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_第1页
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_第2页
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_第3页
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_第4页
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 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 m 第五单元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 第 1 课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 一、教材分析; 1、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知道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了解万里长城独特的建筑风格、复杂的建筑结构和浩大的建筑规模。感受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艰辛,认识长城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发展要求:体会长城丰富的文化内涵,领悟长城所体现的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精神。 2、教材内容:本课共有五目: 第一目 “ 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 ” 介绍了长城修建的时间以及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 修建情况,突出介绍长城的长,即修建时间的长和长度的长; 第二目 “ 独特的建筑风格 ” 介绍长城的修建原则,建筑材料和构筑方法,突出其独特的建筑风格; 第三目 “ 复杂完备的防御体系 ” 介绍长城的结构及其功能,突出长城作为军事工程的完备体系; 第四目 “ 丰富的文化内涵 ” 则从建筑艺术、装饰艺术、文学2 / 10 艺术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反映长城丰富的文化内涵; 第五目 “ 巍峨的历史丰碑 ” 则对长城的作用进行了阐述,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长城有效保护内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二是对长城沿线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个有 力的推动,三是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的融合。 3、本课教学内容可联系的相关教材内容:必修一专题一和选修四第一单元的相关内容。 4、本课重点:了解万里长城独特的建筑风格、复杂的建筑结构和浩大的建筑规模。 本课难点:认识长城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认识长城的历史意蕴及提高公民对遗产的保护意识。 二、课前导学材料: 1、长城是一综合性军事防御工程,它是由和、烽燧、和 等共同组成。 2、春秋战国时期,诸候国已开始修建长城,其最初的目的是 ;秦长城起止:西到东至,其修 建目的;明长城起止:东起西至。 3、长城的建筑材料和构筑方法也就因地而异,遵循着, 的原则,充分体现了中体裁民族的历史智慧。 4、把相对应的内容用线连接: 3 / 10 城墙报警系统 关城纵深防线 烽燧前沿阵地 城障联系沟通 军用道路防守重地 三、教学设计: 可引导学生从五个方位去认识、了解长城 (一)远眺 体会长城的 “ 长 ” 及其磅礴气势 用多媒体展示万里长城的巍峨雄姿,配毛泽东沁园春雪歌曲或播放万里长城电视片录像。体验长城雄伟壮观,气势磅礴,自然和谐之美,了解长城 建筑风格。 (二)近观 了解长城的构成、功能及修筑智慧 出示长城结构照片(城墙、慕田峪长城敌台、嘉峪关关城、玉门关汉代烽燧)。了解长城各部分名称、功能,感受长城建筑智慧。 (三)细看 体会长城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多媒体展示:山西雁门关长城城门砖雕,北京居庸关长城云台石刻,城楼建筑内部结构、雕塑、绘画等艺术图片。学生体验、感受并说出长城的建筑艺术和装饰艺术。 多媒体展示:与长城有关的文学作品、民间故事、诗歌、民谣等。学生朗诵(讲述)长城的诗词、故事,体会、认识长城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4 / 10 (四 )透视 认识长城的历史意蕴 透视一、长城是中国从分裂走向大一统的时代变迁的见证。 透视二、长城是农牧区的自然地理分界线。 透视三、长城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透视四、长城有效保护内地农业生产生活;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对沿线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个有力的推动;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的融合。 透视五、长城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透视六、长城被不断赋予时代内涵 (五)反思 文化遗产的破坏与保护 四、通用课件: 五、课后练习: 1、以下不是长城建筑风格的是: () A、朴实浑厚 B、气势磅礴 c、精巧秀气 D、粗犷豪放 2、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肯定了何建筑的重要地位() A、城墙 B、烽火台 c、关城 D、城障 3、从下图中得知这是哪一时期修筑的长城() A、春秋战国 B、秦 c、汉 D、明 4、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候国修建长城的目的是() 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 为保障丝绸之路的安全畅5 / 10 通 为抵御邻国的进攻 为显示诸候国的实力 A、 B 、 c、 D 、 5、右图指的是长城的哪一组成部分() A、敌台 B、城障 c、烽燧 D、关城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长城是汉族政权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防御工事 长城是一件伟大的艺术品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长城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A、 B 、 c 、 D 、 7、根据图片回答问题: 问题: 、图片一的建筑材料:流沙、碎石、芦苇、红柳。