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茂铁路江茂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深茂铁路江茂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深茂铁路江茂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深茂铁路江茂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深茂铁路江茂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茂铁路(江茂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新建深圳至茂名铁路江门至茂名段站前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广东深茂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二一四年九月编制说明深圳至茂名铁路正线全长388公里,分两期建设,首期江门至茂名段DK123+200DK388+868.29全长265.668公里。为编制好江茂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深茂铁路公司负责人亲自上手,提前谋划和组织安排,公司各部门分工合作,设计单位积极配合,以设计前期文件资料为基础,依据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铁建设2009226号)、关于发布推广试用的指导意见(广铁建函2012190号)等有关文件要求,在可研和初步设计阶段就同步进行施组方案研究和指导性施组编制,在施工图阶段进一步完善,现已编制完成江门至茂名段站前工程指导性施组。 指导性施组编制总体思路是:以项目工期为目标,以质量安全为核心,以重难点和工期敏感点工程为突破口,以“工厂化、机械化、专业化、信息化”为支撑手段,站前工程施组以铺架工程为控制主线, 站后工程施组以联调联试为控制主线。站前以技术复杂桥梁、长大隧道、地质复杂隧道、软土或松软土路基等控制工程为重点;站后以大型站房等控制工程为重点,以位于关键线路上的工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设计方法,进行施工组织方案选择、优化与专业工程衔接,统筹安排站前、站后和联调联试及试运行工作,全面落实“六位一体”和标准化管理要求。各参建单位要按照建设优质铁路、平安铁路、绿色铁路、和谐铁路的要求,要坚持以施组为纲,牢牢把住控制主线,把握住建设管理主动权,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以安全质量为核心,全面落实执行施组中的各项要求,科学、和谐、可持续推进铁路建设,力争把深茂铁路江茂段建设成为质量上的精品工程、安全上的样板工程、管理上的示范工程。由于时间仓促,加上编制人员水平的局限性,本施组范本难免存在不足之处,请各单位(部门)在执行的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施组范本编制委员会,以便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广东深茂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二一四年九月新建深茂铁路江茂至茂名段站前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委员会主 任 委员:邵华平 副主任委员:廖水生 邹俊辉 罗英杰 陈 军 庄碧涛委 员:陈顺良 曹可可 李定波 李春生 吴汉奇 周 平 卢兴晨 姚焕枫 王 剑 暴金龙 主编部门:工程部参编部门:安质部 计财部 物资部 综合部 阳江指挥部协助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编写人: 唐建桥 卢兴晨 暴金龙 刘开端 李振海 邓忠诚 蔡理平 周雄浩 郑运宏 朱华来 郑立用 张桂棠 张声祁 陈冬红 孔文斌 陈 文 刘 明 目录1 编制依据、范围及设计概况11.1 编制依据11.2 编制范围11.3 设计概况22. 工程概况32.1 线路概况32.2 主要技术标准42.3 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42.4 征地拆迁数量、类别及重点拆迁项目情况52.5 工程特点92.6 控制工程及重难点工程113 建设项目所在地地区特征173.1 自然特征173.2 交通运输情况213.3 沿线水源、电源和燃料等可利用资源情况223.4 当地建筑材料分布情况223.5 其他有关情况254. 