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人口_5_第1页
世界的人口_5_第2页
世界的人口_5_第3页
世界的人口_5_第4页
世界的人口_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8 世界的人口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各种示意图、图表,记住当前世界人口总数,了解当前世界人口有不断加快的趋势,掌握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别;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主要形式;学会计算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掌握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通过读世界个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图、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世界人口分布图和世界地形图等地图培养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初步学会从图表上获得地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4提高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和人地观。 教学建议 “ 人口密度 ” 和 “ 世界人口的分布 ” 的教材分析 关于人口的密度问题,首先,教材给出一道计算题,甲、乙两城市,面积 2000 平方千米。甲城市人口 500 万,乙市人口 250万,要学生算出甲、乙两市平均每平方千米各多少人?引出人口密度的概念,即算出两城市的人口密度。配上2 / 18 甲乙两城市的人口密度比较图,有助于学生深刻、直观的理解人口密度的概念。通过列表计算中国和加拿大两国的人口密度,使学生对人口密度分布的差异之大 有了更深的认识。为学习世界人口分布图,理解图例上的人口密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世界的人口的分布的情况,主要是通过阅读世界的人口分布图获得。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东部地区人口最稠密,进一步参考 “ 世界地形图 ”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人口集中分布在这些地方,这些地区从自然条件上和社会经济发展上有什么特点?从而得出,世界人口的分布是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开发时间长短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不能用迁移人口的办法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 “ 世界人口的迁移 ” 的教材分 析 人口的迁移,主要从三方面讲述,一、人口为什么会迁移?(为了生存和发展)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的主要人口迁移方向?(美洲大陆发现之前,古希腊和古罗马征服并移民欧洲和地中海;阿拉伯人移民北非;美洲大陆发现后,主要从欧洲向美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移民;非洲向美洲移民和亚洲向外移民)三、第二次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技术移民、劳动力输出、国际难民移动。通过 “ 想一想 ” 提出问题,(大批科技人才流向发达国家的原因?会3 / 18 对人才输出国产生什么影响?劳动力输出对发展中国来说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各有什么特点? “ 世界的人口 ” 的教法建议 关于世界的人口在迅速增长的这个结论,学生已了解,但是如何准确、科学的表述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口的增长速度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分析为什么存在这么大的差异?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还远远不够。 引导学生积极活动,读课文转载的一篇报道,了解什么时候地球上的人口突破 60 亿。通过读图计算, “ 世界人口从 1830 年的 10 亿到 1999 年的 60 亿,每增加 10 亿用了多少年?用读出的数据,说明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如何?量化人口增长的速度?引出人口自然增长 率的概念。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死亡率。读世界各大洲口增长率图,哪个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哪个洲的自然增长率最低。通过以上的读图计算,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人口增长和分布现状。 人口的迁移,可用通过提问、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形式讲授。对于科技移民和劳动力输出对我国经济和文化发展有重要影响这部分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最后,通过计算题,算出甲乙两城市的每平方千米的人数,引出人口密度的概念。阅读 “ 世界人口分布图 ” 读出哪些地方人口的密度最大?哪些地方人口的密度小,为什么会4 / 18 有这样的差别。结合世界 地形图,做对比,展开讨论,找到影响他们分布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历史等因素。 “ 世界人口的数量和人口的增长 ” 的教材分析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类活动不断改造自然;人是社会的产物,人口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它对社会发展起促进和延缓的作用。本节中讲述了人口地理中最基本的知识:人口的增长、人口的迁移和人口的分布。人口增长是认识人口数量动态的重要指标,人口增长的快慢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塑造着人口分布的面貌;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是为了定量说 明热口增长状况和人口分布情况。 人口的增长,教材先用 1999年 10月 13日人民日报的一段报道,点明世界的人口数量。用 “ 世界人口的增长示意图 ” 显示,每增加 10 亿人所用的时间。使学生通过阅读这个示意图明确,世界人口每增加 10 亿人,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也就是说,人口的增长速度是逐渐加快的。然后提出人口增长是如何算出来的,提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出生率减去死亡率,最后用 “ 世界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 上各大洲的柱状图,说明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洲的差异,非洲最高,拉丁美洲次之,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用 “ 读一读 ” 的形式,说明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和极限。 