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塘固房项目嘉兴市秀洲区北部地区堤防加高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强塘固房项目嘉兴市秀洲区北部地区堤防加高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强塘固房项目嘉兴市秀洲区北部地区堤防加高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强塘固房项目嘉兴市秀洲区北部地区堤防加高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强塘固房项目嘉兴市秀洲区北部地区堤防加高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强塘固房项目嘉兴市秀洲区北部地区堤防加高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嘉 兴 市 水 利 水 电 勘 察 设 计 研 究 院Water resources & hydroelectric prospecting &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axing City二OO八年四月强塘固房项目嘉兴市秀洲区北部地区堤防加高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1 综合说明111 绪言112 水文113 工程地质214 工程任务和规模315 工程总布置516 金属结构和电工617 工程管理718 施工组织设计719 拆迁处理及工程占地8110 环境影响评价8111 水土保持9112 工程投资估算9113 经济评价10114 编制依据10115 工程特性表112 水文1321 区域概况1322 气象1323 水文分析1424 洪水153 工程地质1831 概述1832 区域地质概况1833 工程地质条件214 工程任务和规模2541 自然概况和社会经济概况2542 现状工程状况2743 防洪存在的问题4644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4845 工程建设的任务4946 防洪标准及排涝模数5047 工程规模505 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5251 工程等别和标准5252 工程总体布置5253 排涝模数确定5754 主要建筑物6755 主要工程量汇总946 金属结构、电工及消防10361 金属结构10362 电工10363 过电压保护及接地保护10364 消防1037 工程管理10371 工程建设10372 管理机构及定员编制10373 管理办法10374 运行经费1038 施工组织设计10381 施工条件10382 天然建筑材料10383 施工导流、通航及渡汛10384 主体工程施工10385 施工总体布置10386 施工总进度1039 拆迁处理及工程占地10310 环境影响评价103101 环境评价标准103102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103103 综合评价10311 水土保持103111 水土流失防治原则和目标103112 水土流失影响预测评价10312 工程投资估算103121 编制说明103122 工程量汇总103123 投资估算103124 筹资方案10313 经济评价103131 概述103132 国民经济评价103133 评价依据103134 项目费用103135 项目效益103136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和评价准则103附表 附表1 工程总投资估算表附表2 堤防加高加固工程年度各镇投资估算计划表附表3 堤防加高加固工程年度各镇实施计划表附表4 王江泾虹阳项目区改造工程建设内容汇总表(2008年度)附表5 油车港兴港项目区改造工程建设内容汇总表(2008年度)附表6 堤防加高加固面上应急工程量汇总表(2008年度)附表7 堤防加高加固应急工程量汇总表(2008年度)附图见图册注:文本采用85国家标准高程系,85国家高程读数吴淞高程读数-1.841m3嘉兴市秀洲区北部地区堤防加高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 综合说明11 绪言嘉兴市区位于市域中部,为省辖市,地势平坦,河网密布,交通便利,距杭州、上海均不足100km,沪杭铁路、320国道、07省道、杭申线、乍嘉苏线航道等主要交通干线通过市区,沪杭、乍嘉苏高速公路也紧贴市区而过。嘉兴市秀洲区北部地区堤防加高加固工程涉及王江泾、油车港和新塍共三个镇,面积323.37km。