总体施工组织安排264.1 建设总体目标264.2 建设组织机构和任务划分284.3 各主要专业工程施工工期314.4 施工准备和建设协调方案374.5 工程接口及配合394.6 工序衔接安排464.7 联调联试及运行试验474.8 施工组织总平面布置示意图和线路平纵断面图484.9 总体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和总体施工进度形象图485.1 大型临时工程495.1.1 施工运输便道495.1.2 制存梁场、钢结构拼装场、双块式轨枕预制场495.1.3 铺轨基地505.1.4 双块式轨枕预制场515.1.5 混凝土集中拌和站515.1.6 填料集中拌合站525.1.7 材料厂525.2 临时通信、电力、给水及其他大临设施535.3临时渡口、码头、桥梁和地道等536 控制工程和主要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546.1 路基工程546.1.1 江门南站(DK123+200DK126+650)深厚层软土路堤546.1.2 双水车站(DK140+200DK141+900)深厚层软土路堤596.1.3 阳江站(DK270+777-DK272+644)深厚层软土高路堤636.2 桥梁工程676.2.1 潭江特大桥676.2.2 台城河特大桥846.2.3 国道325特大桥876.2.4 那龙河2号特大桥896.2.5 漠阳江特大桥916.2.6 阳茂高速特大桥946.2.7阳阳高速特大桥986.2.8工业大道特大桥996.3 隧道工程1016.3.1新台隧道1017 主要施工技术方案1057.1 施工准备1057.1.1 征拆工作1057.1.2施工技术准备1067.1.3施工现场准备1077.2 路基工程1087.2.1 工程概况1087.2.2 施工方法1097.2.3 施工装备1227.2.4 施工安排原则1227.2.5 作业组织方式及工期安排1247.2.6施工难点和应注意的事项1247.3 桥梁工程1267.3.1 工程概况1267.3.2 施工安排原则1277.3.3 下部结构施工方法1277.3.4 上部结构施工方法1337.3.5 框架桥(涵)施工方法1617.3.6 桥面系施工方法1617.3.7 施工装备1637.3.8 施工顺序及作业组织1647.3.9 工期安排1657.3.10 施工难点和作业注意事项1667.4 隧道工程1687.4.1 工程概况1687.4.2 施工安排原则1697.4.3 施工方法1707.4.4 隧道施工要点1757.4.5 施工装备1827.4.6 施工顺序及作业组织方式1827.4.7 施工工期及施工组织安排1847.4.8 施工难点及应注意事项1877.5 轨道工程1927.5.1 工程概况1927.5.2 主要施工方案1927.5.3 施工进度指标1937.5.4 施工组织措施1937.5.5 施工组织及工期安排1947.5.5.5工程接口1957.5.6 施工难点和应注意事项1957.6 联合调试1967.6.1 工程概况1967.6.2 联合调试的目的1967.6.3 联合调试的前提条件1967.6.4 联合调试组织1967.6.5 联合调试主要内容1967.6.6 进度安排1977.7运行试验1977.7.1 试运行目的1977.7.2 试运行组织1977.7.3 试运行条件1977.7.4 试运行主要内容1987.7.5 试运行时间安排。1988 资源配置方案1988.1 主要工程材料设备采购供应方案1988.2 分年度主要材料设备计划2028.3 关键施工装备和检测设备数量及进场计划2038.4 投资计划2039 建设与施工管理措施2039.1 标准化管理2039.1.1总体要求2039.1.2管理内容2039.1.3组织实施及考核2039.1.4“四化”支撑手段内容及要求2039.2 安全管理措施2059.2.1 建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实现建设管理标准化2059.2.2 配备高素质安全管理人才,实现人员配备标准化2069.2.3 建立并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实现制度标准化2069.2.4 制定培训计划,开展岗前安全知识培训2079.2.5 逐级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2079.2.6 开展隧道风险评估,有效防范和规避隧道建设风险2079.2.7 开展重大危险源辨识,制定安全技术预防措施2089.2.8 确定安全生产管控重点2099.2.9 实行架子队管理2099.2.10 特种作业持证上岗制度2099.4.11 安全技术交底制度2099.2.12 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审批制度2109.2.13 建立作业安全须知书面告知制度2109.2.14 现场安全文明标志设置标准化2109.2.15 涉及既有线施工2109.2.16设置安全生产远程视频监控系统2139.2.17 检查与考核2139.2.18 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档案2149.3 质量管理措施2149.3.1 总体要求2149.3.2 组织保证措施2159.3.3 人员设备保证措施2159.3.4 制度保证措施2159.3.5 技术保证措施(质量控制要点)2179.3.6 检查验收2249.3.7 考核与激励机制2249.4 工期控制措施2249.5 投资控制措施2269.6 环境保护措施2279.7 水土保持措施2299.8 文物保护措施2319.9 文明施工措施2329.10 节约用地措施2329.11 夏季雨季施工措施2339.12 防汛防台风措施2369.13 路基桥梁沉降观测及控制措施2389.14 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2399.15 风险管理措施2419.16 信息化管理25110 科研项目25311.