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篇一:中班科学教案:水中沉浮(优质课)】 水中游戏(中班科学) 活动要求: 1.通过操作,了解一些常见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2.大胆猜想,学习使用“”“”记号做沉浮观察记录,并能根据操作结果对自己的猜想进行纠错。 3.体验沉浮游戏的乐趣,能较完整连贯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活动难点: 初步理解物体重量与沉浮现象的一些关系。 活动准备 1 瓶子、盖子、磁铁、小泡沫板、石块、木块、橡皮泥、橡皮筋、塑料积木。 2 记录卡、笔、操作盘、玻璃水缸。 活动过程: 一、 教师介绍准备的各种材料物品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水的奥秘!不过在这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我们的活动材料有哪些? 教师一一展示活动材料,并带领幼儿一一指认相关物品。 二、 大胆猜想 师:每一个东西都不一样,但是你们知道这些东西放入水缸后会发生什么现象?是浮在水面上,还是会沉下去?(“”表示上浮、“”表示下沉)。 教师引导幼儿在表格猜想那一栏填上自己认为的答案。并简单说说为什么!(对幼儿的回答,教师不需要有回应,只需要表示听到就好!) 三、 幼儿实验:水中的沉浮 幼儿自由尝试,利用盘中的操作材料进行自主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结果利用“”“”填写在第二栏的结果上!教师观察指导,提醒幼儿每次只尝试一种材料,观察完毕以后再换下一种材料进行操作实验。同时指导幼儿利用“”“”符号对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正确记录。 讨论:你们观察到的结果和你们的猜想一样吗?是为什么? 总结:一般情况下,塑料,木块等材质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而金属,石块等等材质的物体会沉在水底。 四、观察实验:同种材料的沉和浮 教师出示两个空矿泉水瓶,让幼儿观察,确定两个矿泉水瓶是一样的。然后往一个瓶子中注满水,一个瓶内保留空气。同时放入水中,让幼儿观察。 讨论:为什么有瓶子是浮的水面上、有的瓶子沉的水下? 小结:空瓶子盖上盖会浮在水面上,因为它轻;盛满水的瓶子盖上盖就沉在水下,因为它重。 五、幼儿再次实验:改变沉浮 提出尝试题:用什么方法能使浮在水面上的东西沉下去,使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提出尝试题;你能不能用刚才介绍的各种方法试一试,将浮在水上的东西沉下去,让沉在水下的东西浮上来,每做一次,在记录卡上做一个记录,统计猜想是否成功! 小结:水有浮力,当放进水里的东西的重量大于水的浮力时,东西就往下沉;当放进水里的东西的重量小于水的浮力时,东西就浮在水面上。 六、总结。【篇二: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面粉完整版】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面粉 活动目标: 1、 通过做做、玩玩的活动,初步感知面粉的特性。 2、 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体验揉面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面食图片、大馒头音乐,装有各种小点心的流动小商店 2、面粉、水、盘子、抹布、小勺、水杯、一次性桌布。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初步感知面粉 1、教师:小朋友好,今天我们的流动小商店来到了中三班,那小朋友仔细观察商店里放着什么?你认识这些糕点吗?它们都用什么原料做的? 2、教师:对的,是面粉,小朋友真聪明,那面粉是什么样的呢?请你去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幼儿通过看、闻、摸的方式感知面粉的外部特征:白色、无味、轻轻的会粘在身上手上。) 3、教师小结:面粉是白色,没有味道、粉状的、轻。 (二)、知道面粉的来源和特性 1、教师:你们知道面粉是哪来的吗?你只要听完一首有趣的儿歌就知道了!(音乐大馒头) 2、教师:原来面粉是小麦磨出来的,刚刚小朋友看了我们的小商店里有很多好吃的糕点都是面粉做的,那请你想想还有哪些好吃的东西是用面粉做出来的呢?(幼儿自由回答,如:面条、馒头、花卷、包子等,然后欣赏面粉制品图片) 3、教师小结:好吃的东西是用面团做成的。 三、尝试和面,探索干面粉变面团的方法。 1、师:怎么样把面粉变成面团呢?(加水) 2、鼓励幼儿猜想:一勺面粉需要倒多少水才能和好面团呢? 3、教师现场试验,寻找出合适的水和面粉的比例,如一勺面粉加一杯水等。 提出操作要求: 将面粉倒入盘中,用手指挖成井状,在“井”中慢慢倒入水,一定要按照比例操作。 要及时揉捏面。 和好的面团要既能成团,又不粘手。 保持桌面、身上的整洁。 