根据图片一,判断此段长城最有可能修建在什么地方?请说出理由。 、根据图片一,你认为这段长城是怎么建成的? 、根据图片一、二、三、四,说出长城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有什么不同?建筑上遵循 什么原则?并谈谈你的的体会。 6 / 10 六、资料汇编: 古代世界七大建筑奇迹:第一种说法: “ 世界七大奇迹 ” 只包含了西亚、北非和地中海沿岸的古迹,那只是古代西方人眼中的全部世界,而中国的长城距离他们太远了。这一地区在古代有过光辉灿烂的文明,公元前,腓尼基旅行家昂蒂帕克总结这一地区的人造景观时,把他认为最伟大的七处称为“ 世界七大奇迹 ” ,这个提法一直流传到现在。但除了埃及金字塔依旧巍然屹立在沙漠中以外,其它六处都已经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它们是:埃及金字塔、亚历山大灯塔、巴比伦空中花园、阿尔忒弥斯神庙、宙斯神像、摩索拉斯陵墓、罗德岛太阳神巨像。 第二种说法: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佛塔同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以及柬埔寨的吴哥古窟一起被世人誉为古代东方文明的四大奇观,同时亦跻身世界七大奇迹之列。 第三种说法:中国的长城、中国南京琉璃塔、罗马大斗兽场、英国斯通亨奇巨石建筑、意大利比萨斜塔、土耳其君士坦丁堡索菲亚大教堂、亚历山大陵墓。 长城 :春秋战国时各国为了相互防御,在形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予以修缮,连贯为一,俗称 万里长城 。明代为了防御挞靶、瓦刺族的侵扰,前后修7 / 10 筑长城达 18 次,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总长约 6700 千米,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山海关:又称渝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明初置关戍守。北依角山,南临渤海,连接华北与东北地区,京山、沈山铁路交会与此。形势险要,有 天下第一关 之称。 嘉峪关:在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嘉峪山南麓,是长城的终 点。明洪武五年 (1372)置关,兰新铁路经过此处,是东西交通要道。 司马台长城:以 “ 惊、险、奇 ” 著称于世的司马台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初年,位于北京市密云县东北部的古北口镇境内,全长 19 公里,敌楼 35 座,是我国唯一一段保留明代原貌的古长城。它集万里长城的各种特点于一处,许多样式绝无仅有,是戚继光在此督建时独创。这段长城被长城研究专家罗哲文教授誉称为: “ 长城是中国的建筑之最,而司马台长城是中国的长城之最。 ” 因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 世界人类优秀文化遗产 ” 。司马台长城历经战火硝烟,在它身上记录着中华民族可歌可泣 ,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又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 三娘子庙:距包头市东河约公里,因为有一座三娘子的骨灰塔堂 “ 太后庙 ” 在内,所以称 “ 三娘子庙 ” 。三娘子为明朝时蒙古可汗阿拉坝汗的第三妻,由于她智勇兼备,才貌超群,深受阿拉坝汗的信任,并采纳了她与中原友好往来的8 / 10 主张。阿拉坝汗死后她又执行了继续与明朝友好往来的政策,维系了土默特部与明朝间和睦相处多年的安定局面。在此期间她积极开展与中原地区的和平互惠通商与文化交流,促进了内蒙古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明朝政府在万历十五年(年)封她为忠顺夫人,封阿拉坝汗及其 子孙为顺义王。在美岱召大门上保存的一块匾额上面刻有 “ 皇图巩固、帝道咸宁、万民乐业、四海澄清 ” 个字,表现了国家安定和平、人民安居乐业的意义。最有意思的是碑上刻了 “ 大明金国 ” 的字样,把曾经是敌对的明朝刻在前面,表示既接受了明朝的封赐,又保留了自己的国号。这是一座庙与城相互结合的建筑。它不仅在建筑布局、造型以及建筑艺术等内容上,有着重要的价值,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所反映的蒙汉和好。民族团结的历史对今天来说,更有其深远的意义。 呼和浩特市:呼和浩特系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故又有青城之称。内蒙古自治区直辖市之一,自 治区政府所在地。明万历九年 (公元 1581 年 )阿拉坦汗始建呼和浩特城 (今旧城 ),本名库库和屯,明廷命名为归化城。明代隆庆万历年间之所以呈现汉蒙互市 “ 华夷兼利 ” 的局面,显然与张居正推行边防新政密不可分。张居正深谙长城边防与和平交往之间的内在联系,达成 “ 隆庆和议 ” 。明史 方逢时传所载“ 九边生齿日繁,守备日固,田野日辟,商贾日通,边民始9 / 10 知有生之乐 ” ,便真实体现了长城边防与屯田实边、交通网道、互市贸易之间环环相扣内在关联的辩证关系。农牧民族在长期和平交往中彼此增进感情,消除隔阂,在思想文化、生活习俗上 也互相熏染融合。 甘肃武威出土的铜奔马:铜奔马,它是一件中国精美绝伦的稀世珍宝,于二十世纪 60 年代末在甘肃武威横空出世,并成为后来中国旅游业的标志。武威是 “ 丝绸之路 ” 的必经之道,汉代时在政治、军事、经济上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这里铜矿资源丰富,青铜冶炼技术闻名遐迩。因此,在这位将军墓葬中发现铜车马仪仗俑也就不稀奇了。气势非凡的铜奔马昂首嘶鸣,三足腾空的气势,令人惊叹不已。其艺术成就在我国青铜器铸造工艺和冶炼技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汉代, “ 天马 ” 被老百姓敬奉为 “ 马祖神 ” ,它寄托着保佑这位将 军死后灵魂升天的祈愿。时光流逝了1800 多年,但这丝毫不影响这件精美绝伦的珍贵文物在中国考古史上的重要地位。铜奔马的奇妙构思和独特造型,还有那精湛的铸造技术,都使之成为当之无愧的国宝。 长城抗战: 1933 年 1 5 月,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热河 (今分属辽宁、河北、内蒙古 ),长城的冷口、古北口、喜峰口和滦东等地的作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三省后,为割断东北抗日部队与关内的联系,扩大并巩固伪满洲国的疆界,进而蚕食华北 ,决定由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指挥八万10 / 10 余人企图攻占热河、古北口以东的长城一线,伺机进占冀东。国民 党政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人民和国民党内爱国人士一致要求抗日压力下,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