施工组织图表25711.1 附表25711.2 附图2581 编制依据、范围及设计概况1.1 编制依据1.1.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规章制度。1.1.2 国家和中国铁路总公司批复的本项目相关文件。1.1.2.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新建深圳至茂名铁路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发改基础2011406号)。1.1.2.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新建深圳至茂名铁路江门至茂名段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基础2014713号)。1.1.2.3 中国铁路总公司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新建深圳至茂名铁路江门至茂名段初步设计的批复(铁总办函20141328号)。1.1.3 本项目采用的现行的标准、规范、规程等。1.1.4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铁建设2009226号)。1.1.5 深茂铁路江茂段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其他相关技术资料。设计文件。1.1.6 中国铁路总公司、深茂铁路有限公司等与地方各级政府对铁路建设的有关商谈纪要及实施协议等。1.1.7 勘察设计合同、合同的有效组成文件和地质勘查报告。1.1.8 当前铁路建设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施工装备水平。1.1.9 科学研究及试验成果。1.1.10 施工组织调查及现场踏勘相关文件资料。1.2 编制范围1.2.1深茂铁路江茂段正线:自深茂铁路江门南站(含)至茂名东(不含)段,DK123+200DK388+868.29,新建正线长265.668km。桥梁101座87.82km,隧道12座,总长17.07 km,桥隧比为39.48%。深茂铁路江门至茂名段,还包括江门地区、茂名地区配套工程。1.2.2江门地区配套工程1.2.2.1 江门南既有广珠场至深茂铁路上行联络线:通行本线普客列1车和货物列车,单线长度4.3km。1.2.2.2 江门南至新会直通线:通行本线动车组列车经广珠城际铁路引入广州枢纽,为双线,线路长度2.189km。(初步设计待批复)1.2.3 茂名地区配套工程电白至茂名东既有线增建第二线:自广茂既有线电白站至茂名东站增建二线,单线长5.9km。1.3 设计概况1.3.1 深茂铁路江茂段由中国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勘察设计。1.3.2 2011年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该项目建议书(发改基础2011406号)。1.3.3 2014年4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发改基础2014713号)。1.3.4 2014年9月中国铁路总公司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了初步设计文件(铁总办函20141328号)。1.3.5 本项目投资估算总额290.4亿元,可行性研究批复总工期为四年,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批复总工期为48个月。2深茂铁路(江茂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2. 工程概况2.1 线路概况深茂铁路位于广东省西南沿海地区,东起深圳,西至茂名,北联广州。途经东莞、中山、江门、阳江等市。深茂铁路在深圳北站通过既有线厦深铁路与东南沿海铁路相连,在江门地区分别通过广珠铁路、广珠城际铁路连接广州枢纽,在茂名地区经河茂铁路、茂湛铁路与合河铁路、黎湛铁路和粤海铁路相联接,江门至茂名段先期建设,深圳至江门段规划预留。江门至茂名段东起江门市新会区江门南站(含),终至广茂铁路茂名东站(不含)。途经江门市1区3市(新会区、台山市、开平市、恩平市)、阳江市2区2县(江城区、高新区、阳东县、阳西县)、茂名市1区1县(茂南区、电白县)。