5 / 18 -示例 1 【教学重点】 1)世界人口的地区差异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 【教学手段】 幻灯片: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图、 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 【教学过程()】 (导入)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上刊登的报道,请回答:1999年几月几日,世界人口达到多少亿?( 1999年 10月 12日, 60亿) (板书)人口的数量 请同学们计算世界人口从 50 亿增加到 60 亿用了多少年?( 12年) (展示)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请同学们计算世界人口每增加 10亿所用的时间? 根据计算结果,提问:世界人口每增加 10 亿所用的时间是怎样变化的?说明了什么问题?(每增加 10 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说明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的。) (板书并总结)人口的增长 1)缓慢 -加快 18 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 18 世纪以后,人口6 / 18 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特别是 1930 年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更快。 (过渡)人 口增长的速度有快有慢,应如何量化呢?用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 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千分之多少) (展示)世界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柱状图请大家把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排列起来,(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州、北美洲、欧洲)说明世界人口的增长地区差异存在 (板书)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哪个大洲人口增长的最快?哪个大洲人口增长的最慢? (非洲是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欧洲是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的大洲) (讲述)目前许多大家熟悉的明星是混血人种, 比如球星萨尔瓦多、影星金城武等。混血人种是不同种族融合的结果,他的前提是不同种族之间存在着迁移。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 “ 世界人口的迁移 ” 部分内容中的第二、三自然段,思考 1、人口为什么会迁移? 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有哪些主要的人口迁移? 3、第二次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各有什么特7 / 18 点? (总结)科技移民、劳动力输出 输出的特点: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学生讨论)课本 “ 想一想 ” ,由学生回答,再由其它学生评判。(原因:科 技移民较好的工作条件,较高的工资,较好的教育、医疗条件。劳动力输出更高的工资) (教师总结)人口迁移现象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也受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是综合作用的结果。 【板书设计】 第六章世界的居民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一、人口的数量和增长 1、人口的数量: 60亿 2、人口的增长:速度:缓慢 加快 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 3、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非洲最快、欧洲最慢 二、世界人口 的迁移 1、人口迁移的定义 2、二战前的人口迁移: 3、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技术移民 劳动力输出 国际难民移动 8 / 18 -示例 2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影响人口的分布因素 【教学手段】幻灯片: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地形图 (导入)目前,世界有 60多亿人口, 60多亿人是否平均分布?怎样来定量描述一个地区人口的疏密? (板书)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的密度 (计算)有甲、乙两城市,面积大约都是 2000 平方千米,甲市人口 500 万,乙市人口 250 万,算算两市平均每平方千米个有多少人? 根据计算结果,得出人口密度的概念。 人口密度不同,在图上有什么区别呢?看甲、乙两城市人口密度的比较图(教材)。 可看出:甲市人口稠密,乙市人口稀疏。 (计算) “ 做一做 ” 算出中国和加拿大的人口密度(中国:约 121/平方千米;加拿大 25/平方千米) (总结)人口密度能准确地说明世界各国、各地区人口分布很不均,有的地区稠密,有的地区 稀疏。 (展示)世界人口的分布读图: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在哪些大洲的哪一部分? 9 / 18 (板书) 2、世界人口的分布 四大稠密区:亚洲东部 亚洲南部 欧洲 北美洲东部 这些地区为什么人口稠密?我们用所学过的知识对这些地区进行分析 首先,从自然条件看这里有什么优越性? (展示)世界地形图和世界人口分布图对照比较, 提问: 1、它们都处于什么纬度?(中纬度) 2、它们的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近海地带) 3、它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平原为主) 4、它们在气候上有什么特点?(温暖湿润) (总结)可以看出,人口稠密的地区,一般自然条件比较优越,所以在人类历史农业发展较早,现在也是工业、交通发达、城市集中的地区。 (学生活动)对比上述四个问题,结合已学过的陆地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知识,分析人口稀疏区的自然条件有什么特点? 在海陆位置上:内陆地区 在地形 上:地势高峻的高山高原地区 10 / 18 在气候上:干旱的沙漠和湿热为开发的热带雨林地区 在纬度上:高纬度地区的苔原带、冰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学生讨论): “ 想一想 ” 第二题能不能用迁移人口的办法,使世界各地的人口平均分布,说出能或不能的理由。 