拌合站监理控制手册.doc_第1页
拌合站监理控制手册.doc_第2页
拌合站监理控制手册.doc_第3页
拌合站监理控制手册.doc_第4页
拌合站监理控制手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拌合站监理控制手册 合肥铁路枢纽南环线工程拌合站监理控制手册 编制人: 批准人:上海XX铁路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合肥铁路枢纽南环线监理站二?一?年三月二十八日 目录1.总则- 1 -2.监理人员组织- 1 -3.监理程序- 1 -3.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监理程序- 1 -3.2混凝土拌和物质量控制监理程序- 2 -4.质量控制指标及控制措施- 4 -4.1原材料质量控制及控制措施- 4 -4.2原材料计量质量指标及控制措施- 18 -4.3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质量指标及控制措施- 18 -5.混凝土施工现场控制指标- 19 -5.1混凝土拌和物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指标- 19 -5.2施工过程中按下表要求对混凝土力学性能指标进行检验。- 20 -5.3混凝土耐久性能检测- 20 -拌合站监理控制手册 1.总则 为保证新建合肥铁路枢纽南环线铁路工程监理XX标混凝土拌合站混凝土生产质量,根据铁路工程土工实验规程、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等相关规范和试验监理实施细则编制本手册。 2.监理人员组织 每个拌合站配备专职监理人员一名,负责拌合站日常监理工作。 监理总站设试验工程师一名、监理组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加强对拌合站的巡视和检查。 3.监理程序 3.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监理程序 3.1.1施工单位自购原材料之前,应对料场(厂)进行实地考察并取样检验,并通知监理工地试验室派员见证和检查,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采购。 3.1.2材料进场后,施工单位应按规定频率进行取样检验并通知拌合站现场监理。对现场试验室不能进行的检测项目,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试验机构进行检测,但需提前向监理工地试验室报告,由监理单位审核检测机构资质和条件后,方可实施,并由监理人员进行全过程见证试验。拌合站现场监理接到施工单位通知后半小时内赶到现场,对进行材料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并按规定的频率进行见证取样检验或平行取样检验,必要时应抽样送施工单位工地试验室或监理委托试验室检验。对于外观质量明显不合格的材料可直接拒绝该车或该批材料进场。 3.1.3施工单位在使用原材料前,应向监理委托试验室提交原材料报验申请,并提供合格材料的材质证明或出厂合格证书和进场检验报告。监理委托试验室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材料申请应一天内审核,并按规定的频率进行见证检验或平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批准使用。如不合格,则要求并监督施工单位将该批材料清退出场。 3.1.4施工单位对使用的原材料质量负责,不得使用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材料。若发现不合格的材料,应禁止使用清退出场;若发现在工程中已使用不合格或未经检验的原材料,必须对使用部位进行验证检测,如不符合标准必须返工。现场监理应对使用的材料是否检验、是否合格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上述情况及时制止并向监理委托试验室、监理站(组)汇报,由监理委托试验室或监理站(组)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手段(如:监理工作联系单、监理工程师通知单、停工令等)进行处理。 3.1.5施工单位和驻地监理或监理中心试验室对材料质量的检验结果发生异议而无法协商解决的,报请监理站和指挥部进行复查,若仍然有异议,由施工单位委托有资质的经业主同意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属于重要质量问题的报业主备案。 3.2混凝土拌和物质量控制监理程序 3.2.1无论是主体工程还是临建工程,每次混凝土拌合施工开盘前,施工单位均应通知现场监理人员。在首次使用某一混凝土配合比或同类结构的首件施工时还应通知咨询单位或监理中心试验室。 3.2.2现场监理人员应对拟使用的材料进行检查,着重检查材料的检验状态和存储量。经过检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材料方可使用,记录已检查和批准使用的材料的检验报告编号和批准文号,同时记录拟生产的混凝土的使用部位,并登记材料使用台帐,保证材料使用的可追溯性;各种材料的存储量应满足本次混凝土生产的材料需要量,若非特殊情况,同一结构物尽量避免使用不同批次的材料。 3.2.3现场监理人员应检查施工单位砂、石材料的含水率检测记录,对含水率检验结果有怀疑时,应该要求施工单位工地试验室重新检测。检查并复核施工单位施工配合比,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施工单位工地试验室修正。 