东端江门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区,西端茂名市位于盆地区,两市自然条件优越,是广东省经济较发达地区,沿线开平、恩平、阳江属广东省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全线共设江门南、双水、台山、开平、蚬岗、恩平、大槐、合山、阳江、程村、阳西、新圩、马踏、观珠、茂名东等15个车站。其中,始发站2个(江门南、茂名东),中间站10个,预留越行站3个(蚬岗、程村、新圩);最大站间距(阳江至阳西)36.062km,最小站间距(大槐至合山)13.78km,平均站间距为24.06km;江门南站与广珠铁路货运站并站扩建,电白站为既有站改建为技术作业站。线路起迄点里程为(DK123+200DK388+857.86)。其中,正线全长265.668km。桥梁101座87.82km,隧道12座,总长17.07 km,桥隧比为39.48%。工程地理位置见上图。2.2 主要技术标准正线主要技术标准见下表2.2。表2.2 主要技术标准序号项目技术标准备注1铁路等级I级2正线数目双线3设计速度200Km/h4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3500m,困难地段2800m5最大坡度66牵引种类电力7机车类型动车组、货车HXD3C8到发线有效长度850m9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10闭塞类型自动闭塞2.3 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2.3.1 主要工程数量。详见11.施工组织图表附表-1主要工程数量表。2.3.2路基工程。江门至茂名段正线全长265.668km,路基总长度160.85km(含阳西至马踏先期开工段15.75km),占比60.7%,其中路堤长117.03 km(含先期开工段9.6km),路堑43.816km(先期开工段6.0km)。江门地区配套工程路基长5.371km(其中双线3.989km);茂名地区配套工程单线路基长12.27 km。详见11.施工组织图表附表2路基表。2.3.3 桥涵工程。正线新建大中特大桥101座87817.98延米(含阳西至马踏区间先期开工段工程16座6656.07延米)。其中,新建双线特大桥37座,71799.19延长米(含先开段5座3534.99延米);双线大桥55座,15223.07延米(含先开段10座3042.57延米);双线中桥9座,795.73延米(含先开段1座78.51延米);正线框架桥35座,总长912.2横延米;正线涵洞697座共计21884横延米,详见11.施工组织图表附表3桥梁表。三茂增建二线单线特大桥1座2755.7延米,单线中桥2座173.55延米。新会直通联络线特大桥1座1379.52延米(两线变四线);江门南联络线双线特大桥1座940.25延米,单线特大桥2座2080.49延米。公跨铁19座,总长3043延米,51490.5桥面平方。2.3.4 隧道工程。江门至茂名段共新建隧道12座,总长17092.69m(含先期开工段新台隧道6258m),占线路全长的6.4%。最长隧道为新台隧道,采用单洞双线方案,隧道穿越古兜山山脉。详见11.施工组织图表附表4隧道表。2.3.5 房屋工程。全线共设江门南、双水、台山、开平、恩平、大槐、合山、阳江、阳西、马踏、观珠、电白、茂名东等13个车站。新建房屋建筑面积总计101522 m2,平均每正线公里房屋面积382.06 m2;其中单身宿舍房屋面积18000m2,平均每正线公里房屋面积为67.72m2。详见11.施工组织图表附表5车站表。(待初步设计批复)2.4 征地拆迁数量、类别及重点拆迁项目情况2.4.1 征地拆迁数量、类别征地1.7531万亩,拆迁各类建筑物总量55.5097万m2(区间395257m2,站场59840.4m2),平均每公里拆迁2088.968m2。详见下表2.4.1。表2.4.1 征地拆迁数量、类别表序 号项 目总 量集体土地国有土地林业用地1征 地17531亩10111.22亩1140.93亩6278.85亩2拆 迁55.5097万m22.4.2 重点项目拆迁情况1电力线路迁改情况。详见下表2.4.2-1表2.4.2-1 电力线路迁改工程数量表序号线 路 类 型单位数量10.4kV过轨处58220.4kV架空改电缆平移km5.1310kV过轨处170410kV架空改电缆平移km6.45210kV过轨处66410kV过轨处2710kV电缆过轨处22810kV电缆平移km0.45935kV过轨处710235kV过轨处211110kV跨越过轨处2412110kV架空平移km5.6132110kV过轨处614220kV过轨处3152220kV过轨处7162500kV过轨处417路灯电缆过轨处991810/0.4kV变电台处1519变电房处420投光灯塔21.5m处12建筑物、构筑物拆迁情况。