本堤防加高加固工程规划工程圩区54个,面积228.69km2;自然圩区13个,自然圩区面积2.27km2。该地区地势低洼,河道纵横,湖荡众多,并且加上近几年地面沉降、防洪设施老化、河道淤积、水土流失以及水体污染,使得该地区的防洪改造迫在眉睫。本工程防洪按20年一遇,防洪水位2.44m;排涝按10年一遇,一日暴雨两天排出。12 水文本流域洪水由梅雨和台风暴雨形成。梅雨期持续时间长,降雨相对均匀;台风影响雨量相对集中,强度大。设计洪水位采用嘉兴站19512001年实测水文资料,经频率计算,嘉兴站20年一遇洪水位2.44m。13 工程地质131 区域地质嘉兴市北部地区,地势低洼,水网密布。该地区涉及三个镇,其余为乡村区域。水田、菜地、旱地及桑树地,其中水田地势平坦低洼,高程一般0.961.20m;旱地和桑树地地势稍高,高程为1.701.90m。地貌单元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132 区域地质按成因类型、地质时代、土性特征和物理力学性质的相似和相近,场地共分8个工程地质层。各土层的空间和平面描述及评价如下:第层,素填土:该层土全场分布,土体松软,结构松散,土质不均匀,压缩性高,强度低,工程力学性质差,层厚约1.602.50m。第层,粉质粘土:该层土全场分布,土质较均匀,中等压缩性,强度中等,工程力学性质一般。层厚约0.701.00m。 第-1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该层土全场分布,土质不均匀,高压缩性,强度低,工程力学性质差。层厚约0.601.90m。第-2层,粘质粉土:该层土全场分布,土质较均匀,低压缩性,强度低,工程力学性质差。层厚约1.202.10m。第-1层,粘土,夹少量粉质粘土:该层土全场分布,土质较均匀,中低压缩性,强度较高,工程力学性质较好。层厚约1.903.50m。第-2层,粉质粘土,局部夹粉土:该层土全场分布,土质不均匀,中等压缩性,强度中等,工程力学性质一般。层厚约5.908.10m。第层,粉质粘土:该层土全场分布,土质较均匀,高压缩性,强度低,工程力学性质差。层厚约1.404.20m。第层,粘土夹粉质粘土:该层土全场分布,土质较均匀,中低压缩性,强度较高,工程力学性质较好。14 工程任务和规模141 工程任务嘉兴市秀洲区北部地区堤防加高加固工程由防洪土堤、防洪墙、堤防口门建筑物(单闸、闸站、泵站、套闸)以及沿线绿化等组成。对该地区的现有堤防进行加高加固,主要包括:.农村生产区的土圩堤进行全面加高加固,对农村、城镇生活区新建防洪墙,使区块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对现有区块内的堤防口门建筑物(单闸、闸站、泵站及套闸)进行全面改造和维护,使区块达到10一遇排涝标准;.对现状区块内圩区进行适当调整组合,新建部分堤防口门建筑物(单闸和闸站);.对各个区块堤防沿线进行水土保持绿化措施。142 工程规模嘉兴市秀洲区北部地区堤防加高加固工程包括防洪堤工程长315.6km(不包括湖嘉申沿线20.5km),其中生产区加高加固土堤208.0km,生活区防洪墙107.6km;堤防口门建筑物(单闸、闸站、泵站及套闸)工程共计406座(不包括湖嘉申沿线21座水工建筑物);圩堤沿线绿化长度208.0km。工程具体工程规模情况见下表。表11 工程规模统计汇总表(防洪土堤及防洪墙)行政区划堤防工程(m)绿化(m)生产区堤防加高加固生活区防洪墙加高加固改造新建小计王江泾运东片6266113771472286082710162661运西片7171118606667264293495671711小计13437215631113893503762057134372油车港6315314124690234913830563153新塍10500010006200720010500合计208025297551307964728107562208025注:1、生产区堤防加高加固长度指在3.46m(3.66m)高程以下堤防长度;2、生活区加高加固长度是指已建3.46(3.66)2.66m高程防洪墙,改造长度是指已建2.66m高程以下防洪墙;3、绿化长度是指生产区需加高加固堤防的长度;4、表中数据为工程圩区和自然圩区工程量之和,不包括湖嘉申航道一线所涉及的工程量。表12 工程规模统计汇总表(堤防口门建筑物)序号项目王江泾油车港新塍合计运东片运西片小计1新建单闸4488925闸站7714131946泵站000538小计1111222631792重建单闸101001闸站224004小计3250053一级改造单闸21425112258泵站202035闸站1382151844套闸102125017小计46146021431244二级改造单闸2722493915103泵站404004闸站182442331085套闸213306小计5147987525198总计111741851229940615 工程总布置151 工程等别与标准根据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王江泾镇、油车港和新塍镇均属于等一般城镇,工程等别为等,确定防洪土堤、防洪墙、堤防口门建筑物(水闸及闸站等)为4级建筑物。