四、中华小厨师 1、 许多好吃的东西都是用面团做成的,都是厨师叔叔阿姨们发明的,今天我们也来当个中华小厨师,来发明好吃的东西好吗? 2、 你想把面团变成什么呢?幼儿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五、展示作品,结束活动。 现在请小朋友把做好的小点心送到我们的小商店吧,用微波炉加热熟就可以吃了。面粉是一种很有营养的粮食,它可以帮助小朋友长出好身体,小朋友可以常吃。同时,面粉是农民伯伯很辛苦种出来的,小朋友不能浪费。【篇三: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好吃的栗子】 一、活动背景: 刚一入秋,班里的阳阳就带来了几个看上去毛绒绒、碰上去刺刺痛的家伙,大家都围过来,争着看热闹,这个说:什么呀,像个小刺猬?那个说:好像是个松果吧!还有的说:不对不对,一定是刺猬宝宝在睡觉呢?这时阳阳忍不住了:你们不认识它吧,告诉你们,他们是毛栗子,是我爸爸从虞山上带下来的。听着孩子们的争论,看着孩子们那求知的目光,我的脑中油然生出一个念头:我们地处虞山脚下,正是栗子的产地,何不利用这自然资源,带孩子们认识一下栗子呢,于是产生了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栗子的特征和用途,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探索剥栗子的各种方法,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在探索过程中,鼓励幼儿互相协作,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三、活动材料: 1、发动家长利用双休日带孩子上山采栗子,同时鼓励幼儿想出一种或几种剥栗子取果实的方法。 2、幼儿自备各种手套、剪刀、小榔头、小刀等。 3、栗子食品:糖炒栗子、糖水栗子、煮栗子、栗子烧肉。 四、活动过程: 1、认识栗子球的名称和外形特征。 观察栗子球的形状、颜色、体会摸上去的感觉。 小结:栗子球市绿绿的、圆圆得,摸一摸刺刺的、毛毛的、很扎手的。 2、引导幼儿探索取出栗子果实方法。师:这么一个毛毛的、刺刺的、圆溜溜的东西里面到底藏着什么小秘密呢? 先让幼儿猜一猜。 再让幼儿分散操作,利用各种工具取出栗子果实。 最后交流各自选用的方法:用剪刀先剪掉刺再慢慢地剪开来。用小榔头重重地敲,把外面的刺皮敲掉。戴上手套用手用力地掰。放在脚底下用力地踩。 小结:因为栗子球外层代词,所以在取果实时要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那带刺的球,可以戴上手套或用脚帮忙。 3、认识栗子的外形特征。 看一看:取出来的栗子的形状、颜色? 问一问:有什么气味? 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想一想:栗子和栗子球之间的关系?这些粒子像什么? 小结:栗子有的是球形、有的是半球形,成熟的栗子,外面有一层深棕色的硬皮,而不太成熟的栗子这层硬皮变成了绿棕色的软皮。像小皮球、像月亮、像刚出升的太阳、像小船等。 4、再次引导幼儿探索取出栗子肉的方法。师:栗子肉到底藏在哪儿呢?让我们再来动手剥一剥。 你想请谁帮忙? 剥开后你发现了什么?幼儿自由操作剥栗子,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剥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网络文学版权保护及电子书平台使用许可合同范本
- 2025年绿色环保印刷设备采购与全面技术升级合同
- 2025年度工业废气排放达标治理技术服务协议
- 2025年绿色环保印刷设备采购与改造工程合同
- 2025年老旧办公楼改造与节能减排施工合同
- 2025年度工业用水处理及环保设施升级改造合同
- 简单柜台租赁合同
- 洪水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砂石料购销合同书
- 八年级(下)期末物理真题汇编《压强》及答案
- 佳能-600EX-相机说明书
- 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培训资料
- DB34T 3678-2020 内河航道疏浚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 《绝对值》教学课件
- 《进一步规范管理燃煤自备电厂工作方案》发改体改〔2021〕1624号
- 制造业智能化生产线改造方案提升生产效率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学设计
- 2024年4月自考05424现代设计史试题
- 水利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六项机制”右江模式经验分享
- 2023版马原专题课件:专题一马克思主义观;专题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 单侧双通道UBE手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