详见下表详见下表2.4.2-2、表2.4.2-3表2.4.2-2 拆迁建筑物、构筑物情况(区间)工程项目单位江门市阳江市茂名市合计路外拆迁平房m25806242639 23435 124136 楼房m25997754040 15158 129175 厂房m241797993060141103 学校m284300843 小计m2160679 195985 38593 395257 构筑物围墙m4342 4396 1360 10098 坟墓座387045 水井水泥坪m220032 5738 1747 27517 沼气池m20000 路内拆迁房屋m20000 17表2.4.2-3 拆迁建筑物、构筑物情况(站场)顺序车站及联络线名称起点里程终止里程所属单位房屋(平方米)合计简易棚瓦房平房楼房厂房1江门南DK123+300DK125+650江门市新会区18299.8570.21401.43616.123887.52江门南既有广珠场至深茂铁路联络线LSDK0+000LXDK0+000LSDK3+182.765LXDK3+181.825江门市新会区2899.8885.1102.93887.83江门南至新会直通线JZDK73+100.881JZDK75+289.4江门市新会区3115.92773392.94双 水DK140+200DK141+900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6375176.3664.7246.822509712.85台 山DK160+600DK163+300台山市台城街道办事处9211418125229075866224176开 平DK175+100DK177+700开平市三埠区7376269129728134211737恩 平DK209+300DK211+300恩平市东城镇5620.5289.63278417078.17大 槐DK229+300DK231+800恩平市大槐镇872290892146735218合 山DK246+300DK248+800阳江市阳东县合山镇100810089阳 江DK270+750DK273+000阳江市江城区4542146610阳 西DK309+400DK311+850阳江市阳西县织篢镇34529001124547611新圩DK326+500DK328+200阳江市阳西县新圩镇838312马 踏DK340+900DK342+550茂名市电白县马踏镇13观 珠DK364+650DK366+500茂名市电白县观珠镇1842441011050157914电 白DK378+500DK381+900茂名市电白县林头镇154.49364.47560.329379.846458.915茂名东DK388+500DK390+183茂名市茂南区336252588合 计58613419725.611874.343341.7170911506463路外(内)易燃、易爆品库及油、气管道防护。在DK125+158、DK129+725两处各有一条中压天然气管道与本线交叉,在DK231+760、DK231+990、DK314+690、DK327+900四处埋设有高压输油管道与本线交叉,对此6处油气管道均采用桥涵予以保护,油气管道不用迁改。4路外通信、广播及其他设施的电磁干扰防护。全线共计迁改光缆642处,电缆390处,部队通信线路5处,移动基站迁改4座,光电缆平行迁改4条公里。5给排水管道迁改工程。迁改各种给排水管道38处。6改河改沟工程。全线区间正线迁改沟渠63处10.15km ,挖方46.4m3,M7.5浆砌片石23329m3,车站及枢纽范围改河改沟2处0.567km。7道路改移工程。全线区间正线道路改移125处38.26km,车站及枢纽范围改移道路17处6.434km。2.5 工程特点2.5.1 基本特征为设计时速200m/h的客货共线I级铁路,桥隧比为39.48% 。所经江门至双水段为潭江阶地,河道弯曲,地形平缓,水田呈缓阶梯状分布,为珠江三角洲平原,地面标高1-3m,水系发达,全线最长的潭江特大桥(长13958.9m)座落于此;双水至台山段为低山区,相对高差200-350m,地势起伏大,全线最长的新台隧道(长6258m)古兜山位置较高,标高360m,因此江门南至台山段(DK123+200DK161+820)桥隧比为全线最高;台山至茂名段为丘陵谷地区,高低相间,地势起伏不大,相对高差10-150m,漠阳江阶地位置较低,易受海潮影响。除江门南至台山段外,沿线地形地貌对工程建设的各环节都要有利。所经地区有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地、风景区、城市人口密集区域等,施工安全、环水保要求高,对征地拆迁、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和协调难度均较大。2.5.2 具体特点详见下表2.5.2。表2.5.2 工程特点表序号工程项目特 点1施工准备本项目与多条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并行或交叉,部分工点运输条件较好;但有的受既有高速公路所限,对施工也带来一定影响,既有道路条件较差,有的从主干道到施工场地需修建较长的引入便道且难度较大,开工前需开展深入细致的工作,为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2工程地质本项目沿线软土或松软土、花岗岩全风化残积土层、顺层路堑边坡、落石、岩溶等分布广泛。江门南至双水段为珠三角平原区,分布冲海相沉积厚层软土,为淤泥或淤泥质粘土,其中江门南站软土很厚,厚度1025m,漠阳江地区为冲积平原,地势开阔平坦,表层普遍分布冲海相沉积软土及砂砾层。这对工程实施将造成一定影响。4征地拆迁征地拆迁情况较复杂。江门市、阳江市和茂名市等部分地段人口密集、厂矿企业多,其征地拆迁难度较大,可能会是影响建设总工期的关键因素。