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赛教用.ppt_第1页
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赛教用.ppt_第2页
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赛教用.ppt_第3页
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赛教用.ppt_第4页
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赛教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发现,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动物需要以食物来维持生命,一粒种子萌发形成幼苗,一棵小树成长为参天大树,整个过程中不断有物质的积累,其质量也增加了几百以至上千倍,它的食物是什么呢?树长那麽大需要多少养料呀!这些养料又是从那里来的呢?,“植物的根是一张嘴,植物生活和生长所需的一切物质,都是通过根吸收了土壤汁得到的。”,2400多年前Aristotle,不足:未能通过实验去检验自己的理论。,1.亚里士多德的经验推测,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一、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真的有“土壤汁”吗?,5年后,2.3kg,90.8kg,76.88kg,2.1629年J.B.vanHelmont的柳树实验,海尔蒙特的结论是:水分是建造植物体的唯一原料。柳树真的只需要水就能长大吗?你认为海尔蒙特忽视了哪些重要因素?未考虑空气和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干燥),(干燥),(干燥),柳树增重74.58kg,90.744kg,纯净的雨水,一、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土壤减少0.056kg,5年后,2.3kg,90.8kg,76.88kg,2.1642年J.B.vanHelmont的柳树实验,海尔蒙特的结论是:水分是建造植物体的唯一原料。柳树真的只需要水就能长大吗?你认为海尔蒙特忽视了哪些重要因素?未考虑空气和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干燥),(干燥),(干燥),柳树增重74.58kg,90.744kg,纯净的雨水,一、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土壤减少0.056kg,3.1771年J.Priestley的实验,普里斯特利得出的结论: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一、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结论:绿色植物只有在光的照射下,才能更新空气。如果今天是你做的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4.1779年J.Ingenhousz的改进实验,黑暗,光照,一、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5.1804年Nicholes.Th.de.Saussure的实验,人工定量配制的空气,一周后:O2增多,CO2减少,植物体增重。,CO2和H2O是植物体有机物质的来源。,一、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结论:,且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和释放出的氧的总量,远远超过它们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6.1864年JuliusvonSachs的实验,现象:未遮光部分变成蓝色。结论: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48小时,清水酒精,一、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7.1880年G.Engelmann的水绵实验,小资料水绵是常见的淡水藻类,每条水绵有许多个结构相同的长筒状细胞连接成的。水绵很明显的特点是:叶绿体呈带状,螺旋排列在细胞里。,一、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光合作用总反应式,6CO2+6H2OC6H12O6+6O2,光能叶绿体,二、光合作用的概念,实验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8.1941年S.Ruben和M.Kamaen的同位素标记实验,一、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小结,一、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1.亚里士多德的经验推测2.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光合作用原料H2O的证明3.普里斯特利的实验4.英格豪斯的改进实验光合作用条件光的证明5.索苏尔的实验光合作用原料CO2和H2O的证明6.萨克斯的实验光合作用产物淀粉证明7.恩格尔曼的实验光合作用产物O2和场所叶绿体的证明8.鲁宾和卡门的同位素标记实验证明O2的来源二、光合作用的概念三、光合作用总反应式四、实验设计时要遵循的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四、课堂小结,供选用的试剂:Ca(OH)2溶液、清水、酒精、碘液,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实验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及有关注意事项。供选用的材料与器材数量不限。,设计实验证明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五、课堂练习,实验组对照组,Ca(OH)2溶液,清水,五、课堂练习,清水,实验组对照组,碘液,碘液,酒精,五、课堂练习,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昨日的海尔蒙特、普里斯特利今日的你明日的?,达标性练习课后探究,现在请同学们运用实验设计规则,探究一个真实问题:小明的妈妈从花鸟市场买回来几棵水草,让小明放在鱼缸内,说这样水中会有较多的氧气让鱼儿呼吸。爱动脑筋的小明想让这几棵水草释放出更多的氧气。你能想办法让水草释放出更多的氧气吗?你可以设计实验来证明你的想法吗?请你用图片或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实验设计。,七、布置作业:课后探究,Theend,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请据此实验回答相关问题:,课堂练习,在该实验中,萨克斯看到的现象是()A.叶片全变蓝B遮光一半变蓝C曝光一半变蓝D叶片全不变蓝【解析】该实验通过检测淀粉的有无来说明植物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曝光处有淀粉产生,经碘蒸气处理后将表现出蓝色,遮光处不变色。,C,课堂练习,萨克斯将绿色叶片先放在暗处几小时的目的()A将叶片中的水分消耗掉B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掉C增加叶片的呼吸强度D提高叶片对光的敏感度【解析】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可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的。该实验中事先把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的目的是让有机物(如淀粉)被彻底消耗,避免叶片内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B,课堂练习,萨克斯对这个实验的设计具有很强的逻辑上的严密性,具体体现在()A没有对照实验B本实验不需要设对照实验C曝光处作为对照实验D遮光处作为对照实验,D,课堂练习,该实验中叶片内含有的叶绿素等色素,会对碘液处理后表现出的蓝色造成干扰,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为增强实验效果,对叶片应做怎样的处理?【解析】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绿体中的色素溶解于酒精,故可用酒精水浴加热进行脱色。酒精的沸点比水低,直接放在火上加热,酒精蒸发太快,造成浪费,而且溶解叶绿素的效果也不好,尤其容易引燃酒精发生危险。,在碘液处理之前,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内的色素溶解于酒精中,再用清水漂洗叶片。,课堂练习,该实验除了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外,还成功地证明了什么?【解析】根据单一变量原则,确定实验结果的不同是由于自变量因素的不同所导致的。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的有无,故得到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光合作用需要光照。,课堂练习,关于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装置的分析,错误的是()A在光束照射到水绵之前,应该加三棱镜将混合光分解成连续光谱B临时装片应放置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C用好氧性细菌起指示作用D水绵的带状叶绿体有利于设置对照条件,A,课堂练习,叶脉是运输水的结构,请根据这个实验原理,设计实验证明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材料可以根据需要自选),教学后记:本堂课主要介绍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的经典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