3.2.4现场监理人员应检查拌合站操作人员输入的设定施工配合比与施工配合比的一致性,检查拌合站操作人员在拌合机电脑控制系统中设定的材料名称、材料用量是否与试验室下发施工配合比一致。检查拌合站操作人员在拌合机电脑控制系统中输入的工程名称(工程部位)、施工日期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正确性。任何情况下,拌合站操作人员均不得擅自更改施工配合比。 3.2.5混凝土拌和开盘后,现场监理人员应密切监视开拌初始的前三盘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要求施工单位对前三盘混凝土的拌和物性能进行检测并见证检验过程,并做好记录,如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分析处理,必要时向监理工地试验室、监理站(组)汇报、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指标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后,方可持续生产和用于工程。 3.2.6混凝土施工拌和过程中,现场监理人员应对材料的含水率情况进行观察,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施工单位工地试验室进行含水率检测和调查施工配合比。 3.2.7混凝土施工拌合站过程中,拌和机电脑控制系统的施工配合比的设定数据不得随意改动,若施工配合比确需调整,应征得监理人员的同意,由施工单位试验人员另行下发施工配合比通知单。现场监理人员应经常对拌和机电脑控制系统的控制数据进行检查,重点检查设定值和施工配合比的一致性、实际值与设定值的偏差,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情况严重的应通知施工单位暂停拌和并向监理工地试验室、监理分站汇报,由监理工地试验室或监理组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监理手段(如:工作联系单、监理工程师通知、停工令等)进行处理。 3.2.8混凝土施工拌和过程中,现场监理人员应按照规定的频率对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指标进行见证检验和平行检验。 3.2.9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后,由施工现场监理工程师见证检验混凝土坍落度、含气量、入模温度等指标,由施工现场监理工程师根据规范规定的的频率见证施工单位制取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试件和耐久性能试验试件。 4.质量控制指标及控制措施 4.1原材料质量控制及控制措施 4.1.1水泥 4.1.1.1技术要求 水泥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混合材宜为矿渣或粉煤灰。处于严重化学侵蚀环境时(硫酸盐侵蚀环境作用等级为H3或H4)应选用C3A含量不大于6%的硅酸盐水泥。 水泥的品质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序号项目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42.5级 42.5级1 抗压强度mpa3d17.017.028d42.542.52抗折强度mpa3d3.53.528d6.56.53凝结时间(min)初凝4545终凝3906004安定性合格合格5比表面积350m2/kg?680um 方孔筛余?10.07不溶物(%)0.75 1.58烧失量(%)3.05.03.59熟料中的C3A含量8%非氯盐环境下)10%氯盐环境下)10三氧化硫含量(%)3.511氧化镁含量(%)5.012游离氧化钙(%)1.013氯离子含量(%)0.0614碱含量(%)0.80 4.1.1.2检验项目及频率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阶段应按下表中复检项目要求进行选料源试验。施工过程中应按表1-2日常检验项目的要求对水泥的质量进行检验控制。 检验项目进场检查复检日常检查项目频率项目频率项目频率烧矢量每厂家、每品种、每批次号检查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下列情况之一时,检验一次:任何新选货源;使用同厂家、同出厂编号的水泥达3个月及出厂日期达3个月的水泥。同厂家、同批号、同出厂编号、同强度等级、同出厂日期连续进场的散装水泥500t(袋装水泥200t)检验一次,不足上述数量时也需检验一次。氧化铁含量三氧化硫含量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碱含量比表面积或筛余量游离氯化钙含量氯离子含量助磨剂石膏名称及掺量混合料名称及掺量熟料C3A含量 4.1.1.3取样方法 在取样和试验前实施单位应向现场监理工程师提供每批水泥的清单,提供甲控的水泥合格证和厂家合格的材质报告及自检合格的试验报告单。散装水泥随机从不少于3个罐车中取样,袋装水泥可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的袋中取等量样品,经混合伴匀后用四分法取不少于12kg的样品。在对取得的样品进行试验检测前将其分为两等份,一份用于检测试验,一份用于密封保管3个月备查。 4.1.1.4试验方法 烧矢量和氧化镁、三氧化硫、氧化钙、碱的含量按GB/T176-1996进行,氯离子含量试验按JB/T420进行,比表面积按GB/T8074进行,细度按GB/T1345进行,凝结时间按GB/T1346进行,强度按GB/T17671进行。 