另外“三电”迁改,改路、改沟(渠),管道迁移,其拆迁量大,耗时长,对施工影响大。5路基工程本项目路基工点213处。全线软土及松软土路基地段长度68km,其中江门南站、双水站、潭江及白沙河等支流流域的阶地、谷地区、漠阳江阶地厚软土路基长55.5km。其性质为渗透系数低、排水缓慢、固结时间长,易触变性,高压缩性、强度低;花岗岩风化残积层沿线丘坡和低山处广泛分布花岗岩,分布长度119km,占全段44.8%;可溶岩地段总长为5.63km,其中桥梁灰岩岩溶段长3.53km,岩溶路基长2.1km;全段危岩落石(含隧道进出口)35处,累计长6743m;顺层路堑主要分布于台山至恩平、合山至阳江。需处理的不良地质地段多,是质量控制的难点。6桥梁工程桥梁施工制约因素多、风险大。本项目运架梁通道受隧道、高压及超高压电力线路的限制;本线所经通航河流7条,上跨高速公路7处,下穿高速公路1处,上跨国道1处,下穿国道2处,上跨省道14处,下穿省道1处,县道及城市道路16处;所经管线共31处。特殊跨度共有35联6560.8延米,其中正线共有31联5982.3延米。正线连续梁长度占全段桥梁的比例为7.1%,其中,主跨跨度100m的特殊结构共有24联3807.9延米,主跨跨度100m且200m的特殊结构共有6联1650.7延米,主跨跨度200m的特殊结构共有1联524延米。工期制约因素多,其施工安全风险大。7隧道工程全线隧道12 座,总长17092.69m,占线路全长的6.4%,隧线比不高,大部分集中在江门境内。最长新台隧道6258m,附近分布多个人工水库,如青翠水库(最近处距隧道100m)、百步梯水库(最近处距隧道200m)、龙门水库、长坑水库等;发育有5条断层带、3处节理密集带,断层带内围岩胶结较差,导水性及富水性好,极易引起涌水等地质灾害;并存在危岩落石、岩爆、岩体放射性、花岗岩冲沟等不良地质;由于修造水库、修路等人工作用影响山坡稳定,多处山坡形成溜坍与冲沟。施工难度大,施工中必须做好超前地质预报,逐段核实围岩级别,并按要求做好监控测量工作,是全线控制工期的重点。8轨道工程全线以有砟轨道为主,采用60kg/m钢轨,重型轨道结构。新台、莲岗、吉安共3座,其隧道内铺设CRTS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其余隧道和地段均采用有砟轨道。设计范围按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序多、施工标准高、现场组织复杂等特点,特别需要抓好工具轨管理、精度控制、物流组织等重点环节。9环保水保全线水系发达,线路需跨越多条河流,穿越多个水体,涉及6处饮用水源保护区,从小鸟天堂、梁启超故居等风景名胜古迹旁经过,同时经过江门、阳江和茂名市多个人口密集区域,对噪声、振动、空气、电磁辐射和废物排放等。建设绿色长廊,修建环保铁路,环保、水保要求高难度大。2.6 控制工程及重难点工程深茂铁路江茂段段控制及重点工程主要有:控制工程:路基2段(江门南站路基、阳江站路基)、桥梁5座(潭江特大桥、国道325特大桥、漠阳江特大桥、阳茂高速特大桥、工业大道特大桥)、隧道1座(新台隧道)、其他2项(铺架工程、联调联试及试运行);重难点工程:路基1段(双水车站路基)、桥梁5座(新会直通线特大桥、江门南上行联络线特大桥、新台高速大桥、台城河特大桥、新平里特大桥、西部沿海特大桥、那龙河2号特大桥、阳阳高速特大桥)、隧道4座(莲岗隧道、吉安隧道、五林宫隧道、和乐隧道)、其他1项(电白至茂名东站既有线增建第二线)。控制性工程及重难点工程详细情况及其工期安排详见下表2.6-1、表2.6-2。表2.6-1 控制性工程一览表序号工程名称范围或中心里程长度(m)工期控制点施工工期总工期(月)备注1江门南站路基DK123+200DK126+6502450m路堤,运梁通道2015.1.282016.7.2818深厚层软土2阳江站路基DK270+776DK272+6431866m高路堤,运梁通道2015.1.282016.4.2815深厚层软土3潭江特大桥DK130+53513958m1-(48+80+80+48)m连续梁,1-(57+65+65+256+64)m 独塔混合梁斜拉桥2014.11.22017.7.3132三和大道联络线跨银海大道跨南坦海跨潭江跨省道2714国道325特大桥DK240+8922671m1-(40+356+40)m连续梁2014.11.282016.2.2915跨G15互通立交5漠阳江特大桥DK276+6598029m1-(32+48+32)m连续梁1-136m下承式钢桁梁1-(40+64+40)m连续梁2014.11.282016.5.3118漠阳江东河河堤跨漠阳江漠阳江西河6阳茂高速特大桥DK314+0801228m 1-(76+160+76)m连续梁拱2014.11.282016.11.2524跨阳茂高速7工业大道特大桥DK164+393.232096m1-(32+48+32)m连续梁1-(32+48+32)m连续梁2014.11.282016.2.2916跨工业大道跨省道2738新台隧道DK145+564 DK151+8226258m隧道竣工时间2014.6.282017.7.2830多断层、高风险隧道9铺架工程DK123+200DK123+200T梁2177双线孔;箱梁193单双线孔265.668Km箱梁:江门南上下行联络线64单线孔、21双线孔及潭江特大桥108双线孔;轨道:正线长265km。