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商鞅变法 2-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课件 人民版选修1 .ppt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商鞅变法 2-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课件 人民版选修1 .ppt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商鞅变法 2-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课件 人民版选修1 .ppt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商鞅变法 2-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课件 人民版选修1 .ppt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商鞅变法 2-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课件 人民版选修1 .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预习导引,知识点一大变革时代1政治上(1)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逐渐瓦解了原有的_统治秩序。(2)随着土地的私有化,新兴地主阶级不断要求获得_,主张废除_的特权,以维护自己的利益。(3)各国先后出现了一系列_。2经济上(1)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_得到极大发展。(2)井田制下集体耕作的生产方式瓦解,_逐步得到认可。,宗法,政治,奴隶主贵族,变法,社会生产力,土地私有权,权利,3思想上“百家争鸣”(2)影响: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一次_的高潮,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_和文化发展。,荀子,非攻,以法为本,思想解放,社会变革,知识点二取信于民,立志变法1必要性:为改变秦国的落后状况,实现_。2可能性(1)秦国统治者热衷于改革秦献公下令废除_的恶习,迁都栎阳,允许在国都内进行商业活动。秦孝公进一步进行社会改革,向全国发出“求贤令”,吸引各方有识之士。(2)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的主张,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富国强兵,用人殉葬,知识点三强国之术1主要目的:实现_。2中心环节:发展农业和厉行“法治”。3主要内容,富国强兵,什伍,耕织,军功,井田制度,分封制,误区警示重农抑商政策的作用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新兴的小农经济,巩固地主阶级的政权,有利于增强秦国的综合国力,为秦国灭六国奠定了基础;但这一政策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抑商或轻商的观念长期制约人们的思想,特别是在封建社会后期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主题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史料探究】史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春秋战国时期贵族用的牛形酒容器,史料二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有渰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诗经小雅大田史料三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商鞅思考(1)根据史料二,指出生产关系领域出现了什么变化?结合史料一说明其原因。(2)史料三体现了什么主张,其理论基础是什么?,答案(1)变化: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渐趋确立。原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2)主张:变法图强。理论基础:法家思想。,【史论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1经济上(1)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生产力迅速发展。(2)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地主经济不断发展。2政治上(1)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强大,分封制和宗法制、礼乐制度不断遭到破坏,奴隶主贵族逐渐没落。(2)诸侯之间争霸兼并战争频繁,战乱不断,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3)富国强兵的改革变法运动风起云涌,成为时代潮流。,(4)新兴地主阶级不断发展壮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掌握政权。3思想上私学兴起,流派众多,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尤其是法家学说成为改革的思想武器。,主题二商鞅变法的内容【史料探究】史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史料二全国划为41县,所有的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思考(1)根据史料一、二,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答案(1)实行什伍、连坐法制度;奖励军功,按军功给予奖赐;重农抑商;推行县制。(2)趋势: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从分裂走向统一。,【史论归纳】商鞅变法对新兴地主阶级意志的体现(1)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贵族无军功不再授爵;增强了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同时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的势力。(2)“废分封,行县制”是向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迈出的重要一步,是打破“封国”、巩固新的土地所有制的政治保障。(3)“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既废除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又满足了地主阶级的经济要求。(4)“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学习思考】1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时期?(教材第17页)提示(1)经济上,春秋战国之交,社会生产力有了相当的发展,铁器和牛耕已经在广大地区使用,水利灌溉事业也迅速发展,使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在生产力发展和阶级斗争的推动下,奴隶社会开始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原地区初步确立起来。(2)政治上,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在一些重要的诸侯国内掌握了政权。这些新兴的地主阶级掌权后,在各诸侯国内都不同程度地进行政治改革,建立了新兴的,地主阶级专政。(3)思想上,由于政治经济的变革,引起思想领域里的空前活跃。自春秋末年以来,在文化思想界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墨家、法家、道家等都在战国时期形成独立的学派,他们极力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4)军事上,中原各国为争夺土地和人民常常混战,通过兼并战争,开始出现局部的统一。(5)民族关系上,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战争的进行,各族人民迁徙往来,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所以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2查阅资料,了解什么是“刑名”之学?(教材第17页)提示“刑名”之学,即法家学说,其核心主张是奖励耕织,实行严刑峻法,主张加强中央集权,根据社会需要及时变法等。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指导思想之一,两汉以后,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自我测评】(教材第20页)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提示变法共进行两次。第一次的主要内容: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第二次变法的主要内容:废井田、开阡陌;推广县制;统一度量衡;“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