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及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位2.44m;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一日暴雨两天排出。152 工程总布置本工程分为三片,王江泾镇片、油车港镇片和新塍镇片,共拟改造防洪圩区55个,圩内控制总面积236.68km。其中王江泾19个圩区分为运西片和运东片:运西片12个,分别为大坝圩区、赖字圩区、田东圩区、田西圩区、南汇圩区、金珍圩区、南汇集镇圩区、商品基地圩区、荷花圩区、双东圩区、虹南圩区及虎啸浜圩区;运东片7个,分别为虹阳圩区、虹双圩区、腾范圩区、城洪圩区、丁家浜圩区、沈西圩区及双北圩区;油车港15个圩区,分别为三小圩圩区、合心圩区、杨溪圩区、冯家港圩区、栖北圩区、栖南圩区、古窦泾圩区、双阳圩区、新塘圩圩区、池湾圩区、南熟圩区、千金寺圩区、上睦北圩区、上睦南圩区及麦家圩区;新塍21圩区,分别为一包、二包、四包、小金港、康和桥、洛北、洛中、洛南、沙马、朝阳、凤凰、天里、人民、庄西、陈堂山、天福、万民、潘家浜、富云、新庄和庙云。16 金属结构和电工161 金属结构.水泵金属结构改造泵站中原则选择原有水泵型号,新建、重建泵站一般选择直径500mm左右的立式轴流泵。.进水口拦污栅泵站进水口设拦污栅两道,用Q235A型钢焊制。.水闸闸门及启闭机械节制闸均采用平面钢闸门,闸启闭机选用QPQ15单吊点卷扬式启闭机。162 电工.接入电力系统方式工程由当地电网供电,闸站和水闸配套动力为交流异步电动机,电动机额定电压为380V。闸站通过变压器就近架空接入10KV高压电网,单闸可直接接入0.4KV低压电网。.启动方式各闸电动机采用直接启动方式,各闸内闸门电动机采用直接启动方式,水泵电动机采用软启动器降压启动。17 工程管理嘉兴市秀洲区北部地区堤防加高加固工程由秀洲区水利局负责该堤防加高加固工程的建设融资、投资、前期准备工作、工程建设管理。工程完成后,由该地区的王江泾、油车港和新塍共三个镇的水机管理站进行工程的运行和管理。18 施工组织设计181 主体工程施工主体工程施工包括防洪土堤、防洪墙施工,堤防口门建筑物(水闸施、闸站等)施工等。.防洪土堤及防洪墙一般采用挖掘机挖掘土、铲运车运土,小型压路机碾压,边坡、转角等机械碾压不到之处应人工夯实。防洪墙施工建议用草袋做围堰,采用组合式钢模,砼采用0.4m移动式搅拌机拌和,独轮或双轮人力车推运,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水闸施工浇筑砼底板时,应有2台0.4m砼搅拌机同时搅拌砼。基坑处架设流槽,以利砼入仓。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动砼,不能漏振。闸墩砼施工时,模板应牢固,模板支架应当坚挺,严防砼施工时模板走样。钢闸门可委托厂方制造,也可请厂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现场制造安装。.闸站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掌握设备的性能和安装方法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工程开工后业主、施工单位、设计单位、设备生产厂房应不断联系密切配合。设备应尽早购买,尽早进行试车,有故障、有问题应做到能及时发现尽快解决。182 施工总进度根据工程的规模、等级、数量,按照从紧从快,合理交叉作业程序、科学施工的原则,确定工程施工期于2008年5月开工,2011年12月前完工。19 拆迁处理及工程占地本工程永久征地及房屋拆迁较少,投资不列入本堤防加高加固工程项目内,由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协调解决。110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既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工程的主要负面影响存在于工程建设期,这些不利影响一般是局部或暂时的,加强环境管理和采取适当环保治理措施可以基本控制污染。从长远和全局利益考虑,本工程的关键对环境的影响利多弊少,在全面落实各项环保管理和防治措施的基础上,本工程建设在环保方面来讲是可行的。111 水土保持对防洪土堤、防洪墙、堤防口门建筑物区和临时施工场地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进行防治。采取工程措施使河道、湖泊边坡稳定,在稳定的基础上,对边坡等裸露面实施植物措施。