2016.3.12018.8.8305座隧道为无咋轨道,其他为有咋轨道。10联调联试及试运行DK123+200DK123+200265.668Km2018.8.282018.11.283试运行1个月表2.6-2 重难点工程一览表序号工程名称范围或中心里程长度(m)工期敏感点施工工期总工期备注1电白至茂名东站(含既有线增建第二线)DK382+600DK388+8686268m临线施工、站场改造2014.11.282016.12.2825临线施工存在安全隐患2双水车站路基DK140+200DK141+9001700m高路堤,运梁通道2015.1.282016.4.2815深厚层软土3新会直通线特大桥JZDK073+797.81379m532m道岔连续梁532m道岔连续梁2014.11.282016.4.2817联络线4江门南上行联络线特大桥LXDK002+574.353020m1-(40+64+40)m连续梁2014.11.282016.6.2819联络线5新台高速大桥DK159+734.94428m1-80m钢桁梁2014.11.282016.2.2815跨新台高速6台城河特大桥DK170+77919411- (70+108+70)m连续梁2014.11.282016.4.3017跨台城河7新平里特大桥DK221+349.401525 m1-(40+64+40)m连续梁2014.11.282016.3.2816省道2768西部沿海特大桥DK263+863.751205 m1-(48+80+48)m连续梁2014.11.282016.4.2817跨沿海高速9那龙河2号特大桥DK267+7126130m1-(60+100+60)m连续梁2014.11.282016.4.3017 跨S365道跨那龙河10阳阳高速特大桥DK286+6811677m1-(40+64+40)连续梁1-(48+80+48)m连续梁2014.11.282016.3.3016跨西运河跨阳阳高速11莲岗隧道DK151+869.31DK154+3002430m工期较紧2014.11.282016.4.28173处断层道深茂铁路(江茂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序号工程名称范围或中心里程长度(m)工期敏感点施工工期总工期备注12吉安隧道DK154+770DK157+2682498 m工期较紧2014.11.282016.8.28212处断层道13五林宫隧道DK211+650 DK212+8421192 m工期较紧2014.11.282017.2.2827进出口级偏压式14和乐隧道DK238+034 DK239+0941060 m工期较紧2014.11.282016.6.28193处断层473 建设项目所在地地区特征3.1 自然特征3.1.1 地形地貌江门地区为珠江三角洲平原区,本段河网密布,城镇发达,线路跨南坦海、潭江等大江,水系发达。过新台隧道(6258m)、莲岗隧道(2432m)、吉安隧道(2498m)后进入台山。台山至恩平主要为丘陵区及潭江河流阶地,阶地地形平坦开阔,地面标高210m,水系湖泊较发育。恩平至阳江、阳西线路进入丘陵谷地区,地形平缓,河道弯曲,地势起伏较大,相对高差2050m,局部达100余m,其中阳江车站一带为海陆交互相冲洪积平原。向西线路进入茂名红色盆地,直到茂名。茂名盆地区地形呈波状起伏,低缓丘陵与小东江、鉴江一二级阶地相间分布,相对高差1050m。总地势呈波状地形,高低相间,开平、恩平地势较高,潭江、漠阳江、鉴江等河流水系及阶地则较低。沿线较大河流有潭江、漠阳江、鉴江等水系。3.1.2 工程地质1地层岩性。沿线主要出露地层有:燕山期花岗岩,全段累计长119km,占全段44.8%,主要分布在双水至台山、阳江至马踏段,除新台隧道外,花岗岩全风化带深厚。寒武系云母片岩、石英片岩、变质砂岩,全段累计长81km,占全段30.5%,主要分布在开平、合山。K-E白垩系第三系泥质砂岩33km,占全段约12.4%,主要分布在江门至双水、电白至茂名东。侏罗系砂岩、页岩、粉砂岩地层26km,占全段约9.8%,主要分布于开平至恩平段。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地层局部出露,泥盆系石炭系主要为砂页岩夹灰岩、含煤,二叠系粉砂岩夹煤线,主要分布于白沙河、恩平一带。其中灰岩地段长度8.8Km,岩溶发育中等。沿线第四系发育,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三角洲平原、河谷平原、山前平原、山间谷地及滨海平原。沉积类型复杂,主要有:现代冲洪积相、全新世海陆交互相、中更新世晚期冲积相、中更新世海陆交互相,还有分布在山间坡地的坡积层、残积层与坡残积混合层,厚度较大,3050m。由于沉积环境的不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同一层位的地层岩性差异较大,沉积物的来源,相变、尖灭、夹层具有各自的地方特性。2地质构造。江门至茂名铁路沿线大致经过四会吴川、恩平新丰断褶构造带。组成断褶带的主要构造成分包括:镇海湾断裂、洋边海断裂、茂名断裂、鹤城金鸡断裂、苍城海陵断裂、茂名断裂、洋海边断裂、春湾复式向斜(阳春盆地)、浮山背斜、茂名盆地等。沿线构造具多旋回性,地壳运动比较活跃,产生地层多次升降断裂活动。