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八 明治维新专题学习总结课件 人民版选修1 .ppt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八 明治维新专题学习总结课件 人民版选修1 .ppt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八 明治维新专题学习总结课件 人民版选修1 .ppt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八 明治维新专题学习总结课件 人民版选修1 .ppt_第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八 明治维新专题学习总结课件 人民版选修1 .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八明治维新专题学习总结,知识导图整体架构,学会解题体验高考,线索归纳思维整合,内容索引,知识导图整体架构,线索归纳思维整合,一、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社会的变化,二、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1.时代和国际环境:明治维新时,世界处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尚未到来,西方列强的侵略矛头主要指向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运动的兴起,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牵制了西方列强的势力,为日本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2.国内因素(1)政治体制:日本的封建领主制潜伏着很大的离心力,维新派的尊王倒幕号召客观上符合建立民族国家和统一国内市场的要求,以大阪为中心的国内统一市场逐步形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思想文化传统:日本知识分子易于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科学技术在日本传播快、普及早,并与自身民族文化融合,对维新运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3.改革的主观因素(1)领袖人物:改革派骨干多为资产阶级化的知识分子,具有政治斗争经验和政治才干。(2)国家政权:明治政权掌握在改革派手中,改革成为政府的一致行动和基本国策,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3)人民群众:倒幕派重视利用人民的力量,终于推翻了幕府统治。,三、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异同1.相同点(1)背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都因面临着统治危机而被迫进行改革。(2)性质:都是统治者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影响: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都在改革后对外侵略扩张。,2.不同点(1)领导者:日本在武装倒幕推翻幕府统治后由明治政府实行改革;俄国完全自上而下,由沙皇签署废奴法令而进行。(2)内容:日本以各种法令,如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废除禁止买卖土地法令等方式进行;俄国则以解放农奴,赎买份地的方式进行。,学会解题体验高考,例题(2015江苏高考)“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给日本社会带来了震撼和反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食的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材料二(1888年日本某学者认为)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然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便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此风潮破坏了作为国民独立之根基的国民性格,虚饰了一国之文明。松本三之介政教社文学集,(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文明开化的特征。(2)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上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前后态度产生的原因。(3)据上述材料,指出有些日本人“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这一错误的实质。,规范答,审题意,抓关键,扣知识,第(1)问,要求根据材料一,概括出日本文明开化的主要特征;第(2)问中的第一个问题要求对材料一与材料二进行对比,指出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上所发生的变化,第二个问题要求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第(3)问要求指出日本人只在形式上学习西方的根源。,规范答,抓关键,扣知识,第(1)问,要注意对材料一信息的提取,材料从推行西化的方式、范围、形式等方面反映了日本文明开化的特征。第(2)问的第一问材料一反映了日本人对西方文明的模仿,材料二根据某学者的观点可知反映了对西方文明的理性态度;第二问要根据明治维新前的状况和明治维新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3)问关键是对材料二某学者观点的理解。,规范答,扣知识,本题考查日本吸收外来文明的特点、原因及影响。,规范答,(1)特征:自上而下推行;涉及范围广泛,国民竞相效仿;学习西方表面化。(2)变化:由模仿虚饰变为理性对待。前因:摆脱民族危机;改变落后状况。后因:全盘西化的现实危害;传统文明的社会价值。(3)实质:片面理解西方文明(不了解西方文明的内涵)。,从近几年高考命题来看,试题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高度概括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这就要求考生在解答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细审设问,明确答案来源,才能提高答题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圈定知识范围,锁定重点,准确捕捉答案要点,具体操作如下(1)细审设问: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明确其内涵和外延;四看分值,试题每一设问后均有分值,实际上是为考生规定答题重点和详略程度而设定的,一般分值高的设问详答,分值低的则简答。,非选择题的审题技巧,(2)关注设问提示,确定答案来源教材:设问一般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