绝对避免因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对河道取水带来影响,以及给工程区其他单位、村庄和个人造成危害,做到既防止水土流失又积累生物资源,保护生态系统稳定,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112 工程投资估算本工程总投资17801.52万元,其中主体工程14840.24万元,独立费用1342.96万元,预备费用1618.32万元,具体见下表。表1 3 工程总投资估算表编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价备注(元)(万元)一主体工程14840.24 1生产区土堤m836828 669.46 2生活区防洪墙m107562 7245.75 3堤防口门建筑物座406 6717.00 4绿化m208025 208.03 三独立费用1342.96 四预备费用10%1618.32 五工程投资17801.52 113 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11.14%is=7%,表明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超过要求水平;经济净现值ENPV=7318万元0,说明国家为拟建项目付出代价后除了得到符合社会折现率的社会盈余外,还可以得到以现值计算的超额社会盈余。效益费用比EBCR=1.361,静态投资回年限11.17年,动态投资回年限16.33年。综上所述,本工程经济指标较优,社会效益显著,在经济上是合理可行的。114 编制依据.太湖流域防洪规划(2006-04);.浙江省杭嘉湖地区防洪规划(2003-03);.浙江省“强塘固房”工程总体方案(2008-03);.嘉兴市域总体规划(20052020)(2006-05);.嘉兴市河道整治综合规划;.秀洲区河道整治规划;.防洪标准(GB50201-94);.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115 工程特性表表14 工程特性表 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水文基本资料1区域面积嘉兴市区km968嘉兴市北部地区km323 2利用水文系列年限嘉兴站年最高水位年5119512001(嘉兴站)一日最大暴雨量年5519512005(嘉兴站)3常水位m0.98嘉兴站二工程设计标准设计洪水位m2.44 20年一遇洪水位设计排涝标准mm158.210年一遇,一日暴雨量两天排出设计排涝模数m/s/km0.82装机排涝模数m/s/km1.31 三工程效益指标保护面积km236.68 四主要建筑物1防洪堤防洪土堤长度km208.0 加高加固防洪墙km107.6 新建km64.7 改造km13.1 加高加固km29.8 2单闸座187新建座25重建座1一级改造座58二级改造座1033闸站座179新建座46重建座4一级改造座44二级改造座854泵站座17新建座8一级改造座5二级改造座45套闸座23一级改造座17二级改造座66绿化km208.0 五经济指标1工程总投资万元17801.522综合经济指标经济内部收益率11.14 经济净现值万元7318 效益费用比1.36 嘉兴市水利水电勘察设计研究院- 29 -2 水文21 区域概况嘉兴市位于浙江省的东北部、长江三角洲的南翼,全市辖5县(市)2区,土地面积3915km。嘉兴市区位于市域中部,为省辖市,地势平坦,河网密布,交通便利,距杭州、上海均不足100km,沪杭铁路、320国道、07省道、杭申线、乍嘉苏线航道等主要交通干线通过市区,沪杭、乍嘉苏高速公路也紧贴市区而过。2006年底全市总人口335.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9.56万人,非农业人口115.99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1.40万人。嘉兴市属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水网地区,地势平坦,水网密布。市域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微倾,沿杭州湾田面高程为2.663.16m(黄海高程,下同),中南部地区为1.362.36m,西北部地区为1.161.76m,局部地区仅为0.46m。嘉兴市区地处太湖流域,河道纵横,湖荡众多。河道总长度3315.8km,水面积73.7km;湖荡46个,水面积29.3km;全区总计水面积103.0km,水面积率约10.6%,河道分布密度为3.4km/km,形成了一个平原水网。其特点是:水力坡度小,部分感潮明显。