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声现象单元检测(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击鼓时发出的声音是 的振动, 用嘴对着笔套吹气发出的声音是 的振动。经验丰富的检修工夜间用一根铁棒沿地面下水管排设处逐段细听,就能发现漏水的部位。这是因为 。图4122.夜晚,进行侦察的侦察员为了及早发现情况,常将耳朵贴在地上倾听敌人的马蹄声,这利用了声音在_中比_中传播得快的道理。3.小明做了一个哨子,如图412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制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会发出悦耳的哨音。这哨音是由于管内空气柱 产生的。上下拉动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4.一般人不用坚硬物掏耳朵,是为了防止_,有时巨大的声音会使耳膜穿孔,这时会造成_,可以用_方式感知声音或借助于助听器。5.我们仅凭声音,也能识别是哪个熟悉的人在说话,这是由于讲话时每个人的_不同。唱歌有高音、中音、低音的唱法,这取决于与声音振动频率有关的_特性;除上述两个特性外,声音还有另一个特性是 _。图4136.如图413 所示,将一把金属叉子拴在一根约lm长的线的中间把线的两端分别缠绕在双手的食指上,缠绕多圈,插入耳朵。然后让叉子撞到坚硬的物体上,等它垂下把线拉直时,你就可以听到敲钟似的响声。通过撞击,金属叉子 发声,声音主要通过 传递到人耳。7.在“汶川大地震”中,救援人员用雷达、声波和热红外等多种生命探测仪搜救被困的同胞。其中声波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声波传递_的一种救援装备。它可以灵敏地接收到物体_时产生的微弱的声音,以利尽早营救。8.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居民家的窗玻璃振破,说明战斗机飞行时会产生很大的_,同时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9.手机是通过_传递信息的,用手机接打电话时,很容易听出熟悉人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_判断的,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带耳机听MP3,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_,若长此以往会使听力下降,有害健康。10.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接收处减弱噪声。请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减弱噪声的措施:“掩耳盗铃”是在_减弱噪声;把门窗关上,是在_减弱噪声;城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是在_减弱噪声。(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1.在电视机的遥控器上控制音量(响度)大小的按钮(图标)是图414中的( )图414A B C D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真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只要物体在振动,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13.骨导式助听器的主要作用是( ) A.把声音传给头骨和颌骨 B.把声音传给耳膜 C.保护人的内耳 D.为了美观14.人能听见双声道立体声广播中的立体声,主要原因是( ) A.声音是立体的 B.人耳具有双耳效应 C.有两个扬声器 D.一只耳也可听见立体声15.2008年汶川大地震使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有关专家指出:地震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关于被埋在废墟下的人的自救措施,最佳的是( ) A.大声呼救 B.见缝就钻,说不定能从废墟中爬出来 C.静下来等待营救人员营救 D.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外求救16.音调高指声音听起来“尖”“细”“脆”等,所以女学生的音调比男学生的高,下列声音音调最高的是( ) A.隆隆的雷声B.老鼠的吱吱叫声C.声如洪钟的演讲声D.牛的叫声17.天坛公园内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A.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声音的音调不同 D.发声的物体在振动1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图41519.在坟川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4-15),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20.医生在诊病时使用的听诊器(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声音变调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21.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A.绿化居住环境 B.缓解“热岛效应”C.降低噪声污染 D.减少大气污染22.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三)解答题(共51分)23.(9分)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了探究。实验一: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溅起水花。实验二:用细线把一个小铃铛悬挂在软木塞的下端,并置入烧瓶中,摇一摇瓶子,会听到清晰的“叮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点燃酒精棉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软木塞,再摇瓶子,听到瓶里的响声比原来小很多。实验三:支起自行车,一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则拿一硬纸片并让纸片一头伸进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随着车轮转速的加快,纸片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尖。(1)以上三个实验中,实验表明发声体在振动。(2)实验二表明: ;(3)实验三表明: 。24.(6分)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笔尖在纸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个或哪几个?其它的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25.(8分)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实验研究:图416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l0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 传播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4-16(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3)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 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4-16(乙)所示,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 (能不能)像光一样反射。(4)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教_(强弱)于玻璃板。26.(6分)一天,小明和他的同学们到电视台的录音棚里参观。 细心的小明发现墙壁上有许多楔形物体,请思考回答它们在录音棚里起什么作用?27.(10分)一辆汽车向山崖开去,在离山崖710m时司机按了一下喇叭,经过了4s他听到了回声,求:(1)当司机听到回声时离山崖多远?(2)汽车的速度是多少?28.(12分)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常用马赫数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数(声速指声音在15时的传播速度)。某超音速飞机飞行的马赫数为2.5,那么它的飞行速度是多少米每秒?若广州到北京的距离为1700km,这架飞机从广州飞到北京需要多少时间?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鼓面 空气 固体和液体都能传声 2.固体 气体 3.振动 音调 4.损伤耳膜 耳聋 骨传导 5.音色 音调 响度 6.振动 固体 7.信息 振动 8.噪声 能量 9.电磁波 音色 响度 10.接收处 传播过程中 声源处 (二)选择题:11.B 12.D 13.A 14.B 15.D 16.B 17.A 18.A 19.C 20.D 21.C 22.A(三)解答题:23.(1)一(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音调高低由频率决定24.(1)乙和丁 (2)甲说明了真空不能传声;丙说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25(1)声波或空气 (3)能 (4)强26答:播音员对着录音话筒讲话录制播音节目时,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必刷测试卷带答案
- 2026年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2026年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必刷测试卷必考题
- 2026年辽宁省丹东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新版
- 2026年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必刷测试卷汇编
- 2026年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汇编
- 2026年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带答案
- 2025广东广州市黄埔区长岭街道招聘森林消防护林员1人参考题库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6年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完美版
- 2025年湖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模拟试卷 公共某础知识(二)及答案详解参考
- 【1例由冠心病引起的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案例分析5900字(论文)】
-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专项训练:句子排序
- 发展心理学专题研究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师范大学
- 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本下载可打印
- 2021利达JB-QG-LD988EL JB-QT-LD988EL 火灾报警控制器 消防联动控制器调试手册
- 焊接变形的数值模拟分析方法
- 脾栓塞术后护理查房
- (完整版)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
- 因孩子上学房子过户协议书
- 学校校舍安全管理制度
- 燃料电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