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及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doc_第1页
热能及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doc_第2页
热能及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doc_第3页
热能及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doc_第4页
热能及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热能与动力工程(制冷空调与车用发动机两个方向)Thermal Energy Power Engineering(制冷空调与车用发动机两个方向)(refrigeration & air-condition and Vehicle Engine) 学制:4年年级:2005 专业代码:080501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在思想道德、业务、文化、身心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可从事制冷空调与车用发动机产品产品、工程的设计、试验、研究、制造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车用发动机方向学生主要学习发动机的原理、结构性能,着重解决发动机的整车与零部件的设计、试验、鉴定等问题,并初步具有新型发动机、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能力。 制冷空调方向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热物理和机械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制冷与暖通空调的理论及其应用。专业特色: 车用发动机方向学生毕业后,能从事汽车发动机的设计、制造及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工作,或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设计单位,企业管理,制造厂研究开发部门等相关单位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和教学、科研工作。 制冷空调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制冷与空调的科学研究,制冷空调设备的开发、运营管理、营销及试验,制冷空调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 也可以从事制冷与空调系统的设计和管理、大专院校的科研或教学工作。学位授予:工学学士主干课程: 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与传热、流体力学、可靠性理论、制冷技术、空气调节与设计、动力自动控制、热能与动力测试技术、环境保护与节能、制冷压缩机、发动机的原理、工程燃烧学、内燃机换热器、内燃机燃料与供给、内燃机结构设计分析、增压及匹配技术、内燃机制造工艺、内燃机控制技术。一、教学计划总体安排表: 学年学期教 学 进 度 安 排 (周)理论教学考试入学教育军 训公益劳动课程设计金工实习电子实习综合实验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安排机 动假 期小 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ABCDEFGHIJKLMNO , P一 1 C D D D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15 2 1 3 21 2 E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18 2 1 21 二 3 J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O B B 17 2 1 1 21 4 G G G G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15 2 4 21 三 5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O H H F F B B 14 2 2 2 1 21 6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F F B B 17 2 2 21 四 7 A A A A A A B K K K A A A A A A A A A O B 15 2 3 1 21 8 F F F I L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N 3 1 1 13 1 19 五 9 10 合 计(周) 111 14 1 3 1 7 4 2 1 1 3 1 13 1 3 166 二、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课程要求 学分 比例(%) 学时 比例(%) 内燃机/制冷 课堂教学 公共基础课 必修 66 45.5 928 41.7/41.4 选修 16 11 256 11.5/11.4 学科基础课 必修 36.5 25.2 616 27.7/27.5 选修 6.5 4.5 104 4.7/4.6 专业领域课 内燃机 必修 11 7.6 176 7.9 选修 9 6.2 144 6.5 制冷 必修 10 6.9 176 7.9 选修 10 6.8 160 7.2 合计 内燃机 必修 113.5 78.3 1720 77.3 选修 31.5 21.7 504 22.7 制冷 必修 112.5 77.6 1720 76.8 选修 32.5 22.4 520 23.2 合计 145(两方向) 100.0 2224(内燃机) 2240(制冷) 100.0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周) 35周 35 毕业生学分要求 145+35=180 三、专业课堂教学计划 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要求学时数学分数各学期周学时分配总学时上机实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公共课基础课 12721001 毛泽东思想概论 必 20 2 2 1272100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必 20 2.5 2 12721003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必 28 3.5 3 12721004 邓小平理论概论 必 36 4 3 15261001 体育 必 128 4 2 2 2 2 12521001 英语 必 192 12 4 4 4 15621001 思想道德修养 必 (32) 2 2 00761001 军事理论 必 (16) 1 1 15621002 法律基础知识 必 (32) 2 2 形势与政策 必 (16) 1 1 12111001 高等数学 必 160 10 6 5 12311001 大学物理 必 112 7 4 3 