22 气象嘉兴市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湿润、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9,极端最高气温40.5,极端最低气温-12.4;年平均日照2109小时;相对湿度82%;静风频率8%,平均风速2.63.4m/s,各月相差不大,全年以E和NW风向频率为大。嘉兴站年平均雨量1179mm,最大年雨量1719.4mm(1954年),最小年雨量723.1mm(1978年),一日最大暴雨量229.5mm(1963年6月12日),三日最大暴雨量313.8mm(1962年9月4日)。降水大部分集中在39月,月季分配呈现梅雨型和台风型的双峰型降水特征。嘉兴站多年平均水位0.98m,历史最高水位2.53m(1954年),历史最低水位-0.25m(1934年)。23 水文分析231 设计洪水位对嘉兴水文站历年最高水位值进行最高水位的频率的计算。嘉兴站为19512001年共51年的水位资料。本工程设计洪水位拟采用嘉兴站:50年一遇洪水位2.60m,20年一遇的洪水位2.44m,10年一遇的洪水位2.30m。表21 嘉兴站设计洪水位 (m)站名统计参数各种重现期(年)系列长度/年份1005020105相应频率(%)均值CvCs/Cv1251020嘉兴站1.840.09652.0 2.71 2.60 2.44 2.30 2.13 51/19512001232 设计暴雨设计暴雨的推求采用频率计算方法,对嘉兴站19512005年系列年的一日最大暴雨量进行排频计算,从而得到不同频率下的设计不同频率下的最大暴雨量。本工程拟采用嘉兴站的一日最大暴雨量:50年一遇244.6mm,20年一遇195.3mm,10年一遇158.2mm。表22 嘉兴站一日最大雨量频率计算成果表 单位:mm站名统计参数各种重现期(年)系列长度/年份1005020105相应频率(%)均值CvCs/Cv1251020嘉兴站89.60.593.5 281.9 244.6 195.3 158.2 121.2 55/1951200524 洪水.成灾雨型和洪水嘉兴市属北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气温低而干燥。嘉兴多年平均雨量1193.2mm,多集中于410月,其间雨量集中程度73%,多年平均雨日为137天。最大年雨量1729.8mm(1954年),最小年雨量766.6mm(1978年)。梅雨常发生在56月间,一般持续阴雨12个月,长的可达3个月。进入梅雨季节,当遭遇一二十天或更长时间连续暴雨时,特点是总量大,历时长,范围广,河道水位持续上涨,高水位持续时间较长。台风型洪涝特点为降雨强度大,一次降雨中心点雨量可达数百毫米,但历时较短,一般仅为13天,相应河道水位的上涨速度快、幅度大,一日上涨幅度可达1.01.5m。大范围台风型暴雨会造成局部地区流域性洪涝灾害,产生局部洪涝,但一般退水速度较快。.洪涝灾害嘉兴市旱、涝、台风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洪涝灾害尤为突出。自明朝宣德五年(1430年)至清朝光绪三年(1878年)的448年中,共发生旱灾20次,洪灾33次,海潮侵袭26次,平均每13.5年就要发生一次重大洪涝灾害。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年至2005年,发生大小洪涝灾害14次(见表21),平均4年就要发生一次,其中梅雨型洪水6次,台风暴雨型洪水8次。表25 建国以来洪涝灾害年水位特征值受洪涝年份雨型年最高水位(m)日期1961台风雨1.61 10.51962台风雨2.06 9.91963台风雨2.00 9.161977台风雨1.91 8.231983梅雨1.95 7.61984梅雨1.92 6.151985台风雨1.70 8.21987台风雨1.86 9.131989台风雨1.81 9.181991梅雨1.87 6.191993台风雨2.01 8.221995梅雨2.07 7.71997梅雨1.98 7.121999梅雨2.44 7.2从受灾情况看,受台风影响引起的暴雨雨量大、洪水位高、受淹范围广,出现的几次历时最高水位,大多是台风暴雨造成的。梅雨型洪水最高水位略低,但高水位持续时间长,排水不畅,内涝较严重。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的洪灾呈两大特点:一是频次增多,平均2年就要出现一次;二是损失逐年递增。洪灾次数增加除降雨量增多这一自然因素外,区域水利情况的变化也是重要因素;洪灾损失增加主要是由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乡镇工业蓬勃发展,洪灾所造成的工业损失超过了农业损失。据不完全统计,“99.6.30”洪涝灾害中秀洲北部地区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1.3亿元。2007年16号“罗莎”台风给该地区带来特大暴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到0.52亿元。