1.5 监理控制措施 水泥进场后,施工单位通知监理,监理试验工程师检查全部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检验报告内容应包括批号、水泥品种、采用的标准、试验日期、出场日期、不溶物含量、烧矢量,三氧化硫含量、氧化镁的含量、氯离子的含量、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细度、混合材料品种和掺量等项目。施工单位在监理试验工程师或拌合站监理人员见证下去取样。监理工地试验室按照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见证检查。并建立见证试验台帐。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监理站(组)、监理中心试验室,督促施工单位整改。 4.1.2 粉煤灰 4.1.2.1 技术要求 粉煤灰应选用品质稳定的产品,强度等级不大于C50的钢筋混凝土宜选用国标I级或II级粉煤灰,但应控制粉煤灰的烧失量不大于5.0%,细度不大于20%;强度等级不小于C50的预应力混凝土宜选用国标I级粉煤灰,但应控制粉煤灰的烧失量不大于3.0%。粉煤灰的品质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序号项目技术要求级级级1细度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F类粉煤灰12.020.045.0C类粉煤灰2需水量比,不大于(%)F类粉煤灰95105115C类粉煤灰3烧矢量,不大于(%)F类粉煤灰3.05.015.0C类粉煤灰4游离氧化钙(%)F类粉煤灰1.0C类粉煤灰4.05三氧化硫,不大于(%)F类粉煤灰3.0C类粉煤灰6含水量,不大于(%)F类粉煤灰1.0C类粉煤灰7安定性C类粉煤灰合格8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02 4.1.2.2 检验项目及频率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阶段应按下表中的复核项目要求进行粉煤灰选料源试验。施工过程应按下表的复检和日常检验的要求时对粉煤灰的质量进行检验控制。 检验项目进场检查复检日常检验项目频次项目频次项目频次细度每品种、每料源检查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下列任一情况为一批,每批检查一次;任何新选货源;使用同厂家、同品种的粉煤灰达3个月及出厂期达3个月的粉煤灰。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200t检验一次,不足200t也需检验一次。烧矢量含水率 需水量比三氧化硫含量 碱含量 氯离子含量 氧化钙含量 游离氧化钙含量 安定性(C类粉煤灰 4.1.2.3取样方法 取样按GB12573规定进行,散装粉煤灰随即从不少于3个罐车中取样,袋装粉煤灰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的袋中取等量样品,经混合拌匀后取不少于12kg。在对取样的样品进行试验检测前将其分为两等分,一份用于检测试验,一份密封保管3个月备查。 4.1.2.4试验方法 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三氧化硫含量、碱含量、氧化钙按GB/T1596-2005进行;氯离子含量按GB/T18736-2002进行。 4.1.2.5 监理控制措施 粉煤灰进场后,施工单位通知监理,监理试验工程师检查全部产品合格证、出场检验报告,检验报告内容包括批号、粉煤灰品种、采用的标准、试验日期、出场日期、烧失量、三氧化硫含量、氯离子含量、安定性、细度、游离氧化钙含量、含水量、需水比等项目,施工单位在监理试验工程师或拌合站监理人员见证下进行取样。监理工地试验室按照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分别进行见证检验和平行试验并登记见证试验台帐。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监理站(组)、监理中心试验室、督促施工单位整改。 4.1.3矿渣粉 4.1.3.1 技术要求 矿渣粉应采用水淬矿渣的粉磨产品。矿渣粉的品质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序号 名称 技术要求1MgO含量(%) 142SO3含量(%) 4.03烧矢量(%) 3.04氯离子含量(%) 0.065比表面积m2/kg 3505006需水量比(%) 1007含水率(%) 1.0828d活性指数(%) 95 4.1.3.2 检验项目及频率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阶段按下表中复检项目要求进行矿渣粉选料源试验。施工过程中应按下表中的要求对矿渣粉的质量进行检测控制。检验项目进场检查复检日常检查项目频率项目频率项目频率比表面积更换料源或每批进货时检查供货商提供的质量检验报告。下列任一情况为一批,每批检查一次:任何新选货源;使用同厂家、同品种的矿粉达3个月的矿粉。同厂家、同编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200t检验一次,不足200t也需检验一次。烧矢量氧化镁含量 三氧化硫含量 氯离子含量 含水率 需水量比碱含量 指数 4.1.3.3 取样方法 取样按GB12573 规定进行,散装矿粉随机从不少于3个罐车中取样,袋装矿粉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的袋中取等样品,经混合拌匀后取不少于12kg。 4.1.3.4 试验方法 比表面积、活性指数、含水率、三氧化硫含量、氯离子含量、烧失量按GB/T18046-2000进行;需水量比、氧化镁含量、碱含量按GB/T18736-2002进行。 