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直面人生第13课记念刘和珍君落实应用案苏教版必修5 .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直面人生第13课记念刘和珍君落实应用案苏教版必修5 .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直面人生第13课记念刘和珍君落实应用案苏教版必修5 .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直面人生第13课记念刘和珍君落实应用案苏教版必修5 .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直面人生第13课记念刘和珍君落实应用案苏教版必修5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直面人生第13课记念刘和珍君落实应用案苏教版必修5 一、语言运用(22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蜀军为诸葛武侯举哀时响起的那首赞诸葛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B如果秦少游想步入仕途,为国出力,有的是机会与条件,远的不说,十分欣赏少游诗词的清正廉洁的王安石就曾数度入相,广有羽翼,政治人脉极旺。C“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文天祥就义虽已七个世纪有余,但他为国家社稷殒身不恤的品德、九死不悔的精神,足以使他名垂千古。D今日凌晨,两个专偷居民光缆的毛贼终于被蹲守的群众抓个正着。他俩不但死不承认,而且在群众的指责声中出离愤怒了,竟然拿出匕首威胁附近的人,妄图逃跑。解析:选C。C项,“殒身不恤”指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多形容为正义的事业而牺牲。A项,“长歌当哭”指以写文章来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的悲愤。此处使用“长歌当哭”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B项,“广有羽翼”指到处都有帮凶,含贬义。用于此处形容清正廉洁的王安石,感情色彩不当。D项,“出离愤怒”是褒义词,指愤怒到了极点,超出愤怒的范围。多指富有正义的人对待不平之事极其痛恨的情形,褒贬误用。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为了保障乘车幼儿、学生的人身安全,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校车安全条例,以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B公车改革喊声多年,不仅北京市如约兑现诺言、公布公车数量的做法迎来了政府的公信力,也又一次体现了政府主动接受公众监督的态度。C第三届“读本好书”xx评选活动日前正在进行,此活动旨在推广一年来文学、社科和生活这三大类图书中最值得传播的好书。D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稳定增长确定为首要任务,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虽然政策基调不变,但政策执行的重心和力度肯定会发生变化。解析:选D。A项,不合逻辑,应为“防止类似事件再度发生”;B项,关联词位置不对,“不仅”应该移至“迎来了”之前;C项,“日前”“正在”矛盾,“日前”是“几天以前”的意思。知识卡片(1)副词位置不当 病例:我们如果把这本书不认真读好,就谈不上读别的书了。(应将第一个“不”移到“把”字前。)(2)介词位置不当病例: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整天忙于做动物的条件反射试验,把动物用绳子缚在试验的架子上。(表手段的短语“用绳子”挪至“把”前面,使表对象的“把”字短语“把动物”紧挨动词“缚”。)(3)关联词语位置不当病例:有些炎症,西药中药都能治。不但中药能与一般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低。(关联词连接的两个分句的主语一致时,关联词放在主语后,所以“不但”应放在“中药”后。)3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反复)B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反语)C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反语)D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比喻)解析:选B。B项,这句话并没有正话反说。用了比喻,“流言的种子”比喻流言的材料。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_于死者毫不相干,_在生者,_大抵只能如此而已。_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_,现在,_只能如此而已。A虽然但却倘使但是却B尽管但却倘使但是却C虽然但也虽然然而也D尽管但却虽然然而也解析:选A。“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虽然”表示承认某种事实,第空,根据句意应是承认,所以用“虽然”,可排除B、D两项;第空,根据句意应用“倘使”,表假设,据此可排除C、D两项。5鲁迅在“三一八”惨案发生的当天,在无花的蔷薇之二中写了下面一些话,请阅读这些文字,然后根据要求答题。(4分)假如这样的青年一杀就完,要知道屠杀者也决不是胜利者。中国要和爱国者的灭亡一同灭亡。