经燕山、喜马拉雅期多次岩浆活动,地层不同程度地被侵蚀,挤压产生褶皱断裂,形成盆地,经长期侵蚀剥蚀作用,地面表现为舒缓的波状起伏地形。断裂与线路多呈大角度相交或相距有一定距离,线路多以路基通过,对工程影响不大。但上述构造控制着沿线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水系的形成和分布。应注意构造对桥隧等建筑物的影响,在低丘地带局部受构造影响强烈的岩质边坡需加强支护。3不良地质。DK123+200DK142+260、DK264+300DK287+460地段分别为珠江三角洲平原区及漠阳江入海口平原。区内第四系沉积物较厚,最厚达50多米。江门南站双水站淤泥厚7.825m,局部厚30m。阳江南站为海陆交互相沉积,表层为13m软塑粘土,中部为611m淤泥质土,局部夹砂层,淤泥、淤泥质土,流塑。含水量高,强度低,工程地质条件极差,线路在该区主要以高架桥通过,少部分为路基,尤其是江门南站、双水站、阳江站为填方或高填方路基车站,路基沉降和稳定较难控制。DK158+500DK264+300、DK287+460DK388+857.86等为丘间谷地区。线路在该地区多以桥涵和路堤通过。谷地纵坡较平缓,水塘较多,绝大部分谷地为第四系覆盖,软土、松软土分布广泛,淤泥、淤泥质黏性土,下为粉土、砂砾、各级砂、砂土混合物等组成,厚度差异较大。区内桥宜采用桩基础,涵洞和路基地基可采用复合地基处理。DK142+260DK158+500等为剥蚀低山丘陵区。线路在该地区多以隧道和路堑通过,大部分丘陵表层为第四系坡积残积层覆盖,下伏基岩全风化层深厚,区内工程地质条件较好,除局部存在小型坍滑外,无大型不良地质现象。该区内的岩性因构造差异较大,隧道围岩一般为级,路堑边坡坡率可采用11.2511.50。区内桥涵采用扩大基础和桩基础。隧道在全强风化和构造破碎地段易出现顶板塌落和围岩变形失稳破坏,洞口开挖地段边坡易出现崩塌和坍滑,地下水发育的构造带等应注意防止开挖出现涌水突水。4特殊岩土。人工弃土、软土、松软土膨胀岩(土)3.1.3 水文地质沿线有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类,而沿线地下水发育不均衡,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潜水两类。1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埋藏于第四系冲积层和部分洪积层中。主要分布于滨海沉积平原、阶地区和山间谷地地带,因地势较低,地下水位高,埋深约0.92.40m,水量丰富,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局部微承压。潭江及其支流等河流水位受海洋潮汐影响,水量极丰富,局部具承压性,受河流及大气降水补给,丘间谷地区主要含孔隙潜水,水量不大,但埋深较浅。2基岩裂隙水。主要在节理裂隙发育地段,如花岗岩类地区由于岩石的节理发育,地下水较丰富。赋存于下伏基岩强弱风化带裂隙中,其透水性、富水性差,地下水埋深随基岩面起伏而不同。地质构造对地下水的发育影响亦较大。3地下水化学特征。经初测,对沿线地表水、地下水进行了取样分析。按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水样无侵蚀性,占48.3%;沿线混凝土结构盐类结晶破坏环境,作用等级Y1Y2;氯盐环境,作用等级L1L3;碳化环境条件为T2等级。花岗岩区一般无侵蚀或酸性侵蚀,江门南至双水三角洲平原受污染的河流水质多有硫酸盐侵蚀。漠阳江附近区域地下水及地表水均具有二氧化碳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为H2,局部地下水还同时具有酸性侵蚀和二氧化碳侵蚀,环境作用等级为H2。3.1.4 地震动参数根据沿线地震安全性评价和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01)(GB18306),本线地震动参数见下表3.1.4。表3.1.4 地震动参数表里 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相应地震基本烈度江门南站:DK123+200DK135+000)0.1g0.35sVII级江门至阳江东:DK135+000DK255+0000.05gVI级阳江东至茂名:DK255+000DK388+8580.1gVII级3.1.5 气象特征本线靠山近海,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没有严寒、四季常青。年平均气温21.9,一月份为最冷月,平均气温13.8,七月份为最热月,平均气温28.8,极端最低气温1.4,极端最高气温38.5,年平均相对湿度81左右。年蒸发量1513.9mm,年降雨量1604.1mm。4月9月为雨季,占年降雨量的80,其中511月为台风季节,其中7月9月活动最为频繁,大风风向多为北至东北风,最大风力达14级,风雨同行成台风雨,秋临毛雨,干旱多在冬季,风向、风速也随季节变化。3.1.6 河流水文1. 河流。本工程范围内跨越的主要河流有阳江市、茂名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