4.1.3.5 监理控制措施 矿渣粉进场后,施工单位通知监理,监理试验工程师检查全部产品合格证、出场检验报告,检验报告内容应包括批号、品种、采用的标准、试验日期、储藏日期、比表面积、活性指数、含水率、三氧化硫含量、氯离子含量、烧失量、需水量比、氯化镁含量、碱含量等项目,施工单位在监理试验工程师或拌和站监理人员见证下进行取样。监理工地试验室按照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见证检验和平行检验并登记见证试验台帐。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监理组、监理中心试验室,督促施工单位整改。 4.1.4外加剂 4.1.4.1 技术要求 外加剂宜积极选用聚羧酸系列产品。混凝土中不得掺加诸如防腐蚀剂、抗裂剂等无标准不规范的产品。外加剂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7)要求,聚羧酸系外加剂还应符合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JC/T223-2007)的要求,掺入混凝土中的外加剂品质还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同时,进场的外加剂各项技术指标除满足国家及铁道部有关规定要求外,还要与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时厂家调配的外加剂的技术指标相一致。序号项目指标备注1固体含量S20%时,0.95SX1.05S,S20%时,0.90SX1.10SS是生产厂家提供的固体含量(质量分数),X是测试的固体含量(质量分数)2水泥净浆流动度(mm)2403硫酸钠含量(%)10.04含碱量Na2O+0.658K2%10.05减水率%206含气量(%)3.0用于配制非抗冻混泥土时4.5用于配制非抗冻混泥土时7坍落度保留值30min,60minmm180,150用于泵送混泥土时8常压沁水率比(%)209压力沁水率比(%)90用于泵送混泥土时10抗压强度比(3d,7d,28d%130,125,12011对钢筋锈蚀作用无锈蚀12收缩率比%11013相对耐久性指标(%,200次)80 4.1.4.2 检测频率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阶段应按下表中复检项目要求进行外加剂选料源试验。施工过程中应按下表的要求对外加剂的质量进行检验控制。每批外加剂进场时,应按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要求,除采用现场合格的水泥和原材料进行相容性检查,保证能按照批准的配合比配制出满足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的混凝土。检验项目进场检查复检日常检验项目频率项目频率项目频率固体含量 下列任一情况为一批,每批检验一次:任何新选货源;使用同厂家、同编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达6个月者。同厂家、同编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50吨检验一次,不足50吨也需检验一次。水泥净浆流动度,mm硫酸钠含量,% 氯离子含量,% 总碱量,% 碱水率匀质性 凝结时间差 坍落度保留值 常压泌水率比压力泌水率比 含气量抗压强度比对钢筋的锈蚀作用 相对耐久性指标 收缩率比 4.1.4.3 取样方法 每批取样量不少于0.2T水泥用外加剂量,样品混匀后分为两等分,一份用于试验检测,一份密封保存备查。 4.1.4.4 试验方法 硫酸钠含量、氯离子含量、水泥净浆流动度、碱含量按GB/T8077-2000进行。含水率、含气量、抗压强度比、常压沁水率比、对钢筋的锈蚀作用、相对耐久性指数、收缩率比按GB/T8076-1997进行;压力沁水率比、坍落度保留值按JC473-2001进行。 4.1.4.5 监理控制措施 外加剂进场后,施工单位通知监理,监理试验工程师检查全部产品合格证、出场检验报告,检验报告内容应包括批号、品种、采用的标准、试验日期、出场日期、固体含量、PH值、密度、水泥净浆流动度、氯离子含量、碱含量等项目。施工单位在监理试验工程师或拌和站监理人员见证下进行取样。监理工地实验室按照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见证检验和和平行检验并登记见证检验台帐。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监理组、监理中心实验室,督促施工单位整改。 4.1.5 拌和用水 4.1.5.1 技术要求 拌和用水可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来源的水时,水的品质应符合下表的要求。项目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素混凝土PH值6.56.56.5不溶物(mg/l)200020005000可溶物(mg/l)2000500010000氯化物(以CL计)(mg/l)50010003500硫酸盐(SO42-)(mg/l)60020002700碱含量(Na2O计)(mg/l)150015001500凝结时间差(min)30抗压强度比90 注:拌和用水不得采用海水。当混凝土处于氯盐环境时,拌和水氯离子含量应大于200mg/l。对于使用钢丝或经热处理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拌和水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350mg/L。 养护用水除不溶物、可溶物可不做要求外,其他项目应符合上表的规定。养护用水不得采用海水。 4.1.5.2 检测频率 拌和站用水质量检验要求检验项目进场检查复检日常检查项目频率项目频率项目频率PH值 /下列任一情况为一批,每批检查一次:任何新选水源同一水源的水使用达一年者。 同一水源的涨水季节检验一次。