如果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将来的事便要大出于屠杀者的意料之外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鲁迅认为执政府的屠杀和反动文人的言论会有两种结果,请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这两种结果。一种结果是:一种结果是:答案:全民族在黑暗统治中悲观失望,沉默地走向灭亡。一切爱国者和人民将起来革命,推翻黑暗统治。6仔细观察右面这幅题为“鲁迅作品大撤退”的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1)请结合漫画标题和画面内容,谈谈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社会事件。(2分)答:(2)对于“鲁迅作品大撤退”的现象,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简要表述出来。(4分)答:答案:(1)反映了在新一轮的教材改革与编写中,有很多鲁迅的文章被踢出教材这一事件。(2)(示例1)赞同这种做法,因为鲁迅的作品确实晦涩难懂,选入教材,反而增加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将鲁迅作品撤出中学教材未尝不可,等中学生阅历增加之后,再来读鲁迅的作品,这样才能更加深刻地领会他的文章背后的现实意义。(示例2)不赞同这种做法,因为鲁迅的作品有着很深刻的社会与人文教育意义,他的作品意义深刻,是国民教育的脊梁。鲁迅的文章能把中国几千年封建礼教这颗“毒瘤”对人的迫害一一展现出来,这在中国近现代文人当中无人可及。二、阅读提升(2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秋夜巴金窗外下着雨,天空黑得像一盘墨汁,风从窗缝吹进来,写字桌上的台灯像闪眼睛一样忽明忽暗地闪了几下。我刚翻到野草的最后一页。我抬起头,就好像看见先生站在面前。仍旧是矮小的身材,黑色的长袍,浓浓的眉毛,厚厚的上唇须,深透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右手两根手指夹着一支香烟。他深深地吸一口烟,向空中喷着烟雾。 他在房间踱着,在椅子上坐下来,他抽烟,他看书,他讲话,他俯在他那个书桌上写字,他躺在他那把藤躺椅上休息,他突然发出来爽朗的笑声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平易近人。而且每一个动作里仿佛都有先生的特殊的东西。你一眼就可以认出他来。风在震摇窗户,雨在狂流,屋子里灯光黯淡。可是从先生坐的地方发出来炫目的光。我不转眼地朝那里看。透过黑色长袍,我看见一颗燃得通红的心。先生的心一直在燃烧,成了一个鲜红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东西。我望着这颗心,我浑身的血都烧起来,我觉得我需要把我身上的热发散出去,我感到一种献身的欲望。这不是第一回了。过去跟先生本人接近,或者翻阅先生著作的时候,我接触到这颗燃烧的心,我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其实不仅是我,当时许多年轻人都曾从这颗心得到温暖,受到鼓舞,找到勇气,得到启发。“不要离开我们!”我又一次听见了这个要求,这是许多人的声音,尤其是许多年轻人的声音。我听见一声响亮的回答:“我绝不离开你们!”这是多年来听惯了的声音。我看见他在窗前,向窗外挥一下手,好像他又在向谁吐出这一句说过多少次的话。雨住了,风也消逝了。天空不知在什么时候露出一点点灰色。夜很静。连他那颗心燃烧的声音也听得见。他拿一只手慢慢地压在胸前,我觉得他的身子似乎微微地在颤动,我听见他激动地、带感情地说:“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可是我永远忘不了你们。” “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什么不可以拿出来的?” “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过什么顾虑?” “难道我曾经在真理面前退却?在暴力面前低头?”“为了追求真理我不是敢说,敢做,敢骂,敢恨,敢爱?”“我所预言的将来的光明不是已经出现在你们的眼前?”“那么仍然要记住:为了真理,要敢爱,敢恨,敢说,敢做,敢追求!”“勇敢地继续向着更大的光明前进!”静寂的夜让他的声音冲破了。仿佛整个空间都骚动起来。从四面八方送过来响应的声音。声音渐渐地凝结在一起,愈凝愈厚,好像成了一大块实在的东西。不知道从哪里送来了火,它一下子就燃烧起来,愈燃愈亮,于是整个房间,整个夜都亮起来了,就像在白天一样。那一块东西继续在燃烧,愈烧愈小,终于成了一块像人心一样的东西。它愈燃愈往上升,渐渐地升到了空中,就挂在天空,像一轮初升的红日。我再看窗前鲁迅先生的身形,它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不见了。我连忙跑到窗前。我看出来:像初日那样挂在天空里的就是先生的燃烧的心。我第一眼只看到一颗心。可是我仰起头仔细再看,先生的慈祥的脸庞不是就在那儿?他笑得多么快乐!真是我从未见过的表示衷心愉快的笑脸!我笑了,我也衷心愉快地笑了。我知道鲁迅先生并没有死,而且也永不会死!我回到写字桌前,把野草合上,我吃惊地发现那一颗透明的红心也在书上燃烧。原来我俯在摊开的先生的野草上做了一个秋夜的梦。窗外还有雨声,秋夜的雨滴在芭蕉叶上的声音,滴在檐前石阶上的声音。可是在先生的书上,我的确看到了他那颗发光的燃烧的心。 1956年9月(有删改)【注】此文写于鲁迅逝世20周年之际。7文章第4段说“每一个动作里仿佛都有先生的特殊的东西”,请结合全文,说说“特殊的东西”有哪些。(5分)答:答案:沉着、顽强不屈的战斗性格,对民族前途的忧虑,对同志平易近人,对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8第6段中写“不要离开我们”,这句话意在强调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答:答案:强调新的时期我们仍然需要鲁迅精神,鲁迅精神永远指引我们前进。表达了对鲁迅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