由此可见,洪涝已经严重制约了当地国民经济的发展。3 工程地质31 概述嘉兴市秀洲区北部地区堤防加高加固工程涉及王江泾、油车港和新塍共三个镇,共计323.37km。本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地质资料主要参考该区域内堤防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分析该地区范围内单闸等水工建筑物地基土的分布及变化规律,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等地质条件,对堤防口门建筑物(水闸、套闸、排涝站、闸站)基础土层的承载力、渗透性和渗透稳定性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32 区域地质概况321 工程区域地形地貌嘉兴市北部地区,地势低洼,水网密布。该地区涉及三个集镇,其余为乡村区域。水田、菜地、旱地及桑树地,其中水田地势平坦低洼,高程一般0.961.20m;旱地和桑树地地势稍高,高程为1.701.90m。地貌单元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322 地层岩性本区全新世至晚更新世中、晚期地层是以海积、冲海积成因为主,以一套灰色的流塑状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和呈条带状分布的粉砂层为主;其间分布冲海积和冲湖积灰蓝、灰绿色可塑至硬塑状粘土、粉质粘土,表层为冲湖积可塑状粉质粘土。晚更新世早期至早更新世地层均系陆相沉积,为冲积、冲湖积成因,每个时代的沉积物形成明显的由粗至细的沉积旋回,下部为冲积砂或砂砾石,上部为冲湖积硬塑状粘土、粉质粘土,在色调上,则以灰黄、灰白、褐黄、棕黄色为主。各时代地层岩性见表31。表31 平原区第四纪地层简表统代号厚度(m)岩 性 特 征 描 述全新统Q42315 表层褐黄色粉质粘土(硬壳层),含少量铁锰质氧化斑点结核,可塑,下部灰至深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第一软土层),夹淤泥及薄层泥炭和粉砂土。Q41614 上部灰蓝、灰绿、褐黄色粘土、粉质粘土(第一硬土层),可塑至硬塑,富含铁锰质结核,局部因受古河道切割作用呈条带状缺失。下部灰至深灰色粉土,粉砂(第一砂性土层),稍密,局部松散,含贝壳碎片,发育水平层理,振动易液化。上更新统Q3230 顶部灰绿、棕黄色粘土、粉质粘土(第二硬土层),硬塑,具杂斑构造,富含铁锰质结核。 上部灰至深灰色粉砂(第二砂性土层),局部粉质粘土与粉砂互层,见虫孔及贝壳碎片,发育水平层理,稍密,部分松散。 中部灰蓝、灰绿、褐黄色粘土、粉质粘土,硬塑,富含铁锰质结核。新下部灰至深灰色粉细砂,稍密至中密,夹粉土、粉质粘土,见贝壳碎片,发育水平层理。323 地震嘉兴市历史上未发生过大的地震,按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嘉兴市抗震设防基本烈度为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0.05s(相当于度);根据上述区域场地岩土条件,按相关规程公式估算其等效剪切波速,140m/sVse250m/s,因此场地土的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建筑的场地类别为类。324 水文地质条件区域地层内地下水有孔隙潜水和孔隙承压水两种类型。孔隙潜水埋藏于表部粉质粘土、粉土、淤泥质土层中,主要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其次为农田灌溉和河流等侧向补给,排泄方式主要为蒸发和向河湖的侧向排泄。浅部无良好的含水层,土层多属不透水弱透水的粘性土及部分砂性土层。地下水潜水位埋深一般在-1.30-0.60m,受季节气候条件及水文因素影响。水质多为淡水,据水质化验报告分析,水质对砼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无结晶性侵蚀和分解性侵蚀。表32 潜水承压水化学特征表类含水岩组水量(t/d)水位埋深(m)PH矿化度(g/L)HCO3-(mg/L)SO42-(mg/L)水质类型潜水al-lQ42粉质粘土夹粉土孔隙潜水含水组15-1.3-0.67.27.40.51.519050040250HCO3.Cl-NaCl.Ca承压水al-mQ41粉土、粉细砂孔隙承压含水组100-0.30.27.28.11.48.540070050160Cl.HCO3-Na.CaCl-Naal-mQ32粉细砂、粉土孔隙承压含水组100300-0.35.76.27.80.75.021040040280HCO3-Na.Ca(Mg)Cl.HCO3-Na.CaCl-NaalQ31粉细砂、中细砂孔隙承压含水组10010003.74.25.48.40.24.0605001.020HCO3-Na.CaHCO3.Cl -Na.CaCl.HCO3-Na.Ca孔隙承压水赋存于下部砂性土层中,以上下部粘土层作为隔水顶底板,稳定水位埋深在4.75.1m,水质微咸,对工程影响不大。