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科学发展观看我国教育的均衡与协调发展,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史静寰shijhuan,引子一:从温总理的提问说起,我们的大学(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我们的教育如何才能培养出大师?基础教育?教师素质?.正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国家领导最关心的问题:教育公平与协调发展、素质教育、教学改革。,我国教育12年的跨越式发展,衡量“发展”标准的变化(1):从关注经济增长到关注经济发展,重工业生产的发展:钢产量(50年代)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工农业总产值(60年代)包括第三产业在内的经济发展:国民生产总值(GNP)90年代以后联合国系统开始使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两者都是指一个国家一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但GNP指本国国民,GDP指本国境内创造的。世界银行统计2007年,中国GDP总量排在世界第5位,但人均GDP却排在世界100名以后。,衡量“发展”标准的变化(2):从关注经济发展到关注人的发展,社会人文发展指数(HDI)包括四项基本指标:人均预期寿命、人均GDP、三级学校入学率、成人识字率。中国2006年HDI排名在177个国家中列第81位(05年为94位)。70名以前的是高发展国家,71-155名为中等发达国家,以后的是低发展国家。中国的人文发展指数75年为0.53,90年为0.63,2000年为0.73,06年为0.77。联合国开发署2007年人类发展报告,衡量“发展”标准的变化(3):从关注普遍人到关注社会弱势人群,社会性别发展指数(GDI)和性别赋权测量(GEM)排名(主要衡量妇女参政状况)。2006年中国的GDI排名第73。GEM排名第57。社会贫困指数(HPI)2006年中国的HPI在108个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29,人均日收入低于1美元(国际贫困线)的人口比例为9.9%(2000年为16.6%),低于国内贫困线的人口比例为4.6%。基尼系数为0.46。,衡量“发展”标准的变化(4):从关注物质性指标到关注人的精神感受,幸福指数(HI):由世界价值研究机构(WVS)首先公布,用问卷调查人对生活状况的满意度。2004年在调查的82个国家中,中国排名第48。前三名是波多黎各、墨西哥、丹麦,最后一名是印尼。2004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对中国6大城市幸福指数排名:杭州、成都、北京、西安、上海、武汉。调查表明:影响人们幸福感的主要原因有:健康(59%)、家庭生活(41%)、工作和就业(31%)、收入和财务状况(25%)。幸福指数体现了“人”的复杂性、人的需求的复杂性。,评价指标变化的特点:,“发展”是个动态过程。评价指标的内容与社会发展的水平密切联系,评价指标的变化反映出的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脉胳。“发展”是个综合概念。评价指标的内容日益综合: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到人类发展,评价指标“以人为本”的基本特性越来越突出;“发展”成果的分享具有不均衡性。评价指标在人群涵盖上重心下移:越来越关注弱势群体的状况;“发展”同时具有物质和精神特性。评价指标开始将人的精神生活纳入评价的范畴。,国际教育政策的主题框架,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教育,职业人,成人,人,人,成长中的人,消费者,人,市场角度,社会角度,本质上,校园文化,知识技能,情感能力,态度价值观,教师,学生,“教育”内涵的变化(1):由强调“教育”到关注“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委员会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表重要报告Learning:Treasurewithin,本书的第一个中文翻译名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科文组织又重新翻译,名为学习:内在的财富。两个译名之间有什么不同?学习(Basiclearning)的涵义:-学习是内发的;-学习是自主的;-学习本身就是价值;-学习是无处不在的。,“教育”内涵的变化(2):由阶段性学习走向终身学习,正规学校教育学习的系统性,学习的专门性,学习的阶段性,学习的等级性,,终身学习可发生在任何时间、地点,以任何方式进行,“非正式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价值,“教育”内涵的变化(3):由强调知识的获得到注重能力(素质)的发展,知识的多重性:有人总结为:直接知识、间接知识;还有人总结为:默会知识、明确知识;也有人总结为:事实性知识(knowwhat)、原理性知识(knowwhy)、程序性、运用性知识(knowhow)等。传统学校教育的缺陷:窄化的知识体系(事实性、间接性、明确知识为主)、僵化的知识内容(稳定成形的、被人为学科化、系统化的知识)、单一的知识传授方式(课堂讲授、书本学习)等。多元知识并存、知行统一的现代意义。,国家目标:全面实施“能力发展”战略,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13亿),也是世界第一教育人口大国。2004年各类在校学生总人数接近3亿,教师总人口1千多万。2002年7月出版的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提出:人力资源是中国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全面实施“能力发展”战略,包括: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工作转换能力、创业能力。创建世界最大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国国家教育发展战略,”能力建设工程“(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工作转换能力、创业能l力),建设世界最大的学习型社会,普及义务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建设高水平大学,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2005年中国劳动力人口9.4亿人;2010年9.7亿人,2020年接近10亿人。目前提供7.58亿个就业岗位,全部发达国家才提供4.3亿个就业岗位。,014,1564,65以上,2030年前劳动力结构变化趋势是:第一产业产值与劳动力的比重逐年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显著上升。新型工业化必须依靠劳动者素质和科技进步水平的提高。,我国从业人员结构变化,中国的普及义务教育,两大目标:1.普及义务教育2.提高教育质量三大阶段:制定法律与政策提高投入与经费课程与教学改革,Picturesource:CCTV,.,1986,1995,1999,年代,Current,教师学生的共同成长,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新课改的整体框架,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具备全面发展的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全面提高教育普及水平: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5%。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全面提高人力资源发展水平:15岁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年以上。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各级各类学校普遍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办学思想和正确的质量观。建立科学完备的教育质量标准、评价体系和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计划生育基层工作人员培训与发展考核试卷
- 家庭教育家长会核心要点解析
- 羊毛纤维性能研究考核试卷
- 杨汉清比较教育学理论体系
- 蔬菜加工自动化生产线设计考核试卷
- 口腔清洁用品消费者行为与购物心理考核试卷
- 2025年直播电商项目建议书
- 2025年记录仪表项目发展计划
- 多词语马赛克技术解析与应用
- 2019-2025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之四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前冲刺试卷A卷含答案
- 高校在完善国防动员机制中的作用与实现路径
- 库欣综合征英文教学课件cushingsyndrome
- DB31∕696-2020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单位产品综合能源消耗限额
- 聚酯合成的酯化与缩聚课件
- 认识分式 课件
- 发还清单(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式样(2012版))
- EHS监测测量控制程序
- 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表范例
- 安装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 机房加固设计方案(承重)(共7页)
-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