不溶物含量 可溶物含量 氧化物含量 硫酸盐含量 碱含量 凝结时间差 抗压强度比 4.1.5.3 取样方法 采集自来水或井水应先放数分钟以洗掉水管中的杂物,采集河、湖表面水样应在中心部位或经常流动的地方将试样瓶浸入水下30-50cm 采集,每次取样不得少于6个取样点,每个点选取两个不同深度取样3-5kg。 4.1.5.4 试验方法 有害物含量、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按JB693-89进行,碱含量按GB/T176-1996进行 4.1.5.5 监理控制措施 要对拌和用水取样时,施工单位应提前通知监理,并在监理试验工程师或拌和站现场监理人员见证下进行取样。监理试验工程师检查次数10%进行见证检查(至少进行一次见证试验),并登记见证试验台帐。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监理组(站)、监理中心试验室,督促施工单位整改。 4.1.6粗骨料 4.1.6.1技术要求 粗骨料宜选用二级配碎石,掺配比例应通过试验确定,粗骨料的品质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强度等级项目C30C30C45C50含泥量(%)1.01.00.5泥块含量(%)0.2针、片状颗粒总含量(%)1085硫化物及硫酸盐总含量(%)0.5氯离子含量(%)0.02碎卵石中有机物含量(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当深于标准色时,应配制成混泥土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应小于0.95紧密空寂率(%)40吸水率(%)2%用于干湿交替或冻融循环下的混泥土应小于1%强度(%)(若石抗压强度与混泥土强度与混泥土强度等级之比)1.52.0预应力混泥土坚固性(质量损失率)(%)8 5预应力混凝土碱活性岩相法矿物组成或类别型鉴定快速砂浆棒法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小0.30%用于梁体时砂浆棒膨胀率小于0.20%岩石柱法碱-碳酸岩反应岩石柱膨胀率小于0.10%注:施工过程中粗骨料强度可用压碎指标值进行控制且应符合下表要求粗骨料的压碎指标值混泥土强度强度等级C30C30岩石种类沉积岩水成岩变质岩或生成的火成岩火成岩 沉积岩水成岩变质岩或生成的火成岩 火成岩碎石162030101213碎卵石1612 4.1.6.2检测频率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阶段应按下表中复查项目要求进行粗骨料选料源试验。施工过程中应按下表的要求对粗骨料的质量进行检验控制。粗骨料质量检验求检验项目进场检查复检日常检查项目频率项目频率项目频率颗粒级配 下列任一情况为一批,每批检验一次:任何新选料源;使用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期产品达一年月者。连续供应同厂家同规格的粗骨料400m 或600t产品检验一次,不足400m3 或600t也需检验一次。岩石抗压强度 吸水率 紧密空隙率 压碎指标坚固性 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氯离子含量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有机物碎卵石 碱活性 4.1.6.3取样方法 料堆上取样: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部位表面材料铲除,然后在堆料的顶部、中部、底部各由均匀分布的五个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等量的碎石15分组成一组样品;皮带机上取样:在皮带机的机尾出料处用接料器定时取石子8份组成一组样品;车船上取样:从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取等量石子16份组成一组样品。每组样品40-80kg。 4.1.6.4试验方法 松散堆积密度、紧密空隙率、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吸水率、压碎指标、坚固性、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有机物含量、岩石抗压强度按JGJ53-92 进行。氯离子含量按GB/T14685-1998进行。碱活性首先采用TB/T2922.1-1998对粗骨料的矿物组成和碱活性矿物类型进行检查。若骨料含有碱-硅酸盐反应活性矿物,则采用TB/T2922.5-2002对骨料的碱-硅酸反应膨胀率进行试验;若骨料含有碱-碳酸盐反应活性矿物,则采用TB/T2922.4-1988对骨料的碱-碳酸盐反应膨胀率进行试验。 4.1.6.5监理控制措施 粗骨料进场后,施工单位通知监理,并在监理试验工程师或拌合站现场监理人员见证下进行取样。监理试验工程师检查施工单位全部试验报告。监理工地试验室按照施工单位抽检次数10%进行见证检验和平行试验,并登记见证检验和平行试验台帐。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监理分站、监理中心试验室,督促施工单位整改。 4.1.7细骨料 4.1.7.1技术要求 细骨料应选用处于级配区的中粗河沙(用于预制梁时,砂的细度磨数要求为2.6-3.0)。当河沙料确有困难时,经监理和业主同意也可采用质量符合要求的人工砂。