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京津琼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立德树人”题组练 主题3 题组4 乡村治理(含解析).docx_第1页
(鲁京津琼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立德树人”题组练 主题3 题组4 乡村治理(含解析).docx_第2页
(鲁京津琼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立德树人”题组练 主题3 题组4 乡村治理(含解析).docx_第3页
(鲁京津琼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立德树人”题组练 主题3 题组4 乡村治理(含解析).docx_第4页
(鲁京津琼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立德树人”题组练 主题3 题组4 乡村治理(含解析).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组4乡村治理1(2019江淮十校第一次联考,3)秦朝时,在地方设置的乡、里、亭的官吏不由皇帝或官府任命,但却规定,要由地方推择当地的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秦朝()A地主绅士是其基层治理的基础B各级官吏均出自富有之家C轻视地方的行政管理D沿袭先秦的行政管理2(2018广东汕头二模,25)下图为东汉画像砖图,学者命名为“纳粮画像砖”。图中房屋应为粮仓,房屋之前有一人著大袖长衣坐席上,手握算筹,右下两个著短衣者,一人在量粮,一人自马车上卸粮。该图所反映的生产关系()A自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解体B阻碍了当时农业经济发展C有利于维护地主阶级统治D一定程度抑制了土地兼并3(2018安徽蚌埠二模,25)唐代人口迁移受法律严格限制,只能在特定范围内,作有条件的迁移。而宋代则逐步放开对人口迁移的限制,尤其是乡村客户(无地农户)有了迁徙自由。这一变化()A反映中央集权趋于弱化B表明政府鼓励民众迁移C推动传统社会结构变迁D有益于封建统治的维系4(2018重庆市第六调研卷,27)明清时期的江南乡村地区,贸易之所曰“市”,市之至大者曰“镇”。乡村市场有草市、集市、乡市(大市)等多种层级。例如清代以前,昆山大慈,原名“大市”,入清后才逐渐被称为“大慈镇”。据此可知,当时的江南地区()A镇是乡村市场的最高层B农工商业全面发展C市镇是正式的行政建制D市镇经济实力雄厚5(2018辽宁大连一模,27)清代农村家族经济在遗产继承中既存在保障嫡长子权益的“抽长制”,又有照顾丧失劳动能力者的“膳田”、“寡守田”等社会保障机制。这说明()A宗法制度在清代农村占据主导地位B遗产继承以和谐家族关系为出发点C社会保障制度在清代已经发展完善D家族经济在代代继承下逐步被分割6(2018重庆六校期末,31)毛泽东在1928年写给中央的信说: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这表明土地革命时期()A用人人平等去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B反封建斗争与经济发展要求相结合C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走向成熟D统一战线是革命致胜法宝7(2018东北五校期末,22)1985年5月,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请示,在请示中引用了中国的一句谚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火计划”由此诞生。“星火计划”的寓意为科技的星星之火,必将燃遍中国的农村大地。该计划的提出是为了()A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B配合“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C改变农村经济建设粗放式经营状况D呼应教育体制改革的“三个面向”8(2018天津市河西区二模,9)19781991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农村推广,经历了从不要包产到户到包产到户再到包干到户的过程。19841991年,国企改革经历了“利改税”再到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和租赁经营责任制的过程。中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都()A强调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B把计划经济变为了市场经济C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D政府由统一监管到放手不管9(2018山东烟台二模,34)1955年3月,苏联关于修改农业计划工作方法的决议指出:由各区执行委员会下达计划任务,由集体农庄和农庄庄员根据需要自行确定各种作物的播种面积而国家计划委员会只负责农业发展的远景规划和协调平衡工作。该决议表明,当时苏联()A农民取得了生产自主权B放弃了传统的农业体制C摆脱了农业发展的困境D政府谋求增强经济活力答案精析1A根据材料可知,乡、里、亭是秦朝最基层管理机构,地方推选当地的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担任乡、里、亭的官吏,有利于让皇帝或政府的命令直达百姓,故地主绅士是其基层治理的基础,A项正确。材料反映乡、里、亭的官吏由地方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不能体现其它官员也是这种情况,排除B。材料反映秦朝通过设置乡、里、亭官吏,加强对最基层的管理,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制度继承的信息,而是强调秦朝地主绅士是其基层治理的基础,排除D。2C由材料“东汉”的时间信息可知当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下的小农经济,井田制在春秋战国时期解体,故A项错误;封建社会早期封建土地私有制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封建土地私有制有利于维护地主阶级统治,故C项正确;由于土地私有,地主大量兼并农民土地,故D项错误。3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强化,故A项错误;据材料“而宋代则逐步放开对人口迁移的限制,尤其是乡村客户(无地农户)有了迁徙自由”可知政府鼓励民众迁移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据材料“而宋代则逐步放开对人口迁移的限制,尤其是乡村客户(无地农户)有了迁徙自由”可以得出这一变化是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可以推动传统社会结构变迁,故C项正确;据材料“唐代人口迁移受法律严格限制,只能在特定范围内,作有条件的迁移。而宋代则逐步放开对人口迁移的限制,尤其是乡村客户(无地农户)有了迁徙自由”可知有益于封建统治的维系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4A由材料“贸易之所曰市,市之至大者曰镇”,及昆山大慈由“市”改“镇”可知镇是乡村市场的最高层,故A项正确;材料无关农工商业全面发展的史实,故B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市镇是江南地区乡村市场的分级,并不是行政建制,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乡村市场的分级,故D项错误。5B题干中“既存在保障嫡长子权益的抽长制”无法说明宗法制度在清代农村依然占主导地位,故A项错误;清代农村家族经济在遗产继承中兼顾了宗法和社会保障,这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家族关系,故B项正确;“社会保障制度在清代已经发展完善”只关注了题干中的“又有照顾丧失劳动能力者的膳田寡守田”等这样的社会保障机制,故C项错误;“家族经济逐步被分割”符合史实,但与题干无关,故D项错误。6B材料中“改以劳动力为标准”,去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故A项错误;材料中将土地分给农民,进行了反封建斗争,同时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与经济发展要求相结合,故B项正确;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走向成熟,而非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C项错误;中共进行反封建斗争,体现出统一战线思想,但没有反映出经济发展要求,故D项错误。7C从材料“星火计划”的寓意为科技的星星之火,必将燃遍中国的农村大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星火计划”的提出主要为了改变农村经济建设粗放式生产方式,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故C项正确;A项是1987年中共十三大的内容,与题中的时间不符;“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提出,故B项排除;三个面向是教育方面的,与材料“必将燃遍中国的农村大地”不符,故D项排除。8A据材料信息,中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不管是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还是承包经营责任制和租赁经营责任制,都是改变经营方式,都强调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故A项正确;中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都是改变经营方式,而不是把计划经济变为了市场经济,故B项错误;中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都是改变经营方式,而不是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故C项错误;政府由统一监管到放手不管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9DA项与材料中“由各区执行委员会下达计划任务,由集体农庄”不符,故A项错误;斯大林模式采用集体农庄,“放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