根据讨论的结果,教师总结:世界人口的分布是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开发时间长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不能用迁移的办法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 (总结)这一节主要讲了人口地理的两个知识点:世界的人口增长、迁移和世界人 口分布。这两个知识点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口的增长和人口的迁移是认识人口的动态变化,它们的动态变化,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塑造着人口分布的面貌。而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是为了定量说明人口增长的状况和人口的分布情况。 (练习)在世界大洲的空白图上,找出世界四个人口稠密区的具体位置,要求形式用红笔在课本图上勾画出人口稠密区的位置。 【板书设计】 三、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的密度 2、世界人口的分布: 11 / 18 四大稠密区:亚洲东部 亚洲南部 欧洲西部 北美洲东部 四大稀疏区:高纬度地区 高山高原地区 干旱沙漠地带 湿热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带 -示例 3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 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教学手段:课件 教学过程(): ( 导入)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人口问题是怎样产生的?人口的多少是怎样对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等产生影响的? (展示) 1987 年 7 月 13日人民日报记载: 本报萨格勒布 7 月 11 日电 7 月 11 日上午 8 时 35 分,12 / 18 从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彼特洛瓦医院的产房里传出了今天第一声婴儿啼哭的声音,南斯拉夫一个新的公民,世界上第五十亿个人终于诞生在地球上。 1999年 10月 13日人民日报记载: 据新华社萨格勒布 10 月 12 日电波黑时间 12 日凌晨零时 02 分,一名千克重的男婴在波 黑首都萨拉热窝的一家医院诞生,成为地球上的第六十亿位居民。 (提问)世界人口从 50亿增加到 60亿用了多少年?(大约 12年) (展示)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 (提问)世界人口每增加 10 亿所用的时间是怎样变化的?说明了什么问题?(每增加 10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说明人口增长速度是逐渐加快的。) (讲述) 18 世界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 18 世界以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特别是 1930 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更快。 (过渡)人口增长的速度有快有慢,应如何加以量化呢 ? (讲述)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练习)某一地区在一年中平均每 1000 人当中,出生并成活了 25个婴儿,死亡 10人,这个地区在这一年中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各是多少?(出生率:千分之二十五;死亡率:千分之十;自然增长率:千分之十五) 13 / 18 (展示)世界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图 (提问)请把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欧洲) (讲述)这样的结论说明世界人口的增长存在着地区差异。非洲是世界人口增 长速度最快的大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展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增长表 请学生粗略计算: 1950年、 1990年、 2025 年发展中国家人口总数分别是发达国家的多少倍,加深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差异的理解。此时教师可以设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越来越明显,会带来什么问题?学生思考但不必回答,为下节课讲人口问题埋下伏笔。 (过渡)大家都听过橄榄树这首歌吧,歌中唱到 “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 从歌词中我们可以知道,歌中的人是从其他地方移居 到另一个地方的,这种人口从一个地区移居到另一个地区的社会现象,就是人口迁移。 (提问)请大家读教材 “ 人口的迁移 ” 这部分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人口为什么会迁移? 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有哪些主要的人口迁移?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14 / 18 由学生回答并评判。最后展示 “16 20 世纪世界人口大迁移示意图 ” ,教师总结。特别强调目前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即 :科技移民;劳动力输出;国际难民移动) (讨论) 1.大批的科技 人才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的原因是什么,会对人才输出国产生哪些影响? 2.你认为劳动力输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为什么? (过渡)世界各地区人口的增长是不一样的,那么世界各地区人口的分布是否均匀呢?首先,我们学习一个反映人口分布特点的指标 人口密度。 (计算)有甲、乙两城市,面积大约都是 2000 平方千米,甲市人口 500 万,乙市人口 250 万,算算两市平均每平方千米各有多少人?(甲市: 2500人 /平方千米;乙市: 1250人 /平方千米) (讲述)根据 计算结果,得出人口密度的概念:人口密度一般是指每平方千米内的居民人数(人 /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 (计算)算出中国和加拿大的人口密度( 1998年) 国家 人口数(人)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 15 / 18 中国 1248100000 9600000 加拿大 30300000 9970000 (中国: 121 人 /平方千米;加拿大: 25人 /平方千米) (讲述)人口密度能准确的说明 世界各国、各地区人口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区稠密,有的地区稀疏。 (展示)世界人口的分布图 (提问)世界人口稠密区在哪些大洲的哪一部分? (总结) (讨论)结合世界人口分布图和世界地形图,分析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原因。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 (讨论)能不能用迁移人口的办法,使世界各地的人口16 / 18 平均分布?说出能或不能的理由。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