药公司基本数据分析J,中国药业2002。对许多医药企业来说,国家所要求的企业研发投入达到销售收入的3%,其实并不难,难是找到好的技术和合作伙伴,企业更多的是缺乏一种指导和规划。 银河证券行业分析师刘彦明认为,主要依靠引进仿制药品为主的状况直接导致了市场竞争的恶化,使企业无法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从而制约了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企业研发能力弱,退出的成本又很高,所以就只能靠生产技术含量比较低的产品维持生计,长期下来,行业中就充斥着很多类似的中小企业,行业集中度低,由于医药行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和赢利的产业,所以集中度低又反过来影响企业的资金利用和研发能力。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我国研发投入渠道比较单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