12312003 大学物理实验 必 64 64 2 2 2 12111011 线性代数 必 32 2 2 1211101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必 32 2 2 15131002 画法几何机机械制图 必 104 6.5 4 3 32213001 大学化学 必 48 16 2.5 3 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系列课程 通选课 96 6 3 3 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课程 通选课 160 10 2 2 2 2 合计1328 80 82 25 32 20 6 2 三、专业课堂教学计划(续1) 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要求学时数学分数各学期周学时分配总学时上机实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学 科 基 础 课 32031632 工程力学 必 80 5 5 32031608 流体力学与传热 必 64 10 4 4 32443301 工程热力学 必 64 4 4 4 32441309 热工过程自动调节 必 32 10 2 1.5 3.5 32441315 环境保护学 必 32 2 2 32441314 工业通风 必 32 2 4 15333003 电工基础与电子技术 必 104 28 5.5 6 15431001 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基础 必 32 2 3 10133602 机械设计 必 56 3.5 4 上 机械原理 必 56 3.5 4 下 32043505 计算机辅助设计 必 32 16 1.5 2 32041502 测试技术 必 32 6 2 2 电 路 选 64 4 4 32041504 动力机械装置 选 32 2 6 10131901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选 32 8 2 2 32031004 技术经济学 选 32 2 2 32031005 科技文献检索 选 16 1 2 12141106 复变函数 选 32 2 2 12141111 数学物理方程 选 32 2 2 有限元分析 选 32 16 1.5 4 可靠性理论 选 32 2 2 4 摩擦学 选 32 8 2 4 合计必修课616 24 40 36.5 5 13 8 14 3.5 选修课336 16 18 20.5 2 6 2 14 8 总计952 40 58 57 7 19 10 28 11.5 三、专业课堂教学计划(续2) 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要求学时数学分数各学期周学时分配总学时上机实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制 冷 空 调 专 业 领 域 课 32041507 制冷技术(双语教学) 必 48 3 4 32441313 换热器原理与设计 必 32 2 2 4 32041508 空气调节与设计 必 48 8 3 5 32043511 制冷空调实验 必 32 16 1.5 4 32441303 热工仪表 必 16 10 2 0.5 4 建筑环境学(双语教学) 选 32 2 2 32031001 C语言 选 32 2 3 压缩机原理 选 32 2 2 下 32041510 流体机械(泵与风机) 选 40 2.5 2.5 制冷设备制造工艺 选 16 1 2 下 32041501 空调自动控制 选 32 2 2 32041503 空调系统安装调试 选 16 1 2 低温技术 选 32 2 4 最新制冷空调技术 选 16 1 2 32441305 能源工程与管理 选 32 2 4 环境控制技术 选 32 2 2 内燃机原理 选 32 2 4 增压及匹配技术(双语) 选 40 2.5 4 小计必修176 18 20 10 8 9 4 选修384 24 8.5 27 内燃机专业领域课 工程燃烧学(双语) 必 32 2 4 内燃机原理(双语) 必 48 3 4上 内燃机制造工艺 必 32 2 4下 内燃机结构设计分析(双语) 必 32 2 4下 32041306 汽车空调 必 32 2 2 数字电子技术及实验 选 64 16 3.5 4 内燃机电控技术 选 32 16 1.5 4 内燃机电气设备 选 32 2 4 内燃机燃料与供给 选 32 2 4 噪声与排放物的生成与控制 选 32 2 2 4 空气调节与设计 选 32 2 4 汽车构造 选 56 3.5 4 燃料电池技术(双) 选 32 2 4 小计必修176 11 4 12 2 选修312 16 18 18.5 4 4 24 合计1048 34 38 63.5 4 16 29.5 57 四、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要求时间安排学分各学期周数分配实践授课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00764002 军训 必 3周 3 3周 10854001 公益劳动 必 1周 1 1周 32441324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必 2周 2 2周 12354002 电子工艺实习 必 2周 2 2周 15454002 金工实习 必 4周 4 4周 32054002 社会实践 必 1周 1 1周 32441002 生产实习 必 2周 2 2周 32441003 毕业实习 必 2周 2 2周 32441004 毕业设计 必 15周 15 15周 课程设计(通用) 必 3周 3 3周 合计 35周 35 3周 1周 1周 4周 4周 5周 3周 15周 五、实验教学、课程设计、计算机教学环节、外语教学的安排 单列实验课或开设有实验的课程总学时学分实验学时学期课程设计或课外大作业周数学分学期大学物理实验 32 1 32 2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2 2 6 大学物理实验 32 1 32 3 专业技术课程设计(制冷/内燃机) 3 3 8 工程热力学(必) 64 4 4 4 热工过程自动调节(必) 32 1.5 2 7 电工基础与电子技术(必) 104 5.5 28 4 测试技术(必) 32 2 6 6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选) 32 2 8 5 可靠性理论(选) 32 2 2 4 摩擦学(选) 32 2 8 4 换热器原理与设计1 32 2 2 7 热工仪表(制冷)1 16 0.5 2 6 制冷空调实验1 32 1.5 16 7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2 16 0.5 16 4 内燃机电控技术2 32 1.5 16 7 噪声的排放物的生成与控制2 32 2 2 7 合计 552 29 176 合计 5周 5 外语教学 学时学分学期计算机教学环节学时学分课内机时实排机时学期大学英语 48 3 1 计算机应用基础 32 2 16 32 1 大学英语 56 3.5 2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64 3.5 16 32 2 大学英语 56 3.5 3 计算机辅助设计(通必) 32 1.5 16 32 7 制冷技术1 48 3 5 流体力学与传热 (通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