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基于单片机上下位电子秤设计.doc_第1页
开题报告-基于单片机上下位电子秤设计.doc_第2页
开题报告-基于单片机上下位电子秤设计.doc_第3页
开题报告-基于单片机上下位电子秤设计.doc_第4页
开题报告-基于单片机上下位电子秤设计.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表二)闽南师范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开 题 报 告题 目:基于单片机上下位电子秤设计 姓 名: 学 号: 系 别: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 级: 20 13级 指导教师: 2016年 9 月 20 日1、 选题依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子秤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测量工具,人们对称重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传统的台秤、磅秤已经逐渐被淘汰,因此设计方便,智能、高精度的电子秤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大部分是传统的秤,结构复杂,体积大,成本较高,且不易携带,运行稳定性较差,维修困难。与传统称相比,智能电子秤采用了新型的传感器,高精度的AD转换器等与单片机结合实现高精度,快速及功能强等特点。而且目前市场上智能电子秤产品的整体水平不高。因此,有针对性地设计出一套智能化的电子秤系统,从技术上克服传统秤的诸多缺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设计由单片机最小系统、称重传感器,AD模块、串口通讯模块、LCD显示模块、矩阵按键模块、时钟电路及上位机组成。能实现基本称重、单价设定、价格计算、超重报警等功能。具有体积小,精度高,称重速度快,操作简单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超市,商场,家庭等场所。而且本设计采用了RS232串口与上位机实现通讯,使称重系统与计算机系统相互连接,使电子秤技术达到更高的水平,能够更加满足人们的需求,更受人们的青睐。2、 研究的内容及目标1. 研究内容设计并实现基于STC89C52单片机上下位电子秤,研究内容包括:1 了解STC89C52单片机及其接口技术;2 了解称重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并选型;3 AD模块HX711的驱动程序与使用方法;4 STC89C52的内部EEPROM的读写时序与应用;5 LCD1602液晶显示屏的使用方法;6 DS1302时钟芯片的原理及使用方法;7 RS232串口的原理及使用方法;2. 研究目标设计并实现基于单片机STC89C52的上下位电子秤,电路具有基本称重、单价设定、价格计算及超重报警等功能且能通过RS232串口与上位机通讯,实现同时在LCD1602和上位机上显示的功能。3、 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1. 研究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对比,选择合适的主控芯片、传感器及AD芯片等,根据各个模块的原理设计出电路原理图以及画出PCB板,并采用硬件模块与编程软件Keil相结合的方法编写出程序,最后进行调试以实现整个系统的功能。2. 方案选择2.1 主控芯片的选择:选用STC89C52做主控芯片。STC89C52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有很多传统51单片机不具备的功能。与AT89S52相比价格更便宜且下载更方便简单,考虑经济及诸多因素,采用了STC89C52芯片作为核心单片机。2.2 称重传感器的选择:选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精度高,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广寿命长,结构简单,频响特性好,能在恶劣条件(高温、高压、强磁场等)下工作,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因此选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2.3 AD转换芯片的选择选用HX711转换芯片。HX711采用了海芯科技集成电路专利技术,是一款专为高精度电子秤而设计的24位A/D转换器芯片。与同类型其它芯片相比,该芯片集成了包括稳压电源、片内时钟振荡器等其它同类型芯片所需要的外围电路,具有集成度高、响应速度快、抗干扰性强等优点。降低了电子秤的整机成本,提高了整机的性能和可靠性。2.4 显示模块的选择:选用液晶1602显示。液晶1602显示器(LCD)与数码管(LED)相比,其寿命长、低功耗、画面效果更好、电路连接简单、价格便宜等优点。2.5 串口模块的选择:选用RS232串口。RS232接口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串行通讯接口,RS-232是为点对点(即只用一对收、发设备)通讯而设计的,其驱动器负载为37k。适合本地设备之间的通信。且价格相对便宜。因此采用了RS232串口。四、研究进度计划2016年8月10日-2016年8月30日 查阅相关资料,确定设计课题。2016年8月30日-2016年9月10日 完成文献综述和整理资料2016年9月10日-2016年9月15日 拟定设计方案,解决相关难点问题,设计电路。 2016年9月15日-2016年9月20日 完成开题报告和PCB设计。2016年9月20日-2016年11月20日 电路板的制作与调试。2016年11月21日-2016年12月25日 开始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