细骨料的品质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细骨料质量检验技术要求项目质量指标C30C30C45C50人工砂石粉含量 MB1.4010.07.05.0MB1.405.03.02.0含泥量3.02.52.0泥块含量%0.5云母含量%0.5轻物质含量%0.5氯离子含量%0.02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成SO2%0.5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则应按水泥砂浆强度试验方法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应低于0.95细度磨数2.3坚固性质量损失率%8吸水率%2碱活性岩相法砂浆棒膨胀率小于0.30%用于梁体时砂浆棒膨胀率小于0.20%快速砂浆棒法碱-硅酸反应人工砂压碎指标值%25 4.1.7.2检测频率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阶段应按下表中复检项目要求进行细骨料选料源试验。施工过程中应按下表的要求对细骨料的质量进行检验控制。检验项目进场检查复检日常检查项目频次项目频次项目频次筛分 系列任一情况为一批,每批检验一次:任何新选料源;使用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期产品达一年月者。连续供应同厂家同规格的细骨料400m 或600产品检验一次,不足400m 或600也需检验一次。吸水率 细度磨数含泥量泥块含量坚固性 云母含量 轻物质含量 人工砂石粉含量 有机物含量 人工砂压碎指标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氯离子含量 碱活性 4.1.7.3取样方法 料堆上取样:取样部位均匀分布,取样首先将取样部位表面材料铲除,然后在料堆的顶部、中下、底部各由均匀分布的五个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量的砂8份组成一组样品;皮带机上取样:在皮带机的机尾出料处用接料器定时取4份组成一组样品;车船上取样:从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取等量砂子8份组成一组样品。每份样品11kg(天然砂)或26kg(人工砂)以上,用四分法缩分至22kg(天然砂)或52kg(人工砂)。 4.1.7.4试验方法 细度磨数、吸水率、含泥量、泥块含量、坚固性、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有机物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氯离子含量按JCJ52-92进行。人工砂或混合砂的石粉含量、压碎指标按GB/T14684-2001进行。碱活性首先采用TB/T2922.1-1998对骨料的矿物组成和碱活性矿物类型进行检验,然后采用TB/T2922.5-2002对骨料的碱-硅酸反应膨胀率进行测定。 4.1.7.5 监理控制措施 细骨料进场后,施工单位通知监理,并在监理试验工程师或拌合站监理人员见证下进行取样。监理试验工程师检查施工单位全部试验报告,监理工地试验室按照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分别进行见证检查和平行试验并做好相应的台帐。 4.2原材料计量质量指标及控制措施 拌合站的计量设备应在使用前经法定计量检定部门进行检定,并签发计量检定合格证明。拌合站电子称计量系统每半年应检定一次,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计):胶凝材料(水泥、矿物掺和料等)1%;外加剂1%;粗、细骨料2%;拌和用水1%。 4.2.1 督促施工单位对电子秤计量系统每半年进行一次检定,在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检查电子秤计量系统在空载时系统显示是否归零)。 4.2.2 每工作班应至少进行一次复称检验,检验各种材料的称量偏差,拌合站现场监理人员见证复称检验过程并做好记录,若称量偏差超过规定的范围,应暂停拌和,待查找原因、排除影响因素后,再次复称合格后可继续混凝土拌和生产。 4.2.3检查拌合站电子秤计量系统显示的实际称量值和设定值的偏差,若偏差超过规定的范围,应暂停拌和,待查找原因、排除影响因素后,经复称合格后方可继续混凝土拌和生产。 4.3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质量指标及控制措施 在混凝土施工时,搅拌完成的混凝土应质量均匀、颜色一致,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应按下表要求取样试验,取样和试验方法应按照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规定,取样时间在混凝土出料0.2-0.6h之间。混泥土拌合物质量指标检验项目指标坍落度包括扩展度符合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偏差不大于20mm水胶比符合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含气量符合设计配合比的要求沁水率或压力沁水率符合设计配合比的要求混泥土拌合物质量检验要求检验项目频次坍落度包括扩展度搅拌站首盘混泥土在浇筑地点每50平米混泥土取样检查一次水胶比含气量沁水率或压力沁水率每班至少一次 监理控制措施: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检查由施工单位按要求进行,在拌和站由监理人员见证检验,在施工现场由现场监理人员见证试验。建立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见证试验台帐。 混凝土拌和物匀质性检验 新建拌和站首次搅拌混凝土或连续使用达到一年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搅拌机技术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