表33 潜水承压水化学特征表内容地下水稳定水位类型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地下水埋深(m)0.40-1.20-0.80潜水型(其水位随季节有所升降)地下水高程(m)2.200.381.00侵蚀性根据区域水分析资料,地下水对钢筋砼无侵蚀性33 工程地质条件本工程可研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是在对该区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基础上,并根据本堤防加高加固工程对工程地质的要求进行概括,地质资料成果能够满足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作要求。.地形地貌及环境条件本工程地处嘉兴市王江泾、油车港和新塍三个镇,场地区域内地表均覆盖填土,地形起伏不大。整块场地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各地层主要是第四纪全新世海相沉积。.地基土的构成与分布特征按成因类型、地质时代、土性特征和物理力学性质的相似和相近,场地共分8个工程地质层。各土层的空间和平面描述及评价如下:第层,素填土:该层土全场分布,主要由灰黄、褐黄色粘性土组成,含少量杂质、碎砖块,土体松软,结构松散,土质不均匀,压缩性高,强度低,工程力学性质差,层厚约1.602.50m。第层,粉质粘土:该层土全场分布,饱和,灰黄色,流塑软塑,含铁锰质氧化锈斑,土质较均匀,中等压缩性,强度中等,工程力学性质一般。层厚约0.701.00m。 第-1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该层土全场分布,饱和,灰色,流塑,含有机质、腐殖质,土质不均匀,高压缩性,强度低,工程力学性质差。层厚约0.601.90m。第-2层,粘质粉土:该层土全场分布,饱和,灰色,稍密中密,含铁锰质氧化锈斑,土质较均匀,低压缩性,强度低,工程力学性质差。层厚约1.202.10m。第-1层,粘土,夹少量粉质粘土:该层土全场分布,饱和,暗绿灰黄色,可塑硬塑,含铁锰质氧化锈斑和结核,土质较均匀,中低压缩性,强度较高,工程力学性质较好。层厚约1.903.50m。第-2层,粉质粘土,局部夹粉土:该层土全场分布,饱和,黄色灰黄色,流塑软塑,含铁锰质氧化锈斑和结核,土质不均匀,中等压缩性,强度中等,工程力学性质一般。层厚约5.908.10m。第层,粉质粘土:该层土全场分布,饱和,灰色,软塑可塑,含有机质,土质较均匀,高压缩性,强度低,工程力学性质差。层厚约1.404.20m。第层,粘土夹粉质粘土:该层土全场分布,饱和,暗绿灰黄色,可塑硬塑,含铁锰质氧化锈斑和结核,土质较均匀,中低压缩性,强度较高,工程力学性质较好。.地下水本场地土层中地下水属孔隙型潜水,埋藏较浅, 根据钻孔实测资料,地下水平均埋深约1.50m。各土层中地下水无压,渗透性差。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并受邻区地表、地下水的影响,常年水位变化不大。由于场地附近无污染源,根据各地层土性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腐)蚀性。由于场地内存在淤泥质土层,较薄,场地土类型属中软土。.地基土的分析与评价通过对工程地质剖面图和各土层土样试验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本场地地层单元成层明显,组成结构较复杂,各地层水平方向上物理力学性质较均匀,垂直方向上物理力学性质均匀性较差。场地和地基的整体稳定性本场地内存无不良地质现象,场地和地基稳定性较差。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浅表层土中,因素填土层需挖去,故不提供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第层土承载力特征值90kPa。天然地基的可行性评价表层土中第层土承载力较高,工程力学性质一般,埋藏浅,厚度较薄,按地区经验,能够满足作为一般建筑物持力层的要求,可以考虑作浅基础持力层。若建筑物荷载不大,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的前提下,以该层土作浅基础主要持力层较合适。若建筑物荷载较大,浅基础不能满足要求,可采用桩基础。相对浅基础来说,桩基础稳定性较高,但基础造价要高。桩型可采用本地区常用的钻孔桩灌注桩或预制桩,可以第层土作桩基持力层。4 工程任务和规模41 自然概况和社会经济概况411 自然概况嘉兴市北部地区涉及王江泾镇、油车港镇和新塍镇,位于“长三角”和沿海经济带中心点,江、浙、沪二省一市交界处,沿海城市最具活力和增长极的嘉兴市中心北部。该地区南与嘉兴市区相连,北与江苏盛泽一桥相通,镇内有07省道、乍嘉苏高速公路、规划申嘉湖高速经过,以及京杭大运河贯穿该地区。该地区地势低洼,水田平均高程0.961.42m。2006年耕地面积182.09km,总人口36.20万人。该三镇总面积323.37km,该地区河流纵横,湖荡星罗棋布。河道总长966.15km,河网密度为3.0km/km,河道水面积18.3km。京杭古运河贯穿该地区。该地区大小湖荡有41个,湖荡水面积为27.1km,湖荡容积1.2亿m。面积在1km以上的湖荡有连三连四荡、南官荡、和尚荡、天花荡、梅家荡、田北荡以及陆家荡。河湖总面积38.3km,水面积率达到14.0%。表41 嘉兴市北部地区自然概况汇总表行政区划国土面积(km)耕地面积(km)河道长度(km)河道水面积(km)湖荡数量(个)湖荡水面积(km)总水面积(km)水面积率()王江泾127.30 67.35 315.8 7.2 2718.2 25.4 20.0 油车港62.97 35.61 202.0 4.1 168.8 12.9 20.5 新塍镇133.10 79.13 448.4 7.1 00.0 7.1 5.3 合计323.37 182.09 966.15 18.32 41 27.1 45.4 14.0 注:上述王江泾和油车港两镇共有41个湖荡,其中连三连四荡和北官荡为两这镇交界湖泊,水面积各按50计412 社会经济概况王江泾自南宋以来就是江浙两省交界处的一个丝绸集镇,被誉为“衣被天下”的丝绸之府。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王江泾物产丰盈,建有名特优水产养殖基地和栈养基地,水产养殖和捕捞分别居嘉兴市前列。近年来,王江泾经济发展迅速,已形成纺织、铜材、印染、化纤、电力、注塑、管道、造纸等多种块状经济,实现了经济持续增长的社会全面进步。2006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3549万元,人均GDP达到11121元。油车港是我国著名商品鱼生产基地,全国静电植绒名镇、全国农民画绘画之乡,同时也是中国的植绒和纺织品生产基地,静电植绒产品产量占了全国三分之一,纺织品年生产能力达到4亿m之多,近年来电子、机电、精细化工等技术产业正在蓬勃兴起。交通便捷,物流畅通;资源充裕,气候宜人,堪称“人间天堂”、“创业乐园”。2006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0686万元,人均GDP达到18356元。新塍镇是一个历史悠久、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千年古镇,是嘉兴市卫星镇,秀洲区规模最大的中心城镇之一,是浙江省教育强镇、卫生镇、历史文化名镇、东海明珠文化镇、十大新兴花卉乡镇、嘉兴市文明镇、特色文化镇、外资利用十强镇。全镇工业经济发达,投资环境优良;农业设施完善,产业特色明显。2006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3725万元,人均GDP达到14858元。该地区经济概况具体下表。表42 嘉兴市北部地区经济概况汇总表行政区划人口(万人)GDP(万元)人均GDP(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小计王江泾22.80 2030319011743129253549 11121 油车港4.40 14554501031602980686 18356 新塍镇9.00 237728272927224133725 14858 共计36.20 58629 322949 86382 467960 12929 42 现状工程状况嘉兴市秀洲区北部地区堤防加高加固工程涉及王江泾镇、油车港镇和新塍镇总面积323.37km,现状共有大小工程圩区54个,其中王江泾镇22个,油车港镇13个,新塍镇19个。现状堤防总长512.7km,堤防口门建筑物418座,其中单闸183座,泵站10座,闸站194座,套闸31座。堤防汇总情况具体见表43。421 王江泾镇防洪现状王江泾现状共有工程圩区22个,圩内控制面积93.13km。其中京杭古运河以东片现状水田平均高程为0.96m,最低高程约0.460.56m,共有工程圩区12个;京杭古运河以西片现状水田平均高程为1.26m,最低高程约0.66m,共有工程圩区10个。现状堤防总长270.8km,堤防口门建筑物183座,其中单闸81座,泵站7座,闸站80座,套闸15座。堤防具体情况见表44。422 油车港镇防洪现状油车港现状共有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